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大学教师专业化

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伟  页数:310  字数:404000  

前言

  大学教师,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大学教师的思想信念、价值取向和工作士气,足以从根本上决定高等教育的质量、影响高等教育的成败。从欧洲近代大学产生起,每一次大型的高等教育变革,都会同时伴随着大学教师的变化与发展;每一个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急剧变革的时代,同时也是研究大学教师成长机制与发展规律的难得时机,往往会催生出大学教师领域富有时代特征的研究成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特别是欧美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逐渐消退、大学陷入“寒冷的冬天”时,为了寻求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契机,有关大学教师的研究再次兴盛,并提炼出了一个专用术语:“academic profession”。以此为题,卡内基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OECI)等组织曾资助了一些大型的大学教师跨国调查和比较研究,阿尔特巴赫、伯顿·克拉克、欧内斯特·波伊尔等著名专家都曾领衔主持过此类项目。其中,20世纪90年代由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资助、由阿尔特巴赫等人主持的14国/地区调查,影响非常大;作为这次国际合作调查的延续和深化,2004年,以美国、德国、荷兰、英国、法国为主要发起国,一些著名的比较教育研究者决心再次对大学教师展开国际性调查和比较研究,这个倡议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包括21个国家/地区的研究项目。  进入21世纪之前,我国对大学教师的学理研究和实证调查都比较欠缺,有关大学教师的思考,大多是在“师资建设”、“教师管理”等逻辑框架中进行。这些思考往往把大学教师看作管理对象和操作客体,并没有把他们当作相对独立的社会主体,也没有深入考察他们的独特本质、成长规律及发展逻辑。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有关知识分子的研究,虽然能够相对超越这种逻辑框架的限制,但它们只是对“知识人”的一般性考察,并没有特别、专门地探讨大学教师群体的特殊规律。在中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教师队伍的规模跨越式增长的背景下,为了保证并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了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思考大学教师问题。

内容概要

在中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教师队伍的规模跨越式增长的背景下,为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有必要认真思考大学教师专业化问题。    本书选择了大学教师专业化运动最富代表性的英、德、美三个国家,从历史学、组织学、社会学三个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比较和分析,读者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到西方大学教师职业的发展历程及所面临的挑战。    本书为我们理解和分析中国大学教师职业发展及高等教育改革等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作者简介

陈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书籍目录

序绪论:“认识你自己”    一、大学教师专业化研究的论题由来和基本立意    二、大学教师专业化研究的进展与概况    三、本研究的主要论题及框架设计    四、本研究的主要概念第一章 西方大学教师的神圣化特权:中世纪遗产    一、西方学术生活的体制化和学术专业的萌芽    二、萌芽状态学术专业的神圣性质    三、“神圣化”大学教师的社会特权第二章  西方大学教师的专业化变革:历史学解读  第一节 德国大学教师的国家主义建构    一、德国学者社群的神圣化传统和民族化变革    二、第一次大学运动与德国学术专业的萌芽    三、柏林洪堡大学与德国学术专业的成熟  第二节 英国大学教师的妥协式变革    一、英国大学教师变革的历史前提    二、英国大学教师变革的历史概况:以牛津为例      三、英国大学教师变革的新型尝试:新大学运动    第三节 美国大学教师的专业化上升    一、殖民地时期北美学院的初建和教学人员的神圣性特征    二、独立战争后院校组织的创新和教学人员的专业化上升  三、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成立与美国学术专业的成熟 结语第三章  西方学术专业的基层建制:组织学分析  第一节 德国学术专业的讲座制度    一、讲座制度的形成与德国学术专业的权力分配    二、讲座制度的运行与“研一教一学”连续统一体的系统构建    三、讲座制度的巩固与德国学术生活的理想设计  第二节 英国学术专业的学院建制    一、学院:英国大学教师专业化变革的组织依托    二、学院特色:英国学术专业类型特征的组织根源    三、学院忠诚:英国学术专业迅速定型的组织文化  第三节 美国学术专业的系科组织    一、系科:美国大学和学院教师专业化的组织依据    二、系科组织:美国学术专业的权力基础    三、系科制度:美国学术生活的核心支撑  结语第四章 西方学术专业的身份模式:社会学阐释  第一节 德国学术专业的“政治阶层模式”    一、讲座制度与德国学术专业社会特权的获得    二、国家主义与德国学术专业身份特征的官僚化    三、专业特权和官僚身份的奇特结合  第二节 英国学术专业的“神圣身份模式”    一、学院的形成与大学教师的神圣化    二、英国国教与大学教师有限的世俗化变革    三、学术专业神圣性的保留和身份特征的强化  第三节 美国学术专业的“自由专业模式”    一、超越与建构:美国学者社群身份模式的形成机制    二、专业标准的构建与美国学术专业身份模式的内在逻辑    三、市场机制的运行与美国学术专业身份模式的外部特征    四、专业标准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统一:自由专业模式  结语第五章  学术专业的理论反思:寻找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第一节  学者社群专业化运动的逻辑梳理一  ……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西方大学教师的神圣化特权:中世纪遗产  二、萌芽状态学术专业的神圣性质  随着基督教会和罗马帝国几乎同步地诞生和发展,西方中世纪社会逐渐进入了一个四分五裂、高度分权的时期。“在它的政治意识和理智意识的中心,是基于教皇杰拉西乌斯二世的双剑说的二元论,即世俗的与宗教的、帝国的与教皇的,神圣罗马帝国与罗马主教管区,两者都声称是古代罗马皇帝的合法继承者。这种二元论把中世纪从头到脚一分为二,从皇帝与教皇开始,通过国王与大主教,直到贵族与住持以至庄园主与教区牧师。它产生了两种形式的法律,世俗法和教规法;两类法院,一类审理冒犯国王、邻居和侵犯财产的罪行,另一类审理冒犯上帝和教会的不规行为。”西方社会的二元分化“导致了为权力而进行的物质上的和军事上的斗争,这不仅表现在帝权和教权之间,而且表现在它们的各级社会政治阶层中的追随者和同盟者之间。它们之间两雄对峙,并诉诸远方的力量抵抗当地的暴君”。  在教权、王权两大对抗势力为争取统治权而进行的激烈斗争中,“帝国的武器不仅是强大的物质力量和武力征服的狂欲,还有更为有效的武器,即无与伦比的组织天才和法律秩序的统一制度。”而教会的“武器只是强有力的无所不包的先知的预言,和一种纯洁、德性、仁爱、自我牺牲精神等”。值得注意的是,教会的精神力量在感化、凝聚人们的思想情感方面具有更为强大的力量,从此,在人类历史上戏剧性地出现了武力上的弱者挫败了强者——教会战胜了帝国。教会的思想意识逐渐统治了西方社会,基督教精神成为中世纪西方社会的时代精神。思想繁杂、派别甚多且不断发展的基督教精神是一个大杂烩。……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方大学教师专业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上课用的教材,讲解清晰给力
  •   作者的理论功底和写作功底很深厚,受益匪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