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黏合剂

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乔恩·埃尔斯特  页数:339  译者:高鹏程  
Tag标签:无  

前言

  政治学理论的发展与政治生活的演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目前,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向纵深推进——改革从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到各种社会要素相互匹配的综合体制改革。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以经济体制改革为起点的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社会发展奇迹。如何营造一个经济与社会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条件,保证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处推进,客观上需要人们思考,在经济之外的范围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这个时候,社会政治的思考,与社会的现代发展问题就紧紧地结合起来。现代政治学的理论需求也就随之产生。  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现实,急需政治学理论给予理论支持。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地聚集政治学的理论资源,认真严肃地思考现实社会政治生活提出的各种理论问题。

内容概要

埃尔斯特是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在本书中,作者运用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谈判、集体行动和社会规范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观点:社会秩序的形成是不同层次非理性因素和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妒忌、机会主义和可信性作为社会黏合剂,对社会秩序起着重要作用,自利和非自利因素通过不同个人进行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了稳定与合作的社会秩序。

作者简介

乔恩·埃尔斯特,现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担任社会科学方面的罗伯特·K·默顿教授职位,主要从事政治理论方面的教学任务,研究领域包括政治理论、理性选择理论和制宪过程研究。他的主要著作有:《逻辑与社会:矛盾和可能世界》、《理解马克思》、《心灵的炼金术》等。《社会黏合剂》是其主要代表作之一。同时,他还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

书籍目录

前言和致谢绪论 社会秩序的两个问题第一章 集体行动 导论 界定集体行动 集体行动技术 理性合作第二章 谈判 导论 谈判的合作模型 非合作谈判理论 谈判力 不确定性操纵无效率第三章 社会规范 导论 实例 规范的现实性和自治第四章 谈判和集体行动 导论 瑞典的集体谈判 劳资谈判 资资谈判 劳劳谈判第五章 集体行动和社会规范 导论 合作规范 混合动机第六章 谈判与社会规范 导论 劳资谈判中的规范 劳劳谈判中的规范 谈判中的规范与自利 谈判中的规范冲突结论 社会黏合剂 导论 妒忌 机会主义 可信性参考文献索引译后记

章节摘录

  与中央谈判不同,私营部门可以选择进行部门(行业范围内)谈判。尽管存在集中谈判,行业谈判仍可以补充(偶尔会背离)集中协议。另外,总会存在地方性(工厂层面上)的谈判。中央层面或行业层面上的谈判确定基础工资,而工厂层面上的谈判则确定工资的逐步增加额。后者十分重要,一般占据了该行业工资增长额的大约一半。二战以来,绝大多数回合的谈判中,集中谈判占据了统治地位,而行业谈判则成了例外事件。行业谈判在1956年盛行,在1982年重新出现,随后在1983—1984年间以及1988年再次出现。  很容易想象,涉及前述多个谈判方和层面的谈判过程会十分复杂。虽然不管是在瑞典还是在其他国家,谈判的基本内容总是涉及工资以及工作条件,但是仍然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就正式的谈判框架进行谈判。在中央层面,集体工资谈判的最基本特点便是缺乏一个可预测的且不为人所操纵的谈判框架(con-stitution)。在合同到期以后,所有事情都需要重新确定:包括谈判层面、下一合同的期间以及拟谈判事项等等。集中谈判的最终结果并非仅仅是一个工资率或工资框架。  ……

编辑推荐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关于社会秩序的研究力作  ●《社会黏合剂:社会秩序的研究》几乎整合了社会科学的每一个领域的理论与方法,把一整套精彩的见解融入社会稳定与合作的研究之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社会黏合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平时总感到生活在中国有多么地不幸,可看了新闻联播之后,你就不这样感觉了!只有此是,你才能意识到社会秩序的重要!
  •   这本书用数学的方法讨论集体行动、谈判、社会规范以及这样的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可以对其中感兴趣的部分选择性阅读。
  •   很有意思的一个分析,国内的研究几乎不涉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