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美学

出版时间:2006-1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陆扬  页数:266  字数:261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人类怎样以他们的自由精神来超越对死亡的恐惧和困顿?怎样才能使我们宛如流星的短暂生命变得灿然生动起来呢?    死亡的审美价值从根本上说,在于人类怎样以他们的自由精神来超越对死亡的恐惧和困顿。本书以死亡的美学角度为出发点,用充满哲理和诗歌一样的语言探讨了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念以及死亡与崇高、悲剧、宗教、灵魂鬼怪世界的审美关系,并解析了死亡的现代意识和种种自杀现象。

作者简介

陆扬,1953年生于上海市。1969年初赴吉林插队。1990年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师从贺祥麟先生攻读欧美文学,蒋孔阳先生研习西方美学。著作主要有《德里达:解构之难》《幽默人生:林语堂的魅力》等。有介绍西学的论文一批,英译中和中译英译作若干。现为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

书籍目录

引言一 死亡的审美价值 1 死亡恐惧 2 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念 3 中国文化中的死亡观念 4 死亡的审美价值的两个契机二 死亡与崇高 1 崇高辨 2 苏格拉底之死 3 耶稣之死 4 屈原之死三 死亡与悲剧 1 死亡与悲剧的起源 2 从偶然到必然的悲剧结局 3 生存还是毁灭 4 中国的死亡悲剧四 死亡的现代意识 1 死亡本能 2 向死的存在 3 荒原上的雷声五 灵魂鬼怪世界 1 灵魂与再生 2 灵魂与美 3 鬼怪故事解码六 死亡与宗教 1 长生 2 大死与大生 3 复活七 自杀的迷思 1 《绅士自杀指南》 2 作家与自杀 3 圣经中的自杀 4 花当樱花 人当武士

章节摘录

书摘耶稣之死    耶稣之死是死亡与崇高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传统中的一个原型。与苏格拉底之死的毫无痛苦,以及他表现出的惊人的坦然和从容不同,耶稣是在极度的痛苦中辞别人世的。耶稣之死及其复活以一种更为神秘的超验力量,将人的目光引向了彼岸世界的美。    耶稣的身世本身是一个谜。在基督徒看来,他是上帝道成肉身来拯救人类的“弥赛亚”即“救世主”,而除了更像文学,不像历史的四篇福音书的记载,有关耶稣生平基本上没有一页档案留世。罗马史学家塔西佗《编年史》中有一处提到过“基督”,称以此得名的教派是一个讨厌的教派,发源于犹大省,又传人包纳了一切污垢的罗马。但也仅此而已。另一个叫人纳闷的事实是,公元1世纪,耶稣同时代的犹太哲学家斐洛不遗余力地用寓言解经法来阐释《旧约》,可是也只言未提耶稣。或者因为斐洛住在亚历山大,同耶稣道途相隔,不得闻其英名?但是《约翰福音》显示这一切都无关紧要,反之耶稣出身的崇高足以同上帝比肩。由此我们看到了气势恢宏的另一种创世模式:“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上文的道(word)一语在希腊文是“逻各斯”(logos),逻各斯最早由赫拉克里特引入哲学,是为宇宙的根本大法。但诚如“理式”(eidos)的本义是形相,即便它在心而不在目,逻各斯同样有一个感性的最初涵义,即言说。德里达以逻各斯中心主义为柏拉图以降西方理性中心主义的别称,着眼点即是他所谓的以言说压制文字的西方全部语言乃至文化的历史。道可道,非常道,逻各斯是上帝之言,它不但包括说出的话,而且包括未说出的话,这就是理性。此外,逻各斯固然不能说是有人格的,可是也很难说是没有人格的,这就为基督教三位一体理论提供了灵感。逻各斯道成肉身即是耶稣基督。“道与上帝同在”,意味着耶稣与上帝有区别。“道就是上帝”,意味着耶稣在最充分、最完全的意义上就是上帝本人。正如《罗马书》所言:“他(基督)是在万有之上永远可称颂的上帝。”    可以说,《约翰福音》以上创世描述或者说耶稣降生图式是在很大程度上将古希腊的理性传统和希伯来的神秘传统合而为一了。耶稣的崇高因此在这里更为清晰地显现出精神的必然性和超越性。值得注意的是,“生命”一语在《约翰福音》中出现了36次,而在《新约》其他篇章中最多不超过17次。“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意味着耶稣就是生命,就是光,他同时具有一切人的品质和神的品质。在同卷书中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又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这一舍我其谁的气概虽然并不多见于平日里更多谦卑和忍让的耶稣,但由此我们读出了耶稣藉光照亮世界的那一种神秘的崇高。那正是上帝君临天下的风范。    但是假如我们排除包裹着耶稣基督的神秘氛围,仅仅把他看做是一个普通人,就像未被神化的乔达摩、穆罕默德那样,我们就将发现耶稣之死同样展示了一种无所畏惧然而是充满痛苦的超越精神。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年仅37岁。他的死极为惨烈,极为痛苦。他厌恶死,渴望生。在他这样的年龄,他更有理由保存生命,完成他未竟的事业。然而耶稣选择了死。这使他成为基督,也使他复活,使他在西方文化史上成为替人类受难和殉道的象征。    同苏格拉底一样,耶稣是为莫须有的罪名受难的。这罪名是耶稣自称基督即弥赛亚,要当犹太人的王。这不过是犹太教中保守势力的欲加之罪。耶稣号召革除犹太教的清规戒律,对经律教师的权威提出了挑战。他要把教传到不施割礼的异教徒中间去,更以末日审判的思想预言着天国的来临。这就使法利赛人这些伪善的保守派们深恶痛绝。    耶稣本人曾多次意识到死之将临。他早就告诉他的门徒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过三天复活。”以后他又一再重复了这些话。这些死亡预言造成一种紧张恐怖的气氛。人必有一死,人类本身也总有消亡的一天,这也许是耶稣末日审判思想的一个弦外之音。在这一情势下,是信仰上帝还是反抗上帝,是求善还是作恶,这无疑是一个相当严峻的选择。    耶稣选择了死。于是有了逾越节的最后的晚餐。耶稣及十二个门徒都来赴宴了。饭桌上耶稣说:实话告诉你们,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这话引起轩然大波,叫众门徒不知所措。有人问:主,你说的是谁?耶稣回答说:我把在碟子中蘸过的面包递给谁,就是谁。他把面包递给了将耶稣卖了三十块银币的犹大。    达·芬奇曾据《新约》上述记载创作了名画《最后的晚餐》。画面上耶稣和十二门徒全部面向观众,在长桌后一字儿排开。坐在正中的耶稣,头部正好受到中间窗户光亮的衬托,平静的面容上略显无奈,有种仁慈的美。此刻他正淡淡地说出了那句惊人的话:“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众门徒震惊不已,姿态各异。唯恐惧中仰向后方,右手不自觉地握住一袋银币的犹大,脸隐在阴影中,益增其形象的阴险和卑劣。美善与丑恶构成强烈的对比。    当时犹大接过耶稣的面包悄悄溜出。耶稣一行走出客店,来到客西马尼果园。耶稣在这里作了最后一次沉思。他可以出逃,但出逃意味着默认有罪,意味着思想的失败。他正当盛年,来日方长,而一旦落入仇人手中,必被残酷害死无疑。然而耶稣选择了死。他对他的门徒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曾经对旧势力毫不妥协、坚决反抗的耶稣,在此我们看到,是甘愿做一个沉默的受难者了。    耶稣面对他屈辱的死亡没有反抗。犹大率人来捕捉耶稣时,彼得曾拔刀相对,砍去了大祭司仆人的一只耳朵。但是耶稣劝住彼得,又治好了伤者的耳朵。耶稣曾经近似一个暴力主义者,他曾经用鞭子来清洁圣殿,他要打破一切世俗秩序,他说话也斩钉截铁,绝没有苏格拉底曲里拐弯兜圈子的辩证法作风。比如他说:“凡在人面前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认他。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要叫地上太平,乃是要叫地上动刀兵。”这就极有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气概。然而,在死亡面前,性格多少显得容易冲动的耶稣,充分显示出了一种默默忍耐的殉道者的尊严。    耶稣之死亦具有偶然性。通读《新约》,我们会发现耶稣死得阴差阳错,很大程度上是为他自己的意志所左右的。非置耶稣于死地不可的是犹太教中的保守派别,那正是他的同胞。当权的罗马统治者却无意剥夺耶稣的生命。耶稣被解到大祭司的府邸后,大祭司问他:你就是上帝的儿子基督吗?耶稣回答:是的,你们将会看到人子坐在全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大祭司如获至宝,他说:你们都听见了吗?我们不需要别的证据了,他亲口说了这渎神的话,这不就是证据吗?当时就草草判定了耶稣死刑。    但真正执行生杀大权的是罗马总督彼拉多。祭司们将铁链锁住的耶稣带到后,彼拉多深信耶稣无辜,是仇人妒忌心的牺牲品。他有意开释耶稣。他问耶稣: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答:是的,你说得是。彼拉多又问:他们告你这么多罪名,你没有听见吗?这些罪名包括诱惑国民、鼓动抗税等等。但是耶稣一言不发。彼拉多传来祭司长和长老,坦率地告诉他们,他没有发现耶稣触犯罗马法律。他准备鞭责一顿后释放耶稣。当时有个惯例,每逢逾越节,将按众人要求释放一名囚犯。彼拉多让众人在耶稣和一个叫巴拉巴的杀人犯之间二择其一。这时候假如耶稣略示屈服,满足法利赛人的报复心理,未必没有生路。但耶稣沉默无言。在祭司鼓动下,围观人众高呼巴拉巴的名字。彼拉多至此心犹不忍,他问众人:我能将你们的王钉在十字架上么?祭司长回答:除了凯撒,我们没有王!彼拉多知道再说也无济于事,为免内乱,终于让步。他“拿水在众人面前洗手,说:‘流这义人的血,罪不在我,你们承当吧。’众人都回答说:‘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于是彼拉多释放巴拉巴给他们,把耶稣鞭打了,交给人钉十字架。”    耶稣死得极为痛苦,极为屈辱,全没有苏格拉底那种面临死亡的泰然自若和从容不迫。他更像一只任人宰割的羊,给人的感觉是压抑的、沉重的。他受到罗马士兵的戏弄,众兵丁给他披上紫色的长袍,戴上荆棘编成的冠冕,然后朝他脸上吐唾沫,朝他下跪道:犹太人的王万岁!戏弄够了才押去执行。他受难的十字架上挂着一个牌子,上书彼拉多写的:“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这意味着犹太人将为他们绞杀了这个无辜的生命负责,意味着耶稣乃是他自己的同胞们献给上帝的祭品。上午9点,耶稣被钉上十字架。半日后,人们听到耶稣大声喊着说:“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这是泣血的生命之声。耶稣是否有一种被上帝遗弃了的感觉呢?    耶稣死了。    P72-76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死亡美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2条)

 
 

  •   读完陆扬的《死亡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感觉心情是轻松的,虽然它所谈论的话题是却沉重的,其蕴涵的思想分量也是巨大的。在笔者看来,《死亡美学》一书是作者引领我们由死亡开始做的一次美学启蒙与漫游。
  •   《死亡美学》这本书通过美学角度对死亡进行了剖析,从图书馆借了后再去买的,对死亡的看法,由死向生,是我们人所应认识的。
  •   死亡的味道里,总有一丝甜甜的气息在抚慰人的恐惧
  •   选择这本书主要是因为这段时间我在思考死亡,虽然和我的年龄并不相符合,但伟大的诗人都会先知先觉地思考这个问题。死亡和生命是紧紧相连的,懂得死才能更好地生。建议有思想的人多多研究一下,尤其是对那些喜欢文学,艺术和哲学的同道中人。。。。。。
  •   和西方死亡哲学一起买的,很不错
  •   书的本质还是很不错,让你认识死亡其实还有另一个方面的、所以一定要多去看看这本书 、多不错的
  •   死亡,不是终结,是新的开始!
  •   未知死焉知生?直面死亡,让活着更加平静、自主和深邃!
  •   这是本质量很好的书。这质量不仅指书的印刷和装订,还包括里面的内容。它能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讲解从西方至东方人们的生死观,喜欢美学的朋友,此书值得收藏哦。
  •   很早就听说过这本书今日一看果然很好对哲学美学宗教学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读一读很不错的
  •   当当的美学书籍也是很不错的 很好
  •   写论文要用,但真的不错
  •   装帧简单大气,内容好。对我写论文很有帮助
  •   早先在大一的时候就读过这本书,写的很深入,有许多值得人们对生与死深入思考的地方,但是,话又说回来,未知生,怎知死。在上帝没有叫你死的时候,就先好好活的吧。活着才是最美的
  •   永恒的经典,确实很具有参考价值
  •   很早就看了这本书,一之很喜欢,书的质量很好
  •   曾在图书馆借过,不过却无机会拜读买来后,看看序言和目录,就可以略微知晓此书书的思想含量陆老师的这本书,能够同时体现感性与理性,却为好书另外,书的质量也不错
  •   最值得一读的书
  •   文笔非常美,让人读了心生悲壮
  •   引人思考的作品~~~
  •   朋友很喜欢!文字很好!
  •   内容比较多,但还算易懂
  •   挺好,很好,不错
  •   性价比很高,内容不错。
  •   “死亡促使人沉思,为人的一切思考提供了一个原生点,这就是哲学。死亡促使人超越生命的边界,臻求趋向无限的精神价值,这就是伦理学。当人揭开死亡的奥秘,洞烛了它的幽微,人类波澜壮阔的历史和理想便平添上了一种崇高的美,这也就有了死亡的审美意义。”这是陆扬教授写在书封面上的短语,真可谓点睛之笔。
    持卷在手,展卷阅读,渐渐进入了一场死亡之旅,神秘、肃静、恐怖、凄美等感觉,让我对死亡有了不同的观感,有了不同的认识。或许,当人参透生死,人生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那些关卡就不算什么了。我深深的沉迷于书中的篇章,沉醉于陆扬教授从东西方文学中列举出的一个个故事,一幅幅画面。
    第三章中英国19世纪前拉斐尔派画家密莱司曾作画《奥菲利亚》,描绘这位纯洁少女的美丽之死:奥菲利亚仰面卧在水上,手中握着花枝,半开的双唇似乎仍在低唱,绿色的纱裙如浮萍般飘起,载着从岸上的鲜花缓缓向前流动,画面极富情致之美。这幅流动的画面不禁让我想起了《牡丹亭》,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生死死,循环往复,不用抱怨,一切都会有个了解。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骷髅托梦的故事,庄子出使楚国,路遇骷髅,对其发问完,竟将骷髅当枕,呼呼睡去。庄子具有何等的胆识,竟无惧于骷髅,无惧于生死,越来越羡慕庄子,羡慕他飘逸无羁的豁达,自由自在而来,自由自在而去,生也不忘,死也不求,随遇而安,如此的超脱。或许,当人摆脱一切患得患失的考虑,无牵无挂地观照死亡的时候,所体验到的,恰是一种齐天地得逍遥自在的极至境界,生于尘土,归于尘土。
  •   适时而死,死在巅峰者最幸福。死亡这个看似恐怖的话题却蕴含着深厚的审美价值,死亡与崇高、死亡与悲剧,死亡的现代意识、死亡与宗教,在不同的时空里有对死亡的不同解释。这本书是老师推荐的,真的很值得一看,无论是美学、文学专业的学生,还是其他行业领域的人,这本书都会使你受益匪浅。
  •   该书辞藻华美,旁征博引,从古希腊文化中著名的苏格拉底的理性死到耶稣的惨烈的死,再到中国文化中屈原的崇高死亡原型,无不显示了作者在哲学和美学方面深厚的专业功底。同时,也许真的要频频使用“洞烛”“范式”等既时髦又冷僻的辞藻才能使文章避免流于平庸?
  •   我对于死亡其实不想多说,似乎看死亡的书籍是一种人生消极的表现,所以我一般不公开讨论死亡。未知生,焉知死?或许如此,而未知死亡,焉知生活的美好?对于未知,人类充满了好奇,死亡亦属于未知,了解死亡,有助于减缓自己面临死亡时的焦虑情绪。
  •   该书从内容到形式都是该类主体书籍的上乘之作。面对死亡,你不知道怎么对待,走进这本书吧。
  •   这部真的很好,哲学的问题就是“我是谁”以及“死亡”的问题
  •   很经典的书,看过以后有种恍然之感,原来死亡也具有别样风情
  •   很好。有讲到众多文学巨匠自杀的分析 这段我很好奇但又不敢看
  •   这本书比较适合忧郁的人看,,,性格开朗的人看了要疯掉的。。但书的确不错很好
  •   纸质手感不错,但是收货之后发现有一边的脚被磨得有点发黑,强迫症的孩子受不了,应该是快递的问题,明显袋子已经破损。
  •   不错的书,但有点啰嗦
  •   颜翔林的比较规划。
  •   有点失望,没有深刻的思考,文笔也不怎么流畅,没有省视人生,思考死亡,何谈美学??
  •   或许,这是一本不错的书,通读一篇下来,着实学到了不少,确实有些值得深思和记住的地方,作者在罗列各大思想家关于死亡的哲思,各神话传说对死亡的感受确实做得到位,但是值得商榷的是,通篇下来,真正作者的想法没有明确的体现出来,文章较长的篇幅有些许凑字数的嫌疑……而且,可能也是本人我的见识不够足,个人感觉较长段落适合略看,走马观花……
  •   作者自己的观点很令人失望啊,片面表观,但是引用的例证都是值得反复读的好书~把它当做一本导读也许有点意思...
  •   很失望,北大的书看来也很一般般,很空洞,无启示
  •   对于死亡本身来说,并没有美学的研究价值,没看懂作者要表达的内容也!!!
  •   语言过于花哨!
  •   书是本好书,但完全是又脏又旧,就像是垃圾处理场捡到的一样。完全失望,书折坏了。运输有问题。也许,书就是从附近的书店卖不掉的被人弄坏了的书。我还不如多加些钱买不打折的。当当还不不让人放心,把书店卖的掉的坏书、脏书给过网络来销售。因为送来是打包好了的,我通常没折开看。
  •   书中除了一些难懂的哲学语言外,就是一些很不习惯的表达如:“主题”说成“母题”难道哲学博士都是这样写书的吗?举的一些例子还凑合,有点可读性要之,一般吧(“要之”也是书中经常出现的词哦,哈哈)
  •   嗯嗯质量可以吧,般般
  •   陆扬老师是中国著名的美学学者,是第一个将后现代主义之父詹明信的著作介绍到中国的人,当年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来华巡回讲演时,特邀陆老师做同声翻译。不为别的,就因为陆扬两个字也要收藏买这本书!与一般的研究死亡的学者不同,陆老师有深厚的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学的功底,他对欧洲中世纪诗歌美学的研究至今还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里程碑。在这个意义上,此书的学术价值非同寻常。
  •   从哲学、美学角度看待死亡,都是些理论性的东西,主要聚焦在文学层面和思想层面。当年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没有看到这本书,不然应该会很有助益,但是不写论文、不作学术研究之用,就显得效用有限了。这类书都有点把死亡夸耀的美好无比、轻松无比的倾向,闲时看来消遣用。
  •   不仅是一读,二读也可以啊!
  •   只是简简介绍了一些死亡与自杀的例子,没有多少创新思想
  •     英国17世纪诗人安德鲁 玛弗尔《致他羞怯的情人》,第一部分建立在时间-永恒,主动-被动,生-死等一系列二元对立上。
      
      
      古希腊文化里以不朽的灵魂对必朽的肉体,构成一个二元对立,这个二元对立的历史远较将之哲学化的柏拉图更要悠久。一般认为它的直接来源是近东的诺斯替教的神秘主义。
      
      希腊诸神中,美神维纳斯,即阿芙罗蒂特的诞生是最为独特的,它体现的是生命-死亡,繁衍-阉割这样壁垒森严的二元对立。
      
      不同于西方灵肉对立的二元论,中国文化中宇宙观是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所以西方文化中死亡的两种基本价值走向是乐死恶生和乐生恶死,而中国有乐生安死的传统。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而且美和崇高是并立的互不从属的,那作为生命对立面的死亡无疑就不是美的事物了。但18世纪英国美学家爱德蒙 伯克首次将崇高确立为审美范畴,车也许不会否认死亡可划入崇高范畴,这样一来,它也理所应当是美学范畴了。
      
      善合目的性(人有实现价值的诉求,善是一种社会美),真合规律性(生命的本相)。
      
      黑格尔致力于从精神方面来阐释崇高,与康德的崇高不在自然界,而在我们心里的论断如出一辙。
      
      死亡中的崇高,体现的是悲剧性,它是黑格尔所说的两种伦理道德力量的必然冲突,也是恩格斯所说的历史的必然要求与此一要求暂时无可能实现之间的必然冲突。如果有一天,人类真的从必然王国走入了自由王国,崇高,悲剧性,这些还存在吗?
      
      死亡是必然,将有罪的无罪的一概毁灭。西方悲剧的逻辑是命运的逻辑,而不仅仅是道德的逻辑。多为理性与私欲并存,在两者的剧烈冲突中,通过毁灭来彰显理性的光辉。而中国悲剧的悲剧性集中表现在善与恶这两种伦理力量的必然冲突上,较少涉及人物内心的矛盾。个体生命在死亡面前那种常见的畏惧、悲戚、痛悔等情感皆被净化了,将理性高架于生死情节之上。对道德感和生命观念一旦采取一种过于理想化的态度,死亡在悲剧中所激发的恐惧和怜悯之情很大程度上是被理性淡化了,乃至死亡本身也渐而悄悄退出了悲剧。这不妨视为死亡在中国悲剧中始终没有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死亡在存在主义中,可谓最大限度上将文学和哲学两个领域沟通起来了。萨特既是第一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又是第一流的存在主义文学家,死亡在萨特这两个领域的著作之中无疑都占有显赫位置。而谈萨特同样不能不谈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向死的存在,即死亡是此在固有的一种可能性,人一路奔向这一终点。萨特:死亡是一个偶然的事实,不能发现我的死,也不能等待它,因而也不能对它采取一种态度。它是荒谬的。加缪:另一位存在主义大家,他笔下的世界更荒谬,生死均荒谬,唯有人对自己行为的一种责任感可为生与死充实存在的意义。有一种漫不经心的冷峻。
      
      新柏拉图主义:和柏拉图的理性哲学(包括基督教基本教义)一样,将一个完整的世界一分为二,以超越肉体的纯精神的存在为至善至美的本真世界,反之以人能感知的一切形色声貌为变化无定的现象世界。灵魂对肉体,理智对情欲,本质对现象等一系列为传统哲学奠定基础的二元对立因此形成。西方文化高扬理性否定感性的认知传统也因此被确立。
      
      
  •     近来这一个月,一直在读此类相关书籍。
      
      此书作者在资料丰富程度上,哲学内蕴上,逻辑建构上,人生哲理上,研究方法上……在我阅读的10多本书当中,都不是第一名。
      
      但是,我很喜欢作者的文风。现在书不在身边。依稀记得作者是研究文艺学(抑或是美学?)出身的。也许是这种不同于其他书作者(都是哲学、宗教学、社会学方面的学者)的知识背景,使得他的行文轻松而不乏深蕴,流畅而不轻浮,节奏明快,停歇适当,文采清扬,耐人寻味。
      
      可以在一个暖暖的午后手持香茗,细细品读,时有妙语佳句,值得摘记。
      
      此书中的死亡描述,确实已上升为一种美学语言。
      
      正是这本书,使埋头于纠结众多死亡学家的理论体系的我,眼前一亮,有了喘息的空间。当然,它的姿色,是有内涵的姿色。
  •     旁征博引,阐述基本的死亡知识体系
      其实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活的不如死般痛快..
      嗯…每个人的死亡观都不同,有的人视死如归,有的人贪生怕死,都是很正常的,没对没错~不管怎样,客观的是我们都面临着死亡,这是自我们降生以来会缠绕我们一生的恐惧感,看过之后并不会影响什么,死亡依旧会准时降临,更乐优地继续生活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