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民(下卷 1865-2002年)

出版时间:2008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加里·纳什  页数:106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为学生提供了一份对美国过往历史的引人深思的描述,追溯了美国社会何以呈现为她今天这种样式,发展到如今的政府形态。行文关注普通的美国民众与特殊事件之间的相互作用,把对政治事件的讨论与其对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影响紧密结合,对起源和文化背景各异的所有美利坚民族、社会各阶层、各宗教及他们的生活和经历做了详尽描述。富有想象力的分析揭示了自1492年殖民地时期至今四个世纪以来塑造了和正在重新塑造美国社会的各种政治、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等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上册叙述1492-1877年的历史,下册叙事时间1865-2002年。

作者简介

加里·纳什(Gary B. Nash)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荣誉教授,该校”全国学校历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History in the School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他主要讲授殖民地和革命时代的美国历史。纳什的著作包括《辉格党人和政治学:1681-1726年的宾夕法尼亚》(Quakers and Politics:Pennsylvania,1681–1726)(1968)、《红色、白色和黑色:早期美国的民族(Red,White,and Black:The Peoples of Early America)(1974,1982,1992,2000)、《城市考验:政治变化、政治觉悟和美国革命的起源》(The Urban Crucible: Social Change,Political Consciousness,and the Origins of theAmerican Revolution,1979)、《锻造自由:费城黑人社会的形成, 1720—1840》(Forging Freedom: The Formation of Philadelphia’s Black Community,1720–1840)(1988)以及《第一个城市:费城和历史记忆的锻造》(First City:Philadelphia andthe Forging of Historical Memory)(2002)。纳什教授是”美国历史学家组织”(the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Historians)的前任主席,他在学术上特别关注普通人民在构建历史中的作用。他撰写了本书第一部分,同时担任本书的主编。
朱莉·罗伊·杰弗里(Julie Roy Jeffrey ) 从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获得博士学位。在那之后,她在位于巴尔的摩的哥彻尔学院(Goucher College)教书。作为杰出教师,杰弗里一直参与师资发展活动和巡回评估。1999-2000年,她是南丹麦大学“美国富布赖特项目”的主席。杰弗里的主要作品包括:《穷人孩子的教育》(Education for Children of the Poor)(1978)、《边疆妇女:跨密西西比西部,1840-1880年》 (Frontier Women: The Trans-Mississippi West, 1840–1880)(1979,1997)、《冶炼西部:惠特曼传记》(Converting the West: A Biography of Narcissa Whitman) (1991)和《伟大的废奴主义的沉默大军:反对奴隶制运动中的普通妇女》(The Great Silent Army of Abolitionism: Ordinary Women in the Antislavery Movement)(1998)。她还与彼得·弗雷德里克(Peter Frederick)合著了两卷本的《美国历史概览》(American History in a Box)(2002。她是许多关于19世纪妇女生活和感知文章的作者。她的研究继续集中在废奴主义和历史与电影上。她与彼得·弗雷德里克合作撰写了本书的第三和第四部分,并且担任本书的主编。
约翰·豪(John R. How)从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明尼苏达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他讲授革命时代和早期共和国时期美国历史概况。他的主要作品包括《约翰·亚当斯政治思想的变化》(The Changing Political Thought of John Adams)、《美国革命中意识形态的作用》(The Role of Ideology in the American Revolution)和《从革命直到杰克逊时代》(From the Revolution Through the Age of Jackson)。2003年,马萨诸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最近的关于美国革命时代政治写作中的语言概念方面的著作。他当前的研究涉及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早期波士顿口头演讲的社会政治。他获得过伍德罗·威尔逊研究生奖学金、约翰·史密斯·古根汉姆奖学金和查尔斯·沃伦美国历史研究中心研究基金。
彼得·弗雷德里克(Peter J. Frederick)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自从1970年起在加州州立大学(海沃德)瓦巴什学院(Wabash College)任教以来,其中1992到1994年在卡莱顿学院(Carleton College),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性美国史和非洲裔美国人的历史教学就一直是他学术生涯的重心。作为一个在全国都享有盛誉的杰出的教师,并且由于其发表了许多关于教与学方面的文章和著作,弗雷德里克在2000年被美国历史学会(AHA) 授予尤金·埃舍尔优秀教学奖(the Eugene Asher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Teaching)。他还撰写过几篇关于生活-写作的文章和一本书:《黄金规则的骑士们:知识分子作为1890年代的基督教社会改革家》(Knights of the Golden Rule: The Intellectual as Christian Social Reformer in the 1890s)。和朱莉·杰弗里合作,他最近发表了《美国历史概览》(American History in a Box)。他协调和编辑了本书所有的“历史再现”部分,合著了本书的第三和第四部分。
艾伦·戴维斯(Allen Davis) 在威斯康星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获得哲学博士。作为美国研究协会(the American Studies Association)的前任主席,他是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 的历史学教授,还是《美国历史中的冲突与一致》(Conflict and Consensus in American History)(1997年第9版)的主编。他还是《改革先锋:社会解决与进步运动》(Spearheads for Reform:The Social Settlements and the Progressive Movement)(1967年)、《美国女英雄:简·亚当斯的生活和传奇》(American Heroine: The Life and Legend of Jane Addams)(1973)和《来自佛蒙特的明信片:一部社会史》(Postcards from Vermont: A Social History )(2002)的作者。他还是《依然是费城》(Still Philadelphia )(1983)、《费城故事》(Philadelphia Stories)(1987)和《赫尔大厦的100年》(One Hundred Years at Hull-House)(1990)的联合作者。
艾伦·温克尔(Allan M. Winkler) 在耶鲁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他曾经在耶鲁大学和俄勒冈大学( University of Oregon)任教,他现在是俄亥俄迈阿密大学的历史学杰出教授。作为一名获奖教师,他就最近的历史发表了内容非常广泛的论著。他的学术著作包括《宣传的政治学:1942-1945年的战争情报部》(The Politics of Propaganda: The Office of War Information, 1942–1945)(1978)、《美国的国内战战线:二战期间的美国》(Home Front U.S.A.: America During World War II )(1986,2000)、《阴影下的生活:美国的原子能焦虑》(Life Under a Cloud: American Anxiety About the Atom)(1993,1999)和《冷战:文献中的历史》(The Cold War: A History in Documents )(2000)。他的学术研究重心是现代美国历史上公共政策与大众心态的联系。温克勒拿撰写了本该章的第五部分。

书籍目录

第四部分 工业时代的人民,1865—1900年  第17章 美国乡村:西部和新南部  第18章 工业美国的兴起  第19章 政治与改革  第20章  成长中的世界强国第五部分 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1900—1945年  第21章  进步主义者对抗工业资本主义  第22章 大战  第23章 富庶与焦灼  第24章 大萧条与新政  第25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六部分 恢复活力的人民,1945—2002年  第26章 战后美国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1945—1960年  第27章 冷战时期的寒彻与狂热1945—1960年  第28章 反叛与变革:喧嚣骚动的六十年,1960—1969年  第29章 无序和愤懑,1969—1980年  第30章 保守主义的复兴,1980—1992年  第31章 后冷战时代的世界,1992—2002年附录:《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9年3月4日  历届总统选举  合众国各州

章节摘录

  第17章 美国乡村:西部和新南部  美国故事  实现梦想:生活在大平原上  1873年,米尔顿.利珀(Milton Leeper)带着他的妻子哈蒂(Hattie)和他们的孩子安娜(Anna),坐上堆满所有家当的马车,开始向内布拉斯加州布恩县的土地出发。当到达他们拥有开垦权的土地时,利珀一家就开始满怀信心地憧憬未来。哈蒂在给住在爱荷华州的妹妹的信中写道:“我非常喜欢我们住的地方,当我们拥有了舒适的房子还能开垦100英亩土地的时候,无论拿什么我都不换!”然而,米尔顿在这里只开垦了13英亩的土地就因天灾而中断了。成群结队的蝗虫蜂拥而至,利珀一家只好离开他们的土地到附近的弗里蒙特镇避难。  利珀一家在弗里蒙特镇度过了两年时光。米尔顿先在一家商店打工,后来又做了佃农。哈蒂则寄宿在雇主家中,缝补衣物、喂鸡和放牛。尽管这个家庭在贫困线上挣扎,但却从未放弃希望。哈蒂承认,“确实非常艰难,我们走了霉运!”,“但我们仍然会保留土地的所有权,没有人愿意离开家园去四处漂泊”。1876年,他们成功地回到了自己的土地,用仅剩的27美元开始了新的生活。  蝗灾过去了,雨量充沛,教堂就在半英里以内。与其他人一样,利珀一家也慢慢富裕起来。在舒适的茅草屋里,他们又添了两个女儿,利珀夫妇就在这栋外表寒酸但室内温馨的茅草屋里抚育着她们。正如哈蒂说的那样:“拥有土地的人与芝加哥人的生活一样体面。”  然而,好景不长。哈蒂又怀孕了,却死于难产。伤心欲绝的米尔顿埋葬了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放弃了他所拥有的土地。尽管利珀在1905年去世之前又到至少四个地方尝试过这种生活,但他最后的心理防线早已在那一瞬间被击垮了。  在利珀一家获得布恩县土地的同一年,还有一家丹麦人在奥玛哈西部200英里处安顿下来,他们是拉斯马斯(Rasmus)和阿尼·埃布森(Ane Ebbesen)以及他们8岁的儿子彼得(Peter)一家,他们从丹麦来到美国是受了“有意耕种者可获得足够的免费土地”的吸引,他们于1868年来到了这里。到1870年,他们已经把耕种的土地向西扩展到了爱荷华州的康瑟尔布拉夫斯。在那里他们获得了从事耕作的必要资金。拉斯马斯修筑铁路,阿尼在当地一家旅馆做清洁工,小彼得给镇上铺设煤气管道的工人送饮用水。  与利珀一家一样,埃布森一家也热切地定居下来并开始耕作。彼得回忆到,他们所预料的问题大都没有发生。即使是关于苏族人的谣言也被证明是无中生有(在移民者的眼里,苏族印第安人曾是四处搞破坏活动的“会飞的魔鬼”)。家庭遭遇的真正问题是他们意料之外的,诸如响尾蛇、蝗虫和草原大火的侵袭。蝗虫的危害一如当年利珀家所面临的情形,但与利珀一家不同,埃布森一家没有离开土地。尽管常常忍饥挨饿,他们还是熬过了持续三年的大蝗灾。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埃布森一家的日子渐渐好转。埃布森开垦了80多英亩土地,并在铁路沿线又购得了80英亩土地。一座座茅草屋搭建起来了,最后甚至还有了一幢两层小楼,它是彼得用教书所赚的钱购买的。他们50岁的时候可以很自豪地看着他们长势茂盛的庄稼。然而,自然灾害再次降临了:肆虐的冰雹几乎毁灭了一切。  不过,埃布森一家还是幸运的。一位银行家买下了他们所有的宅地,尽管价格比想象的要低——比他们估算的低了1000美元。但这也足够在城镇买所“朴实无华”的房子了。后来,他们在公园附近买了一所有9个房间的二层楼的普通房子。  虽然利珀和埃布森两家的故事在细节和结局上都不尽相同,但却反映了19世纪最后25年里美国农村面临的问题。成熟发达的工业经济改变了农业,并将经济力量的重心永久地从农场转移到了城市和工厂,农民们意识到实现他们传统的农业自给自足和繁荣富庶的梦想是无法企及的。即使是大丰收也不能保证梦想成真。一个农民说:“两年前让我们种粮食,我们照做了,风调雨顺,获得了丰收,但结果又怎样呢?棉花每斤8美分、荞麦10美分、牛肉2美分,黄油和鸡蛋就更不值钱了,这就是结果。”美国土著也发现农村生活的变化影响到了他们的价值观和梦想。宛如苏族印第安酋长红云(Red Cloud)在怀俄明州对勘探员所言:“我们不需要你们,你们把野牛都吓跑了。”  本章探讨了本书的几个基本问题并分析了19世纪末农业的转型,突出了美国农村实现工业化的方式,棕色人种、白人、黄种人以及黑人这些不同的群体对新的经济和社会情况的反应。在西部农业大规模兴起、自然资源开发以及大平原发展的背景下,本章讨论了白人定居对西部部族的冲击,并分析了印第安人怎样能够保留传统和文化的问题。通过对南部的分析,呈现出白人试图建立“新南部”的努力与种族和棉花问题这一潜在现实之间的鲜明对比。这一章表明种族歧视和经济上的劳役赔偿制度构成了这一时期南部黑人生活的特征,同时也描述了黑人反抗策略和意识形态的兴起。最后,本章强调了19世纪末期农业问题是如何持续地塑造了20世纪美国农业生活的大部分特征,并且使美国农民成为改革者。  农业现代化  1865到1900年间,随着大量的美国人到密西西比河以西开垦荒地,农田的数量成倍增长。无论新开发地区还是原有地区,农民都在现代机械的辅助下种植经济作物,并通过日益扩展的铁路运输系统把产品运向市场。农业也逐渐具有了资本化经营的特征。正如一个新英格兰人指出的,农民必须明白“农业就是做生意,如果不明白这一点,事情就麻烦了”。  尽管美国农业仍然以小型家庭农场为代表,但大量的机械化操作已经投入到农业耕作当中,尤其在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地区更是如此。建于1870年代末的北部大平原上的兴旺、富庶的农场昭示了大型农业的发展趋势。成千上万亩的麦田需要巨额的资本投资,事实上,大部分农场归公司所有。就像工厂一样,这些农场依靠机器,雇佣成百上千的工人并仰赖精明强干的经营管理人员。尽管这些兴旺的农场不具有典型性,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地农业正在发生的变化。  虽然农民成功地适应了现代条件下的农业,他们还是从劳动力大军中的主导地位上跌落下来。1860年,农民占劳动力总数的60%,到了1900年,下降到不足37%。同时,农民对国家财富的贡献也由1/3下降到1/4。  美国农业与世界  美国农业的扩张与正在发生变化的全球生产模式和需求息息相关。在19世纪里,欧洲人口剧增,从1800年的1.75亿人增长到1910年的4.35亿人。只有一部分欧洲人仍在从事耕种,越来越多的人弃农从工。在英国,农民仅占全国劳动力的10%,无法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以满足国家的需求。与其他欧洲国家一样,英国需要进口大量的食物。欧洲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促使美国的农民与东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农民一道提高他们的经营效率。  在尝试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牲畜数量的过程中,美国农民从世界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中获益颇丰,同时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德国科学家通过培育出更优化的种子、牲畜和更高产的化肥,推动了1850年以后的农业扩张。在内战期间建立起来的政府向大学赠与土地的制度,确保了美国农学家能够进行持续深入的科学研究,培育品种更加优良的农作物、牲畜,并找到更有效率的耕作方法。美国农民在应用农业机械上充当了开路先锋,例如使用马拉收割机,并向世界其他地区的农民展示了如何才能获得更多的收成。  这种更加广泛的世界一体化有赖于国内外运输系统的改善。在美国,值得信赖的、廉价的运输系统为农民的生产专门化提供了可能:大平原种植小麦;中西部种植玉米;东部农民转向种植蔬菜水果,开发和销售乳制品;南部主要种植棉花、烟草、小麦和玉米;远西部地区则普遍种植谷物、水果和蔬菜。欧洲蒸汽轮船的改进和铁路系统网络的不断扩张,确保美国的货物和产品可以快捷、高效、廉价地运送到相距遥远的市场。  在农民为国内和国际市场实行了专门化生产后,他们的成功日益依赖于外部的力量和需求。银行家们和投资者们(他们当中有不少人来自欧洲)提供资金用以改善运输状况,扩大运营规模;经纪人囤积并销售产品,并通过火车和轮船把它们运往市场。国内外欣欣向荣的经济使劳动者囊中丰盈。然而,在1879—1883年间,由于担心旋毛虫病的传人,欧洲国家禁止进口美国猪肉,使美国家畜饲养者蒙受了损失。当俄国、阿根廷、加拿大的农民转向小麦种植时,国际市场竞争的增强极大地影响了美国经济作物的种植。此外,诸如小麦、玉米这类农作物价格的世界性下跌,影响了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为国际市场提供这些作物的农民。  美国农业的特色  技术革新在推动美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使用畜力牵引的收割机、割捆机以及其他各种新式机器,极大地降低了农活的繁重程度,使得衣作物的生产变得更容易和高效,费用更加低廉。此外,与使用手工工具相比,这些新式机器可以使农民开垦更多的土地。但新机器价格昂贵,许多美国农民都要借钱购买。在整个1880年代,抵押贷款的数额是农业财富的两倍半。  然而,农民逐渐地意识到他们在世界新形势下所面临的危机。在1869—1899年问,生产率提高了40%。但小麦等农作物在国内市场上却供大于求。国际竞争和通货紧缩导致价格一路下跌。1867年,一蒲式耳(8加仑,约30.276升)玉米的价值为78美分。而到1873年,骤降到31美分,到了1889年,则下降到23美分。小麦价格也经历了同样的下跌,从1867年的一蒲式耳2美元,下降到1889年的仅70美分。棉花的利润也急剧下降,由1866年的43美元一大包(重量单位:在美国等于226.8公斤)下降到1890年代的30美元。  价格下降所造成的危害并没有波及所有的农民。由于货币供应的增长比生产率的增长缓慢得多,从内战结束到1900年,所有价格都下跌了一半多(关于货币问题的讨论,参见第19章)。在通货紧缩时期,农民收益虽少但采购价格也相应较低。  然而,通货紧缩也可以导致生产过剩。为了赚取和以前同样的钱,许多农民认为他们应该扩大生产。当他们确实这样做时,价格却降得更低。而且,通货紧缩使贷款的实际价值增加。1888年,只需174蒲式耳的小麦就可以支付利率为8%的2 000美元贷款;到了1895年,同样的贷款却需要320蒲式耳。因此,持续下跌的价格对那些生活在新定居区的农民影响最大,他们为了筹措新的经营资金而背负了沉重的债务。  西部  1893年,年轻的美国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Frederick Jackson Turner)向那些聚集在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的历史学家发表了演说。尽管演讲的时间被推迟了,但特纳的演说还是使很多人感到振聋发聩。他宣称,美国的边疆时代已经结束,数据显示西部已经没有未开发的土地了。尽管他有些言过其实(直到20世纪西部仍有许多土地杳无人迹),但是,特纳的分析确实反映了内战后人们向密西西比河以西快速扩张的现实。1870-1900年,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农田数目增至原来的3倍,1880-1900年,西部人口的增长率也远远超过全国的平均数。  国家和全球背景下的边疆学说  特纳将边疆时代的结束视为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他认为,边疆对美国人性格和美国制度的塑造发挥了核心的作用。在美国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征服莽莽荒野的奋斗历程将从欧洲来的殖民者锻造成为美国人,并且产生了一种“促进民主政治”的粗犷的个人主义。特纳的论点强调了美国经历的独特性,并将其与边疆生活结合起来,这为他赢得了众多的支持者。他的解释补充了长期以来关于美国社会和美国人性格例外论的观点。这符合许多人的观点,他们认为征服特纳所称的“荒原”是一个漫长的奋斗过程。  其实,美国的西进运动并非像特纳讲的那样与众不同。那些向西跨越密西西比河的移民是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分配欧洲人口的运动的一部分。与美国的农民、矿工、牧场工人一样,阿根廷、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的农民、矿工、牧场工人也要求获得土地。与美国人一样,他们认为土著居民没能很好地使用土地,因而,他们要利用技术优势把土地从他们认为落后和劣等的土著居民手中抢过来。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土著居民或者是正处于移民社会的统治之下,或者尽可能地远离所谓的“文明社会”。  特纳的边疆理论对那些改造和开化茫茫荒野的边疆农民致以了崇高的敬意。然而,内战前,那些真正的农民却不愿移居到西部。几乎没人想在这片宽200到700英里、从加拿大绵延到得克萨斯的大平原试试运气。这一区域的大多数地方,尤其是98°经线(西经)附近降雨稀少。树木的缺乏似乎预示了这片平原并不适宜农耕。  牧民的西进,1860—1890年  尽管大平原最初使农民心灰意冷,但它丰饶的牧草却奠定了畜牧业王国的基础。随着加利福尼亚和落基山脉采矿业的发展,在这里形成了一个肉类市场。由于大平原上丛生的禾草能够自动地变成千草,牧民们早在内战前就发现一年四季都可以在此放牧,大平原上畜牧业的美好前景业已清晰可见。  虽然饲养牲畜可以追溯到西班牙传教团体布道的时期,但牧场商业化的实现在某种程度上却是联邦军事策略的副产品。内战期间,北方通过将得克萨斯州从南部邦联的牲畜市场分割出去来分裂南方。到内战结束时,在得克萨斯境内已有数百万的长角牛在悠然漫步。战后修建铁路的风潮又为把这些牛转换成美元提供了便利条件。得克萨斯的牧场主把牛群向北驱赶到艾比利尼、威奇托或道奇城,这些牛被装进火车,运送到芝加哥和堪萨斯城等城市的屠宰加工厂。1860年代末和1870年代,牛仔们将成千上万的长角牛驱赶、贩卖到北方,给业主和投资商带来了巨额利润。

名人推荐

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终止历史价值怀疑论。 在叙述像总统选举、外交条约和经济立法这种公共事件的同时,我们还试图把这种广阔的国家叙事,与充盈其中的个人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在一个按年代编排的框架之内,我们把美国作为一个国家(Nation)、一个民族(People)和一个社会(Society)的历史编织在一起了。  ——加里·纳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荣誉教授 加里·纳什主编的这部美国通史教材,从多种文化交汇的角度看待美国历史的渊源和开端,关注不同的种族和族裔群体在美国社会的经历,重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美国人民(下卷 1865-2002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2条)

 
 

  •   1.印刷和精美,插图丰富,尽管不是彩色印刷,但是纸张手感很不错。2.论述得当,作者也不回避美国社会的丑陋现象,即作者比较客观公正。3.度此书对于理解美国甚至认清中国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毕竟美国的成功和失败的历史经验是我们可以学习的。4.参考资料非常现实,读者可以通过作者给出的因特网参考链接查看到更多更新的信息,扩大知识面。5.此书不仅仅是历史教科书,也可当作休闲术来阅读,因为它确实非常有趣。6.此书有试读本,是免费的,可以在各大书店获得。这种营销策略也是值得推广和学习的。
  •   美国人民是没过大学的教课书 整体介绍了美国的发展,比较注重美国发展中的民间变化和社会实践,总体来说比较全面,但是在经济方面比较少的介绍,相对中国的教课书来说,她更像小说一样,比较固有故事性~
  •   作品非常人文化,很耐读,即便不是为了考试,也可以从中领悟到只有区区几百年历史的美国为何会从一个殖民地国家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具有霸主地位的强国.女儿非常喜欢,尽管厚重,仍爱不释手.
  •   该书对美国历史写得很有特色,很丰富.同时也很客观,也帮我们比较客观的认识我们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由于我本人是非常喜欢读史,所以拿到此书是爱不释手,因为以前从国内历史书上看到美国有些不一样,而且资料也很详实值得一读..
  •   这本书是迄今为止关于美国历史最好的一本教材,一本读物,不带偏见地展示美国的渊薮极其蓬勃兴起的历程。
  •   老师推荐看的,翻译的也不错,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历史,很好的一本书
  •   该书对美国历史介绍很详细,有很多插图和解释,很生动。
  •   很不错的一套书,强烈推荐。对美国的历史有了一定的深入的了解。
  •   极其极其喜欢的一套书。听说现在美国已经出到第9还是10版了?真希望快点出新版。对教学也很有帮助
  •   对于想理解美国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好书,值得推荐
  •   一本很好的书,对孩子了解美国很有帮助!
  •   全方位了解美国。如果同时推中英双语本,就更好了。
  •   上美国史选修课,老师推荐的,非常好!
  •   当当网“心情指数”中现有的选项已经不足了。为什么中国的学者不能就中国的近现代史写出如此波澜壮阔的巨作,足以激发我们去思考我们的未来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全面落后,已经在最具有传统的史学领域展现出来了
  •   内容非常有用。语言也很生动。
    但是如果能将内容再延伸一些到2007年的经济衰退就好了。
    关于经济的描述有些少了。
  •   另一种风格的历史书。虽然说是为准备考试买的吧,但是感觉还是很好看
  •   创建国家
  •   我是世界史的硕士研究生,老师推荐看的书,我看过后觉得历史框架顿然清晰,非常好的一本书!
  •   伟大的民族,伟大的国家!!
  •   强烈推荐,中国的史学家们应该从新学一下如何去书写一段珍贵的历史,不要总是意识形态的屁股去侮辱伟大的5000多年珍贵历史财富
  •   宏大的历史观,很好的一本书!!!
  •   这本书知识丰富、客观、获益匪浅。
  •   其实还没看完,但是自己懒,书是极好的
  •   感觉就正版的,没发现有什么问题,送货很快
  •   经典之作~~~
  •   偶像推荐,希望别失望
  •   RT 这书是帮表弟买的 他念AP的教材 买这个中文版来复习 既然都选作教材了 应该还不错 包装也挺好 很精致
  •   纸张很好,内容也好!要是英文原版的就更好了!
  •   Very Good!............................................................
  •   读起来感觉不到枯燥的
  •   非常好的书,介绍给朋友!
  •   第一次看到如此好看的书.
  •   通俗易懂,形式非常新颖,比国内出的好多了~
  •   叙事详尽内容宽泛了解美国历史的好书不过客观性似乎略有不足
  •   好书,很全面,也体现了美国史学最新的研究动态。但翻译得不太好,同一人名字在前后章节中的翻法不一致,希望推出英文影印本。
  •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以丰富和详实的史实资料,告诉你美国到底怎么一回事。
  •   还没来得及看,随便翻了一下,里面有大量的图片,图表,这种治学态度值得我们的著者学习。
    不过纸张似乎不怎么样,随便翻了一下,就发现好几处折纸和切割补齐的地方。
  •   中国人说我们的史书,史料浩如烟海,我们有正史,野史,等等.其实外国人的史料可能更多,比如我们可以在这部书中看到一些很普通人的日记.印第安人的绘画.

    可能是治史观念不一样.不过这么多年的交流融合,中国学者也向外国学了不少东西.
  •   书是一本好书;印刷的质量也不错;内容比较翔实,且配有不少的插图,很有意思,值得一读
  •   满怀期望地拿到了这本书,但读的过程却充满了失望。这本书除了印刷精美之外,可指摘之处很多,简要提三个大的方面。首先,该书的翻译语言不通顺,文体不统一(译后记中提到的翻译人员就多达19名)。其次,该书尽管材料详细,但缺乏有效的概括和论证,因此这种“详细”几乎等同于“琐碎”。最后,从学术角度看该书缺乏专业水准,对某些现象的浅显描述很可能误导读者。
  •   能让我们更好了解美国的历史和美国的民主.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   原书应该是很好的,但是译笔较差。众多的翻译人员各管一段,所以文风无法统一。翻译过程相当粗糙,不懂得调整语序,不懂得变化句式,似乎根本不关注中文应有的语言结构,唉
  •   这本书是学习和了解美国史必备的书籍,是美国大学生学本国历史的用的教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美国人是怎么描写和看待自己的历史的。
  •   呵呵,还没看内容,看上去印刷的很好,内容也很丰富呢。
  •   历史本来是有血有肉的,可是国内的历史老师却把历史写得一本正经,标榜自己教材的学术价值.看看这本书,才知道什么叫历史--历史教科书.
  •   书提供很多的思考的角度,是不同于国人的,令人耳目一新,巨作!值得推荐!
  •   很好的历史书籍,值得收藏
  •   当当买的上,亚马逊买的下,都在两家搞活动时期买的。好书不用多说,尽情享受。
  •   非常好,对认识美国人民很有帮助
  •   买回来就被接走了~不错不错~
  •   送货非常快,内容非常丰富,了解美国文化和历史必看的一本书,要注意页数不是1000多页,而是和上册合起来总共那么多
  •   纸质不错,插图清晰。以前在学校看了上册,这次买的是下册,还没看,应该不错。
  •   2012年6月27日订购上册,次日收到,7月8日因质量问题换货,同时订购下册,7月21日发货,23日收到。6月30日开始读上册,7月26日读完;7月28日开始读下册,8月18日上午读完全书。其余参见对上册的评论,该评论同样适用于下册。
  •   在亚马逊买了这么多书,每本书都还不错。特别这次活动,让我相当于5折买了很多好书。《美国人民》很给力,物超所值。
  •   看惯了中国填鸭式的历史书,这本书还是满有新意的.了解美国历史的第一本书.但是太厚,不易携带,没法在空时随时翻.书的质量不错.对送货速度赞一个
  •   讲解很详细,很喜欢,包含大部分内容,值得购买!
  •   质量不错,感觉很好
  •   一直想买的书,学习美国历史的经典教材!
  •   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下)
  •   好书 经典 内容好 喜欢
  •   书是全新正版 价格便宜物流好
  •   书收到很满意 物流好 很满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