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号街车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闳  页数:24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对当代中国多个领域的流行文化符号进行了批判性释读,解析了这些文化符号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并评价了它们的历史和现实作用。
  作者把学术思想的严谨性和大众媒体的灵活简约特征结合在一起,文风热烈浪漫而又繁复多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学和解构性的批判风格,为我们理解中国当代文化提供了新的启示。

作者简介

  张闳,文学博士,文化批评家,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兼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哲学与文化批评,倡导文本细读和精确的意识形态符号解析,其文章以犀利的风格和诗意的表达为批评界所瞩目,为新生代批评家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声音的诗学》、《文化街垒》、《黑暗中的声音》、《感官王国》、《乌托邦文学狂欢》、《钟摆,或卡夫卡》等。

书籍目录

第一辑 欲望地图
 一、时尚密码
 二、上海元素
第二辑 国家代码
 一、现代国家的声音生产和消费
 二、社会主义的身体技术与身体主权
 三、中国结:新世纪的国家图腾
 四、作为国家意志和权力表征的标语
 五、“造反文艺”与暴力美学
 六、无用功,或劳动的神话及其终结
第三辑 世俗神话
 一、陈逸飞,一个“文化理发师”的葬礼
 二、欲望号街车:三十年的文化变迁
 三、我就要走在老路上,或《在路上》的精神史
 四、“愤青”的变迁
 五、作为世俗神话的电视文化
 六、“娱乐至死”的文化
 七、看图说话:图像符号批判
第四辑 文化征候
 一、血吸虫病与政治卫生学
 二、忧郁的精神分析
 三、淡蓝色的药片,或生与死
 四、文化意识形态批判书
【代跋】访谈:文化精神的解剖学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但反叛的艺术家,那些被压抑的和被剥夺的外省青年,在这里找到了革命的动力、热情,也找到了他们自我解放的真理和同志。这正是上海城市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之所在。正如19世纪的巴黎是波德莱尔们的乐园一样,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则是左翼文人和前卫艺术家最好的家园。复杂而又混乱的现代城市空间,使得这些波希米亚化的现代艺术家找到了他们的栖息地,也找到了他们的艺术素材。他们是上海城市的幻想和诗意的光华。与许文强式的冒险家不同,波希米亚式的艺术家并非出入于别墅、洋楼和各种交际场所的摩登人士,也不是混迹于码头、车站和娱乐场所的街头流民。艺术家们的传奇往往在一些隐秘的空间里展开。空间,尤其是与人群栖居相关的建筑空间,是关涉上海城市文化精神的最为重要构件。在一百多年来的城市生成史中,上海的居民一直为居住空间的逼仄所困扰,城市发展同样也严重受制于土地面积的局限。逼仄空间的焦虑,深深影响了城市的文化精神和市民性格。那些随着人口膨胀而不断被分割的窄小住宅,把上海市民性格推向了人性的极限。对空间的争夺就变成小市民日常的功课。它培育出小市民的第一特性——争夺。首先是对生存空间的争夺。这种空间的极度逼仄导致了小市民的争斗性格的形成,这是小市民性格的核心。外省人对于上海市民精打细算、寸土必争的怪异性格感到大惑不解,那是他们没有看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上海人的生存状况的残酷现实。然而,也正是在这种严酷的生存环境下,上海人显示出了特殊的生存智慧和艺术性。一些特殊的建筑样式和空间设计,把这种生存智慧变成了市民精神的细微梦想。三层阁——旧上海特有的建筑。附加在石库门住宅之上的一处小阁楼,再往上就是屋顶。中间部分尚有约一人高,人在其中勉强能直立,而随着屋顶的坡度往两边,只能供人躺卧。三层阁实在是建筑物的一段“阑尾”。但对于大多数老上海市民来说,这个“阑尾”建筑是他们的梦魇空间。许多人必须终生生活于其中。逼仄和压抑,盘绕在他们的睡梦中,成为他们文化性格的一部分。它与上海滩富豪人家的公馆沙龙形成对照,三层阁构成了另一社会阶层的生活空间。

编辑推荐

《欲望号街车:流行文化符号批判》是明德书系•潜望镜文丛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欲望号街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有点深刻哦,得非常静心的时候才能读得进去
  •   就是对一些可能习以为常的现象进行解毒,么有看完,感觉吸引力不那么大了,有点看不下去了。。。
  •   把各种流行文化元素作为符号进行深层的解读和大众文化符号潜台词的揭示是很有启发的,但稍显主观色彩过重,比如说卡布基诺上边那一层泡沫像婚纱所以很受小资女性青睐,我觉得这只是男性作者的主观想象,恐怕有失公允,说卡布基诺是小资喜爱的镜像性符号我同意,但小资就小资,有必要分男女吗?
  •   张闳老师用自己独特视野,解读了当下一些流行文化的背后寓意。读罢此书,会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认知流行文化有较好的帮助。
  •     零年代以来,文化批评这个西方的学术舶来品在中国始终方兴未艾。它凭借着跨学科的优势,跻身为人文社科领里的显学,不少有着中文系背景又深谙西方哲学和文化研究理论的学者纷纷摇身一变,从文学批评家升级成了文化批评家。他们散居在各地,犹如璀璨的群落,彼此分属不同的学科领域却有着同气连枝的精神脉络与学术旨趣。从地域上进行版图划分,颇具典型性的有上海的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群体,坊间模拟“耶鲁四人帮”的美誉,把朱大可、张闳、张念和王晓渔戏称为“同济四人帮”;广州有供职于广州美院的冯原与杨小彦;北京则显得人数众多而山头林立,北外的汪民安、中国传媒大学的徐敏、北师大的张柠与北京电影学院的崔卫平。
      
      可以说,上述几位均是文化批评领域的佼佼者。他们长期出没在文化江湖,并且各怀绝技。其中,张闳最为出彩的武功招式大致有三种:文本细读(起手式)、意识形态符号解读(过度式),以及隐喻式诗性写作(最终式)。这些招式在收录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潜望镜文丛”的《欲望号街车——流行文化符号批判》一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值得一提的是,该文丛还囊括了张柠的《白垩纪文学备忘录》、冯原的《被压迫的美学》与杨小滨的《无调性文化瞬间》,仿佛一场小规模华山论剑的文化批评群展。
      
      《欲望号街车》的第一辑名为“欲望地图”。在此,曾经身为医生而后“弃医从文”的张闳重拾他的老本行——通过对样本切片的细致研究进行文化诊断。他从影片《花样年华》引发的“旗袍热”与怀旧癖洞察身体欲望,从卡布奇诺和哈根达斯诊察口腔欲望,这些细微的文化症候在他看来都是时尚密码,唯有对此进行详尽的解码,才能够最终诊断并治疗文化的病症。尽管他并非土生土长的上海本地人,但是这种显微镜式的观察,同样令这个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外省青年”能够洞悉这座欲望之都的秘密。他从一度热播的电视剧《上海滩》、商业街上遍地可见的霓虹灯、老城区石库门顶楼的老虎窗、社会主义样板建筑的工人新村、弄堂生活必不可少的木头马桶等各色病例入手,透析出上海市民生活的精髓,一言以蔽之“老克勒精神”——这是一种过去完成时态的文化心理,几乎不涉及将来,它既是对于基于想象的美好过去流露出的无限感怀,又是对于生活资源有限的当下采取的“多快好省”型经济节约的体面策略。同时,那些地标性建筑也触动了张闳敏锐的学术神经,“国字脸”的市政大厅示意着国家主义的威权面貌,犹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国策,它左边的市政规划厅和右边的上海大剧院构成了“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又一国策。相比于中心城区的政治叙事,陆家嘴的摩天楼群无疑是象征着阳具崇拜的经济叙事,徐家汇商圈像涟漪般不断外扩则标志着消费社会在上海的初步成型,后两者分别在生产与消费的政治经济学两大重要环节上开辟出了魔都的“性感地带”。
      
      然而,事实并未如此简单。任何商业资本与政治权力都是一双看不见的意识形态之手,张闳惯用的书写策略就是摒弃宏大叙事而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作为起手式,而下一个连贯动作就是抓住幕后的黑手。这正是第二辑“国家代码”体现的套路。他对于无线电广播、电台播音员、便携式收录机、流行音乐、译制片配音和卡拉OK的声音分析,对于黄帝身体、公民身体、革命身体的身体研究,旨在测试声音与身体这一标志着人的主体性的表征是如何在国家与社会层面上被界定、规训、重塑与消费的。在他看来,作为国家图腾的中国结、样板艺术的红卫兵文艺是国家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现;喇叭裤、踏脚裤、旗袍等时尚服饰,清宫戏、大话类搞笑电影、“超级女声”、“百家讲坛”等娱乐工业批量生产的影视类节目则折射出了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这两者合力钳制住当下文化的基本走向,它与其说是虚假的,不如说是扭曲的,它并不遮蔽什么,而只是对一切进行着矫饰,而这也恰是意识形态的可怕之处。它好似一个永不在场的幽灵,却时时刻刻设计着任何现状的生成轨迹与呈现方式。它改头换面地以欲望的样貌出现,玩弄着内在化的戏法,让人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将外在的意识形态误会成内在的欲望。这才是当下文化的最大病症——人的主体性丧失殆尽了,你以为你顺从了自己的欲望,不料成了意识形态操纵的提线木偶。
      
      在我看来,单凭这两个杀伤力强大的招式,张闳仍不足以奠定他一流批评家的地位。进而言之,我最为欣赏他的隐喻式诗性写作。这是一个所有批评家都必然面临的悖谬困境——假如批评文本强大到足以消灭被批评对象,那么它也将随着被批评对象的消灭而被人遗忘;假如批评文本未能一剑封喉,读者在目睹被批评对象的不定期现身而屡屡重读它,那么也就说明它的杀伤力尚嫌不足。为了摆脱这一困境,张闳提供了一条书写策略上的出路,那就是用诗性写作拉远批评文本和被批评对象之间的距离,并非使之无关,也非削弱批评的及物性,而是赋予批评文本自身的独立意义——文本自身就是一个文化样本,不论被批评对象是残存,还是阵亡,它都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张闳的写作实践正是如此,它好比一台显微镜:在诊断文化病体的样本切片时,它不可或缺;纵然是被闲置,它依旧是一台内在结构精密、充满各种学术原理的文本装置。
      
      
      
      
      
      载于2012年7月4日《第一财经日报》,发表时有删节。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