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体制的历史思辨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齐鲁书社  作者:万昌华  页数:38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宪政体制的历史思辨》共分为论英国宪法政治的孕育形成与发展;论美国宪法政治形成与发展的基础;论法律人在美国宪政体制确立过程中的独特贡献;雅各宾派专政新论;论黄遵宪的国家政治体制思想等数章内容。
《宪政体制的历史思辨》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书籍目录

第一篇 论英国宪法政治的孕育形成与发展
 一、诺曼人征服之前英国宪政原则与精神的孕育
 二、宪政原则与体制在英国的确立
 三、现代宪政制度在英国的确立与发展
 四、英国实现宪政意义的思考
第二篇 论美国宪法政治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一、来自英国的宪政文化与思想传统
 二、讲究法治的社会基础与人群
 三、就高不就低的高层次社会蓝图设计
 四、警惕军事力量专横的努力
 五、美国宪法政治形成发展在文化学意义上的思考
第三篇 论法律人在美国宪政体制确立过程中的独特贡献
 一、法律人在美国宪政制度奠基时期的独特贡献
 二、法律人在美国宪政制度确立时期的历史性贡献
 三、余论
第四篇 法国宪政问题解决曲折经历的考察
  ——兼及法国大革命下限的讨论
 一、法国思想家对英国宪政的向往
 二、法国宪政体制确立的曲折历程
 三、法国大革命下限之我见
 四、关于法国共和宪政问题解决的几点思考
第五篇 雅各宾派专政新论
 一、雅各宾派专政在政治、经济与社会方面的倒行逆施
 二、罗伯斯庇尔及其同党“祸国”得逞原因分析
第六篇 论孔孟的国家政治体制思想
 一、孔孟关于限权君主制的思想
 二、孔孟关于原始联邦制与地方高度自治的思想
 三、与孔孟政治体制思想有关的几个问题
第七篇 黄宗羲的君主限权与地方自治思想的考察
 一、黄宗羲的君主限权思想
 二、黄宗羲的地方自治思想
 三、黄宗羲的君主限权与地方自治思想形成原因分析
第八篇 论黄遵宪的国家政治体制思想
 一、黄遵宪的议会民主制思想
 二、黄遵宪关于地方自治的设想与实践
 三、黄遵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
 四、黄遵宪的政治体制思想形成原因分析
第九篇 胡适的国家政治体制思想的考察
 一、胡适一以贯之的宪政主义政治诉求
 二、胡适对国家中央与地方政府式样、行政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的设想
 三、胡适的国家政治体制思想成因分析
 四、胡适的国家政治体制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十篇 钱穆若干历史观点商榷
  ——中国古代时期并无宪政意义上的“虚君”与“分权”
 一、钱穆若干历史观点举要
 二、钱穆诸历史观点的分析与驳议
 三、钱穆史学是要“安住于历史传统政制之中”
第十一篇 一场偏离了基点的“知识考古”
  ——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主义说的知识考古》一文驳议
 一、中国古代专制的言说就始于中国古代
 二、留学英国的严复在近代最早言说中国古代专制
 三、否定中国古代专制说是否定中国古代的历史
 ……
第十二篇 违悖史实与逻辑的《评“国学观”》
第十三篇 严重悖逆史实、逻辑与时代的《有感》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总体而言,美国人是随和的,他们喜欢公共生活,但是他们的家庭不可以随便闯入,如果想进去,就必须得到许可。不要说家庭,就是一条路,如果某个美国人钉上一块牌子,说这是“私路”,别人也不能乱走。笔者20世纪90年代前期在美国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小城镇里,比如密苏里州的罗拉市一带,就经常见到这种情况。听同公寓的中国留学生讲,笔者去密苏里大学之前不久,有一位韩国留学生夜间因误人私人住宅的“私路”,又未听懂对方警告停止前进的话,结果被房主开枪射杀了。事后,法院竟判这位开枪打死人者无罪,理由是属于正当自卫。著名思想家殷海光在关于访美观感的文章中对此类情况也有记述。他说,在美国“侵犯私有的一切,法律会临头,警察会干涉。至于夜半三更,穿制服的人闯入民宅,拿起手电筒在老太婆床底下随便照,这是闻所未闻的。家庭,就是美国人自由底堡垒”。这与美国宪法中突出体现的公民权利神圣至上有关。拥有稳定的家园者制定法律保家,保家的法律反过来又加强了美国人的家园观念。此点,美国的斯考特·考伯特博士也指出过:“我们的人权观、我们的法律结构和体系、我们的经济制度、社会结构甚至道德价值体系都直接与拥有一个自己的家有关。”美国人强烈的家园观念也还与英国的重领地轻国王的历史传统有关。前已提及,英国18世纪著名的政治家老威廉·皮特在一次演讲中曾讲过,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

编辑推荐

《宪政体制的历史思辨》由齐鲁书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宪政体制的历史思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书不错,水平确实很高,值得推荐。
  •   昌华先生是我的启蒙老师,虽然我们只有几面之缘,大学偶得先生著作,思想为之巨变,
  •   写得很有深度,值得一看.
  •   本书是万昌华先生的得意之作,书中很多内容留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如果中国多几个像作者这样的文人,就更有希望了。推荐大家购买。
  •   虽然有思想灵光,但如果如此写书,只能算作各国宪政的拼凑。
  •   先生以朴实的治学态度分析了这段历史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