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总论比较研究

出版时间:2008-12-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高铭暄,赵秉志  页数:510  
Tag标签:无  

前言

  现代化的国家是法治国家。现代文明进步的社会是法治社会。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基本治国方略的确立及其贯彻,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至关重要。而现代刑事法治则在现代化法治国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刑事法治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无论是刑事法学理论还是刑事法治实践,都仍需要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以更为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于2005年8月建立,系专门从事刑事法学研究的、中国刑事法学领域首家且目前唯一的、独立的实体性综合性学术研究机构。研究院以一批中青年专家学者为中坚,并聘请了包括老一辈著名刑法学家、中央政法机关专家型领导以及重要国际组织领导人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刑事法专家、学者担任特聘顾问教授、专家委员会委员、兼职教授(研究员)。研究院的设立,旨在建设全国领先并与国际知名刑事法学机构看齐的新型刑事法学术机构,本着刑事法学一体化的精神,逐步全面发展中外刑法学、国际刑法学、区际刑法学、刑事政策学、犯罪学、刑事执行法学、中外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证据学、刑事司法制度等刑事法的诸多学术领域,培养高级刑事法学专门人才,为中国法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进行新的探索,力争为中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事业在刑事法学领域作出更大的贡献。

内容概要

《犯罪总论比较研究》系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刑法基础理论比较研究”的最终成果之一,其包含三篇二十章,对犯罪塈犯罪构成问题、犯罪形态问题和正当化事由问题等犯嚣基本理论领域的一系列专题进行了研究。这些专题设置涵盖了犯罪基本理论领域的主要内容,并注意反映近年来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和开拓需要,专题研究深入细致,注惑中外比较。理论与立法及司法实践结合,从而比较显著地繁荣和深化了我国犯罪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

作者简介

高铭暄,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特聘顾问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国际刑法学协会副主席暨中国分会主席,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书籍目录

上篇  犯罪暨犯罪构成问题 第一章  犯罪概念之比较研究    一、犯罪概念的历史沿革    二、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及有关争论    三、新形势下犯罪概念的重构 第二章  犯罪客体比较研究    一、关于犯罪客体(法益)的概念    二、关于犯罪客体的地位    三、关于犯罪客体的分类    四、关于犯罪客体的功能    五、关于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    六、关于犯罪客体与犯罪结果的关系    七、小结 第三章  不作为犯之作为义务经较研究    一、作为义务的地位问题    二、作为义务的产生根据 第四章  犯罪故意比较研究    一、主观心理活动的心理学上的概念    二、犯罪故意中的主观心理活动    三、犯罪故意概念的演变    四、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    五、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    六、情感因素与犯罪故意 第五章  犯罪过失比较研究    一、犯罪过失理论研究概览    二、犯罪过失的概念    三、犯罪过失的构成要素    四、犯罪过失中的注意义务    五、犯罪过失的类型 第六章  刑法中的认识错误若干问题比较研究    一、关于认识错误的概念和分类    二、关于认识错误中若干问题对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影响    三、余论中篇  犯罪形态问题 第七章  犯罪预备比较研究    一、刑事立法中的犯罪预备    二、犯罪预备的概念    三、预备与阴谋    四、犯罪预备的主客观特征    五、犯罪预备的刑事责任根据    六、预备犯的处罚原则 第八章  犯罪未遂比较研究    一、从大陆法系到我国立法:视野说明    二、从立法到立法:表象分析    三、从理论到理论:深层探究    四、从理论到立法:几点思考 第九章  犯罪中止比较研究    一、中外犯罪中止立法的历史沿革    二、现代各国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对犯罪中止的立法规定及其比较    三、犯罪中止之特征    四、犯罪中止减免处罚的根据 第十章  共同犯罪与身份若干问题比较研究    一、身份的界定和分类    二、共犯与身份的理论问题研究    三、对当前理论与立法完善的建议 第十一章  教唆犯的概念及其成立要件比较研究    一、教唆犯的概念    二、教唆犯的成立要件 第十二章  共犯停止形态比较研究    一、共同正犯中的既遂犯与未遂犯    二、共同正犯中的中止犯与既遂犯    三、共同犯罪中正犯与教唆犯的中止条件 第十三章  结果加重犯比较研究    一、结果加重犯的基本概念之剖析    二、结果加重犯的构成特征之探讨    三、结果加重犯的未遂问题之研究 第十四章  牵连犯比较研究    一、牵连犯在大陆法系中的存在及立法概况    二、关于牵连犯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三、关于牵连犯牵连关系的判定    四、关于牵连犯的处罚与牵连犯的存废 第十五章  持有型犯罪比较研究    一、中外持有型犯罪的立法概况    二、外国刑法理论关于持有的研讨    三、我国刑法学界关于持有型犯罪的研究现状 第十六章  结果犯比较研究    一、不同观点介述    二、我国刑法分则的罪刑式条文立法模式    三、危险犯是否为一种既遂形态    四、对结果犯的定义是以“既遂”为基准还是以“成立”为基准?    五、关于结果犯的定义 第十七章  危险犯比较研究    一、危险犯的概念    二、危险犯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下篇  正当化事由问题 第十八章  正当防卫成立条件比较研究    一、人身防卫的构成要件    二、财产防卫的构成要件    三、执法防卫的构成要件 第十九章  紧急避险比较研究    一、外国刑法理论中紧急避险成立的条件    二、我国刑法理论中紧急避险成立的条件    三、紧急避险之客观条件    四、紧急避险之主观条件    五、紧急避险之主体条件    六、紧急避险之限度条件    七、紧急避险之社会相当性条件 第二十章  被害人承诺比较研究    一、概述    二、被害人承诺的刑法效果    三、被害人承诺的本质    四、被害人承诺的成立要件    五、推定的承诺    六、被害人承诺相关问题索引

章节摘录

  (二)特殊单位参与的共同犯罪的处理  我国的单位犯罪,有部分是特殊主体的犯罪,例如虚假广告罪,只能由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三类特定的单位构成,单位受贿罪、私分国有资产罪,只能由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或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构成,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只能由国有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构成。对于这些特殊主体的单位犯罪,能否与其他主体共同实施构成共同犯罪?如何对这些情况进行处理?目前刑法学界对这个问题少有探讨,由于单位共同犯罪本身在刑法学界尚有很多争论,如单位参与的犯罪能否构成共同犯罪,单位与自然人之间能否认定共同犯罪,单位内部人员与单位能否成立共同犯罪,等等。限于篇幅,不在这里展开讨论。在这里,笔者对特殊单位参与的犯罪构成共同犯罪持肯定的态度,在处理方式上,可以参照自然人主体在“共同犯罪与身份”中的理论原则。  (三)身份与共同犯罪量刑  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共同实施犯罪,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从重、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效力是否及于没有这种特定身份的人是这里研究的问题。对此刑法理论中主要有3种学说:从轻说、肯定说和否定说,实际上,这些观点仍然根源于共同犯罪中犯罪共同说、行为共同说和共同意思主体说的基本理论。  从轻说。该说主张对共同犯罪人不能适用不同罪的法定刑,而应适用同一罪的法定刑;实行犯因身份而致刑有重、轻之别时,教唆犯或帮助犯虽无身份,也从属于实行犯而被科以较实行犯为轻的刑罚。这一学说的理论根据在于犯罪共同说,根据犯罪共同说,共同犯罪就是两人以上共犯一罪,共同犯罪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从属关系,即实行犯处于核心地位,其他共同犯罪人处于从属地位。因此,实行犯因身份而致刑有重、轻之别时,教唆犯或帮助犯虽无身份,也从属于实行犯而被科以较实行犯为轻的刑。如德国刑法。  否定说。该说主张对共同犯罪人可以适用不同犯罪的法定刑,对实行犯因身份而致刑有轻、重之别时对无身份的教唆犯、帮助犯,仍科以通常之刑。这一学说的理论根据在于行为共同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犯罪总论比较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刑法博士撰写论文重要的参考书目。值得拥有
  •   为考博购买此书。
    特点有:以中国刑法为编排体系,比较比较粗略,许多问题点到为止。
    可以此书为纲继续学习,毕竟比较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