雅舍忆旧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梁实秋  页数:28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雅舍忆旧》是梁实秋晚年最为重要的作品。文章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梁一生中重要的历程,包括人、事,交往,如老舍、冰心、叶公超等人的故事。其中《槐园梦忆》深情叙述了他与妻子程季淑五十三年相濡以沫的传奇爱恋;《忆冰心》展现了他与冰心老人五十年的相知相惜;《忆老舍》记载了抗战时期老舍等人与他在重庆“雅舍”的交往和友情;更多的则是他在远离故乡的三十八里对故土的怀念……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
20世纪华语文坛一代文学宗师,著名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他一生笔耕不辍,著述丰富,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享誉海峡两岸几十年,代表作有《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译)、《沉思录》(译)等。
  梁实秋的散文富有文趣之美,能在平凡中显真诚,于小节处蕴含哲理,文字简洁,风格恬淡,看似平平淡淡,却蕴藏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最合乎知识分子的品味和格调;令人读后余味无穷,遐想不已。

书籍目录

第一辑 清华八年
 我在小学  
 清华八年  
 清华七十  
 琵琶记的演出  
 海 啸  
 “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  
 回忆抗战时期  
第二辑 雅舍怀人
 酒中八仙  
 想我的母亲  
 回首旧游  
 徐志摩的诗与文  
 关于徐志摩的一封信  
 叶公超二三事  
 怀念陈慧  
 关于老舍  
 忆老舍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但恨不见替人!”  
 悼齐如山先生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忆冰心  
 记张自忠将军  
第三辑 槐园梦忆
 槐园梦忆

章节摘录

版权页:我在六七岁的时候开始描红模子,念字号儿。所谓“红模子”就是红色的单张字帖,小孩子用毛笔蘸墨把红字涂黑即可。帖上的字不外是“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干……”“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以及“王子去求仙丹成上九天……”之类。描红模子很容易描成墨猪,要练得一笔下去就横平竖直才算得功夫。所谓“字号儿”就是小方纸片,我父亲在每张纸片上写一个字,每天要我认几个字,逐日复习。后来书局印售成盒“看图识字”,一面是字,一面是画,就更有趣了,我们弟兄姊妹一大群,围坐在一张炕上的矮桌周边写字认字,有说有笑。有一次我一拱腿,把炕桌翻到地上去。母亲经常坐在炕沿上,一面做活计,一面看着我们,身边少不了一把炕苕帚,那苕帚若是倒握着在小小的脑袋上敲一击是很痛的。在那时体罚是最简截了当的教学法。不久,我们住的内政部街西口内路北开了一个学堂,离我家只有四五个门。校门横楣有砖刻的五个福字,故称之为五福门。后院有一棵合欢树,俗称马缨花,落花满地,孩子们抢着拾起来玩,每天早晨谁先到校谁就可以捡到最好的花,我有早起的习惯,所以我总是拾得最多。有一天我一觉醒来,窗棂上有一格已经有了阳光,急得直哭,母亲匆忙给我梳小辫,打发我上学,不大工夫我就回转了,学堂尚未开门。在这学堂我学得了什么已不记得,只记得开学那一天,学生们都穿戴一色的缨帽呢靴站在院里,只见穿戴整齐的翎顶袍褂的提调学监们摇摇摆摆的走到前面,对着至圣先师孔子的牌位领导全体行三跪九叩礼。在这个学堂里浑浑噩噩的过了一阵。不知怎么,这学校关门大吉。于是家里请了一位教师,贾文斌先生,字宪章,密云县人,口音有一点怯,是一名拔贡。我的二姊、大哥和我三个人在西院书房受教于这位老师。所用课本已经是新编的国文教科书,从“人、手、足、刀、尺”起,到“一人二手,开门见山”,以至于“司马光幼时……”。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一段就没有经历过。贾老师的教学法是传统的“念背打”三部曲,但是第三部“打”从未实行过。不过有一次我们惹得他生了大气,那是我背书时背不出来,二姊偷偷举起书本给我看,老师本来是背对着我们的,陡然回头撞见,气得满面通红,但是没有动用桌上放着的精工雕刻的一把戒尺。还有一次也是二姊惹出来的,书房有一座大钟,每天下午钟鸣四下就放学,我们时常暗自把时针向前拨快十来分钟。老师渐渐觉得座钟不大可靠,便利用太阳光照在窗纸上的阴影用朱笔划一道线,阴影没移到线上是不放学的。曰久季节变幻阴影的位置也跟着移动,朱笔线也就一条条的加多。二姊想到了一个方法,趁老师不在屋里替他加上一条线,果然我们提早放学了,试行几次之后又被老师发现,我们都受了一顿训斥。辛亥革命前二年,我和大哥进了大鹁鸽市的陶氏学堂。陶是陶端方,在当时是满清政府里的一位比较有知识的人,对于金石颇有研究,而且收藏甚富,历任要职,声势煊赫,还知道开办洋学堂,很难为他了。学堂之设主要的是为教育他的家族子弟,因为他家人口众多,不过也附带着招收外面的学生,收费甚昂,故有贵族学堂之称。父亲要我们受新式教育,所以不惜学费负担投入当时公认最好的学校,事实上却大失所望。所谓新式的洋学堂,只是徒有其表。我在这学堂读了一年可以说什么也没有学到,除非是让我认识了一些丑恶腐败的现象。陶氏学堂是私立贵族学堂,陶氏子弟自成特殊阶级原无足异。但是有些现象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陶氏子弟上课时随身携带老妈子,听讲之间可以唤老妈子外出买来一壶酸梅汤送到桌下慢慢饮用。听先生讲书,随时可以写个纸条,搓成一个纸团,丢到老师讲台上去,代替口头发问,老师不以为忤。陶氏子弟个个恣肆骄纵,横冲直撞,记得其中有一位名陶拭者,尤其飞扬跋扈。他们在课堂内外,成群的呼啸出入,动辄动手打人,大家为之侧目。 国文老师是一位南方人,已不记得他的姓名,教我们读诗经。他根据他的祖传秘方,教我们读,教我们背诵,就是不讲解,当然即使讲解也不是儿童所能领略。他领头扯着嗓子喊“击鼓其镗”,我们全班跟着喊“击鼓其镗”,然后我们一句句的循声朗诵“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他老先生喉咙哑了,便唤一位班长之类的学生代他吼叫。一首诗朗诵过几十遍,深深的记入在我们的脑子里,迄今有些首诗我能记得清清楚楚。脑子里记若干首诗当然是好事,但是付了多大的代价!一部分童时宝贵的光阴是这样耗去的!有趣的是体操一课。所谓体操,就是兵操。夏季制服是白帆布制的,草帽,白线袜,黑皂鞋。裤腿旁边各有一条红带,衣服上有黄铜纽扣。辫子则需盘起来扣在草帽底下。我的父母瞒着祖父母给我们做了制服,因为祖父母的见解是属于更老一代的,他们无法理解在家里没有丧事的时候孩子们可以穿白衣白裤。因此我们受到严重的警告,穿好操衣之后要罩上一件竹布大褂,白色裤脚管要高高的卷起来,才可以从屋里走到院里,下学回家时依然要偷偷摸摸溜到屋里赶快换装。在民元以前我平时没有穿过白布衣裤。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梁实秋最像一朵花。    ——冰心

编辑推荐

  散文大师关于亲情、友情和爱情最珍贵的回忆。  ★ 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  ★ 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  ★ 每本书配以精美插画及精致书签,特种纸双封精装,超低定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雅舍忆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4条)

 
 

  •   《雅舍忆旧》是梁实秋先生的作品,正在拜读中。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回忆,因为大师们对生活有着更深的感悟,因此他们的回忆录更值得我们深深的拜读。感觉梁实秋大师的这本回忆录与钱穆大师的《八十忆双亲.旧友录》各有风格,梁老的文风恣意飘洒,钱老的风格则是厚重感人。
  •   喜欢梁实秋的文章,大师的手笔的确不同一般,以前买过一套梁实秋散文,里面错字太多,看过这个介绍,买了一套回来,值得收藏。
  •   梁实秋的书让人有一种温馨的感觉
  •   好书,就是好书,大师就是大师,梁实秋的作品是非常值得令人一读的文章。
  •   梁实秋先生是一位学贯中西的文学家,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的修养。中外资料,信手拈来,内容贴近,形式!文字显示了他极强的社会洞察力和很强的生活感悟能力,很喜欢!韩寒最欣赏的作家果然不同凡响!
  •   梁实秋用清新的文字写的回忆随笔
  •   梁实秋先生的书我是必买的,这本不仅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还有写论文也能用到,很赞!
  •   梁实秋的文集
  •   封面装帧都挺“雅”的~~
  •   读着忆着不错的书
  •   名家经典,让人喜欢,快购买啊,便宜
  •   好书啊,经典的东西,这些老作品都应该读一读
  •   此前,曾购过江苏版的大家丛书中的梁氏一种。购此书未免重复,但为成套,也便买了。
  •   不愧是大家之作,文字深刻而有味道.读来真想倒回几十年去当时当景亲历一番!品味到的,绝不止是文辞的美妙、信手拈来的学识与幽默,更是一颗广博而平和的心。
  •   大学者的散文,读着如品醇酒,感谢当当网,让我以便宜的价格得到它。
  •   书是经典,版本也好。
  •   梁先生的这本书不错。我是先看到此书后,觉得很好,才在网上订购的,感觉象迎接老朋友一样,充满期待感。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好书。
  •   梁先生果然大家,无需多言
  •   有人说读一本就好像在和作者对话,从行文的方式,包括一些词汇的运用都能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作者的为人:温润如玉、恰到好处。没有炫技、没有冗长累赘的感觉,非常喜欢。
  •   喜欢 文字优美
  •   购得一套五本,非常喜欢。在哪国难当天的日子里弄出这等淡定从容、古朴风雅的文字,难怪会被犀利的鲁迅视为“资本家的乏走狗”。但不失当今浮躁社会的静心良药。
  •   已经开始读,很好。
  •   很喜欢,会慢慢读。
  •   编纂得不错,选的几篇都很好
  •   昨天下的单,今天就到了,快递给力,书也精美!好评
  •   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
  •   已经拿到手上了,闻着纸香,开始读了
  •   包装不错,送货速度快,很喜欢!
  •   发货很快,感谢!
  •   书刚收到,包装还不错,没有压皱,字迹清晰,打算看呢
  •   大家文章,百看不厌,收藏。
  •   非常好的书啊,我非常非常非常喜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   看过他其它的书,因为喜欢,所以就买了,很不错
  •   梁老花费好多字数一点点回忆与妻子的相遇相知相爱相伴,尤其坟前那一段,刚失恋的人可以找到最好的描述绝望的字眼。不过一转身,梁老有了新欢,小娇妻也是忆文中的常客了。可能自古文人多风流吧。其他的文章呢,从小忆到大啊,所以很多文章细节会有重复,忽然有种复制的感觉。可以从中看到很多民国名人的小私密,了解那个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甚至是当时的大环境。
  •   梁实秋的散文一贯文笔优美,值得购买
  •   梁实秋的文章,还是值的细读的
  •   最好的是回忆太太的
  •   单本塑封,干净;正文282页,插图8幅左右,黑白,印刷清晰;封面内页有少许脏痕。
  •   整套的居然没货,单本凑齐买的
  •   翻了一下,应该会很好。就是有一点点脏,无伤大雅啦。
  •   物流很快,但是纸质不好
  •   书共282,,共有6幅图,第一幅图在17,为照片,第二幅图在109页,第三幅图在123页,为照片,第四幅图在145页,第五幅在149页,为照片,第6幅图在193页,为照片,都是什么照片啊,图大小均不超过一个小孩的巴牚大小。
  •   “噹噹”总弄成“哨哨”……
  •   喜欢本书的风格 书的质量也很适中 还不错
  •   这本书是梁实秋晚年最为重要的作品。其中《槐园梦忆》深情叙述了他与妻子程季淑五十三年相濡以沫的传奇爱恋;《忆冰心》展现了他与冰心老人五十年的相知相惜;《忆老舍》记载了抗战时期老舍等人与他在重庆“雅舍”的交往和友情;更多的则是他在远离故乡的三十八里对故土的怀念……
  •   正是好书,书本身不错,质量佳。
  •   我自己读起来感觉有点枯燥的样子。
  •   书质量很好,包装精美
  •   大师作品,情趣高雅在回忆的晨光里别有一番风味,比当今无病呻吟的心灵鸡汤好多了
  •   很有感觉~就喜欢这个名字~
  •   不错的文字,适合休闲时看看
  •   不错,还没有看,有时间了慢慢品味
  •   这是满99赠书,自己选择的。应该是编辑从梁实秋的散文中选取的一些篇目,还是不错的。就是文字间隔太大。纸张较好。
  •   平實而有趣。對瞭解民國的真實很有啟迪。
  •   著名的史学家 严耕望先生说过,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比起他的散文有价值多了,哈哈!
  •   梁实秋的书,不用多说了吧。记得《清华八年》里面回忆以前同学,看得很轻松,还有自己的恋爱故事。《槐园梦忆》里面回忆与妻子的点点滴滴,很感人。另外感慨一下那个时候做人家妻子真不是容易事儿。
  •   散文大家名不虚传
  •   正品,包装完整。
  •   梁实秋散文
  •   忆旧让人看到生活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大师的书就是不一样!
  •   喜欢梁实秋
  •      很久没有用这样的笔触写自己的感怀了。
       往往是倾心于余光中繁丽诡谲的文翰,或是林清玄细腻多情的妙笔,于平实含蓄只付之一笑。
       只是我忽略了,那样波澜的文笔,对于余、林只是年轻时的耀跃;当他们经历了人生起伏,被岁月铭上了印记,文辞却不约而同地走向了简洁、深默、洞彻。
       两睫交瞬之顷,我已有些许明晰:平实的文字亦有一番韵味,这是经岁月淘洗后的精华,持续得、也更久。
       《雅舍忆旧》便是如此的动人心弦:梁实秋的文字如泉般清冽,就这样叩开你的心扉,蜿蜒流转间,让心灵重返安稳、宁静,回首过往如烟。
       却也不是细腻能摸到纹理的叙事方式,只是琐碎纷纭的生活记载。忆事、怀人,简单的两辑,放弃了绚丽的文字,能写出澎湃充沛的情感,精准深刻的哲思,实属不易。
       或许是梁实秋个人经历的丰富:清华八年、赴外留学、抗战烽火,还有——辗转艰难的爱情。这些如何不能让一个人成长成熟?
       翻到书中他青年时代的照片时,看到了圆框的眼镜,微抿的嘴唇,就是一介清瘦书生的形象,却能在抗日时期四处奔走,编纂教材、动员宣传……奋斗的笔尖,是不输于硝烟弥漫的机枪炮火的!但在文章《回忆抗战时期》的结尾,他仍写道:“抗战八年之中我究竟做了些什么事。就记忆所及,略如本文所述。惭愧惭愧。”实在令人动容。
       他与结发妻子季淑的爱情,也是在这抗战颠沛流离的日子里日结深厚,终成生死相约的。几万字的《槐园梦忆》是这本书的第三辑,成稿在季淑逝后不久。文中记录的一点一滴,无不承载着梁老的思、梁老的痛,言出肺腑。那往日的欢笑与泪水如槐园中纷扬的花瓣,铺就一地的洁白,再没有两人的足迹共同覆上。
       往事纷繁如柳。这样一个学者,有儿女情长的心思,也有与友结伴而行的豪迈。是啊,人生再多的不如意,也应有苦中作乐、乐观开阔的心境。他在《酒中八仙》中记叙了与闻一多、赵畸、方令孺、刘康甫等七位好友以酒欢聚。最有趣的是一处醒酒的描写“我们一行带着不同的酒意,浩浩荡荡的于深更半夜去敲店门……先是以功夫茶飨客,红泥小火炉,炭火煮水沸,浇灌茶具,以小盅奉茶,三巡始罢。然后主人肃客登榻,一灯如豆,有兴趣者可以短笛无腔信口吹,亦可突突突突有板有眼。俄而酒意已消,乃称谢而去”。这竟是如此随意洒脱!
       “往事如烟如柳絮,相思便是春常驻”,梁实秋在一阙词中这样填到。雅舍忆旧,于他,是对人生温情脉脉的梳理;于我们,是借梁翁的陈酿,来品味自己人生的路。
      
  •   淡极始知花更艳
    繁华落尽见真淳
    多读多写多思
    在生活的浪涛中打磨
    最后成为一颗莹润温暖的石头
    读这篇文字,是渐入佳境。很不错。
  •   1 醒酒的地方是茶馆么?
    2 关于中国作家,有时间多熏陶熏陶我吧。。。^ ^
    3 有所经历后总是倾向"简洁、深默、洞彻"。
    我一直很好奇,如果有个人可以活到500岁,那时的文辞会是怎样呢?仍是简洁洞彻?持续了400多年不变?还是说会尝试各种风格。。。回归华丽也说不定。。。
  •   谢谢沙老师~~~~~
  •   ·······回猫神:
    1.是的呀,他们与茶馆老板很熟识的;
    2.···············其实中国作家我也没有熏陶多少·················首推余光中老先生
    !!O(∩_∩)O~
    3.那个······我觉得吧,这得有实例o(╯□╰)o······500年太漫长了也是挺无聊的。
  •   沙老师,“淡极始知花更艳 繁华落尽见真淳”这两句极好,稍稍问一下,是谁的妙笔O(∩_∩)O~
  •   这不是一首诗啊,是我凑的
    前一句出自薛宝钗《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姻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后一句出自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   这两句我也抄下来了,感觉好调和的!!长知识啊~~
  •   话说我从没去过茶馆呢,有机会去喝茶聊天吧~~
    活500年后会是怎样呐。至少地球应该玩过n圈了。。。那时宇宙旅行也应该很普及了吧。。。
  •   我也长知识啦
  •   去茶馆可以呀~~~~~气氛有趣
    500年······恐怕又是个冰河世纪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