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

出版时间:2001-1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B·盖伊·彼得斯  页数:222  译者:吴爱明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从分析传统行政模式出发,阐明了各国政府竭力建构新治理模式的原因,并从各国政府的革新主张和著有发达国家的政府改革实践中,梳理归纳出四种未来政府治理模式:市场式政府(强调政府管理市场化)、参与式政府(主张对政府管理有更多的参与)、弹性化政府(认为政府需要更多的灵活性)、解制型政府(提出减少政府内部规则)。这四种政府治理模式各有不同的理论基础,适用于不同的政府体制。对每一种政府治理模式,作者都从问题、结构、管理、政策制定和公共利益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第一次系统评价了席卷全球的行政改革运动,并把各国政府的改革尝试和各种治理的观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一部行政改革的理论力作,被誉为对全球治理变革进行综合分析的杰出著作。

作者简介

  B·盖伊·彼得斯(B. Guy Peters)是美国匹茨堡大学政治科学系主任、教授。曾任加拿大管理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香港城市大学名誉教授。他是国际著名的研究政府治理与改革问题的专家,公共管理大师,其理论创新能力在美国公共行政学界享有盛誉。他的主要著作有:《公共政策的病态》、《官僚政治》、《比较政治学》、《政策动力学》、《政府会消亡吗?》等。

书籍目录

第1章 变迁中的国家、治理和公务员制度1.1 传统的公共行政:旧时代的信条1.1.1 政治中立的公务员制度1.1.2 层级制和规则1.1.3 永久性和稳定性1.1.4 制度化的公务员制度1.1.5 内部管制1.1.6 平等1.2 背景1.3 国家和政府治理的展望注释第2章 市场式政府2.1 市场模式的理念2.1.1 市场效率2.1.2 官僚垄断2.1.3 一般管理2.2 结构2.3 管理2.3.1 人事管理2.3.2 财政管理2.3.3 市场检验2.4 政策制定2.5 公共利益注释第3章 参与式国家3.1 参与式国家的理念3.1.1 参与管理3.1.2 基层官员3.1.3 对话式民主3.1.4 公有社会3.2 结构3.3 管理3.4 政策制定3.5 公共利益注释第4章 弹性化政府4.1 关于稳定性4.2 组织永久性——挫折和无效4.3 弹性治理模式的影响4.4 结构4.5 管理4.6 政策制定4.7 公共利益注释第5章 解制型政府5.1 政府层级5.2 解制与错误5.3 结构5.4 管理5.5 政策制定5.5.1 预算5.5.2 协调5.6 公共利益5.6.1 政府与社会5.6.2 效率之外的其他目标注释第6章 结论6.1 背景的重要性6.1.1 时间6.1.2 国家设置6.2 普遍性的问题和不寻常的解决方案6.2.1 协调6.2.2 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6.2.3 公务员制度6.3 问题与解答的匹配6.3.1 各种方法的缺点6.3.2 经验主义的意义6.4 探讨矛盾6.5 我们如何介人注释参考文献索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管理学必读书目
  •   终于买到的书
  •     
       市场式政府、参与式政府、弹性化政府、解制型政府,四类政府作为作者在本书中详细介绍的未来治理模式。
      
       市场式政府相信“管理就是管理”,主张全面引入竞争机制,把公共组织职能大范围地转至市场,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在全世界的政府改革中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其在实践中的生命力很好地诠释了它的实用性,但是其中将公民看作“顾客”的理念实际上是消解了公民权的一种行为,将公民的权利义务体系借以市场化的“交易原则”是否能符合公共精神?同时作为公共服务领域的很多方面难以实现市场化,市场式的运作方式在大型组织中,类似于美国总统行政的核心系统中同样也没能施行开来,更不用论我 天 朝 体制,此些年虽然上海,广东等地遵“小政府,大社会”方式改革甚多,但是还有一段距离,从这个角度看来,市场式政府仍是值得神州学习的东西。
       参与式政府相信政府的决策问题可以通过基层人员的广泛参与来实现,在政府严格的官僚体制中,充满激情而有才能的年轻人总是在最底层无法进入决策领域,更多的时候,他们只能充当政策的执行者,那么实际上决策者和执行者之间的断层同时也出现了政策执行层面的矛盾,因此参与式政府强调应该让基层人员进入决策过程。但实际上没人能保证基层人员的参与能够保证决策的效果,而如新公共行政所要求的公民式的参与就更有和现代决策快速的效能要求产生冲突。
       弹性化政府,这个改革类型主要针对官僚组织理论,和永久性政府形成相对立的关系,其中特别批判了官僚体制中“终身制”的漏洞,提出了类似于现代私营企业的网络式组织形式;其本身更多的要求官僚组织金字塔式的结构能变得更加扁平化,形成一个开放,灵活也就是具有弹性的结构。
       解制型政府强调放松规制,减少组织中的规章制度,实际上也就给了组织中的官员以更多的自由裁量权,实际上是以责任制代替了大量的规制,其并不主张非官僚化,反而更加看重官僚组织尤其是负责官员的作用,强调其责任,这就对组织中的官僚要求了更多的个人性质的东西,如积极性、责任心。
      
       细看之下,不难看出,本书实际上就是在新公共管理背景下对于全世界政府改革的一个总结,其中的四种改革类型实际上是公共管理的内核,的确,新公共管理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占据着西方政府改革的主流,不论是撒切尔夫人的改革,还是克林顿的政府再造,都是对于新公共管理在实践领域的有力诠释。而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将其主要的四种方式细化并介绍,同时佐以各国改革的实例,条分缕析渐次详解,让我们对这段时间的主流改革方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作为本国改革的一个借鉴,正如作者所说:“引起一些必要的思考”。
  •      《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这本书我一年多以前曾经看过,这次又看了一遍。问题上我看这本书的时候竟然一直没发现自己曾经看过,真是让人郁闷……
       把当时写的读书笔记在这里贴上吧……
      
       在学校读书效率就是比在家的时候高很多,用一天的时间就把一本21万字的书看完了,书名叫《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政府治理与改革系列中的一本。老实说,我对关于政府改革和创新的著作怀有极大的阅读热情,但却没有多少阅读的信心,因为我总感觉这些书虽然提出了很多可资借鉴的政府改革模式,但总或多或少的欠缺可行性,很多都是理论上可行,但到实践中就会碰壁,有些甚至根本就是空想,现今的政府改革研究应该在理论模型的操作化上下功夫,至于到底是什么模型倒不是当务之急了,因为很多模型都不错,反映了政府改革的要求和社会环境的发展要求,能解决很多存在的问题,尽管不能够绝对的解决所有问题。我想这本书也不例外,严格的说本书不是提出作者自己关于政府创新的模式,而是作者对理论或实践中已经存在的四种政府创新模式进行的比较分析,这四种模型分别是:市场式政府、参与式政府、弹性化政府、解制型政府。
       作者在交代了政府改革的背景知识以及传统公共行政的特点(包括政治中立的公务员制度、层级制和规则、永久性和稳定性、制度化的公务员制度、内部管制、平等)之后,分别从理念、结构、管理、政策制定、公共利益等五个方面对这四种模型展开了分析。市场式政府针对传统型政府的垄断性特点,认为应该用市场化的治理模式来实现政府治理的高效率。结构层面上强调分权,包括部门间的和中央与地方间的。运用私人部门的管理技术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与企业家型政府或许有很多共同之处。另外一个特色在于提出政府内部的市场问题,根据市场刺激因素来进行政策制定工作。不过这里有个缺点,就是对公民角色的贬低,虽然将公民看作消费者可以提高服务意识,但却忽略了公民的政治地位。参与式政府故名思义,就知道这种模式特别强调参与式民主的作用,这种模式主张自下而上的参与,分为两种类型,包括基层公务员的参与和顾客的参与。因为参与的需要,又要求结构上必须打破层级制的旧形式,而主张建立扁平化的组织形式。在管理方面,引进私人部门管理中使用的质量管理模式,重视团队合作。对话式民主的决策方式,特别强调了协商和谈判的重要性。针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永久性特点提出的弹性化政府,反对原来那种稳定性和永久性的特点,主张通过雇佣临时雇员、建立虚拟组织进行协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弹性处理等方式,建立灵活有效的政府治理模式。这是节省成本的需要,也是改变政府治理僵化特点的需要。最后一种称为解制式政府,突出特点在于主张消除内部管制措施,强调去除事前控制,重视事后控制,以发挥公务员的自由裁量能力。应该说这四种模型都互相存在着共同点,但也有相互冲突的方面,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说,四种模型都强调协调的重要性,在改革的过程中产生许多新的组织形式,也减少了很多组织形式,这就面临着协调问题,尽管各种政府创新模型都重视引进外来因素,反对中央集中权力的干预,但在协调的过程中都不自觉地需要发挥中央政府的重要角色;而至于不同点则表现的更多,比如在对公务员制度的态度上,市场式政府模型显然把公务员制度看成是恶棍,认为他们都是自利的,弹性方法也是否定态度,认为是良好治理的障碍,解制式改革也与市场式差不多(尽管是表面上的),而参与模式更强调的是在这个层级节制体系中的平等观念。此外,对传统政府形式特别强调的公共服务、廉洁等价值观,后三种模式照样给与特别的重视,而在市场式政府模式中则忽略了,这也是与其对市场价值观的强调是一致的。当然,这里所说的后三种模式对传统价值观的重视程度与理解内涵也有所区别。
       这些新的政府治理模式都是针对特定问题提出的,并进而力图实现普遍化,但真正要实施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时代背景和国家的现实国情,强求一律显然只会造成相反的后果。另外,作者还提出了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就是作者认为许多新的改革措施都是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并加以解决,但由于新措施的实施又会很容易带来新的问题,或是新创造出来的,或是因为旧制度的消失而使得被其掩盖的问题得以重见天日。这或许是改革总是在消灭旧问题出现新问题中不断循环的原因之一吧。
      
      
      
      
      
      
      
      《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The Future of Governing:Four Emerging Models)
      
      
      作者:B.盖伊.彼得斯(B.Guy peters) 译者:吴爱明 夏宏图 校对者:张成福
      
      目录:
      第1章变迁中的国家. 治理和公务员制度
      1. 1传统的公共行政:旧时代的信条
      1. 1. 1政治中立的公务员制度
      1. 1. 2层级制和规则
      1. 1. 3永久性和稳定性
      1. 1. 4制度化的公务员制度
      1. 1. 5内部管制
      1. 1. 6平等
      1. 2背景
      1. 3国家和政府治理的展望
      注释
      第2章市场式政府
      2. 1市场模式的理念
      2. 1. 1市场效率
      2. 1. 2官僚垄断
      2. 1. 3一般管理
      2. 2结构
      2. 3管理
      2. 3. 1人事管理
      2. 3. 2财政管理
      2. 3. 3市场检验
      2. 4政策制定
      2. 5公共利益
      注释
      第3章参与式国家
      3. 1参与式国家的理念
      3. 1. 1参与管理
      3. 1. 2基层官员
      3. 1. 3对话式民主
      3. 1. 4公有社会
      3. 2结构
      3. 3管理
      3. 4政策制定
      3. 5公共利益
      注释
      第4章弹性化政府
      4. 1关于稳定性
      4. 2组织永久性——挫折和无效
      4. 3弹性治理模式的影响
      4. 4结构
      4. 5管理
      4. 6政策制定
      4. 7公共利益
      注释
      第5章解制型政府
      5. 1政府层级
      5. 2解制与错误
      5. 3结构
      5. 4管理
      5. 5政策制定
      5. 5. 1预算
      5. 5. 2协调
      5. 6公共利益
      5. 6. 1政府与社会
      5. 6. 2效率之外的其他目标
      注释
      第6章结论
      6. 1背景的重要性
      6. 1. 1时间
      6. 1. 2国家设置
      6. 2普遍性的问题和不寻常的解决方案
      6. 2. 1协调
      6. 2. 2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
      6. 2. 3公务员制度
      6. 3问题与解答的匹配
      6. 3. 1各种方法的缺点
      6. 3. 2经验主义的意义
      6. 4探讨矛盾
      6. 5我们如何介人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1996) 219千字
      
      2007-08-29 00:34:49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