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佐的欧洲观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法】皮埃尔•特里奥姆夫  页数:119  译者:秦川 译,高毅 审校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基佐在路易·菲利普时期担任首相,他的欧洲视角不乏新意。在这位《欧洲文明史》的作者看来,正是秩序与自由的辩证统一赋予了欧洲大陆以独特的个性,而这个性植根于欧洲倡导多样和崇尚宽容的历史。尽管基佐关于欧洲的某些看法具有时代局限性,比如将议会君主制视作欧洲历史的终极归宿,但这并不掩盖他时至今日仍深具创见和耐人启迪的宝贵思想。

作者简介

皮埃尔·特里奥姆夫,法国蒙彼利埃三大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19世纪法国政治史、议会制度史、革命理论和七月王朝史,对近代以来法国南部的政治和宗教运动亦有研究。主要作品包括《同时代人眼中的基佐》、《革命的记忆——从1848年看1789年和1830年》、《雅克·拉菲特和复辟王朝的最后岁月》、《对尼姆“白色恐怖”的自由主义文本解读》等。
秦川,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欧美近现代史专业,现供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高毅,博士、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专治欧美近现代史、法国史。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生活在历史长河中
一、在开放式教育中领会欧洲
二、基佐——复辟统治下的反极端派
三、历经七月王朝
第二章 基佐看欧洲
一、“进步”是欧洲的最大特性
二、基督教的历史作用
三、欧洲历史的宏伟阶段
四、欧洲大陆的地理状况
五、欧洲的外交
六、后基佐时代的欧洲
第三章 基佐有关欧洲的论述
一、欧罗巴——演进中的大陆
二、欧洲历史的诸重大阶段
三、欧洲大陆的地理状况
四、欧洲的外交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第一章 生活在历史长河中一、在开放式教育中领会欧洲尼姆、日内瓦、巴黎基佐的政治蓝图——调和秩序与自由——或许能在他童年记忆中找到源头,虽然其直接影响很难度量。事实上,宗教和革命这两种因素对他的早年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弗朗索瓦•基佐成长于尼姆的一个清教徒家庭,祖父是一位“地下牧师”(pasteur du desert)。他生于1787年10月4日。彼时,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迫害后,清教徒终于凭借国王路易十六颁布的“宽容敕令”,获得了公民待遇。1789年,如许多尼姆的清教徒一样,基佐的父亲和外祖父都对革命充满热情,因为大革命宜告最后残存的一些对清教徒的歧视将被废除。但此时尼姆的情势却急转直下,政治和宗教危机相继发生。以基佐的家庭为例,资产阶级多为清教徒。这些人倾向于革命,与天主教徒和反革命者为敌。这一时期爆发了许多重大事件,其中最著名的是1790年的“拉巴盖尔事件”。就像在法国的其他地方,革命党人虽然占据优势,但内部趋向分化。雅各宾派和吉伦特派的矛盾就将分裂基佐的家庭。他的外祖父,山岳党人博尼塞尔,曾在恐怖时期扮演着一线的重要角色——1793年到1795年他被选为加尔省的议长并同时担任省长。与此同时,他的女婿、基佐的父亲安德烈,则被指控为属于吉伦特派的联邦主义者,沦为这一时期的牺牲品:被迫逃亡,但在仅仅几周后被捕,然后被交与尼姆的革命法庭审判,并最终在1794年4月8日被送上断头台。而他的外祖父却对他处于危难中。

编辑推荐

《基佐的欧洲观》编辑推荐:在这位《欧洲文明史》的作者看来,欧洲大陆建立在多样与宽容基础之上的独特性,反映了秩序与自由之间的一种对立统一。基佐把议会君主制看作欧洲历史的最终归宿,这种思想是有局限性的,但他关于欧洲的那些新颖的构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基佐的欧洲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购买了基佐的“法国文明史”和“欧洲文明史”,所以就想看一看与他相关的东西。基佐的著述非常丰富,但是我们好像就只翻译了他的这两部书和他的《欧洲代议制政府的历史起源》。从翻译基佐作品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政治民族”及其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规制本性。
  •   欧盟理想的先驱,认识先人的欧洲观方能识今日之欧洲。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