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市定说隋炀帝

出版时间:2008年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宫崎市定  页数:188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作者宫崎市定(1901-1995),是日本著名的汉学研究大家,系内藤湖南之后的日本京都学派的二代掌门。其学术研究的触角,几乎涉及汉学沃壤的全部领域。作为日本东洋文化及汉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他敏锐地看到中日两国之间,历史上真正的平等睦邻外交正是起始于炀帝执政的隋朝。于是,作者便“试图通过隋炀帝这样一位个体人物来考察那段重要的历史”,并想通过他专业、缜密和驾轻就熟的“深层次”的探究,“写出些许前人所不曾言及的内容”。美国汉学家Anhurwright曾经这样评价隋炀帝:“(他)既被视为典型的亡国昏君,在一大团歪曲的历史记载和传奇性道听途说之下,今人即想窥测此人的真实性格,至多也只能瞥见其一二。”华人历史学家黄仁宇也在他的《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写道:“今日我们要写隋炀帝的传记,事实上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那么,本书的作者,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一本什么样的“隋炀帝传”呢?宫崎教授认为:对于隋炀帝的生平研究,不可单以兴趣为出发,甚至专门为了猎奇而杂说。他强调:“其实,隋炀帝的传记不必借用小说的形式,单单述说历史事实本身就是一部很有意思的故事。我甚至认为反倒是纯史实读起来更有意思、更有厚重感。于是,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便尽可能尊重历史史料。”他希望“历史学的终极目的,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对人文关系的探究”。所以作者“不愿仅只抚摸史料的表面浮尘,更想切人内部做深层次的探究”。于是就有了《宫崎市定说隋炀帝》这本书。

内容概要

  隋炀帝其实相当勤奋敬业,在位十四年中多数时间奔走在巡游的路上;开凿大运河是为了巩固国家统一;攻打高丽是为了消除边境威胁。在他统治的前半段,功业可说相当辉煌。即使隋炀帝弑父继位的事情,实际上也并非可以一口断言的史实。然而,尽管有关他的野史那么漏洞百出,人们却津津乐道了千余年;而其半生功业,却很少有人公平地论断。

作者简介

宫崎市定,出生于日本长野县,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科,曾留学法国。历任京都大学文学部教授、文学部长兼教育学部长、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以及法国巴黎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汉堡大学客座教授。是战后“京都学派”第二代巨匠,最负盛名的东洋史学研究家。1958年,宫崎市定以专著《九品官人法之研究:科举前史》获日本学士院大奖;1989年,日本政府颁予其文化功劳者勋章。著作《宫崎市定全集》共二十五卷,几乎包括汉学全部领域。从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经济型态、文化性质、权力关系、政府组织各方面对汉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研究。译者简介:杨晓钟,男,1964年11月生,教授。2000年6月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日语语言文学硕士毕业同年12月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2005年12月获得教授任职资格。译著、编著图书共二十余种。盂简,男,1964年5月生,1989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日语系1989-1995年,国营、日资企业从事翻译管理工作,1996年至今先后在国际义化培训学院、西安外事学院任教。魏海燕,女,1981年10月生,先后在西北职教中心、西安通信学院、西安翻译学院等院校任日语教师。现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书籍目录

一  南北朝时期/1二  武川镇军阀势力的崛起/11三  隋文帝登场/23四  隋文帝的家庭/37五  平定江南/47六  嫡系争夺的阴谋/57七  隋炀帝即位/69八  大运河与长城/81九  日出之国/91十  高句丽战争/103十一  杨玄感叛乱/113十二  逃往扬州/127十三  隋炀帝之死/141十四  新的气息/153后记/163隋代史杂考/165解说/183

章节摘录

杨坚作为皇后的父亲,此时地位急剧攀升,一跃成为朝中重臣。大臣们早就厌倦了天元皇帝不务正业、放荡不羁的样子。杨坚的出现就好像救命稻草,使大家又看到了希望,人们都纷纷投奔于他。可是昏庸的天元皇帝,也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猜疑心和嫉妒心。当他发现皇后的父亲杨坚正在逐渐扩张势力,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威胁时,便决定铲除他。一天,天元安排好一切便宣杨坚进宫,只要他稍有不轨举动,就会命人将其杀掉。可是也许杨坚更是棋高一着,或许他早在天元皇帝身边安插人手,对宫里任何动向他都了如指掌了吧,这天他来到宫里,举手投足都透着十二分的小心,神闲气定、镇定自若。始终没有给天元任何下令动手的机会,最终这次暗杀计划以失败告终。接下来,天元又命杨坚为江南讨伐军总司令,将他派往扬州。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是杨坚自己提出要去扬州的。可临行前,杨坚却称患了脚气不得不推迟出征,这托词听起来未免有些过于蹊跷!原来,他早就看出天元皇帝荒淫无度,活不了多久。因此当他早早得知皇帝生病的消息后,便谎称自己患病在身,故意推迟出征。比起天元皇帝,这位皇室外戚,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显得更为深谋远虑。果然就在杨坚借口生病拖延出征期间,天元皇帝果真发病且病情突然加重。杨坚早就收买了天元身边的近臣,那些人一看太上皇病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几个人一商量就把杨坚叫进宫来。杨坚则谎称自己是奉皇帝圣旨来宫中探病的,实则召集心腹大臣,一行人急忙赶到宫中,一来便住下不走了。也就在当天,刚刚二十二岁的天元皇帝病死了,他只留下了一个年仅八岁的静帝。杨坚封锁了天元太上皇死亡的消息,并假借圣旨颁布新令,对朝廷事务一一做了安排,将所有天下大权及宫内指挥权都揽于自己手中。他先是将自己封为全国军事总监,这个官衔就相当于全军总统帅。接下来,他又下诏召回在地方任职的五位皇室亲信,让他们火速独自进京。这样一来就有效地防止了这些人以地方为根据地谋反叛乱。之后他才将天元太上皇的死讯昭告天下,那已是天元死后的第二天。与此同时,他还发布了一封伪造诏书,内称皇帝将一切后事均托付给了杨坚。诏书中委任他为“大丞相、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大丞相”即可以向朝廷上下所有官员发号施令;“假黄钺”则可代替天子对任何人施以惩罚;“都督中外诸军事”即拥有指挥军队的所有权力。一句话,就是要求所有的官员民众都要把杨坚当做是皇帝的指定代理人,对其必须是绝对服从,如果有人胆敢违背杨坚的意志就是违背皇帝的旨意,会以欺君犯上之罪受到惩罚。可是,实际上政治是靠实力说话的,不是谁定个什么规定就一定能让所有的人臣服。一个真正有实力的人也许就可以拒绝遵守皇上的旨意。与之相对,拥有天下最高权力的人,无论是谁都必须通过实力来证明自己,这样才能杜绝别人的背叛。在当时,有两位颇具实力的军队统帅,他们手握地方兵权,且远离中央控制,表面上遁世超然,实则相当有分量。一位是驻守邺城的尉迟迥,一位是安营于洛阳的韦孝宽。对于杨坚来说此时的首要任务即是必须向他们显示政治实力。杨坚巧妙地利用了两人之间的竞争意识,想出一个一箭双雕的妙计。尉迟迥早在少年时期就曾讨伐平定了前南朝领地:蜀(即现在的四川),并将其纳为北周领土,功高盖世。而且尉迟家族盛产美女,他的孙女就是个大美人,曾经得到天元皇帝的宠幸。虽然过程有些不光彩,但最终也算是和皇室扯上了关系,从而稳固了尉迟家在朝廷中的地位。他驻守的邺城从前是北齐国的国都,是山东一带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北齐亡国后,那些曾经为北齐效力的官员一时无所事事,他便重新任命那些失业的前朝大臣,借以收拢人心。这足以显示尉迟迥处事之精明周到。可现如今的尉迟迥已年逾七旬,明眼人都看得出他已经人老气衰反应迟钝,再也没有当年的英武之势了。尉迟迥以北周王室第一旧将自称,同北周王室一样,他也不是汉人,因此更有了一份亲近感。虽不是武川镇军阀,但因姻亲关系,和北周武帝成了表兄弟。然而此时出现的汉人杨坚,不曾有过任何显赫的战绩,却能仗着外戚的身份,迅速掌握朝中大权,如今更是骑到了自己头上,这让尉迟迥愤愤不平。于是他暗中开始收整军队以防不测,并盘算着一旦时机成熟,就率领军队一举攻入长安,肃清乱臣,整顿朝纲。这一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长安杨坚的耳朵里,杨坚立刻起用尉迟迥的竞争对手,打算利用韦孝宽除掉尉迟迥。韦孝宽出身国都长安的汉人名门,在与北齐的常年交战中屡次带兵于战场的最前线,立下无数战功;尤其是在与北齐的最终决战时,更是大显神威、威名赫赫。此时他正为了应对南朝的反抗镇守洛阳,时任洛阳驻军总督。杨坚派韦孝宽赶赴邺城,代替尉迟迥接任邺城驻军总督,时值韦孝宽七十二岁。于是一场生死角逐便在两位七旬老将之间展开。

后记

迄今,对于隋炀帝的生平研究大多数以兴趣为出发点,甚至专门就是为了猎奇。而且这种倾向由来已久,唐朝《开河记》《迷楼记》等小说中所描述的内容几乎原原本本被人们当成了史实。《隋炀帝艳史》或直接称《艳史》,就是这样一本把想象的故事经过加工综合而编出的通俗小说。可是,当它摇身一变更名为《隋炀帝外史》后,就基本被认定为历史事实了。德川宝历年间(175l-1764)日本还出了此书的日译版,并且收入明治四十四年(1911)由早稻田大学出版部发行的《通俗二十一史》里。明治二十六年(1893)发行出版的《隋炀帝》也只是它的另一个译本。其实,隋炀帝的传记不必借用小说的形式,单单述说历史事实本身就是一部很有意思的故事。我甚至认为反倒是纯史实读起来更有意思、更有厚重感。于是,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便尽可能尊重历史史料。然而,这样做并不容易,原因在于历史学的复杂性,并不是说要尊重史料,就拿一本《隋书》照葫芦画瓢就万事大吉了,《隋书》本身已经包含了许多野史的记述,前后冲突矛盾之处比比皆是。就说隋炀帝弑父继位之事,似乎已经成为定论为中国人所接受,但实际上它并非可以一口断言的史实。就连备受推崇、可信度较高的《资治通鉴》对此也采取了谨慎的态度。一开始根据《隋书》的本纪记录了隋文帝的自然死亡过程,其后根据列传作为异说讲了对惰炀帝弑父篡位的疑惑。我的这本书也大体依照这样的基调来处理。有关这一问题我曾另外做过考证。有关这一章节,《资治通鉴》的记述非常到位,尤其是在人物关系的把握方面,在写作这本书时也给了我有力的支持。近来的史学家似乎有回避描写当权者、不重视人文关系的风潮,这或许缘于某种误解吧。历史学的终极目的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对人文关系的探究。理由很简单,所谓人类生活说到底不就是人文关系吗?人文关系当然也应该包含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层面。认知这一关系的变迁过程应该是历史学的重大课题。如此一来,以其中的帝王一族为对象进行研究就再自然不过了,为什么要回避呢!问题仅仅在于我们是否有能力把它做好。这里,我并无意评价自己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只是想说我对从事这样的研究很有信心,首先我个人今后依然会写,同时也很有信心推荐其他同人也来写。另外,和本书记述内容有关的学术论文如下:布目潮讽《杨玄感叛乱》[《立命馆文学》第二三六期昭和四十年(1965)];拙作《隋代史杂考》[《史学研究》第七十二期昭和三十四年(1959)四月];山崎宏《隋朝官僚的性格》[《东京教育大学文学部纪要》五十一期昭和三十一年(1956)]。

编辑推荐

在《宫崎市定说隋炀帝:传说的暴君与湮没的史实》中,日本久负盛名的汉学大师宫崎市定讲述著名“暴君”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作者“试图通过隋炀帝这样一位个体人物来考察那段重要的历史”,并“写出些一许前人不曾言及的内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宫崎市定说隋炀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8条)

 
 

  •   隋炀帝其实相当勤奋敬业,在位十四年中多数时间奔走在巡游的路上;开凿大运河是为了巩固国家统一;攻打高丽是为了消除边境威胁。在他统治的前半段,功业可说相当辉煌。即使隋炀帝弑父继位的事情,实际上也并非可以一口断言的史实。然而,尽管有关他的野史那么漏洞百出,人们却津津乐道了千余年;而其半生功业,却很少有人公平地论断。
  •   宫崎市定说隋炀帝,不错的选择。
  •   宫崎市定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隋朝历史!看待隋朝皇帝!和我们的视角不同!目的都是一样,还原历史本真!
  •   有一本宫崎市定说水浒 又买了这本 价格很便宜 2折 外表也很好看 外国人谈中国历史
  •   语言通俗、风趣幽默,初步探讨了隋炀帝成为暴君的原因,并给读者描述了一个与野史传说不一样的隋炀帝。
  •   日本人研究中国,这一点早有耳闻,但以为研究人性、现代,通过这本书才知道人家对咱自己的历史都研究的如此深入,对于隋炀帝的评价,我们历史课上教了什么?就是暴虐。
  •   换一个角度看隋炀帝,日本的一些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还是很有功底的
  •   中国历史写作的传统是明昏之别、忠奸之辩。这种写作传统的弊端在于容易忽略社会运作和社会变化的内在机制。因此,无论是对隋文帝还是隋炀帝,都值得重写。本书极其具有参考价值。更为难得的是,本书的译笔极为流畅,完全不带有是通常日文中译本所特有的日本味儿。
  •   书写的不错,有点当年明月的那种风格味道,但观点有失偏颇,比如谈论隋文帝的家庭生活和权力继承问题,认为是家教不好导致问题,这是没有看到专制集权体制下权力斗争的历史必然性。不过不错,肯定了隋炀帝的历史功绩!
  •   看看日本人眼中的隋炀帝是什么样
  •   作者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又不乏幽默风趣的语言。一改历史小说对隋炀帝偏见。给人得以独立思考,受益匪浅。
  •   隋炀帝的暴戾,不完全是个人的因素,也跟那个时代有很大关系。这点在书中有详尽描述。
  •   真实描述了历史上的隋炀帝
  •   经典的书。想学习隋炀帝?这本书就是答案!
  •   外国人研究汉学到如此地步的比较罕见。本书值得一读,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视觉来看待自己的历史。
  •   日本人写的关于中国文化的书,厉害。
  •   日本人写中国史,比较深刻,学习了
  •   看过另一本说水浒传的,感觉这日本人的确有料,继续支持。
  •   日本人写中国历史,不同的角度看同样的事和人
  •   日本人写的,还不错
  •   刚拿到手,想看看日本人事怎么看待中国历史的
  •   可以一看,似乎这个日本人比很多中国人了解隋朝的东东还多,呵呵
  •   这本书在市场上貌似已经断货了,对于要写隋唐史方面的论文来说还是挺有帮助的,关键在于字数不长,不至于读到昏昏欲睡。
  •   暴君、昏君,自由后人评说,书写的还好。质量非常好!
  •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一定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
  •   我书订了两 本 结果送来一本快递费却是两本的!无语!!!!
  •   有些时候,我们没有办法跳出我们特定的历史圈,所以外国人有时比我们更能客观地面对我们自己的历史。这无关偏见或什么别的,只是因为我们如此成长,如此受教育,如此熟悉周围其他人的看法,如此熟悉我们本该熟悉的一切。这只是一个圈,这个语言圈让我们更了解跟我们有关的一切——从古至今,也让我们痛苦于挣扎出来。
  •   我觉得买纸质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希望当当可以做更好的书吧
  •   外国人研究中国经典还是那么地道,我们要努力。
  •   买了这个人两本。还有一个说水浒。也不错。
  •   特价时买的,内容蛮有意思的!!
  •   名家之作,翻案文章,细读才可评价。
  •   很好,简约明了,我喜欢!
  •   通俗易懂,大家之作,一口气读完的
  •   找了很久的一本书,超好
  •   书写的不错,最好的是书的印刷质量和大小刚刚好,好评
  •   送货及时,没来得及看呢。
  •   还没看,存货
  •   与中国的史家观点类似,缺乏新意
  •   到货的速度越来越快啦!今天收到书啦!待细细品味一下!
  •   货品正,非常好,值得购买!
  •   我很喜欢的一本书,没事就拿出来翻翻 。
  •   日本人研究中国历史,有点不像那么回事儿。但偏偏很认真。倾佩人做宫崎市定做学问的态度。
    比起我们中国人写的写关于历史的书,挺热闹,挺有趣,但太能演绎了,太能唬了,比如百家讲坛系列、比如某人读论语……不够严谨,有哗众取宠之嫌。
  •   从一位日本人的视角来看隋炀帝,确实很独特。作为我们中国人在评论自己的历史时多少会有点主观偏见,但作为一个第三者,能较好的来评价。虽然历史上的隋炀帝是个与秦始皇有着暴君的名号,但历史却又不可抹杀他作为一代君王所作出的所谓的“政绩”。
  •   看看外国人怎么评说我们的历史?隋炀帝在我们看来是个暴君,但在外国人眼里呢?
  •   中国人很多都带着色彩看人,历史上,隋炀帝不是很伟大,但有他的特殊意义
  •   从这里了解一个另类的隋炀帝
  •   封面很干净,文字读起来较顺,但是有各别的地方文字有些涩。最好玩的是,在描写日本来使入隋的时候,作者本能的回护国家尊严,描写得挺有意思。看了一则评论,说是要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来看待隋朝历史,我才好奇下单的。日本人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得文字更有公信力。
  •   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写中国历史,确实有点不一样。读着有点像在看故事,比较简单,不过其中的历史关系还是比较清楚的,只是不知道原作的原因还是译者的原因,里面有些亲属关系搞错了。
  •   翻译的不好 译者懂日本语不懂中国语
  •   日本人做事比较认真,很多文字都有根有据,单是“隋”这个国号就花了三页纸来解释,非常地认真,虽然对日本人并没太多好感,但对他们的认真态度还是很欣赏!
  •   大师名作,深入浅出。好书。
  •   写的一般,较为客观
  •   外国人看中国历史,客观一些。
  •   内容不错,颇有趣味性
  •   书的边角很黄 有点像旧的
  •   上次买了本说水浒,这本一直缺货,终于买到了
  •   特价买,买得太多,慢慢看
  •   买贵了,现在竟然折上折
  •   不知道怎么评价,收获较少,可能网络上相关作品看得多的原因。
  •   有新观点,值得一读
  •   比较特别的评价
  •   另一个角度,新颖

    当做课外读物了,
  •   等了好久的书,终于有货了!~~~

    很期待啊!
  •   印的还不错,不过出乎意料的薄。
  •   看看非中国人评价中国历史人物,还是有益的。就隋炀帝,本书作者比较客观。但是,翻译不好,有一些明显的错误,实乃硬伤。
  •   此书的价格没得说,很便宜。但是内容方面与原本的期望落差还是比较大,从总体上回顾了隋炀帝的一生,但是缺乏足够的观点,看完之后并没有觉得隋文帝杨坚有多成功,也看不出隋炀帝有多可恶,而且很不喜欢引文采用白话的写作方式
  •   对隋炀帝的评论还比较客观。
  •   看看日本人对中国历史的研究,特价购买,比较实惠
  •   薄薄一本,小日本写的,还没有时间读,但希望能有收藏
  •   内容一般,说的很粗略
  •   首先得承认,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的古代史了解得如此透彻,真得对他表示敬佩。全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隋朝的一些皇帝及事情,还行。
  •   读来比较轻松,就是没啥深度,想通过此书了解隋朝大量历史背景的读者要慎选。。。
  •   外国人的作品,看个新鲜吧,没什么特别的
  •   很有意思,外国人的角度,也有一定道理,参考参考
  •   此书内容稍显单薄了点,隋炀帝这么复杂的人物,再增加一倍的内容也不见得能说明白啊!!
  •   主要是对史事的描绘。但其中,指出流球或为现菲律宾附近,考证日本“天皇”称号的由来等,也未尝不有其道理;谈及日对隋的态度,还是公正的。关于隋同东亚各国关系(尤其是攻打高句丽之因)在礼治上的进一步分析,不妨阅读高明士的相关论著 | 《二十二史劄记》都要错,编辑有点儿离谱... | 读完《史杂考》的最后部分,方觉出廓清历史,以通俗笔调重塑文帝、炀帝之形象的意义!知名学者到底是有眼光、能动大手笔的。
  •   P.17 北周武帝在平阳大胜北周后……→后一个“北周”应该是“北齐”;P.20 天元皇帝……从新任命了宫内事物总管→连续两个,“从新”应是“重新”,“事物”应是“事务”,参考上文“掌管宫内事务”;P.340 ……若地方官员献上钱财,食物便会立刻得到提升。→参考后文的“立刻受到降职处罚”来看,“食物”应该是“职务”才对。临睡前翻看了一遍,这些错别字只要作者(这本书有三位作者……)写完能认真再看一遍都可以避免的。而至于传说中的校对编辑这种生物,貌似已经灭绝很久了……对这家出版社有点害怕了。
  •   或许是当年有圣德太子国书一事,日本人才会对这位君王有些不一样的关注吧。作者对炀帝的评价比较客观,但限于著书时所引史实都是平常可见的资料,这本书并没有想象中特别不一般的评论。不过,对于想要了解那个时代大概事件的人来说,这本书值得推荐——要了解隋炀帝,通过史书及实际功过来看,比通过野史和小说来看要客观得多。
  •   宫崎市定说隋炀帝:传说的暴君与湮没的史实嗯,还不错,读完了。
  •   属于一般的历史知识读物。
  •   看完很久了这本书,我想对于历史,应该要从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去看才比较好~也许历史事件的真相只有一个,但如何评价,却是见人见志的问题。
  •   小日本写的这没什么看头
  •   内容通俗 方便阅读 感觉很不错
  •   这本书澄清了一个被胜利者肆意丑化的千古一帝的形象
  •   书是不错,但是送货比较慢~12号下单,18号送到。最关键是书店封皮和底皮都有一道从上倒下的折痕。
  •   个人意见:不是非常喜欢,没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   隋炀帝是有大功的皇帝!1.统一中国,武功显赫,扩大中华神威,唐朝继承了这一点!2.建东都,政治中心东移!3.开运河,加强对新征服地区的统治与南粮北运!4.伟大的诗人!5.开科举取仕,方便了寒门士子参政!6. 阅读更多
  •   写的还算客观,但是非常粗略,对历史有些了解的他写的东西应该都知道。有兴趣研究的还不如看两本中国人写的,野史什么的也比这个写的详细多了。
  •   这是一本解读隋朝的好书,尽管其翻译水平受质疑,但本人读完后,认为翻译还算不错,作为历史题材的书,本书的语言朴实易读,已经够了。值得一读,推荐。
  •   在叙述史实的时候夹杂了大量个人评论,文风有点当年明月的感觉(当然他比当年明月写的早,也可能是翻译的关系),主要是想分析为什么隋炀帝会成为暴君,主题思想就是在那么多暴君里面,隋炀帝也就是个一般货色,其实不应该排上号
  •   不愧是大家,这本书很值得推荐,建议隋朝相关的历史书结合着看,分析作者独到的观点。
  •   日本人写的中国史,别有特点吧,还行
  •   宫崎市定说隋炀帝:传说的暴君与湮没的史实
  •   历史往往都是胜利者写的
  •   宫崎市定
  •   随大众,比个好评!
  •   外国学者从另一个角度诠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