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德十年

出版时间:2004-1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季羡林  页数:258  
Tag标签:无  

前言

人民出版社是党的第一家出版机构,始创于1921年9月,重建于1950年12月,伴随着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的巨变一路走来,成为新中国出版业的见证和缩影!“指示新潮底趋向,测定潮势底迟速”,这十四个大字就赫然写在人民出版社创设通告上,成为办社宗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版宗旨的表述也许有所不同,但宗旨的精髓却始终未变!无论是在传播马列、宣传真理方面,还是在繁荣学术、探索未来方面,人民版图书都秉承这一宗旨。几十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大批为世人所公认的精品力作。有的图书眼光犀利,独具卓识;有的图书取材宏富,考索赅博;有的图书大题小做,简明精悍。它们引领着当时的思想、理论、学术潮流,一版再版,不仅在当时享誉图书界,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影响。为挖掘人民出版社蕴藏的丰富出版资源,在广泛征求相关专家学者和老一辈出版家意见的基础上,我社决定从历年出版的2万多种作品中(包括我社副牌东方出版社和曾作为我社副牌的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披沙拣金,精选出一批在当时产生过历史作用,在当下仍具思想性、原创性、学术性以及珍贵史料价值的优秀作品,汇聚成《人民文库》,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收藏需求,积累传承优秀文化。《人民文库》第一批以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出版的图书为主,分为以下类别:(1)马克思主义理论,(2)中共党史及党史资料,(3)人文科学(包括撰著、译著),(4)人物,(5)文化。首批出版100余种,准备用两年时间出齐。此后,我们还将根据读者需求,精选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优秀作品陆续出版。由于文库入选作品出版于不同年代,一方面为满足当代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的阅读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们将原来的繁体字、竖排本改为简体字、横排本;另一方面,为尽可能保留原书风貌,对于有些入选文库作品的版式、编排,姑仍其旧。这样做,也许有“偷懒”之嫌,但却是我们让读者在不影响阅读的情况下,体味优秀作品恒久价值的一片用心。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作为公益性出版单位,我们深知人民出版社在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为人民多出书、出好书所担当的社会责任。我们将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再创人民出版社的辉煌。

内容概要

1935年,青年学子季羡林赴德留学,开始了十年羁旅生涯。数十年后,学术泰斗季先生已近耄耋之年,忆及往昔,遂写下一部《留德十年》。    本书循时间的脉络,记述了先生当年抛家傍路赴德求学德经过。在赫赫有名的哥廷根大学,先生几经辗转选定印度学为主修方向,遂对其倾注热情与辛劳,最终获得博士学位,也由此奠定了毕生学术研究的深厚根基。在此过程中,先生饱尝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霾带来的戏剧性苦难,而于苦难之外,又更难忘学长深思,友人深情。    先生虽言“自传”只述事实,不及其余,然“诗与真”并行不悖,洋洋十数万言,生命之诗性本已蕴集期间。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生于山东省清平县(今临清市)。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史学家、教育家、梵文、吐火罗文、巴利文专家。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194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作为学贯中西、久享盛名的学者,他对印度中进语言形态学、原始佛教语言、吐火罗文的语义,梵文文学等研究均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著作有《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印度简史》、《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罗摩衍那初探》、《天竺心影》、《朗洞集》、《季羡林散文集》等;译作有《沙恭达罗》、《优哩婆湿》、《罗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五卷书》等;主编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书籍目录

留德十年  楔子  一 留学热  二 天赐良机  三 在北平的准备工作  四 “满洲”车上  五 在哈尔滨  六 过西伯利亚  七 在赤都  八 初抵柏林  九 哥廷根  十 道路终于找到了  十一 怀念母亲  十二 二年生活  十三 章用一家  十四 汉学研究所  十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十六 完成学业  尝试回国  十七 大轰炸  十八 在饥饿地狱中  十九 山中逸趣  二十  烽火连八岁  家书抵亿金  二一  我的老师们  二二  学习吐火罗文  二三  我的女房东  二四  反希特勒的人们  二五  伯恩克一家  二六  迈耶一家  二七  纳粹的末日——美国兵入城  二八  盟国  二九  优胜记略  三十  留在德国的中国人  三一  别哥廷根  三二  赴瑞士  三三  在弗里堡  三四  同使馆斗争  三五  从瑞士到法国马赛   三六  船上生活  三七  西贡二月  三八  从西贡到香港  三九  回到祖国的怀抱  余音袅袅附录:欧游散记  去故国  表的喜剧  听诗  寻梦  海棠花  Wala  忆章用  纪念一位德国学者西克灵教授  重返哥廷根季羡林教授著作(1932—1987)系年前言(节录)

章节摘录

下,心领神会;然而握在手中的那一只饭碗,则摇摇欲飞矣。因此,我必须想法离开这里。离开这里,到哪里去呢?“抬眼望尽天涯路”,我只看到人海茫茫,没有一个归宿。按理说,我当时的生活和处境是相当好的。我同学生相处得很好。我只有二十三岁,不懂什么叫架子。学生大部分同我年龄差不多,有的比我还要大几岁,我觉得他们是伙伴。我在一家大报上主编一个文学副刊,可以刊登学生的文章,这对学生是极有吸引力的。同教员同事关系也很融洽,几乎每周都同几个志同道合者出去吃小馆,反正工资优厚,物价又低,谁也不会吝啬,感情更易加深。从外表看来,真似神仙生活。然而我情绪低沉,我必须想法离开这里。离开这里,至高无上的梦就是出国镀金。我常常面对屋前的枝叶繁茂花朵鲜艳的木槿花,面对小花园里的亭台假山,做着出国的梦。同时,在灯红酒绿中,又会蓦地感到手中的饭碗在动摇。二十刚出头的年龄,却心怀百岁之忧。我的精神无论如何也振作不起来。我有时候想:就这样混下去吧,反正自己毫无办法,空想也白搭。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我这辆车还没驶到山前,等到了山前再说吧。然而不行。别人出国留学镀金的消息,不时传人自己耳中。一听到这种消息,就像我看别人一样,我也是浑身发抖。我遥望欧山美水,看那些出国者如神仙中人。而自己则像人间凡夫,“更隔蓬山千万重”了。我就这样度过了一整年。

后记

在德国整整十年,在瑞士、法国和西贡超过半年,这将近十一年的回忆就写完了。写这样的回忆录,并不是轻松愉快的事情,我总共写过两遍,第二稿几乎和第一稿完全不一样,不是抄,而是重写。我为什么要写这篇东西?为什么在相距三年之后又写成清稿?这一言难尽,不去说它也罢。我只说一说写作的过程。这个写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回忆的过程,有日记为依据,回忆并不是瞎回忆。不管怎样,我必须把这十一年的生活再生活一遍,把我遇到的人都重新召唤到我的眼前,尽管有的早已长眠地下了;然而在我眼前,他们都仍然是活的。同这些人相联系的我的生活中,酸甜苦辣,五味俱全。我前后两次,在四十天和四个月内,要把十一年的五味重新品尝一遍。这滋味绝不是美好的。我咬紧了牙,生活过来了。但愿以后无需再把以前已经干枯了的快乐与痛苦重新回味。我虽年届耄耋,看起来还不像就要走的样子。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还有不少酸甜苦辣要尝,我真希望这个余音能袅袅得更长一点。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文科研究生的一本必读书,不止在治学上,而且在为人上,全都可以作一般青年人的学习榜样。    ——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 尽管书中尽是对往事的回忆,鲜有抒情和议论,然而在字里行间仍然有一股旷达之气。这是一种历尽沧桑后的宁静与淡远,有如秋后的山林、雪霁的原野,人生况味溢于先生的笔端,如行云流水一般。    ——读者王东力

编辑推荐

《留德十年》:1911——209:百年季羡林,平民中的大师,大师中的平民,儒者情怀,布衣精神。季羡林先生出身农家,幼时家里没有一本书;叔父决定培养他上学,由此命运有了转折,旧式家庭给了他一个包办婚姻,而在离家求学十一年后,夫妻二人仍相濡以沫;当年他同时考上了清华和北大,为了出国的梦想决意选择了清华;在哥廷根也曾有过一段苦涩的异国之恋;思恋故土,他谢绝剑桥邀请,毅然回国;在受过“文化大革命”的炼狱之后,走出牛棚,他笑容依旧。这就是季羡林先生一生的几个片断。《留德十年》中,先生用素朴而不乏智慧灵光的语言讲述了1935-1945年留学德国的经历。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满怀激情孜孜不倦地学习,获得了博士学位。后又刻苦研究吐火罗文,在该领域成为世界级专家。先生在本书的“楔子”中,挦扯曹雪芹作一绝:毫无荒唐言,半把辛酸泪;作者并不痴,人解其中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留德十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4条)

 
 

  •   季羡林先生出身农家,幼时家里没有一本书;叔父决定培养他上学,由此命运有了转折,旧式家庭给了他一个包办婚姻,而在离家求学十一年后,夫妻二人仍相濡以沫;当年他同时考上了清华和北大,为了出国的梦想决意选择了清华;在哥廷根也曾有过一段苦涩的异国之恋;思恋故土,他谢绝剑桥邀请,毅然回国;在受过“文化大革命”的炼狱之后,走出牛棚,他笑容依旧。这就是季羡林先生一生的几个片断。《留德十年》中,先生用素朴而不乏智慧灵光的语言讲述了1935—1945年留学德国的经历。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满怀激情孜孜不倦地学习,获得了博士学位。后又刻苦研究吐火罗文,在该领域成为世界级专家。
  •   我对季羡老向来尊崇备至。大概是在读大二时,我的“写作”的老师范增友教授,在某天上课,范老师,没有讲课而是拿来一份报纸读给我们听,因为文章很长,时而让乐于读的学生读,时而,范老师自己读。边听,边想,就在那天我了解了一位学术大师的生平与思想,著作与品质。大概那篇文章是《光明日报》或者是《人民日报》的记者采访季羡老而写成的人物通讯类作品。这放在“写作”课上时再合适不过了。一则,让我们明白了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及新闻消息的异同;二则,更给我们树立了一位高风亮节,学术造诣极深的大师楷范的印象。于是,从那时起,凡是涉及季羡老的无论亲笔著作还是他人的传记通讯,总之是只要遇到,就马上读,哪怕是不懂,也要粗粗浏览一过或几过。甚至,我在梦中还梦到了季羡老给我上课的样子——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谁让人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呢!谁让季羡老的人品与事迹如此打动我的心呢!谁让,季羡老尝言的他的老师陈寅恪先生上课的风采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呢!于是季羡老的《东西方文化议论集》(上下),买了;《牛棚杂忆》,买了;《悼念忆》,买了;《季羡林先生》,买了;季羡林散文,买了;《糖史》,买了······是的,季羡老的其他专门学术著作,主要是关于东方语言类的著作,比如关于吐火罗语的啊,巴利文的,梵文的啊······于是,很自然的,《留德十年》,买了。季羡老将自己的一生分为:一故乡时期二在济南上中学时期三清华大学、中学教员时期四留德十年五解放前夕六五六十年代七牛棚杂忆八1978年以后而该书即为季羡老的人生轨迹之第七阶段。书,题为“留”字,大致缘由有两:一则,是先生留学在德国;二则,是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战,无法回国,只好作为无国籍人士“滞留”在德国,而这德国即为挑起二战的元凶,是法西斯阵营的总头子。因而是“留”,多么恰切。而这一“留”就是十年,从1935年二战未全面开花前始到1945年二战全面结束止。书中述其去时路上所经,来时途中所遭,让人不由惊叹连连;而书中讲其在哥廷根所遇到的饥饿,所学的语言的难度,所遇到的爱情的温馨与无奈,也足令当代的吾辈唏嘘不已啊。人民出版社以“人民文库”丛书的形式,将季羡老的这本早就在1988年就曾出版过的书进行再版,装帧更精良了,字迹更清晰了,错误更少了。是值得收藏的上乘的大家平心述身世的佳作,是可以放在枕边的书籍。一个正直善良的中国知识分子真实内心的写照,一个耄耋老人历经草桑后感悟的生命真谛。一本值得所有文化人细细品味的好书。如果人人能够做到季老这样的率真,则中国可以少多少是非。
  •   此书是季羡林先生的传记, 记录了留德十年的所见所闻, 让人们对季先生的治学精神,他的专注确非寻常。亦有感人的经历, 不容错过的一本好书。
  •   当我细读那些文字,我所了解的并不仅仅是季羡林先生一段精彩的人生经历,更多是审视自我,在短暂的人生中我可曾为你那些美梦真真正正的努力过。在艰难的过程终将人生篇章的高潮部分。人常说小说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其实不然,当你走进季羡林先生一人独在异乡求学十年,真实的生活或许是小说中永远无法企及美。十年一觉欧洲梦,赢得万斛别离情。
  •   本书记述了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的十年留学经历,文笔朴实,娓娓道来,动人心灵,让学子感动颇深!本科时读过一遍就未曾忘怀,现在买一本继续学习!是本极好的书,值得推荐给大家!南无阿弥陀佛!
  •   季老的《留德十年》,文字平直质朴,但有内容,所以读之有味。正如书的楔子中说,“我写自传,只写事实”,不“把自传写成文学创作”,从国内留学准备开始至留德十年,本来洋洋洒洒足写一部大书,作者只写成一部小册子,反而读之有物。也许“文如其风”。买得值。
  •   对于了解季羡林大师在留德期间的面貌有重要意义,可以反观当时欧洲社会的另一面
  •   季先生的《留德十年》很是值得青年人一看!
  •   季羡林先生的留学岁月实在是令人钦佩,在那么严酷的环境下研究生僻的古文字,中国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容置疑的,唯一需要的是一个宽松的研究环境,可惜这点国内目前都不具备,遑论书中那些没有种族歧视倾向,认真授课的德国教授们了。我们的教授差在哪里,看过本书,或许我们能深刻地体会,为何我国的高等教育总是低水平了。
  •   包装、纸质都很好,字也大,阅读起来很有感觉,我一下午就看完了,颇有感触啊,甚至想去季羡林先生就读的哥根廷大学了!
  •   不得不说,我在读这段经历时是相当开心的。因为我看到大师也有像普通人一样为未来彷徨不知所措的时候。当时的季羡林,在工作中由于“很安静”而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他想要离开,却觉得人海茫茫,没有一个归宿。这样孤单迷茫的心情相信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吧。可是大师比我们究竟强在哪里呢?往下读你就会知道,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季羡林就是这样,他知道自己的追求,所以尽管家庭困难,前路不明,他依然踏上了去德国的求学之路。
  •   季羡林留德期间的感悟!
  •   本书通篇彰显先生深厚的文字功底。书中妙语连篇“一个人要想精通本国语言和外国语,必须付出极大的劳动;穷一生之精力,也未必真通。可是要想达到一半交际的目的,又似乎非常简单。”一语道出了语言作为一门学问也是一件工具的本质。而书中也不失诙谐与趣味性。伯恩克小姐母女俩散步情形的描写,某独裁者对着话筒狂吼分贝的记录,都曾幽过我一默。在字里行间中,我深刻体会到先生对这个世界的爱恋,他笔下的主要人物,饱含着可敬可爱之处。让我们领略到若干有志留学生,一个简单朴实的民族,一座宁谧的文化小城。在这里他也遇到过我最推崇的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在特殊的地点,恰到好处的时间,两位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大家碰了面,在哥廷根……除了神往,我已经不知该说些什么了……真正的大家,心胸都是广阔的。我愿背上行囊,奔赴哥廷根……
  •   留德十年,了解大师人生经历,对于读他的其他书籍有借鉴作用。
  •   留德十年是大师生命中很重要是十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值得读一读
  •   老人家用平淡、朴实的语言记录了自己最为重要的十年,记录了遇到的人、遇到的事,这些逝去的的人或事,都活在老人的文字里。哈哈!!!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您知道吗?!是在一个八卦论坛里,从洪晃(八到)章含之(再八到)章士钊(再再八到)章用(最后八到老先生的《留德十年》)。
  •   看了留德十年,里面讲述德国的街道非常的干净,妇女们每天用肥皂清洗街道的,躺在路上都不会染上灰尘,好像看看,现实的德国是不是这样的
  •   留德十年,看名人成长经历,让孩子感受名人也是从普通人起步的.
  •   留德十年,想追溯那些年的文化雪月,缺但见学者在浩瀚的书中畅游,该学习的时候就得学习,只有寂寞陪伴,也值得。
  •   留德十年,季老用心在写,小学课本中‘怀念母亲’读来感动至今。
  •   留德十年非常喜欢——这本书非常好看,非常满意
  •   《留德十年》写得诙谐、流畅,适合各层次读者阅读。
  •   这本书就是季老的一个留学经历的回忆录。语言简洁,无华丽的词藻,三言两语将他国的一些生活状态轻轻的描写出来,从作者回忆中展现了德国的文化,人们的生活状态,最让人惊叹的是德国人们的对生活的热爱。读过此书,自己也有计划如果可以,将亲身到德国游学,体验如今德国人民的生活状态,看看是否与作者留学时期的有所不一样呢?哥廷根的文化中心,如果可以先去旅游感受一番。旅游计划,生活态度等等。阅读后,受益匪浅阿。
  •   自收书起8小时内手不释卷(吃饭也在看)。先生情深语真---情致款款,语言真纯。看到历史,读到人性,最让我感慨的是研究一生佛教,但并不笃信任何宗教,入得其内,出得其外---自己的精神只被爱和良知控制。可见时下所说“现在人变坏是因为没信仰”是不完全准确的,着僧袍的坏人也不少见。所以,良知也是很好的信仰。谢谢先生留得这些文字!
  •   这本季羡林先生的书非常值得读
  •   季羡林先生的作品 崇敬
  •   我是德语专业的学生,看完大师的留德经历,受益匪浅。
  •   德国对我一直是一个谜,那么客观冷静严谨的民族,居然会在二战中杀人无数!今年想去欧洲旅游,先去德,因为有好友在那边做工程师,另一好友在另一城市的孔子学院……遂买来此书阅读,还未读完,就很喜欢。封面简单明了,版式设计不故做花俏。内容嘛,是大学问家的随兴之笔,又是写的我们不知的遥远过去。很值得一读!
  •   季老留德那些年的经历,他可以用一天的时间温习一课的内容,很受益
  •   书中很“亲切”的讲述了,季老在德国求学期间的种种故事。这十年的经历给他以后成为国学大师有着深远的影响。
  •   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季羡林爷爷的留学路,也体会到了他的不容易。
  •   一向很喜欢季老的文字,朴实中流露出点滴真情。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了,然后发觉我对德国这个原本陌生的国家产生了莫名的好感。留德前几年的事情叙述的较多,后面几年的记录太少,让我看得不够尽兴,是这本书里我认为唯一遗憾的事情。
  •   以前就在书店里读过这本书,当时就非常喜欢,只是觉得书店有些贵就没有买。在当当买到了,便宜而且快递超给力。这本书记载了季老先生在德国留学的点点滴滴,他的勤奋让我感动,他叙述的德国的生活让人很感兴趣,非常值得一看!
  •   季羡林老先生的留学生活,平凡温馨的生活里充满励志精
  •   留德的孩子,
  •   大碍季羡林,一直都十分喜欢季羡林的随笔……随性,却不乏哲理韵味!
  •   让思绪回到那个年代,体验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求学状态,理想、报复、现实、挣扎、奋争……真实的文字,真实的学界巨人。缅怀季先生。
  •   讲述季羡林在德国的所见所闻,也体现了德国人的高素质
  •   季羡林,大师啊~
  •   季羡林大师的书,值得读。
  •   和季羡林自传重复了
  •   又买了一次,不知道会不会被别人骂,书是好书,作者是有文德的大师,不错不错
  •   写季老的德国十年求学生涯,语言朴实,值得一读!
  •   季先生的文字,朴实真挚,感人至深。总能从字里行间找到触及人性的思考,大师的作品值得我们一再品读。
  •   一直喜欢季羡林的作品,这书不错,值得购买!
  •   还没读,季羡林的书很平实,有味道,应该不错。
  •   季羡林,读起来很舒服
  •   喜欢季羡林
  •   看似平淡的文字透着情感的细腻 平凡中见伟大 细小中见深奥 伟大的季先生
  •   一直向往这种“苦难”生活,虽然隔着这么多年,还是让人看到当年德国人民所受的苦难,也让我想起求学路途中遇到的那些可爱的人们
  •   语言朴实,感情自然流露,不愧是大师级的名人。大师在德国十年的生活娓娓道来,读完后使我如身临其境般神往德国,佩服季老对知识永无止境的执着追求。
  •   有德有才的一位老人,值得敬佩。第2次买他的书了。
  •   非常喜欢季先生这本书,喜欢季先生的犟脾气以及一贯坚持说真话实事求是的作风。
  •   季先生的书值得阅读
  •   先生在德国的感情故事,别有一番风味
  •   就是写老先生当年出国留学的那些事。还是蕴涵一定智慧的
  •   一直很喜欢季老先生的文章,细细品读,别有韵味
  •   喜欢季老先生的书
  •   了解先生的历程,带给自己启迪;
    满200减100时买的,超值!这样真实惠的活动一定要多搞!
    关键还要有这样品质的书在列可选,虽然跳书可是费了劲,但这样的品质和价格!美死!
  •   大师留学德国的心路历程,不仅能学习大师的治学方法,还能感受到大师严谨的治学态度。
  •   季老的文章很朴素却又很动人,看了他们那个年代的求学经历,越发觉得现在的小孩学习条件是多么好,不认真读书实在是对不起很多人。
  •   好书,本人在德国留学,听朋友介绍看了此书,非常棒
  •   大师就是大师。或许只有经历了那许多事情才能成为大师。大师的语言平淡,但是却叙述了那一段不平淡的往事。值得一看。
  •   德国的大学真有学术氛围,大学之大,不在圈地多大,也不在建筑多宏伟,更不在人数多多,而在于大学的文化底蕴多深。对比一下今天的中国大学,那哪像大学嘛?简直就一个个菜市场。
  •   季老有点罗嗦,所以他别的散文有点味同嚼蜡。只喜欢这本的异国情调和牛棚杂记的出离愤怒。
  •   质量不错,挺好的,特别满意!送给好朋友的,要去德国留学了,她特别开心!
  •   一个淡泊名利的学界泰斗,传奇的一生,有淡泊名利的处事原则,有士大夫的不屈傲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感激大师人生学养品质的浸润,我受益匪浅。感激他们
  •   阅读季老羁旅生活中的感悟,情真意切
  •   感情真挚,让人对留学有清醒的认识。
  •   一直很喜欢季老的书,对他在德国期间的爱情更是觉得向往与神伤。上学的时候就读过这本书,这次买来收藏了。
  •   因为听老师推荐这本书才买的,不由地感慨季老的才华,真正的大家是需要经历很多并且在寂寞中成长的,同时他也要热爱这份工作,季老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很钦佩,同时汗颜自己的无知。这本书一定要给小孩看,让孩子从小明白要做一个怎么样的人
  •   我对关于描写作者亲身经历的书籍很感兴趣,因为每个人的生活轨迹都是不同的,不同的时间、空间,总有许多自身永远无法感受的情感。我对这本书非常满意,推荐!
  •   季老的辛勤求学路
  •   看了季大师的书感同身受,很喜欢。
  •   第一次读季老的作品,喜欢他平实的语言。即使有那么波澜壮阔的经历,人生态度和文字依然那么平和质朴。大家风度。
  •   小学六年级有一课就是这本书上的,孩子通过这本书,能更多的了解作者当时的情况,对理解课文很有帮助。孩子很喜欢。
  •   ,一直对德国有着好感,季老的经历与叙述很好啊
  •   目前正在阅读,不过真的很值得一看,特别是对那些要出国,盲目出国的人来说。
  •   不愧是大师,季老写的东西常常让人感动良久!
  •   喜欢这类的文章,尤其是大师行云流水的文字,让人陶醉。书的印刷不错,封面设计很好。推荐。
  •   大师的书。。还没有看,感觉不错,有时间好好看看。
  •   大师的书,总有一种本领,就是能让我们心甘情愿的静下心去读。季老的书,我还会买,还会去品
  •   介绍了季老的经历、非常喜欢这本书、看的很真实
  •   平淡的文字描述不平凡的经历,对学生钻研学问提供了良好的典范。。同时,这本书的装帧很不错,书籍捧在手上有种松松软软的感觉。。。
  •   虽然远离故土,远隔重洋,割不断儿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拳拳赤子之心。
  •   崇拜季老!!读完以后的赶脚,我们学语言的人的榜样!
  •   这本书对我的冲击和影响已经超过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黑格尔的《小逻辑》!千言万语也说不完、道不尽!这本书绝对是值得一生阅读、随时阅读、永久珍藏的好书!
  •   一段回忆,一段名家思想路。
  •   大师就是大师,我非常喜欢。
  •   大师的杰作,孩子老师介绍的,我有空也要看
  •   到底是国学大师的作品,很喜欢。
  •   大师遗作,好!!!
  •   多看看大师的作品,受益终生
  •   大师的作品,朴实,心动
  •   大师的书,慢慢看
  •   与大师交流,体会大师的感悟
  •   大师作品,非常好
  •   品味一代大师的风范
  •   大师之作~积累,坚持,热爱
  •   大师的书,应该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