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文化

出版时间:2004-8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罗哲文  页数:33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在本书中,多位专家学者细数了北京悠远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将北京几十万年的沧桑和积演展现在各位读面前。与该书配套的电视片《北京历史文化》已在北京电视台播出。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讲 揿开北京历史第一页的先民们一、“左环沦海,右拥太行”的北京湾二、周口店的古人类三、清水河畔的“东胡林人”四、平谷盆地的上宅文化遗址五、军都山旁的雪山文化遗址第二讲 北京湾里诞生的早期国家和城市一、燕国和蓟国二、西周燕国都城——董家林古城址三、中央政府与地方势力较量四、藩镇割据与幽云十六州的割让第三讲 屏障中原的军事重镇一、辽朝的陪都——南京二、金朝的中都三、元朝的大都四、明朝的北京五、清朝的京师第四讲 迈上五朝帝都的丹一、西方列强的侵入和暴行二、戊戍维新运动和义团运动三、民国政冶风云四、卢沟桥浴血抗战五、北闰和平解放第五讲 近现代的百年嬗变一、故宫二、西苑三海三、三山五园……第六讲 北京的宫殿、园林第七讲 北京的城墙与城门第八讲 北京的四合院与胡同第九讲 京城古水道寻踪第十讲 北京的长城与民族融合第十一讲 北京戏剧史话第十二讲 老北京的社会生活第十三讲 北京的宗教文化第十四讲 回望20世纪北京五大风云人物后记 

章节摘录

  第六讲 北京的宫殿、园林  一、故宫  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封建王朝的皇宫,位于今北京市旧城的中心。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它是现在中国以及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宫殿建筑群,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  故宫紫禁城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殿宇房屋九千余间,建筑面积约十五万平方米,紫禁城城墙周长三千四百余米,并有宽五十二米的护城河(俗称筒子河)环护,构成了一个坚固严密的防御体系。高大的城墙、雄伟壮观的城门城楼、玲珑精巧的角楼,使这一紫禁宫墙更加壮丽。  在介绍这一壮丽的故宫建筑之前,先简略回顾一下我国宫殿发展的历史。  宫殿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级、最豪华、艺术表现最高的一种类型。它们是历代奴隶主和封建帝王把大量的财富、最好的建筑材料、最高级的匠师、最精湛的技艺集中起来修造的,代表了当时建筑技术与艺术的最高水平。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大约在公元前20世纪,奴隶主即开始为自己修筑了宫殿,《史记·夏本纪》记载,禹“卑宫室,致费于沟溅”,可知在此时已有了相对较高级的官室出现。但由于当时限于生产力和技术艺术的水平,从今天的眼光看,其规模和艺术是十分简陋的。到了殷代末年(公元前12世纪)殷纣王大修宫苑,据史书记载:“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官别馆”,规模之大可以想见。朝歌即河南安阳殷墟,这处宫殿遗址曾经在数十年前进行过发掘,其中有不少土筑殿基,上置大卵石柱础,排列成行。柱础之上,有的还覆以铜“质”(即垫板)。除此之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又发现了不少殷和早周时期的宫殿建筑遗址,如湖北武汉盘龙城殷代宫殿遗址,陕西扶风、岐山早周(公元前11世纪)宫殿遗址等等。其院落式组合的平面布局与台基立柱等之构架,已奠定了后来宫殿建筑之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由奴隶社会转入封建社会,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在诸侯竞相争霸的同时,对宫室的营建也不遗余力,并以此为夸耀。所谓的“高台树榭、美宫室”成了一时之风气。《史记·秦本纪》记载:别人看了秦穆公豪华、壮丽的宫室,慨叹说:“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民为之,亦苦民矣!”现在这一时期的宫殿如齐临淄、赵邯郸、燕下都等处的遗址仍然历历可寻。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修宫殿,出现了历史上规模宏大的阿房宫,据《史记·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五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作朝官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施为阔道,有殿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由于前殿之宏伟,加之始皇之帝业,此后凡帝王之居皆称之为宫殿。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北京历史文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