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马克思主义论

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忠尚  页数:334  

内容概要

“新马克思主义”是对那些在后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条件下重新思考和解释正统马克思主义学说所作的学术尝试的总称,它在世界范围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以其“非正统”、
“非党派”、
“非政治意识形态”的面目和众多的著述而异军突起、独树一帜。“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批判和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
 
“新马克思主义”者以社会批判理论这一特有的方式揭示了现代工业社会的特点和弊病,把资本主义社会视为一种使人异化的剥削人的制度,主张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在于批判,在于揭露各种意识形态的“真面目”而使公民觉醒,从而使人们能在两大对抗性制度之外作出第三种选择:建立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贫穷和浪费的、人能够真正实现解放的理想社会。
“新马克思主义”旨在在现代工业社会条件下“重新发现”马克思和“重新设计”马克思主义,给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和理论启发。
作者以其德国哲学博士(1984年)的深厚理论功底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的工作实践,尤其是与哈贝马斯等人的长期交往与合作研究,为读者提供了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新途径、新资料、新源泉。

作者简介

李忠尚,1953年9月生于陕西西安,197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业硕士学位;1980-1984年留学于德国波恩大学哲学院,1984年获得波恩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室主任、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软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副秘书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总编等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曾多次应邀赴法兰克福大学与哈贝马斯从事项目合作研究。兼任欧美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为中国德国非政府间对话论坛正式成员、2009年德国联邦大选国际观察员、中欧论坛副主席以及美国洛杉矶城市金钥匙获得者等。主要著作有:《马尔库塞早期的马克思论研究》(德文版)、《异化概念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德文版)、《“新马克思主义”析要》、《第三条道路?一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研究》、《现代软科学》、《新智囊论》、《软科学大辞典》、《现代决策论》、《文官制与公务员制之历史变迁》(德文版)、《第三条道路一“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崛起之真谛》;另有论文、译著等300余万字。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新马克思主义”概论.
一、世界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奇迹”与“新马克思主义”
二、“新马克思主义”概念及其与“马克思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同
1.“新马克思主义”概念
2.“新马克思主义”及其与“马克思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同
三、“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理论框架
四、“新马克思主义”所谓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对立”
1.关于所谓“恩格斯与马克思的理论对立”
2.关于所谓马克思、恩格斯以后的马克思主义
3.关于所谓葛兰西和列宁的理论对立
五、“新马克思主义”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批判
六、“新马克思主义”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及其“现代工业社会理论”
七、研究“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现实意义
1.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更全面地认识现代资本主义
2.在比较中体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丰富,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卢卡奇的“正统马克思主义”
第三章 科尔施的“哲学马克思主义”
第四章 豪克海默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
第五章 阿道尔诺的“否定的辩证的马克思主义”
第六章 马尔库塞的“个人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第七章 哈贝马斯的“新马克思主义”
第八章 哈贝马斯的新思维与“新马克思主义”文明观
第九章 “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
参考文献
德文目录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首先,马尔库塞宣称要克服苏联政党统治阶级的现象。他指出,列宁关于政党的学说实际上为苏联实行党对阶级的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行动的主体变为行动的客体。与列宁的理论相比较,在他眼中希法亭和考茨基关于帝国主义与机会主义的社会根源的理论比列宁高明,比列宁更接近马克思。他认为,希法亭和考茨基看到了帝国主义在其广大的统治范围内继续控制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现实,看到了它保障着统治者继续获得利润,在剥削国际市场和他国人民的前提下保证着“他的”工人获得较高的工资。这就使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被抑制住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秩序得以稳定。由此就产生了所谓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对生产的控制。这样一来,工人阶级就被资本主义在不同国家不同程度地同化了,就被分裂为内部的和外部的无产阶级,就似乎分化为统治范围内部和外部、城市和乡村的无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工人阶级就失去了从制度内部进行改造的能力;特别是由于党是统治者,阶级就只能是行动的客体,只能是服从者了。其次,马尔库塞特别强调了走第三条道路的可能性在于新形势下阶级结构和发展目标所发生的变化。50年代在他的笔下是多事之秋:革命在一个经济和社会不发达的国家的胜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无产阶级革命性的丧失,早已取得革命胜利的国家的内部和外部形势的变化,使社会重心发生了从工人阶级向农民、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东方农业国的转移;落后国家出于民族利益想实现本国工业化的迫切要求,使人们愿意与再次稳定下来的资本主义和平共处。由此就为苏联马克思主义引出了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如果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无产阶级还是革命的主力,那么资本主义的发展就使“两大敌对阶级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无产阶级耽误了作为革命阶级而行动的时机。这……也许是苏维埃国家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

编辑推荐

《“新马克思主义”论》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马克思主义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本书的质量不错,只是快递的速度慢了一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