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第十二辑

出版时间:2009年4月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平原主编  页数:28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一书的“导言”中,我曾提到:“人类历史上,有过许多‘关键时刻’,其巨大的辐射力量,对后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你都必须认真面对,这样,才能在沉思与对话中,获得前进的方向感与原动力。在我看来,‘事件’早已死去,但经由一代代学人的追问与解剖,它已然成为后来者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料。对于二十世纪中国思想文化进程来说,‘五四’便扮演了这样的重要角色。作为后来者,我们必须跟诸如‘五四’(包括思想学说、文化潮流、政治运作等)这样的关键时刻、关键人物、关键学说,保持不断的对话关系。这是一种必要的‘思维操练’,也是走向‘心灵成熟’的必由之路。与‘五四’对话,可以是追怀与摹写,也可以是反省与批判;惟一不能允许的,是漠视或刻意回避。在这个意义上,‘五四’之于我辈,既是历史,也是现实;既是学术,更是精神。”本辑集刊出版,恰逢学界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毫无疑问,我们必须有所表示。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现代中国的命运密不可分。此前八十年,“纪念五四”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一件大事,但也不无“走过场”的时候。近年风气陡变,随着保守主义思潮的迅速崛起,社会乃至学界对五四有很多批评,对此,我们需要作出回应。并非主张“坚决捍卫”,而是希望站在新时代的立场,重新审视五四新文化运动。

书籍目录

论文 作为运动的新文化 “文学革命”的另一面    ——民初政治言论视野中的“文学” 思想史视野中的“娜拉”问题    ——以胡适、鲁迅与周作人为中心 胡适“中国文艺复兴”思想研究    ——中英文著述的互动与展开 1930年代左翼文学对五四的叙述 现代散文与传统的再发明        ——作为激进诠释学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我思想,故我是蝴蝶    ——《中国新诗总系·30年代卷》导言(上) 新诗理论中的“形象之争”:美学、政治、形而上学 “言志”的苦心与文心    ——周作人“苦住”期间创作之分析 “长不大”的三毛:从早期的都市顽童到1949年前后的流浪儿 中国现代哲学建构的理路(上)演讲与评论 重建“文学史”书评 文学、思想与政治的纠葛    ——读木山英雄《北京苦住庵记——日中战争时代的周作人》 “去政治化的政治”与政治主体性的重建    ——评《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 在对鲁迅的承担之中    ——读《现代如何“拿来”——鲁迅的思想与文学论集》 在中国追索“现代”    ——评《人·历史·家园:文化批评三调》 “现代性”视野的拓展    ——评《革命与形式——茅盾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1927--1930) 作为“左翼”的鲁迅及其可能性    ——《无数人们与无穷远方:鲁迅与左翼》读后 “国民作家”与“国家”视野    ——评董炳月《“国民作家”的立场——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研究》 作为话语的“晚清古文”    ——评柳春蕊《晚清古文研究》 幻象背后的真实    ——评《传媒的幻象——当代生活与媒体文化分析》 报刊研究介入理论热点探讨的可能性    ——评董丽敏《想像现代性——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研究》 “马赛克”型都市图景的重演    ——评《戏剧、革命与都市漩涡——1930年代左翼剧运、剧人在上海》 记忆与呈现报刊的另一种方式    ——评《北京的舆论环境与文人团体:1920--1928)编后

章节摘录

  作这运动的新文化  一 新文化如何运动  什么是新文化运动?对于1920年代前期实际从事文化运动的各方面的势力来说,答案肯定不是唯一的。不过,后来者更信用其追封的领袖人物的说法,所以引述最多的是陈独秀1920年初在上海的一次演讲,题目就叫《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他先划定文化的疆界,包括科学、宗教、道德、文学等领域,将军事、产业以及实际政治排除在外,然后径直进入各个领域的内部进行辨析。②陈独秀的这次演讲,其实只勉强回答了文化是什么的问题,而忽略了何谓“新……运动”。对于新文化运动,首先应该关心的是如何运动,然后才去判别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以往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叙述,大多围绕中心的人物、社团、报刊展开,缺乏使运动成其为运动的观念。从浑朴的过程的观念出发,就会追问:新文化作为运动的同一性是如何形成的?或者说,作为一个整体的运动,新文化如何从局部的、地方性的运动中获取动力?  周策纵梳理五四运动史时曾指出,“新文化运动”这个名词在五四以后的半年内开始出现,到1920年初变得十分流行。  ……

编辑推荐

  《现代中国(第12辑)》内容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现代中国的命运密不可分。此前八十年,“纪念五四”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一件大事,但也不无“走过场”的时候。近年风气陡变,随着保守主义思潮的迅速崛起,社会乃至学界对五四有很多批评,对此,我们需要作出回应。并非主张“坚决捍卫”,而是希望站在新时代的立场,重新审视五四新文化运动。  有感于此,北大中文系除刊行同人文集《红楼钟声及其回响——重新审读五四新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还将在4月23—25日召开“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集中讨论如下话题:五四新文学及新文化内部的多元场景;五四新文化与晚清新学的历史纠葛;新文学与新学术;民间文学与大众文化;五四文学与左翼文学;新时期文学与五四之关联;台港及海外作家如何与五四对话;重读五四与保守主义思潮等。  本辑所收有关五四各文,均出自北大学子之手——美国纽约大学张旭东教授早年也曾就读北大,因此,也就不见外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现代中国.第十二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很少见的学术辑,陈平原主编的,有风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