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六讲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欧梵  页数:244  字数:17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全球化的资本主义时代,功利与效率至上的工具理性笼罩社会,享乐和物质崇拜的消费主义大行其道。李欧梵教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毅然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让读者穿过纷繁的文化“产品”,重拾真正的智慧,重接性灵的生活。
  作者全面论述了当代人文精神和人文学科的危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继而以非凡的才情和广博的学识,逐一探讨了小说、电影、音乐和建筑等艺术表现形式:既有关于艺术本身的美学思考,又有针对其社会意义的时事议论。
  作者每于清华、北大演讲,必定场场座无虚席,简体版增添“延伸阅读”,特别收录其多篇精彩演讲及其他文章,让内地读者先睹为快;更为读者开列相关领域的书籍、影片或音乐(专为内地读者精心挑选),令人如坐哈佛、北大课堂,聆听大师教诲。

作者简介

  李欧梵,著名人文学者,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曾任美国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此后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人文荣誉博士。先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印第安纳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著述包括《铁屋中的呐喊:鲁迅研究》、《中国现代作家中浪漫的一代》、《中西文学的回想》、《西湖的彼岸》、《上海摩登》、《狐狸洞话语》、《世纪末呓语》、《寻回香港文化》、《都市漫游者》、《清水湾畔的呓语》、《我的哈佛岁月》、《苍凉与世故》、《又一城狂想曲》、《交响》、《人文文本》等。

书籍目录

简体版小序
《人文今朝》原序
第一讲 序论:全球化下的人文危机
延伸阅读 什么是文化?
第二讲 重构人文学科和素养
延伸阅读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第三讲 小说的当代命运
延伸阅读 我们现在为什么还要读小说
第四讲 文学与电影:经典的改编艺术
延伸阅读 《文学改编电影》导论:改编的艺术
第五讲 音乐与文化:聆听二十世纪
延伸阅读 音乐与人生
第六讲 田园大都会:人文建筑的愿景
延伸阅读一 动感之都的漫游者
延伸阅读二 四个城市的故事

章节摘录

  我认为任何重大的建筑规划,都应该有三方面的人士参与:第一当然是建筑界,第二是政府和财团(在内地是前者,香港则是后者居多),第三则是公民社会及其代表。目前在中国大陆,几乎没有公民社会的参与,只有少数的建筑师,或以自己的设计,或经由文字论说,提出一些本土性的见解。在此我要特别举出两位。  一位是目前备受尊重的张永和。我觉得他虽然行事低调,但从他的数次演讲和展览中我得到的印象是:他是少数对于中国文化传统潜移默化,而对西方现代建筑也了如指掌的建筑师,他自己的设计风格和库哈斯等人恰恰相反,不重体积的超大特大,也不重形式上的标新立异,而更关注建筑本身的人文意义。在2008威尼斯的建筑双年展,我有幸代表香港参加,也特别参观了中国馆,由他和名作家钟阿城联合设计,展出的竟然是平民居屋的各种照片和用于四川地震重建的木材材料,表面上平庸无奇,但骨子里却充满了中国老百姓的草根意识。张永和甚至故意用库哈斯的“generic”这个字来描写中国的平民住宅--它们平淡无奇,有时更是乱七八糟,但这就是一般人的生活模式。这一个展览,我觉得是一种“表态”,它所反对的就是西方这些建筑大师的傲气(hubris),每个人以建高楼大厦、争奇斗胜为目标,根本不顾一般平民日常生活上的要求,也不顾市容肌理(urban texture)的改变。因此我们要问:到底他们是“为中国而设计”?还是“设计中国”?我认为张永和属于前者,库哈斯和他的国际同行们属于后者,虽然库哈斯还领导他的哈佛学生深入珠江三角洲调查,写了一本大书《大跃进》(The Great Leap Forward)。问题是,故意用政治运动的名词作书名,用意何在?我看显然要一跃而改变中国的城乡面貌,并为此一大目标作准备。张永和无此雄心,2009年暑假,他在上海举行的一个讲习班的演讲题目,就叫作“可大可小”,我猜还有“以小窥大”的涵义。  张永和虽然从来不叫口号,但我可以为他杜撰一个:“为人民而设计”。听来颇为反讽,因为在建筑界的关键词中已无“人民”这种字眼,国际大师竞相投标的大多是政府的公共建筑。就以中央电视台(CCTV)所摄制的九集纪录片“为中国而设计”为例,内中选出的九幢新建筑全是官方的公共建筑,计有国家大剧院、鸟巢体育场、首都机场T3航站楼、苏州新博物馆、上海金茂大厦+喜马拉雅中心、广州歌剧院和CCTV新台址,没有一幢是平民居屋。公共建筑在中国当然由政府出钱,人民只有被动地参与(譬如到鸟巢去看奥运比赛),从自己的“生活世界”进入这些大建筑,犹如刘姥姥走进大观园,壮大的景观令人意乱神迷,完全受其主宰。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学界中人,像李欧梵教授这样兴趣广泛且备受推崇的,绝对是凤毛麟角。李教授对电影、音乐、建筑等都有很好的见解,专业人士也得让他三分。  我见识过李教授苦读的身影,也明白其中甘苦。直到今天,听他满天星斗、才华横溢的演讲,或读他的散文随笔,你都能感觉到,这位名教授一直在认真思考--只不过因不再受学院体制的规约,可以天马行空,自由挥洒。  ——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教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文六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9条)

 
 

  •   人文六讲(人文泰斗的隽永漫谈,北大中文系主任陈平原教授倾情推荐)
  •   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急需呼唤人文意识,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如果精神缺乏营养,将是一个病态的社会。人文精神可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物质与精神发展极度不协调的困境。并且李教授在书中涉及了音乐、文学、电影、建筑等等方面,对读者的综合素养是一个很好的熏陶,并且可以吸引读者更深入的去主动涵养自身!
  •   音乐、文学、影视等各方位来诠释人文概念,没有这种全方位的修养是无法掌控的
  •   音乐、文学、影视等各方位来诠释人文概念,没有这种全方位的修养是无法掌控的,只能概叹一声,我辈浅之又浅,多读多看尽力免增一分吧。
  •   看了陈平原教授的推荐然后买的,特点阐述鲜明,论述清楚有特色十分喜欢。
  •   李欧梵先生的文字,不会让我们失望
  •   对人文有独特的见解,让我看了眼界开阔了很多,很有价值的一本书。
  •   找到缺失的人文,洗涤心灵的污垢。
  •   李欧梵的书,必出必买
  •   读书就是要读大师的作品,才能受益匪浅!
  •   这本书看起来不错!推荐!
  •   好书!!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是迷茫中的明灯
  •   还没看。不过作者很有声誉
  •   作者学养丰厚、知识渊博,行文优美流畅,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值得用心品读。
  •   是很能吸引人的国学书籍
  •   阅读洗涤心灵
  •   看大师作品,与大师交流!
  •   这本书不错,内容不空洞,值得学习
  •   有启发,有感悟,绝对大师级的!
  •   还没开始读,只看了目录,不错...
  •   好看!~~就是还没到那个境界
  •   学到不少有用的东西。。。。。
  •   李欧梵《人文六讲》

    台湾的学者李欧梵大名鼎鼎,和白先勇是同学,不过名字听得多,他的作品却没读过多少,在我的书架上只有一本《西湖的彼岸》,老实说我并不喜欢那本书,于是也就把这个作家放下了,要是读了感觉不错,我一般会把一个作家的书都读一遍。不过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开始读的往往是这个作家的普通作品,并不是代表作,于是就在书中和媒体里面无数次遭遇以后,就又好奇的找到他的另一本书,读了下去,这下才真正了解了这个作家,并且喜欢上了这个作家。

    李欧梵的《人文六讲》我感觉就比《西湖的彼岸》要好得多,但是也算不上是精雕细刻的经典之作。在当当上搜索一个作家的名字,如果能够找到他的几十本书同时在买,那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这是一个类型化的作家,擅长批量生产,另一种可能就是,这么多的书里面多数都是水货。

    《人文六讲》这本书拿在手里,感觉做得很漂亮,精装,印刷也很精美,带着银色的书签线让人有种久违的感觉,很久没读做得这么漂亮的书了,现在都是在浅阅读,书读得快,也扔得快,所以很少读精装了。

    人文六讲里面讲的是小说,电影,音乐,建筑,这算起来才四种,前面还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序论,全球化下的人文危机,一个是重构人文学科和素养,说实话,就前面两讲读得感觉挺乏味的,没什么印象,后面这四讲都不错,其实这四个方面正好是李欧梵先生的长项,尤其是小说音乐和电影这更是李先生一本又一本书的源泉。小说没说的,那是李欧梵先生的本钱,学这个教这个研究这个的,而音乐和电影是他的最大的爱好,发烧级别,所以触类旁通,由小说到音乐到电影这是他的最大优势。

    相比之下我喜欢的是雕塑,绘画,建筑,摄影,设计,文学正好和李先生相反,只有在小说上面略有交集,对于电影也多少看了一点,至于音乐则一窍不通。所以看这六讲,里面喜欢的也就只有讲小说,讲电影,讲建筑的这三分之一挺合我的胃口,不过从这里面真的看出来李先生的功力可不是一般的精深,尤其是在讲电影的那一讲,里面好多经典电影我都没看过,这下可好了,可以当做一个目录,有时间应该好好看看。
  •   从作者的牛气程度就知道这书不会差,在当前人文教育式微的大势下,这本书无疑让我们如沐春风。
  •   人文由来已久,李先生讲得不错。
  •   挺有深度的书,推荐阅读
  •   学养丰厚 文笔隽永 是一本好书
  •   包装好,书籍内容好
  •   书的包装不错。内容旁征博引。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