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学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国泓 编  页数:847  
Tag标签:无  

前言

  人类进入21世纪十个年头不到,社会经济就发生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变化,几场不期而遇的危机,如网络泡沫、经济泡沫、金融危机等,足以让我们深思一番,回味无尽。可以发现这一连串看似偶然的事件,均与会计有关,与我们一直耳熟能详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有关。从而也就引发了会计准则以何为导向之争执,会计管制是否要强化之讨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可能引发何等的经济后果之担忧。可以这样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变化,保持了数十年相对稳定的会计实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似乎正在蓄势待发,进入一个重大变化的历史阶段。  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遇到难题的不仅是实务界的CFO或CPA们,还有那些“专营”会计理论、传授会计知识和技能的学者。几乎所有准备或已经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倾注于会计教科书撰写的教授们,对新教材的编写,从理念、结构、内容甚至体例编排等,都深感棘手。如何将会计的最新发展及其阶段性成果,最有生命力的部分,最能反映其历史趋势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运用特殊的知识结构和内容总结出来,再加以传播,是衡量一本好教材的基本点。  一本好教材,不仅符合上述要求,更重要的是其中凝聚着作者长期通过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所总结出来的种种心得和深刻领悟,是理论与方法之精华的提炼和推广。我欣喜地看到本教材渗透着作者历经博士、博士后学习和工作所积累的理论功底,以及通过大学的讲台所形成的教学智慧。  这是中国青年学者的一种奉献,在此我代表广大读者对本书的作者深表敬意并致谢。  披阅之余,感慨万千,缀于卷首,是为序。

内容概要

本书以信息不对称及其尽可能降低为主线,探讨了财务会计的本质、会计发展、会计标准的演进、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财务信息的列报与披露等基本原理,分别从确认、计量、列报与披露四个方面讲述了企业各项交易与事项的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问题,最后讲解了财务报告的具体内涵及其分析问题。    本书有如下特色:    ◎重理。不仅讲述“怎么做”,更着重讲述“为什么”。    ◎重史。梳理财务会计及其理论、准则的发展,使读者领会其中蕴含的会计哲理。    ◎重认知。在结构设计、编写体例、行文编排上更加注重人的认知诉求,便于读者更好地把握各章节的主要内容。    ◎重平衡。既重视财务会计的确认与计量等财务会计信息产生的核心环节,也重视列报与披露等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认为确认与计量、列报和披露的平衡是财务会计的主体内容。    ◎重案例。为更好地展示各章节的知识点,挑选了众多国内上市公司的有针对性的案例。    ◎重知识。为避免会计技术化倾向,书中除讲解相关原理、理论外,还增加了行业知识、国际视野等内容,希望读者在学习之后,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财务会计问题。    配套资源    本书配有PPT、习题及答案等教学资源,读者可通过人大经管图书在线注册下载。

作者简介

朱国泓,湖南常德人,管理学博士,工商管理(会计学)博士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财政部会计准则咨询专家,中国财政部首批会计学术领军人物后备人才。 
曾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2000年度会员研究成果

书籍目录

第1篇  发展原理篇  第1章  信息不对称与财务会计的本质    1.1  企业是什么    1.2  企业与信息不对称    1.3  企业信息来源、特征与信息竞争    1.4  财务会计的本质、构成与作用    1.5  财务会计信息的朴素比喻与比较优势    1.6  会计假设、原则与财务会计的局限性  第2章  会计发展与会计标准演进    2.1  复式簿记的产生    2.2  复式簿记在欧洲的发展    2.3  复式簿记在美洲/美国的发展(1492—1900年)      2.4  美国会计发展及其会计标准的演进(1897—)    2.5  会计国际化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2.6  新中国财务会计发展及会计标准的演进    2.7  财务会计的未来发展——网络财务报告  第3章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3.1  美国概念框架的早期成果    3.2  FASB的概念框架:历程、内容与特点    3.3  IASC的概念框架:历程、内容与特点    3.4  英国的概念框架:历程、内容与特点    3.5  中国式概念框架:载体、内容与特色    3.6  FASB与IASB概念框架联合项目:背景、进展与评述    3.7 概念框架的主要作用  第4章  财务信息的列报与披露    4.1  信息披露的历史演进与财务信息列报的蘖变及发展    4.2  财务信息的列报    4.3  财务信息的披露第2篇  资产篇  第5章  货币资金与应收项目    5.1  货币资金    5.2  应收项目    第6章  存货    6.1  存货概述    6.2  存货的计量    6.3  存货的期末计价    6.4  存货的列报    6.5  存货的披露  第7章  金融资产    7.1  金融资产概述    7.2  金融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7.3  金融资产的列报与披露  第8章  长期股权投资    8.1  长期股权投资相关基本概念    8.2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    8.3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成本法    8.4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权益法    8.5  成本法和权益法转换的会计处理    8.6  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与处置    8.7  长期股权投资的列报与披露  第9章  投资性房地产    9.1  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及特征    9.2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9.3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9.4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处置及其会计处理    9.5  投资性房地产的列报与披露  第10章  固定资产    10.1  固定资产概述    10.2  固定资产的取得    10.3  固定资产的折旧    10.4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10.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6  固定资产的处置    10.7  借款费用    10.8  固定资产的列报与披露  第11章  生物资产    11.1  生物资产的定义、分类与特征    11.2  生物资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    11.3  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    11.4  生物资产的收获与处置    11.5  生物资产的列报与披露  第12章  油气资产    12.1  油气资产的定义、分类与特征    12.2  矿区权益的会计处理    12.3  油气勘探形成的油气资产    12.4  油气开发形成的油气资产    12.5  油气资产的折耗与弃置义务的处理    12.6  油气资产的减值处理    12.7  油气资产的列报与披露  第13章  无形资产及商誉    13.1  无形资产的特征、内容及其分类    13.2  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    13.3  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13.4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13.5  商誉的性质及其会计处理    13.6  无形资产及商誉的列报与披露第3篇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篇  第14章  流动负债与或有负债    14.1  负债与流动负债概述    14.2  流动负债的会计处理    14.3  或有负债    14.4  流动负债与或有负债的列报与披露  第15章  非流动负债与债务重组    15.1  非流动负债概述    15.2  长期借款    15.3  应付债券    15.4  长期应付款      15.5  债务重组    15.6  非流动负债与债务重组的列报与披露  第16章  所有者权益    16.1  所有者权益概述    16.2  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    16.3  留存收益    16.4  所有者权益的列报与披露第4篇  经营业绩篇  第17章  收入    17.1  收入的概念及分类    17.2  收入的确认与计量原则    17.3  收入的会计处理    17.4  收入的列报与披露  第18章  费用    18.1  费用概述    18.2  费用的会计处理    18.3  费用的列报与披露  第19章  利润及全面收益    19.1  利润    19.2  全面收益    19.3  每股收益    19.4  利润及每股收益的列报与披露第5篇  特殊业务篇  第20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20.1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20.2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20.3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列报与披露  第21章  租赁会计    21.1  租赁概述    21.2  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    21.3  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    21.4  售后租回交易的会计处理    21.5  租赁的列报与披露  第22章  所得税会计    22.1  所得税会计的基本概念    22.2  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22.3  应付税款法、利润表的递延法和债务法向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转换    22.4  所得税的列报与披露  第23章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23.1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概述    23.2  关联交易的会计处理    23.3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第24章  衍生金融工具与套期保值    24.1  衍生金融工具概述    24.2  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    24.3  套期保值    24.4  衍生金融工具与套期保值的列报与披露第6篇  财务报告及分析篇  第25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25.1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定义及其分类    25.2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及其披露    25.3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及其披露  第26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与差错更正    26.1  会计政策变更及其披露    26.2  会计估计变更及其披露    26.3  前期差错更正及其披露  第27章  现金流量表    27.1  现金流量表概述    27.2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分类及其结构    27.3  现金流量表及其附注的编制  第28章  中期财务报告    28.1  中期财务报告概述    28.2  中期财务报告编报的理论基础    28.3  编制中期财务报告的要求和内容    28.4  中期财务报告的确认与计量    28.5  中期财务报告的审计问题  第29章  分部报告    29.1  分部报告概述    29.2 分部报告的披露  第30章  财务报告分析    30.1  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30.2  主要分析方法    30.3  财务报表综合分析模型    30.4  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关注点    30.5  财务报表分析的拓展:财务报告分析的六个有机结合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1章 信息不对称与财务会计的本质  1.1 企业是什么  1.1.2 企业的抽象理解  在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中,企业(厂商)的生产过程被看成一个“黑匣子”,即企业被抽象成一个由投入到产出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黑匣子”——企业被抽象为一个个投入产出函数。  然而企业并非像传统微观经济学所抽象的那么简单。一个企业通常由股东、管理层(或者是股东或者是职业经理人)、员工等构成。当企业向银行和他人借款时,债权人也便加入了企业。另外,政府因提供公共产品而向企业征收相关的税收。这些都使得企业既是一个合作的平台,又是一个存在利益冲突的经济组织。更为重要的是,按照古典经济学的专业化分工理论,既然专业化分工能提高效率,那为什么还需要企业呢?美国经济学家科斯(R.H.Coase,1937)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对此进行了探讨。科斯认为,企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在信息不对称、专业化分工前提下的市场交易需要花费很高的交易成本——包括寻找合适的供应商/采购商/消费者、签订合同及监督合同执行等方面的成本。这些交易成本有时可能高昂到使交易根本无法达成。为了节约上述交易成本,将特定的市场交易内部化为企业内部的契约是比较理性的选择。“当使用市场的成本大于使用直接权威的成本时,活动就会被纳入企业。”所以,企业不过是一种契约(企业内部契约)对另一种契约(市场交易契约)的替代,或者说是要素契约对纯粹市场交易契约的替代。当然,企业也不是越大越好,原因就在于,当使用直接权威的边际成本与使用市场的边际成本相等时,企业的规模是最佳规模,或者说,当上述两种边际成本相等时,企业的边界便确定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级财务会计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该书是全国会计学术领军后备人才编撰,看到评论就觉得值得一读,果然逻辑清晰,注重原理,很好。
  •   与更新的会计准则基本同步,不过刚改的固定资产增值税那部分不太一样。
  •   难。书很好很全,会计博大精深
  •   真是神书,好难,一个学期上下来很难记住所有会计处理方法。很全的书
  •   重理论
  •   教材 还不错
  •   老师写的书,支持一发!愿老师给分高!
  •   更进一步地学习会计
  •   正在自学,长辈推荐的,质量信得过
  •   讲解细致到位,生动有趣,和以前枯燥的书籍相比,确实好多了。而且可以自学。
  •   同学需要帮她买的~~老师要求的教科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