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迷信(第二版)

出版时间:2008-09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保罗.R·格罗斯,诺曼·莱维特  页数:325  译者:孙雍君,张锦志  
Tag标签:无  

前言

《高级迷信》一书中译本要和读者见面了。作为译者,有三句关于本书的话要向其读者申明——首先,这是科学家阵营奋起对各种“科学批评”展开反批评的开山之作。自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领域兴起后,尤其是随着国内学界所谓“广义STS研究”的发展及影响的深入,围绕科学事业而展开的各种研究进路逐渐向世人呈现出某种整体风貌,并汇聚成被国外学者称做“科学研究”(Science Studies)的“统一战线”;其所给出的各色研究结论,在科学家看来,都属于“科学批评”(science-critique)之列。公允言之,科学批评的兴起与发展,呼应的正是人类欲全面理解科学事业的愿望与诉求:科学事业对人类发展及福祉的影响毕竟太重要了,只有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驾驭科学技术并使之为人类造福。所以,才会有众多学者挺身而出,从哲学角度解说科学何以可靠、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从社会学角度解说科学事业应如何组织发展、如何评价激励,从心理学角度解说科学创新何以可能如何实现,从法学角度解说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利益应如何分配,从经济学角度解说应如何评价科技事业的投入与产出,从伦理学角度解说科技发展与价值观变迁间的关系,从文化角度解说两种文化之争、少数族群的权利、“科学霸权”的形成与影响……但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这些“解说员”从身份上看大致都属于“非科学家”之列;即使偶有具备科学训练背景的学者,如卡尔纳普、库恩等,人们对他们的认识也主要是凭借其“科学批评”言论,而非通过其科学成就。

内容概要

“一石激起千层浪”!自1994年初版以来,《高级迷信》一书一直是舆论界经久不衰且爱恨纠缠的焦点,引发了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人文学者们广泛参与的“科学大战”。  本书是首次将各种“科学批评”的视角与观点集结在_二起“示众”的宣传画廊。其中涉及许多严肃而又深刻的学术问题:如何看待科学的价值与社会功能?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的精髓是什么?科学权威的来源与合理性何在?……

作者简介

保罗·R格罗斯(Paul R.Gross),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生物学家。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学术左派与科学 学术左派 愤慨何由而来 褊狭性 必要的辨析 答辩状的设计第二章 历史与政治因素考辨  ——自然科学及其天敌 破迷与执迷 对美国左派历史的简要回顾 敌人的面目第三章 文化建构论的文化建构 弱形式的文化建构论 强形式的文化建构论——作为约定的科学 作为权力的科学 解释 作为权力斗争的科学 富豪统治者们 作为政治编码的文化建构论第四章 瞎话王国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和 文化批评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硬把科学当做隐喻 “理论”在政治上的诱惑性 哲学的复仇 文化研究:对理性的逃避 混沌理论简介 关于混沌的谬论1:史蒂文·贝斯特 关于混沌的谬论2:凯瑟琳·黑黎斯第五章 应运而生的社会性别 女性主义的胜利 当今的性别歧视 女性主义代数学 单倍体的解释学 珍视卵细胞 关于性特征的舆论导向 整治物理学 科学与“科学研究” “辩护”策略 论自然 无法逃避的语境第六章 伊甸园之门 环境保护的现实方面 三种态度 理性的禁忌 “狼来了!” 公认的观点 瑞弗金的信条 一场未决胜负的战斗第七章 控诉声何由而来第八章 万民为什么谋算虚妄之事?第九章 其干系何在?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学术左派与科学学术左派《高级迷信:学术左派及其关于科学的争论 》所讨论的,是美国学术界一个庞大且极有影响的部分同自然科学之间那种令人异常困惑的关系,为了方便起见,这部分学界同仁在《高级迷信:学术左派及其关于科学的争论 》中被统称为“学术左派”(the academic left)。但这一称呼能否带来方便之利却颇值得怀疑。在对科学的理解上,学术左派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理论立场——这一“派”的分子毕竟是过于庞杂了,且内部纷争不断,因而很难达成统一的立场——但却有着明显一致的论调,这就是对科学毫不含糊的敌意。说得更坦率些,学术左派厌憎科学。自然,它不喜欢控制着我们社会的那些政治、经济势力强加给科学的某些功用,特别是在如下一些领域,如:军备,对持不同政见人士的监视,有害且导致环境恶化的工业加工,借助通俗文化技术对大众良知的操纵,等等。这种对科学的厌憎情绪已广泛散布开来,就连科学家们自身的表现也和其他人一样,这样说估计不会让人感到惊讶。然而,在学术左派内部,对科学的敌意却无限扩展开来,矛头直接指向科学建制化得以维系的社会结构,指向职业科学家所赖以产生的教育系统,并且真真假假地指向科学家们之所以被称为科学家的那些心理特征。最令人惊讶的是,竟有人公然反对科学知识的实际内容,反对那种被公认为所有受教育人士都会接受的普遍假设,即科学知识在理性上是可靠的,是建立在完善的方法论基础之上的。正是这最后一种敌意,让意识到它的科学家们感到极为费解。因为这类论调具有明显的中世纪色彩,而目前包裹它的却是超现代语言(hypemodern language)。它似乎代表着一种对启蒙时代以来最强大的遗产的否定,似乎在嘲弄那种认为文明——就总体而言——能够从愚昧无知发展到富有洞见的进步观念,尽管学术左派的某些成员对科学的无知达到令人吃惊的地步。每一次看到类似的观点,我们都会产生一种同样的感觉,就是非理性正在理直气壮地受到谄媚和宣扬。

后记

本书曾于1998年由中国科学院政策所的樊春良先生组织过最初的中文译本。樊春良(第二章、第三章),龚旭(第一章、第五章和第九章),季斌(第四章、第八章),王文豹、李茂(第六章),熊选琴(第七章),以及程小宁、熊云峰等同志,都曾为本书中译本的问世做过最初的贡献。后因种种原因,稿件转由孙雍君、张锦志重新着手翻译。现在这一译本的出版,虽然已与最初的译稿基本没多大关系,但他们为本书中译本所付出的心血,却不应抹杀。在此,向以上同志表示诚挚的谢意。还须提及的是,在本书中文简体版问世前,台湾已有中文繁体译本问世,由陈瑞麟、薛清江译,台北新闻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出版。惜该译本在大陆很难见到,且文风、术语表达等方面与大陆学界习惯颇多出入。本书译者在译稿完成后方得知这一消息,本着力求严谨的态度,曾对比过繁体版内容,并在个别术语的译法上有所借鉴修正,在此一并向两位台湾同行致谢。本书出版过程中,还曾得到过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任定成教授、北京大学出版社周雁翎先生诸多指点与帮助。可以说,没有以上两位先生所付出的心血,就不会有本书最终与读者见面的机会。最后,还要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的韩文君博士,她对本书的付出,已超出一般责任编辑的正常水准,体现出国内高水平大学出版社的严谨作风。当然,本书的失误与疏漏处(这当然在所难免),概由署名译者承担,并恳请读者指正。大致分工如下:孙雍君译第一、二、七、八、九章,以及第二版前言、致谢等部分内容;张锦志译第三、四、五、六章,并对目录、参考文献等做了统一处理。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们应对格罗斯与莱维特能给出这样的警世之言深表感激。他们为那些在律师、记者和教师们耳边终日聒噪不休的思想家们所画的肖像,的确值得所有为科学之不景气现状而忧心忡忡的人们一阅。  ——《今日物理》时至今日,终于有人挺身而出,把那些认为本世纪的每一重大科学进展都在腐蚀着西方思想传统根基的人们的用心,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真是一项功德无量的伟绩。  ——《新政治家》两位作者无情地撕开了众后现代主义和女权主义大家们的荣誉面纱,这虽稍嫌有违与人为善之道,但其立论雄辩,时有振聋发聩之见。  ——《华盛顿时报》本书作者为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道德基点,可以淋漓尽致地批判那些试图解构科学偏又对科学不求甚解的文学教授和文化批评家们。  ——《华尔街日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高级迷信(第二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条)

 
 

  •   这本书系统批判了反科学思潮。对于热爱科学,却又对当今社会各种叫嚣科学无用和打压科学的现象感到迷茫的人,这本书无疑给了你是最好的答案,可以一次认清这些现状的由来和其实质。本书的语言较抽象,并不适合不善于思考和缺乏耐心的人阅读。
  •   前段时间刚看完《对伪心理学说不》,发现对待科学我们确实有太多的不明确了。这本书很好,还正式没开始看,从序言能感觉出这本书对于中国的科学工作者有方法论上的指导作用
  •   20世纪的这场争论非常具有时代意义,这是对知识的一次巨大的考验。
  •   挺好的。包装到内容都挺好的。
  •   这本书写的挺有意思的,而且翻译挺好,通顺好读
  •   更适合文科生读。
  •   没读过,写不出来
  •   偶然翻翻,因为超过了我的知识水准,但感觉还好。
  •   本人文科专业,开始对此书望而生畏,厚厚的象一块大砖头。随便翻了翻,想不到居然一口气看下去了。虽然是科学著作,却丝毫不艰涩,语言生动辛辣俏皮,深入浅出,读完获益非浅。大力推荐!
  •   现在国内伪科学太泛滥了。看此书,全面了解伪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以及科学界对待伪科学态度的变化。
  •   高级迷信与真理是孪生兄弟
  •   作者不尊重对手,风格专断简单,轻率使用“白痴”之类谩骂策略,实在富于大老粗的豪放气概。整书质量低于四十多年前的中国大字报。
  •   全书讲的是科学界面临的一些貌似比较专业的责难和科学家们的辩解。作为一本普及读物,个人看法晦涩难懂,看了个开头看不下去了。
  •   这种书读起来比较吃力,总难免偏于晦涩,但还是值得读一读的。只是:什么时候能把题目改正确了?高级迷信学术:左派及其关于科学的争论(第2版) ——很明显错了嘛!高级迷信:学术左派及其关于科学的争论(第2版)——这个才对!
  •   提出了一些问题,但是好像这些问题在中国并不严重~
  •   科学不是脱离社会的特定产物,科学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一定程度上对科学的现代萨顿式理解,准确地抨击了后现代科学观,揭示其伪善一面。无论社会人文学者还是科学宣传者都值得反复玩味
  •   收藏之书....喜欢之观点
  •   嗯,内容比较喜欢,但对于静不下心来的读者来说最好还是不要买这本书,还是比较难啃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