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

出版时间:2007-2  出版社:人民大学  作者:刘晓路  页数:299  

前言

  本书的内容建立在笔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之上。写作之初,我国的通货紧缩态势已有所好转,学术界的政策研究热点也开始集中在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转型,甚至是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因此从选题来看,讨论“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似乎已有过时之嫌。但正是在这种时候,笔者认为进一步探讨中国内需不足的长期性问题,不论是总结过去政策的经验教训,还是面向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未雨绸缪”,都具有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内需不足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各种矛盾累积的经济表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指出,供求不平衡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常态,经济的冷热变化互为因果,交替循环,且可以通过政策工具的恰当组合予以缓解。但这指的是体系健全的稳定市场经济中的情形。对于中国来说,我们正在经历的是剧烈变动中的社会关系的重新构造,新的人际关系、新的社会阶层、新的组织结构、新的政府制度……所有这些破旧立新的社会运动,一方面充满了推动经济迅速增长的创造力,另一方面也造就了导致内需不足的种种混乱与不和谐。始于1998年,持续时间达六年之久的内需不足现象充分说明了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结构中的内在不稳定因素,不可能通过经济体自身的调整加以治愈。因改革而起的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解决,这是我们在谈到中国今天的问题时经常使用的观点。但问题是,我们应该运用什么样的原则来判断哪些改革是合意的?哪些结果是可接受的?

内容概要

本书定位于探讨1998-2003年严重内需不足背后的社会、经济与政治原因,并指出这些因素在于中国的社会转型过程,并不会因2004年以来通货紧缩局势的好转而消失,反而会在长期中对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影响。为此建立的三个阶段经济转型模模型指出,在市场经济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一种与凯恩斯主义需求不足理论不同的资源转移失当型需求不足,它因生产性经济资源由国有经济部门流入非国有经济部门的过程中存在的不公平、不合理现象所引起,因而不可能仅仅依靠对宏观经济变量的调控得到根治,必须配合以相应的制度变革,特别是政府职能的重大调整。在此基础之上,本书进一步探讨了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基础性资本投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利用和控制国债规模这五个重要的政策领域所应当采用的财政政策措施。

书籍目录

导论 0.1 问题提出 0.2 研究目的 0.3 研究框架 0.4 主要内容 0.5 研究方法上篇 政策背景 第1章 我国需求不足的性质  1.1 引言  1.2 比较研究的理论尺度  1.3 需求不足与经济转型   1.4 我国当前需求不足问题的性质  1.5 需求不足中的政府困境  1.6 本章结语 第2章 我国财政政策的特点  2.1 引言  2.2 我国市场化进程与财政体制变革  2.3 我国财政政策的特点中篇 政策理论 第3章 扩大内需中的政府功能定位  3.1 引言  3.2 萨伊定律  3.3 马克思的危机理论  3.4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3.5 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发展  3.6 新增长理论对于政府政策作用的认识  3.7 扩大内需中的政府功能定位 第4章 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着力点  4.1 我国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的出发点  4.2 财政部门在宏观经济系统中的地位  4.3 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的着力点  4.4 本章结语下篇 政策选择 第5章 促进市场竞争的财政政策  5.1 引言  5.2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5.3 削弱垄断力量的财政政策 第6章 增加基础性资本投入的财政政策 第7章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财政政策 第8章 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的财政政策 第9章 利用和控制国债规模的财政政策 第10章 转变政府职能,提供制度保障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我国经济学界对内需不足产生原因的解释中,较为流行的观点有两种。其一是“有效供给不足说”,认为多年来的重复建设及行业间低水平过度竞争造成供给结构扭曲,使得供给结构不能满足需求结构(特别是消费结构)的变化,是导致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大力进行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减少无效供给。其二是“收入分配恶化说”,认为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制约了消费需求的增加,而消费需求不足又制约了投资需求的增加,因此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是导致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政府应当进一步强化其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职能,达到熨平全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目的。这两种看法所针对的现象,在现实中都可以找到事实依据,因此各自都不乏赞同者。但对同一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本身就说明这两种理论分别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它们在解释了一部分现实的同时,对其他的现实则缺乏解释力。而这对于政策制定来说更有莫大的妨害作用,因为它们各自指向了不同、甚至冲突的政策含义。显然,我们有必要构造一个更高意义上的理论框架,其中两种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得到了保留,而在它们有分歧和冲突的地方,该框架能为价值判断提供依据。为此,本书以制度变迁作为线索,设计了一个三阶段的经济转型模型,以便研究在不同的阶段,需求不足现象的出现是否具有必然性,其性质又有何异同,进而利用这一框架来对中国目前所面对的需求不足问题进行分析。  ……

编辑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的系列研究报告集合了中心专家研究成果的精粹,内容涵盖了财政货币政策、农村金融改革、风险投资、财政管理与经济发展、公共财政框架的设计、商业银行治理结构、资本市场开放等诸多重大现实问题,相信它的出版可以推动契合我国特点的现代财政金融理论发展,并促进国内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