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学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吴新叶 编  页数:31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遵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历史逻辑,从管理学的角度切入,在注重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更重视对社区现实问题的探讨,并勾画了社区未来发展的蓝图,试图提供一本新颖、适用的专业教材,力争体现“创新”与“精品”的时代要求。 本书内容包括:社区管理体制、社区管理模式、社区管理方法、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等。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可以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MPA学生的教材,亦可以作为相关管理人员与研究人员的参考资料。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社区管理研究的兴起   第二节 什么是社区管理学第二章 社区与社区系统   第一节 社区的概念   第二节 社区的要素、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 社区系统   第四节 社区环境第三章 社区管理的体制与模式   第一节 社区管理概述   第二节 社区管理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 我国社区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创新   第四节 国外社区管理体制的比较第四章 社区公共服务及其管理   第一节 社区公共服务概述   第二节 社区公共服务的维系   第三节 社区社会保障管理   第四节 社区公共服务的比较   第五节 我国社区公共服务的展开与展望第五章 社区公共事业管理   第一节 社区公共事业概述   第二节 社区教育管理   第三节 社区文化管理   第四节 社区卫生管理第六章 社区公共安全与社区矫正   第一节 社区公共安全概述   第二节 社区治安综合治理   第三节 社区警务   第四节 社区矫正第七章 社区物业管理   第一节 社区物业管理慨述   第二节 物业管理与社区自治   第三节 社区物业管理的主要内容第八章 社区参与   第一节 社区参与概述   第二节 社区自治与社区参与   第三节 我国的社区参与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第四节 社区参与的经验比较第九章 社区发展   第一节 社区发展的概述   第二节 社区发展的理论资源   第三节 国外社区发展的变迁与经验   第四节 我国社区发展的历程与面临的难题   第五节 我国社区发展的方向后记

章节摘录

(二)政治发展的需要二战以后,社区管理的研究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政治发展的动力上。战前,欧美国家倡导“睦邻运动”,试图借此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沟通和融合,培养社区成员的自治精神,改善社区的生活条件。但是,欧洲国家的政治体制设计首先打破了这种社区主导的基层生活方式,福利国家及其影响使得社区自治的精神有所降低,而社区却在后发展国家得到了蓬勃发展。理论上,政治现代化的发展使社群主义的思潮得以膨胀,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都面临来自于政治认同的压力,只是前者更加迫切需要民族的政治认同,而后者更加需要公众的政治认同。但是,社区凝结历史文化和习惯与共同语言等文化方面的特征,使得基于文化的认同更加为政治和政治家所利用,凸现了社区的意义和地位。例如,政治投票的民主机制,利用多数原则,社区参与可以有效动员社区成员、家庭、种族、社区组织团体等力量;在基层自治方面,社区民主培育了个人的自主权利和责任心,成为体现西方政治价值观的工具。到了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的推动使社区发展走向一个高潮。联合国的介入和推动是在“增长”与“发展”不能很好结合的背景下出现的。继1951年通过的《社区福利中心计划》和《社区发展计划》等议案之后,联合国又在1960年颁布了《社区发展和经济发展》,号召政府和市民采取双边合作行动,以政府支持和公众参与的方式促进社区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国的计划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倡导这些国家开展以乡村为单位的社区发展运动。发展中国家的成功对发达国家有所启示,使其在联合国的建议下,重新拾起社区发展计划,以社区发展应对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①随着社区运动的不断开展,社区开始进入政治议程,并成为政党政治的策略对象。比如,在英国,工党和保守党为了扩大各自政党的影响力,积极致力于在社区的层面开展政治社会化的政策活动。社区成为不同政治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空间,成为具有不同价值倾向的政党争夺选民的阵地,客观上促进了社区空间在政治层面的发展。可以说,政治生活的准则是社区公共生活的放大,社区化的政治成就了微观政治的未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关于社区管理的研究被提上了日程。其中,桑德斯(sanders)的社会互动系统研究最具影响力。他从人、社会关系、社会团体、社会类群、次体系(社会网络)和主体系六个层次上剖析了社区结构,认为社区是由。家庭、经济、政府、宗教、教育与媒介、卫生、福利及娱乐等主体系构成的整体。作为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社区运行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生态环境、人口特征、文化或社会遗产、社区人格特点、时间因素和社会背景等。

后记

自《社区管理学》被“上海市政治学本科教育高地”立项以后,我就憧憬着能够做出一个精品来。一方面,这属于多年来我确定的基层政治与基层公共管理的研究范畴,无论是在实践的层面还是在理论的层面,社区管理对于我都有巨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对于我个人而言,独立承担教材的编写任务尚属第一次,责任使我雄心勃勃,也是责任使我惴惴不安,也许这就是主编与参编以及合编的不同之所在吧。这些复杂的感受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体现。越是参阅前辈们的著述,越是使我感到压力。奋笔、搁笔,我在时光荏苒中一再推迟着写作计划的实施,甚至一度彻底推翻了之前的提纲和框架。最终使我壮胆下笔的力量来自于领导、同学和家人,我把他们的鼓励总结为两条:第一,没有哪一位专家敢说自己能够做出“最好”的教材,“最好”应该被作为一种理想去追求;第二,教材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吸收读者的意见加以改进并修订。教材写作取得突破始于2007年暑期。其时,我参加了由美国杜克大学与复旦大学合办的政治学方法论讲习班培训,认识了一些青年才俊,也结识了一些学界的知名人士。在那个酷热的暑期里,董江爱、董文琪、陈金英的加入成为本书写作进展的转折点。随着西南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云香博士的见爱加盟,本书的编写小组队伍空前壮大,并吸收了很多中肯的建议。本书编写任务安排如下:华东政法大学吴新叶编写第一章、第二章、第七章,山西大学董江爱编写第三章,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陈金英编写第四章,西南政法大学刘云香撰写第五章,华东政法大学肖榕编写第六章,中南大学董文琪编写第八章,华东政法大学陈毅编写第九章,最后由吴新叶负责统稿。需要指出的是,本书尽管是集体合作的结晶,但主编承担所有的责任。本书只是就社区管理的基本知识和重大原则问题进行了梳理,既无法全部回答社区管理中所遇到的前沿问题,也无法给社区管理实践遇到的所有问题都给出答案。我们期待亲爱的同行和广大的同学们对本书的不足之处多提宝贵意见,您的批评和建议是我们的财富。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我国的社区管理学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编辑推荐

《社区管理学》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可以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MPA学生的教材,亦可以作为相关管理人员与研究人员的参考资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社区管理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内容丰富,结构完整,是学习社会治理问题的入门读物。
  •   慢悠悠
  •   内容不错 是我想要的
  •   如题,一本普普通通的教科书,没有特色
  •   封面很多灰尘,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