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王学通论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徐儒宗  页数:409  
Tag标签:无  

前言

  浙江一向是人文荟萃之地。特别是明代,王阳明提倡心学,挑战流行的官学(朱学),风行一时。阳明龙场悟道之后,回到故乡,自此广收门徒。据黄宗羲《明儒学案》,阳明收徒首先在浙中,然后是江右(指江西,《止修学案》括人)、南中(指江苏,《泰州学案》括人)、楚中、北方、粤闽。浙中人数不多,但钱绪山、王龙溪影响深远。梨洲对江右评价特高,竟谓:“姚江之学,惟江右为得其传。”但江右虽人才众多,却并无统一观点,梨洲特别表扬聂双江、罗念庵,显然别具用心,这里面牵涉到许多问题需要考察。泰州派的问题更大。梨洲说:“阳明先生之学,有泰州、龙溪而风行天下,亦因泰州、龙溪而渐失其传。”归根结底,不外蕺山所谓:“今天下争言良知矣。及其弊也,猖狂者参之以情识,而一是皆良;超洁者荡之以玄虚,而夷良于贼。”很明显,由蕺山的观点来看,泰州是“参之以情识”,龙溪是“荡之以玄虚”;蕺山之学则乘王学之流弊而起,这便是梨洲写《明儒学案》的背景。

内容概要

  “江右王学”是阳明后学盏行于江西一带的重要学术流派。因为江西是阳明一生的重要活动地区,当地学者深受其影响,故能得其真传并有所发展,且能匡救王门别派之流弊以归于正,终使“阳明之道赖以不坠”,因而对后世学术界有巨大的影响。《江右王学通论》主要是从宏观上对整个江右王学进行综合性论述,以期对江右王学的整体风貌及其学术特色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

作者简介

  徐儒宗,1946年9月生于浙江浦江。自幼爱本家学,农余从父攻读经史、诸子和诗文。1980年以农民自学的身份经中国社会科学院统一考试录取为研究实习员,现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中华孔子学会、中国周易学会、中国诗经学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儒学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著有《中庸论》、《人和论儒家人伦思想研究》、《婺学通论》、《婺学之宗——吕祖谦传》等,与人合著《古代情诗类析》,整理校点《罗洪先集》,参与校点《吕祖谦全集》、《宋濂全集》等,自编旧体诗文《嵩溪集》。

书籍目录

第1章 江右王学概观第一节 陆王心学的江右情缘第二节 姚江王学的学术旨趣第三节 王门分流与江右王学的形成第四节 江右王门学人述略第五节 江右王学探讨的学术内容第2章 心物相融的本体精神第一节 发明心之本体第二节 关于人性的探索第三节 心与性、情、意、知的关系第四节 心、性与物、理的关系第3章 纵贯内外的中庸之道第一节 “中”为至善之极则第二节 “未发之中”与“中节之和”第三节 “时中”与“执中达权”第四节 “中行”乃品德修养之准则第4章 体用同源的良知学说第一节 “良知”的本义及其不同理解第二节 “虚灵”说与“独知”说第三节 “虚寂”说与“仁体”说第四节 “明觉”说与“发窍”说第五节 关于“良知”的其他诸说第5章 知行合一的格致工夫第一节 “致良知”的基本理论第二节 “主敬”与“慎独”第三节 “归寂”与“主静”第四节 “主宰流行”与“性命兼修第五节 “研几”与“觉性”第六节 “止修”与“识心”第七节 其他格致论简述第6章 存理去欲的品德修养第一节 天理人欲之辨第二节 主敬、慎独说的修养论第三节 归寂、主静说的修养论第四节 研几诸说的修养论第五节 其他诸说修养论第六节 实现道德的最高境界第7章 率性修道的教学理论第一节 江右王门的教学形式第二节 时雨春风,日长月化——王学的中行教学理论第三节 去其不善以归于善第四节 六经乃尽伦之注脚第五节 “存神过化”与“学贵实修”第六节 “穷经博古”与“悟修互证”第8章 适时务实的经世思想第一节 致是良知而行第二节 事事致其良知而政理第三节 治天下当自学校始第四节 平治天下在于自尽其心第9章 江右王学的交流与影响第一节 自出机杼的同门之争第二节 维护师说的排异之争第三节 批判良知现成说第四节 批判良知现成说的学术影响第五节 以古为鉴的现代意义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陆象山的心学,到明代王阳明又将其进一步开拓和发展。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因曾隐居会稽阳明洞,又创办过阳明书院,故世称阳明先生。阳明虽是浙江余姚人,但他一生重要的政治活动和学术活动却在江右。弘治元年(1488)17岁时,因岳父诸养和为江西布政司参议,阳明赴江西亲迎诸夫人,寓居江西约一年半,即在岳父的官署勤练书法。直到次年十二月偕诸夫人同归余姚,舟至广信,谒见理学家娄一斋,听娄讲论程朱格物之学。正德五年(1510),阳明39岁,任庐陵县知县,为政不事威刑,唯以开导人心为本。正德十二年(1517),阳明46岁,奉命巡抚南赣,在江西为官五年,先后平定漳南、横水、桶冈、大帽、涮头等地寇患,地方得以安宁,百姓为立生祠。继又以计一举平定宁王宸濠之乱,建立了一生中最大的功勋。在此期间,广收门生,不废讲学,又兴立社学,修复濂溪书院,实行诗礼教化。同时,刊行古本《大学》而发明其义,编定《朱子晚年定论》,又由门人薛侃刻成徐爱所遗《传习录》2卷,又刻《象山文集》,亲自为序以表彰陆学。在赣之第五年,即正德十六年(1521),阳明50岁时,始揭示“致良知”之教,认为“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在即将离开江西时,阳明又大集门人于白鹿洞,讲论圣学,然后归越。嘉靖六年(1527),阳明56岁,总督两广及江西、湖广军务,奉命往征广西的思恩、田州之乱,路经江西,沿途诸生请见问学,络绎不绝。至吉安,大会士友于螺川驿,讲论尧舜之道,阐发良知之妙。次年平定思田之乱,即以归师袭破八寨、断藤峡积患,乃因病告归。刚逾梅岭入江西边境之南安(今江西省大庾县),病剧而卒。临卒时,门人周积在侍,问有何遗言,阳明微笑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言讫而逝。舆榇过处,士民沿途遮道哭奠,如丧考妣。行至江西东境之广信(今江西省上饶市)成丧,然后归葬于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江右王学通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