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社会学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约翰·汉尼根  页数:216  译者:洪大用  
Tag标签:无  

前言

能够将新作《环境社会学》(第二版)介绍给中国读者确实是我的荣幸。该书中文版的出版适逢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处在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正如洪大用和肖晨阳对该领域的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的精彩介绍(参见国际社会学会环境与社会研究委员会资源网站),“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环境社会学者的学科意识已经显著增强,一个重要标志就是2007年6月首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来自中国国内以及十几个其他国家的环境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其中包括该领域的一些杰出人物,例如R.邓拉普(Riley Dunlap)、w.弗罗伊登伯格(William Freudenburg)和R.墨菲(Raymond Murphy)”。洪教授和肖晨阳在其论文中恰当地强调了环境议题和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维度。就此而言,他们指出了几个关键方面:首先,环境因素既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运行的重要条件;其次,社会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模式是复杂而具体的,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社会系统的某个局部失调所引起的,而是具有多重复杂因素和作用机制;最后,这些模式可以通过运用经验方法和搜集经验资料来进行有价值的研究。他们认为,中国环境社会学的核心理念应当是“承认并坚持环境与社会之间具有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环境社会学正是在此框架内建构的。我承认自然界具有难以置信的不可预期性和力量,但我认为没必要把它从社会中分离出来并看做独立的社会行动者,也没必要将社会从环境中人为地分离出来。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明显是互动性的,类似于墨菲提出的“跳舞”。在此过程中,有时自然界是“领舞者”,有时人类是“领舞者”。

内容概要

  本书从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出发,对环境议题和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在逐步廓清环境社会学基本形貌的基础上,作者指出,固守实在主义的立场不利于我们认清环境议题和问题的实质与全貌;应该注意到,环境议题和问题本身亦是社会定义和建构的产物。本书则集中探讨了环境话语。社会型塑。环境传播等具有建构主义特色的环境社会学维度,并介绍了一种全新的自然、社会与环境的突现模型。作者意图为我们呈现一种独特的视角,以便重新认识环境议题和有关环境的持续性争论。

作者简介

作者:(加拿大) 约翰·汉尼根 (John Hannigan)  译者:洪大用 解说词:肖晨阳约翰·汉尼根(John Hannigan)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社会学教授。长期从事环境议题和问题,社会运动、大众媒介与传播社会学。后现代城市社会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并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专著《环境社会学:一个社会建构主义视角》(1995)和《梦幻之城:后现代城市的乐趣与利益》(1998)是其代表著作。

书籍目录

第1章 环境社会学:一个求知的领域地理和生物决定论的失败社会学者作为发展和进步的“推销员”古典社会学理论与环境面对环境社会学的诞生:1970-20第2章 环境社会学的当代理论视角关于环境衰退与破坏的两个基础性解释关于现代主义和环境改善的两种规范性理论一个主要论争:真实主义与建构主义超越自然文化的分割:协同建构主义和关于“社会自然”的分析第3章 环境话语研究环境话语环境话语的类型学第4章 话语、权力关系和政治生态学话语和政治生态学水私有化案例第5章 环境议题和问题的社会建构社会问题的建构环境问题之社会建构中的关键任务过程环境主张的听众成功建构环境问题的必要条件第6章 媒体与环境传播制造新闻大众传媒与环境新闻报道结论第7章 科学、科学家和环境问题科学作为一种提出主张的活动科学的不确定性和环境问题的建构把环境问题定义为科学议题现身:向世界传播新的环境问题科学与环境决策科学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角色管制性科学和环境第8章 风险风险与文化风险的社会学视角风险的社会定义风险建构的“竞技场”权力和环境风险的社会建构跨国视角中的风险建构第9章 生物多样性损失:一个全球环境问题的“成功之路”背景因素集成主张呈现主张抗争主张结论第10章 迈向环境与社会的“突现”模型模糊地带突现的社会学基础迈向自然、社会与环境关系的突现模型结论缩略语人名索引主题索引参考文献译后记

章节摘录

把环境问题定义为科学议题几乎没有环境问题是没有经过法律和科学观察及评论而一夜之间突然出现的。环境问题作为科学议题被定义和发展的过程并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知识的汇集并向意想不到的方向偶然性发展的过程[卡瓦卢克(Kowalok),1993]。此汇集中的某单个数据可能在应用解析模式的传统科学项目中总结出来,但最终成为某个整体认识中的一个闪念,而此整体认识将引出最终的理解。,尽管与看上去正相反,但许多环境问题的基本梗概则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例如,关于温室气体暖化是由人类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所造成的这个理论,已经存在一个世纪之久了,但是温室效应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并不被认为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克莱恩(cline),1992:13~14]。类似地,“酸雨”以及关于它的许多基础理论的说法在1872年首先由化学家史密斯(Robert Angus Smith)提出,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酸雨才被完全认为是一个科学上的问题。使长期存在的环境问题成为目前科学主张之重要部分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首先,真实的或所认知的有关情况的严重程度往往会突然上升到“危机”的程度。例如,自从1600年人类居住点在全球范围迅速扩张以来,物种灭绝就持续增加。然而到现在,有人论证,我们已经严重地使物种天平失衡——新产生的物种与已有物种的灭绝之间失去了平衡[托尔巴(Tolba)和埃尔·霍利(El-Kholy),1992]。同时,原始森林和动植物物种的消失,引起了保育生物学者和其他科学主张提出者的关注,恰恰是因为这些自然资源只剩下最后的20%、10%甚至只有1%的数量,才使保存工作看来更迫在眉睫。

后记

约翰·汉尼根(John Hannigan)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社会学教授。我第一次知道一他是1996年。当时我在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访问进修,旁听了一门叫“环境社会学”的课程,这次听课使我第一次对西方环境社会学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强化了我对环境社会学的兴趣,萌生了把它系统地介绍到内地的想法。在进修期间,我利用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便利的检索条件,努力搜寻与环境社会学相关的教材和著作。可是很遗憾,那时相关的书还不多。最后,我终于找到一本《环境社会学:一种社会建构主义视角》 (Environmental Sociology: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ersPective),是约翰·汉尼根教授在1995年出版的。我很高兴,把这本书复印了带回内地。在回到中国人民大学后的一段时间里,我阅读并顺手翻译了该书的部分章节,后来由于其他工作占去了时间,试图翻译全书的工作只好中断。这次初步的尝试使我了解到翻译工作之艰难。事实上,翻译别人的著作有时也是费力不讨好的:一方面,在学校管理部门看来,译著不算科研成果,对业绩考核和各类晋升并不发生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就社会科学著作而言,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不仅翻译工作本身是很艰辛的,而且译著在教学科研中的直接使用也是需要谨慎的。尽管如此,作为一名求学之人,期望系统地翻译介绍一本西方环境社会学著作的想法一直存留心中,挥之不去。

编辑推荐

《环境社会学(第2版)》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环境社会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内容还可以,就感觉有点像文献综述,天马行空,加上文化背景的差异,理解起来似乎有点乱,而且翻译上好像也有些欠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