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熊逸  页数:352  
Tag标签:无  

前言

序言似是而非种种一[因果]《吕氏春秋•审己》有这样一则故事:越王授有一个叫豫的弟弟,还有四个儿子。豫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一心想把哥哥的四个儿子全部除掉,以便自己继承王位。于是他进献谗言,唆使越王杀掉了三位王子。但阴谋至此遇到了阻力,因为这般狂悖的举动致使群情为之激愤,越王遭到了国人的一致谴责。所以,当豫处心积虑地构陷最后一位王子的时候,越王终于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这位王子为了自保,在国人的支持下把豫逐出了国境,然后率兵包围了王宫。—以下是故事的精髓所在:深陷重围的越王深深叹息道:“恨我没听弟弟的话,才酿成了今日的灾祸!”[原点]美德是不是一种值得追求的东西呢?答案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国家——或任何形式的政治社会——终归是为了促进美德而存在的,而不仅仅是简单地使人们共处。那么,看来每个人都会同意,一个国家如果具有更多的美德,总要好过只有较少的美德。在某种程度上,亚里士多德正是基于这个理由反对柏拉图的理想国的。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家庭被彻底地废除掉了,人们过着一种共产共妻的生活,这就自然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夫妻关系。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正是由于财产私有,人们才可以克制贪欲,从而表现出慷慨慈善的美德;同样地,正是由于情欲上的自制,人们才不至于淫乱他人的妻子。如果私有制和传统的婚姻关系不复存在,那么自制与慈善这类美德也会令人惋惜地随之消亡。[1]这种看似荒谬绝伦的论调在思想史上绝非鲜见,就在亚里士多德不久之后的斯多葛学派那里,克吕西普提出过一个颇合中国道家哲学的观点:善与恶是一体的两面,如果没有恶,善也就同样不复存在了。这种二元论盛行于古代世界,从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到中国的道家与《易经》哲学,再到波斯的拜火教,甚至今天仍然不乏信徒,但它在逻辑上究竟可以严格成立吗?——譬如“光明”与“黑暗”这一组经典的二元对立,若在巴门尼德和圣奥古斯丁看来,所谓“黑暗”并不是与“光明”相对立的一个实体,而只是“光明”的缺失罢了。那么,善与恶、美德与罪行,彼此是不是有着同样的关系呢?美德的性质究竟是什么,是顺应人性还是克制人性,或者是顺应与克制的某种比例的组合?在中国儒家看来,一个人对父母的爱天然胜过对远亲的爱,对远亲的爱天然胜过对陌生人的爱,这就是“仁”,是天伦之道,理想的社会就是贯彻这种仁爱精神的社会,而所谓“良知”,尤其在心学系统里,正是“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1]; 然而在西方基督教的伦理观里,不但要“爱人如己”,还要爱自己的仇敌,尤其是要使自己对上帝的爱超越于血缘天伦之上。东西方这两种价值体系,在人伦关系的问题上,一个以顺应为主,一个以克制为主,哪个更抓住了美德的本质呢?——以近现代的社会思潮来看,顺应之道属于自然主义,主张道德应当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基础,代表人物如洛克和边沁;克制之道则站在自然主义的对立面上,这一派的主要见解可以用穆勒的一句话加以概括:“人类几乎所有令人尊敬的特性都不是天性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对天性的成功克服。”中国儒家也会部分地赞同穆勒的看法,譬如孔子主张的“克己复礼”正是这个道理。这就很容易使人对美德的理解陷入一种混合论:在某些事情上(譬如贪欲、淫欲)应当克制人性,而在另一些事情上(譬如父子天伦)则应当顺应人性。 [2]这就意味着,任何政治哲学与伦理学所应当作出的努力无非都是某种列表的工作,在“顺应人性”与“克制人性”这两个栏目里一项项地罗列出五花八门的具体内容,而任何抽象原则都不该在哲人们的考虑之列。也就是说,像亚里士多德那样开列一个“德性表”的工作才是找对了方向,于是在关乎正义的一切问题上,我们只能一个个地处理特殊问题,而无力处理一般性的问题。但这是不是也就意味着,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康德的“定言令式”,乃至罗尔斯的“无知之幕”,都找错了方向呢?如果不是的话,是否意味着“人性”不该作为探讨美德问题的出发点呢?[逻辑]《庄子•内篇•大宗师》讲到子来、子犁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谈论生死问题,他们认为生死存亡浑然一体,就算身体生了重病,有了严重的残疾,也无所谓。如果左臂变成了鸡,就用它来报晓;如果右臂变成了弹弓,就拿它打斑鸠吃。生为适时,死为顺应,安时而处顺,就不会受到哀乐情绪的侵扰。后来,子来病得快要死了,妻子围着他哭泣,子犁却让子来的妻子走开,以免惊动这个将要变化的人。然后他又对子来说:“了不起啊,不知道造物主这回要把你变成什么东西呢,要把你送到哪里去呢?会把你变成老鼠的肝脏吗,还是把你变成虫子的臂膀呢?”庄子在这里试图解决的问题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并非出于造物主的特殊安排,只不过是一种偶然罢了,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人和蝴蝶、虫子、老鼠等等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只要我们能想通这点,就可以无惧于死亡。当然,生离死别的人情与病痛的折磨就不在庄子的考虑之内了。 哲学皇帝马可•奥勒留写在《沉思录》里的一段内容可以看做对庄子上述见解的一则注释:“最后,以一种欢乐的心情等待死亡,把死亡看做不是别的,只是组成一切生物的元素的分解。而如果在一个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元素本身并没有受到损害,为什么一个人竟忧虑所有这些元素的变化和分解呢?因为死是合乎本性的,而合乎本性的东西都不是恶。”[1]我们在叹服东西方这两位大哲的豁达之余,不妨依照同样的逻辑设想这样一个问题:当你因为一场灾难而倾家荡产的时候,你的钱财本身并没有受到任何损害,只是被分解掉了而已——有些落入了骗子的手里,有些落入了强盗的手里,总之都变成了别人账目上的数字,但你应该以欢乐的心情接受这个事实,因为这些钱财非但一点没有减少,更何况流通聚散分明就是合乎钱财的本性的[2] ,而我们已经晓得,任何合乎本性的东西都不是恶。也就是说,你其实并不曾遭遇任何恶事。这也许会引起我们的困惑:一个人要丧失何等程度的理智才可能接受如此这般的美妙说辞呢?万事万物的因缘聚合的确称得上是古代智者的一项伟大发现,但由这一“自然科学”的认识推衍到“人生哲学”的高度,其强词夺理的荒谬似乎是显而易见的。[3] 但是,无论是庄子还是马可•奥勒留,他们这一共通的见解在两千年的人类历史上不可不谓脍炙人口。这或许有助于社会稳定和心灵平和,至少会使人们能够以审美的情趣悠然吟诵18世纪英国大诗人亚历山大•蒲柏《人论》中的名句——那是以古雅的英雄双韵体为上述玄奥的哲学境界所作的高度概括:“一切的不和谐,只是你所不了解的和谐;一切局部的灾祸,无不是整体的福祉。……凡存在的都合理,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人们欣赏并渴慕这种达观的态度,并不会去认真思考这一态度背后的那种貌似合理的解释究竟有几分能够站得住脚。—这正是人类最经典的认知模式之一,对于社会与文化问题是很有解释力的。因及其社会功能。一种相当有代表性的看法是,因为正义在现实世界里屡屡得不到伸张,人们看到的永远都是“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总是有心抗争却总是怯于抗争,于是只有借助武侠的白日梦来对沉伏已久的正义做出替代性的伸张。稍受西学浸染的国人至此很自然地会推衍出这样一个结论:武侠小说的兴盛正说明了中国人法制意识的淡漠——我们总是冀望于侠客从天外飞来主持公道,却不肯冀望于一个完善的法制世界,由法制来伸张正义。1904年,周桂笙为《歇洛克复生侦探案》(今译《福尔摩斯探案集》)撰写弁言,向国人推荐西方侦探小说,文中特别强调了侦探小说最重人权,即便是伟大的侦探也只能把自己一展身手的范围仅仅限制在侦破的领域里,不能私自充当法官和刽子手的角色。这样说来,西方的侦探小说和中国本土的武侠小说似乎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照,前者重人权、尚法制,后者不但毫无人权和法制的观念,而且——尤其要不得的是——崇尚暴力。而今已是百年之后,看看中国的图书市场,侦探小说依然冷寂,武侠文学则有金庸、古龙、梁羽生带起的新的高峰,其盛况比之还珠楼主的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到了今天,武侠热作为一个大众文化现象依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但学者们思考所得的结论往往只是印证了百年前的那些说法。陈平原的《千古文人侠客梦》把武侠文学堂堂正正地纳入了专业研究领域,书中谈到“整个民族对武侠小说的偏爱,确实不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情。说‘不美妙’,是因为武侠小说的风行,不只无意中暴露了中国人法律意识的薄弱,更暴露了其潜藏的嗜血欲望。” 这样的意见被不断地转引和称道,以至于成为当今中国文人对武侠小说的一种相当主流的认识。的确,武侠小说唯独在中国风行,这是事实;中国人的法律意识确实薄弱,潜藏的嗜血欲望也确实存在,这些也是事实;所有的环节看上去都是那么的合情合理,但是,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当真存在吗?事实上,现当代美国的文艺作品里也有许多可以称之为侠的角色,譬如钢铁侠、闪电侠、蜘蛛侠、神奇四侠,当然,还有超人及其家族。虽然在上述称谓之中,“侠”的字眼其实出自中译者的手笔,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些美国侠客完全符合中国的“武侠”标准:他们有着远超常人的非凡本领,游离于常规世界之外,到处行侠仗义、铲恶锄奸、定人生死。值得留意的是,他们之断定是非,凭的是各自的良知,而不是系统的法律知识和规范的法律程序。但是,要说现当代美国人“法制意识薄弱”,这恐怕是说不通的。至于“嗜血欲望”,这更不是国人独有的,任何一部武侠小说在这一点上的表现显然都远远不及《电锯惊魂》这样的系列电影和《生化危机》这样的系列游戏,甚至相形之下,武侠小说纯洁得有如童话。在我看来,武侠小说并不是一种中国特有的地方性文学,而是一种具有普世意义的“白日梦小说”,其核心阅读趣味不是“行侠”,而是获得一种操纵性的能力,让人体验那种为所欲为的快感以及成功的喜悦。只不过因为伸张正义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的追求,并且现实社会必不可免的不公永远刺激着人们对正义的渴望,所以“行侠”才会成为主人公的必修功课之一,成为一种如此令人愉悦的阅读体验,却算不得武侠小说的本质特征。是“武”而非“侠”才是武侠小说的本质特征,人们可以很容易地接受一些有武而无侠的文艺作品(可以是成长、竞技、复仇或魔幻类型),而较难接受的是有侠而无武的作品。是“武”,而不是“侠”,提供了武侠小说的核心阅读趣味,所以,任何在“侠”的一面煞费苦心的思考都是从一开始就走错了道路。

内容概要

  贪欲、暴力、腐败……谁偷走了我们的正义?
  这是一部通过纷杂的案例和严密的逻辑,探讨何谓正义、如何实现正义及正义从何起源的通俗哲学作品。
  全书围绕正义话题,从不同侧面阐述:要幸福还是要公正,何谓正义,自由意志的两难,原罪的两难,康德的失误,伟大的嫉妒心……用通俗生动甚至带有文学意味的语言,讨论我们稍微陌生但是生活中须臾不离的话题,给人以智力启迪和精神享受。

作者简介

  熊逸,活跃于网络的神秘作家,饱览群书,激荡思想,纵横诗词。著作有《周易江湖》《春秋大义》《孟子他说》《中国思想地图:老子》《八戒说禅》等。

书籍目录

序言 似是而非种种 
第一章 要幸福还是要公正?
第二章 何谓正义,是具体的目标还是抽象的准则?
第三章 高贵的谎言
第四章 作为社群主义者的上帝
第五章 从奥米拉斯的孩子到巴厘岛的王妃
第六章 自由意志的两难
第七章 原罪的两难
第八章 康德的失误
第九章 正义的两个来源:强者的利益与人性的同情
第十章 人的真实与必然的处境:不自由,不独立,不平等
第十一章 伟大的嫉妒心
参考资料
后  记

章节摘录

第六章 自由意志的两难一公平原则,或“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原则,存在一个难于确定的问题,即如何确定“等值”。在正义女神的天平上,寻求正义的一方该在天平的另一端放上多大的砝码才可以恢复天平的平衡呢?试想有一个极度厌世的抑郁症患者谋杀了一个朝气蓬勃、热爱生命、前途无限光明的大好青年,那么,对杀人者的处决当真遵循了等值原则吗?正义女神手里的天平会不会不但没有平衡,反而倾斜得更严重了呢?就杀人凶手的个人感受而言,能够被处以死刑不仅算不上惩罚,简直就是一种求之不得的福利。也许这个杀人凶手本人也是一名受害者,甚至他才是这场不为人察知的阴谋中唯一被针对的目标。事情是这样的:一个老谋深算的杀人狂想要满足自己的杀人癖好,但他既不想被人寻仇,也不想被法律制裁,甚至不愿意接受旁人的道德谴责,于是他精心挑选了一对天生抑郁的男女,促成了他们的和谐而绝不美满的婚姻,看着他们生下孩子,看着这孩子不但继承了父母的抑郁基因,还整日被养育在挥之不去的忧伤气氛里。然后,杀人狂处心积虑地营造着这个孩子的生活环境,安排他住在最邪恶的街区,在一所地狱一般的学校里读一些比地狱更阴郁的书,灌输他悲观主义的信仰,激发他对乐观人士的仇恨与嫉妒……没有太大的悬念,这孩子长大之后,就成了那起凶杀案里的凶手,然后被捕,被判决,被处死。的确,即便一生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这孩子并不“必然”变成一个厌世的杀人凶手,但其或然性“必然”远远大于生长在阳光下的同龄人。那么,他为自己的谋杀行为所需要付出的“等值”的代价究竟是什么呢?或许有人会质疑这个例证的荒诞,然而事实上,这个看似极端的故事并不是完全向壁虚构的。1948年5月的一期《纽约邮报》刊载了一篇新闻稿,题为《男孩凶手早在他出生前就命该如此》,描述的是“一个12岁的男孩怎样因谋杀了一个女孩而被判入狱,以及他的父母的背景,包括酗酒的记录、离异、社会失调和局部麻痹症”。约翰·霍斯泊斯在《自由意志和精神分析》(1950)里提到了这个例子,进而问道:“我们还能说他的行为——尽管是自愿的,也确实不是在枪的胁迫下所做的——是自由的吗?这个男孩很早就表现出行为残忍的倾向,以此来掩盖他潜在的受虐心理,以及以此来‘证明他是一个男人’;他母亲的溺爱只会使这种倾向恶化,直到他杀了那个他所爱慕却冷落了他的女孩——不是仅仅在盛怒之下,而是有谋算地、深思熟虑地谋杀她。他的犯罪行为,或就那点而论,他生命中的大部分行为是自由的吗?”[1]霍斯泊斯继而应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答这个颇为棘手的伦理问题——尽管今天我们知道这是一条很不牢靠的道路,但霍斯泊斯的确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尤其重要的是,这个问题还会把我们引入一个更加令人困惑的领域,即人应当在何种程度上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怎样回答这个问题一般取决于回答者的社会地位,权贵和富人喜欢“有付出就有回报”、“是金子总会发光”这类论调,穷人如果还不曾被话语权的垄断者们彻底蛊惑的话,往往会对权贵和富人们的侵略性姿态感到刻骨的仇恨和深沉的无奈。事情总有例外,19世纪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约翰·格雷虽然坚定地站在工人阶级一边,但也语重心长地劝告工人兄弟们:“我们很愿意认为,罪恶不是由任何一个个别的人和任何一个阶级产生的。我们很愿意承认,对于一个由于他无力判断的情况而偶然处于压迫者地位的人,哪怕怀有一点点的敌意都是非常不公平的。”[1]可是,有哪一个压迫者不是“由于他无力判断的情况而偶然处于压迫者地位”的呢?一个人的生命中究竟有多少成分绝对不属于“命运的安排”?让我们再看看事情的另外一面: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曾经流行过一种“矫治哲学”(philosophy of rehabilitation),它在相当程度上被贯彻到司法实践当中。持这一信念的人一般都会把人的罪恶主要看做身心缺陷或对社会的适应不良的结果,所以,我们对罪恶要做的主要不是惩罚,而是教育,这才是监狱的最恰如其分的职能。“劳动改造”就是矫治哲学的一种实践形式,至少在理论上或意图上是要通过劳动提高罪犯的思想觉悟。那么,教育和惩罚,哪种方式才更加符合公平原则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直接面对哲学史上最具争议性的几大核心问题之一:人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2]斯宾诺莎在他的名著《伦理学》里论证过一项经典命题:“在心灵中没有绝对的或自由的意志,而心灵之有这个意愿或那个意愿乃是被一个原因所决定,而这个原因又为另一原因所决定,而这个原因又同样为别的原因所决定,如此递进,以至无穷。”[1]——苛刻一点来看,如果这一命题成立的话,该书题目所标明的“伦理学”也就无法成立了。是的,我们之所以认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出于对自由意志的认同。[2]对一个我所仇恨的人,而我又有着杀他的能力,那么我既可以杀他,也可以不杀,到底怎么做,取决于我“自己的”决定;既然是我“自己的”决定,我就应当为此承担责任。但是,站在今天的知识背景来看,人似乎是基因和环境的产物,那么我们真的拥有我们自以为拥有的自由意志吗?假令我们没有,或在相当程度上没有自由意志,又该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呢?所有的正义、公平、道德、伦理,又该在哪里找到自己立足的依据呢?有一句名言一直被归在古希腊哲学家留基波的名下:“没有任何无缘无故的事情,万物都是有理由的,并且都是必然的。”即便这句话的出处不那么可靠,但至少留基波的弟子,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是一个严格的决定论者,坚信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依据自然律,沿着固定的轨道滚滚向前。从那至今的两千多年,西方哲人们对自由意志存在与否的争论始终纠结不定。中国哲人在这方面关注得少些,但也不乏卓越的洞见,譬如《庄子》有两则耐人寻味的“罔两问景”的故事: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庄子•内篇·齐物论》)众罔两问于景曰:“若向也俯而今也仰,向也括撮而今也被发,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景曰:“搜搜也,奚稍问也!予有而不知其所以。予,蜩甲也,蛇蜕也,似之而非也。火与日,吾屯也;阴与夜,吾代也。彼吾所以有待邪,而况乎以无有待者乎!彼来则我与之来,彼往则我与之往,彼强阳则我与之强阳。强阳者又何以有问乎!”(《庄子•杂篇•寓言》)故事的大意是说,影子的影子问影子:“你一会儿坐着,一会儿起来,一会儿束发,一会儿披发,你怎么就没有个主心骨呢?”影子回答说:“我是因为有待才会这样的吧,我所待的东西也有它自己的所待,有光的时候我就出现,没光的时候我就消隐。我是谁的影子就跟着谁一起活动,这有什么可问的呢!”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佛教的缘起法。与庄子同为轴心时代的名人,释迦牟尼所悟出的道理,亦即使佛教区别于当时印度各大教派的核心理论,就是这个缘起法。简言之,就是发现了这个世界的基本规律就是因果律,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万事万物都陷在这个因果的链条里挣脱不出。所谓陷在因果律里,也就意味着人生是不由自主的,是受所谓“业力”主宰的。不由自主而想自主,陷在因果律里而想跳出因果律,受制于业力而想摆脱业力的束缚,这才有了真如实相、寂静涅槃等理论。庄子虽然没有用论说的形式把这个问题阐释清楚,却以寓言的手法把它形象地表达出来了。如果以逻辑推理的形式表述,其最精当者恐怕莫过于法国哲学家霍尔巴赫1770年在阿姆斯特丹匿名出版的《自然的体系》一书中的论断:“在一切都是彼此连结着的这个自然之中,没有原因的结果是决不存在的;而且,在物理世界中,一如在道德世界中,所有一切都是不得不按照自己的本质而活动的种种可见的或隐蔽的原因的必然结果。在人里面,自由则只不过是包含在人自身之内的必然。”[1]因果律必然导致宿命论——所以霍尔巴赫继而讨论的恰恰就是宿命论的问题——而宿命论该如何与自由意志相协调呢?这也就说是,因果律该如何与自由意志相协调呢?的确,要解决自由意志的问题,就必然绕不开因果律。因果律的问题无论在哲学上还是在神学上都是一个经典的两难问题,不承认因果律当然会很麻烦,但承认了因果律一样会很麻烦。首先是第一因的问题:有没有第一因,第一因是什么,没法解决;其次是承认了因果律就等于承认了宿命论,也就等于否定了自由意志,否定了自由意志也就意味着我们不该为自己的一切所作所为负责;但承认自由意志的话,就有把人置于上帝之上的嫌疑。——这是哲学与神学史上纠结甚久的一大经典难题,相关论述俯拾皆是,譬如中世纪的圣奥古斯丁和裴拉鸠斯的论战就是围绕着这个问题的,论战的结果是:主张人可以根据自由意志做出道德决定的裴拉鸠斯被判为异端,他和他的追随者们从此失去了上天堂、得永生的资格。

后记

后记一爱伦•坡的《瓶中手稿》是一篇第一人称视角的小说,在小说的一开篇,主人公这样介绍自己说:“关于故国和家人我没有多少话可说。岁月的无情与漫长早已使我别离了故土,疏远了亲人。世袭的家产供我受了不同寻常的教育,而我善思好想的天性则使我能把早年辛勤积累的知识加以分门别类。在所有知识中,德国伦理学家们的著作曾给予我最大的乐趣;这并非是因为我对他们的雄辩狂盲目崇拜,而是因为我严谨的思维习惯使我能轻而易举地发现他们的谬误。天赋之不足使我常常受到谴责,想象力之贫乏历来是我的耻辱,而植根于我观念中的皮浪之怀疑论调则任何时候都使得我声名狼藉。……大体上说,这世上没有人比我更不容易被迷信的鬼火引离真实之领域。我一直认为应该这样来一段开场白,以免下边这个令人难以置信而我却非讲不可的故事被人视为异想天开的胡言乱语,而不被看成是一位从来不会想象的人的亲身经历。” 我有时愿意想象,我这本书其实是出自这位小说人物的手笔,我只是被他雇用的一名诚实尽责的小抄写员罢了。这将赋予本书某种文学上的真实性。这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啊,并且他的资质绝对比我更加适合撰写这个主题。那么,作为一名诚实尽责的小抄写员,我的记录将仅及于他话语的尽头,至于故事的尽头,根据《瓶中手稿》告诉我们的,主人公随着一艘幽灵船被卷入了地极的旋涡——那个旋涡也许像墨卡托绘制的地图所标示的那样:海洋从四个入口注入北极湾,并被吸进隐秘未知的地心。爱伦·坡并不在意“我”和幽灵船究竟去了哪里,又会在何时何地、以何种姿态重新暴露于阳光之下,他只在意营造奇幻炫目的叙事效果。没办法,这就是他特殊的美学趣味,我们不能责怪他什么。二如果我也可以有一个梦想的话,那么我的梦想是,一切存有争议的问题都可以拿到一个平台上作公开而充分的讨论,任何人(只要他愿意)都可以参加讨论,并且可以认真地倾听并思考每一位讨论者的发言。除了不可以进行人身攻击以及必须遵循逻辑之外,讨论不受任何限制,无论是政策问题、法律问题、道德问题,无论是敌对的国民还是陷于误会的好友,都可以在这里,在所有的观众面前开诚布公。没有人审核他们的权利,没有人剪辑他们的发言,没有人制裁他们的立场,也没有人要求任何一场讨论都必须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是的,所谓正义,不过是在世人的磨合、博弈中诞生出来的一种观念产品,就像一块浑金璞玉,在如此这般的言辞的利刃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越发被打磨成一个浑圆的球形。古希腊人会认为这是一种完美的形式,我赞同他们的看法。熊逸2011年3月

媒体关注与评论

表面上似乎同人们的实际生活和表面利益相去甚远的思辨哲学,其实是世界上最能影响人们的东西。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既可以说这是一部严肃的哲学作品,通过纷杂的案例、严密的逻辑,探讨了何谓正义、如何实现正义,以及正义从何起源;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奇怪的擂台,让古今中外林林总总的正义观念一一上台过招;也可以说这是一场读者与作者的智力角逐,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散发着诡谲的气息,而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将于何时何地遭到作者的伏击;哪怕仅从文学性的角度来欣赏,这也是一部足以撼动人心的作品;它将满足你的任何期待,同时,颠覆你的任何期待。    ——毛晓雯

编辑推荐

《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编辑推荐:贪欲、暴力、腐败……走向富裕的路上,谁偷走了我们的正义?老人跌倒无人搀扶,幼童被辗路人漠视……微博时代,关注国事。本书告诉你如何坚守内心的正义。正义就是政府的利益吗?为什么温家宝屡次强调“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是政府的良心”?如果你和同伴困在岛上,食物只够一人吃,你会怎么办?《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提供不一样的思维角度,指出我们距正义之间,到底有多远距离。

名人推荐

既可以说这是一部严肃的哲学作品,通过纷杂的案例、严密的逻辑,探讨了何谓正义、如何实现正义,以及正义从何起源;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奇怪的擂台,让古今中外林林总总的正义观念一一上台过招;也可以说这是一场读者与作者的智力角逐,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散发着诡谲的气息,而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将于何时何地遭到作者的伏击;哪怕仅从文学性的角度来欣赏,这也是一部足以撼动人心的作品;它将满足你的任何期待,同时,颠覆你的任何期待。——毛晓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5条)

 
 

  •   本书虽然没有看完,但一打开就喜欢上了。作者基于中西伦理思想的源泉,针砭时弊,让人读起来不会感觉理论死气沉沉。正义一直是我们追寻的目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正义并没有向我们走近,而是越来越远。
  •   正义是什么?熊逸博古论今,谈中论外,佛云:魔由心生。古语云:人之初,性本善。人真的性善吗?看看此书吧!
  •   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公平,这些看似确凿无疑的概念,却经不住认真的诘难。
    如果你也是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人,或者关注于"是什么"而不是"希望是什么",或者认为有意义的问题胜过确凿无疑的答案的人,强烈推荐读一读这本书
  •   在缺乏公平和正义的社会,这本书值得一读
  •   人民需要正义,那么这本书就不能不读了。如果我们的世界没有正义,我在想,我们生活的绝对不幸福。如果我们需要幸福,我建议大家都看看这本书,确实不错。
  •   没有了信仰,似乎我们远离正义的速度比别人快,赶紧踩刹车吧!
  •   重新理解了正义的标准
  •   当良知已不复存在,正义又如何注释?
  •   我们在努力,我们在追求正义,我们是90后。。。。。。。。。。。。。。。。。
  •   熊逸的书,最早读他的孟子他说,周易江湖,春秋大义,这些书读起来还算不吃力的,这个书没一定的哲学基础,读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
  •   熊逸的书非常有意思,除了他的小说,他所有论著我都买了。
  •   内容晦涩难懂,听说是熊逸最后一部书,支持一下。
  •   熊逸的书我是每本必读,因为在他的笔下,似乎一切都可以解构。这本书也不例外。在阅读中,你不得不跟他争辩,这其实相当有趣。郑重推荐。
  •   熊逸的书充满思辨的乐趣!但是因为幽默浅显铺垫的需要,有时在一些有基础的人看起来就会略显啰嗦,但仍然不失其真知灼见!
  •   我不算熊粉,但熊逸的书都不错,不管他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是一个团队在写作,这都与我无关,只要书好看就行
    此书深入浅出,值得推荐
  •   熊逸的书,真心是好书。博学多才,从横捭阖!
  •   熊逸的书一定要读的
  •   熊逸的书,没有不是精品的
  •   熊逸的书总是不错的。这次题目虽然恶俗了点,但内容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   熊的书是越来越正式了啊,内容值得关注
  •   专心做一件事,一定做得好。这个时代太缺少好熊这样只专注一件事的人,敬佩!
  •   这本书是买给哥哥看的,因为和这本书的作者比较熟,所以让我买来看看怎么样,我不太喜欢政治,哥哥说挺好的,那就是好吧!
  •   继承了好熊一如既往的严密和细致,功力更见精进了
  •   学贯中西,有思想,有内涵
  •   很让人有阅读快感的书
  •   很好的书,印刷精美,很厚实,是正品
  •   速度快,服务好,书也很好,满意!
  •   熊的书一贯的好,内容有深度,逻辑性强,可读性强。
  •   好熊的书,一贯支持
  •   书的内容是非常好的,可是排版却很糟糕,每页留有大量的空白,真是浪费纸张。
  •   熊老师的书,值得收藏,还没看,慢慢品尝
  •   书刚到,很感兴趣
  •   非常不锗的一本书!
  •   本书很有味道.可以一看再看.
  •   视频下了看了一点,这本书一定要看
  •   拜读大作,受益良多。
  •   封面有点花哨,但是内容真的非常值得一得,难得的一本好书!
  •   很犀利深刻,现实感很强
  •   仍然是用广博的知识来进行头脑风暴,很过瘾!
  •   一如既往的犀利和感动
  •   是难得可贵思亲力说服力极强的一本好书
  •   帮同事买的,有时间也会看
  •   还没认真看,但感觉手感挺好的。
  •   受益颇多,感谢好熊。
  •   看标题就行
  •   一如既往的好熊思辨风格,看一遍或许是不够的
  •   一贯的好熊风格,精彩过瘾!
  •   一直以来都以解读中国古代思想为自己特色的熊逸,这一次却突然谈起了“正义”问题,这让我在初见本书时难免惊讶。而书名和副标,更是让我忍不住心想:“莫非熊逸要转型做公知了?”不过,等到真读了此书,才发现此系误解。本书还是一本以探讨概念为主的哲学著作,与现实的关联并不算多。也许书商正是顾虑此类题材冷僻,才起了这样一个貌似贴近现实,实属误导的名字吧。

    当然,作为一本通俗哲学读物,其本身仍是令人期待的。或者说,这才是熊逸的长项所在。虽然其先前作品以释读中国的儒释道各家代表作为主,但在过程中已经充分体现了作者融汇古今,贯通中西的深厚学术积累,以及注重思辨,强调质疑的思维方式。而如今这个“正义”的论题,无疑给了他一个充分占其所长的舞台。什么是正义?其起源发展如何?这些问题的讨论和思考贯穿了古今中外各个时代的人类思想史。对此加以论说,没有点功底是不行的。于是,在本书中我们能体味到的是十足的“熊逸味”:旁征博引,面面俱到,引证繁复;逻辑严密,充满理性思辨;合理质疑,从不迷信权威。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亲身领略了一场各个时代正义理论的大汇总:社群主义,自由主义;原则主义,功力主义;儒家,道家,墨家;新教,天主教,犹太教……林林总总的哲学宗教流派,各色纷呈,令人眼花缭乱。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阿奎那、圣奥古斯丁、孔子、庄子、释迦、斯宾诺莎、涂尔干、罗素、康德、蒙田、穆勒、哈耶克、弗洛姆……古往今来的圣贤大哲,你方唱罢我登台,在作者搭建的擂台上亮相过招,实在称得上精彩绝伦。别说是“通俗哲学读物”,即使是专业的哲学著作,这等排场我也难得见到。对于熊逸的博闻强记,深厚底蕴,我只能表示由衷敬佩。

    不过,在观摩这场痛快淋漓的辩论的同时,我也免不了思考,作者自己的观点是什么呢?对待正义问题,他的基本态度如何?不过,熊逸似乎并无心构建属于自己的理论大厦,而是热衷于到处拆台。“天赋人权”不过是个谎言,社群主义的连带责任令人难以接受,功利主义的相对性经不起推敲,自由意志面临两难,康德的道德准则也难免谬误……一圈下来,似乎谁都不占理,于是对正义的困惑,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愈加纷乱。听的人不明白,讲的人似乎也不太明白了。这多少让我对本书的欣赏打了折扣。虽然质疑和思辨很重要,但毕竟是为了解答困惑而非增加困惑。虽然“破”的过程势所必需,但“立”才是更为关键的。在后一方面,本书只能说乏善可陈。此时不由得想起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修习吸星大法后功力深厚,可体内异种真气互相冲突,时有走火入魔之虞~

    书的最后,作者似乎鉴于各种构建正义观念的抽象理论的失败,回到了生物性的观念,并将其更多视作利益博弈的产物。这个不是结论的结论,是否就能给这场旷世持久的争论盖棺呢?或者说,如果正义和平等真的只是作为社群动物的人类追求利益的结果,那么为何人们总是不曾停止过将其概念化,理论化的尝试?人类社会和蜂群、猴群、狼群之类的差别,难道只体现在脑容量的不同?人类也许生来的确不自由、不平等、不独立,但是否就无法去追求自由平等独立?驱动这种追求的,真的只是“伟大的妒忌心”吗?也许,只能如熊逸所说,不能要求每一场讨论都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吧。

    但至少,讨论本身就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行为。有人也许会说:“如今的社会道德沦丧,法制不修,物欲横流,人心淡漠,正义正离我们越来越远,可本书并没有回答这个‘为什么’,而是谈些虚玄的哲理,这和我们的现实又有什么关系,又怎么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对此,大概还是本书封底上所引的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名言最为精辟“表面上似乎同人们的实际生活和表面利益相去甚远的思辨哲学,其实是世界上最能影响人们的东西。”只要你有心,只要你善于思考,也就未尝不能从哲理的玄谈之中看到现实的影子。不是吗?
  •   本书难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探究正义这一哲学话题。然而,与哈佛大学桑德尔的《正义》一书相比,本书的问题在于案例过于纷杂。其实,这是两本同类型的书籍,相互比较一下可见高下。
  •   最近韩方之争引爆网络。正义,质疑,自由。虽然这些年常被提及,但是有些滥用,并且有些时候披上了理想的外衣,下面却是暴力,私欲。还是回归原点来看比较好。
  •   关心社会正义的人们的思考之书
  •   正义,笼统的概念
  •   熊逸的书不是很好懂,但他已尽力用现代语言写出了一些我们想说又说不出来的东西,支持!
  •   熊逸,很博学,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开拓思维
  •   难道我也已经看不了稍微高深一点的著作了。可怕。
  •   听人介绍的这个作者,传说颇有思想、态度。。。
  •   一定要支持,希望这种作品越来越好!
  •   慢慢看,思想很累
  •   比开放课程的说的好,但好象说的不是同一回事
  •   朋友推荐看的,说值得看。。
  •   书还值得一看。但一本书一半是空白浪费纸张。
  •   当今的社会.......
  •   书是好书,可惜收到后有轻微破损。另外两本没问题。
  •   熊易的书 看上去不羁 可是这本还是比较严肃的 学习 喜欢
  •   深入浅出,不失为一部不错的消遣书籍
  •   略微深奥了些,还是不错的
  •   太深刻了,值得一读。
  •   这样的题目深也不是,浅也不是,不错思辨的力量可以超越束缚 。
  •   虽然理论性较强,但读起来很容易理解.
  •   有点卖弄了,好像到《春秋大义》的第一本是一个顶峰,后来的水平就开始下滑,很有点上海小男人的那种沾沾自喜,卖弄才华。这年头浮躁的人这么多,希望写这种小众东东的人能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好好写点东西。
  •   这部书感觉很有论文研究的感觉,深深解剖。不想看太过于研究性文字的读者可能不一定会定心看下去,但是这个问题的确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感兴趣此方面话题,或是可以沉下心来看深层思考性文章的读者,还是推荐的。
  •   老熊的书内容没的说,不过这本书书相不好
  •   **书籍,不值一看,文不对题,巧言令色,出了卖弄就是卖弄,用一个敏感的书名欺骗读者,简直就是说文嚼字,脉络混乱,见解全无,尽入俗套。还有作者宗教知识非常苍白,竟然用圣经故事去理解宗教,幼稚可笑!
  •   太坑爹了,一本书一半是空白,这编辑是卖白纸起家的吧,如果不是喜欢作者,就只给一星了
  •   越来越学术化了,不过我很喜欢,思维的乐趣尽在其中啊。
  •   除了引用,又是引用。故作迷幻,把简单的事复杂化。语言文字上运用故作高深而玄迷的词语概念,让读者无法向下阅读。极不推荐购买这类作者的书籍。不知其出书目的为何?废墨!
  •   说来惭愧,这是读的第一本好熊的纸质书,以前看好熊的书都是来自于网络。绝对的推荐,好熊书籍的品质一如既往,就是很好奇,这家伙为啥这么神秘。
  •   文不对题 又长又臭 不推荐买哦 但是心静的人 可以拿来修炼自己的耐性
  •   看完了序言,又往后看了几页,除了用旁征博引显示作者学识渊博外,看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看过作者写的其它 的书,作者擅长的俏皮机智显然不适合于这类题材的写作。
  •   最近在看熊佩云的《自由在高处》,感觉与熊逸的这本相比,真是一个在底处,一个在高处。《自由在高处》,简直就是一本经不起推敲的励志书。还是看熊逸的作品过瘾。两只熊不在一个档次上。
  •   熊逸的书是必买的,喜欢他的大胆直言,直击问题的根本。亚马逊的快递服务远胜于一般快速公司,很注意对书的爱护,即快又好。
  •   高水平的著作,语言平实却又深入浅出,适合曾被古往今来各种瞎话洗过脑的广大人民群众阅读。。。。。。
  •   很多满赠的书我都是没看就放到一边了,这本看完了,算是对议论文的偏好吧,挺好的
  •   多年来,我们的教科书告诉我们世界是这样的不是那样的;正义是这样的、非正义是这样的。真实这样吗?看看好熊的这本书吧。
  •   还能够读一下,不过这书像是为了引用而引用,有点杂乱~
  •   蛮通俗的哲学读本,深入浅出。
  •   立论如此严谨,实在罕见。引经据典,各家理论驳杂纷呈。
  •   真的很一般,全书都在罗列些没啥意义的东西,很少看到作者的想法,生拉硬凑,要不是赠的才不会要
  •   富于思辨,思考得很深入
  •   装帧很喜欢,排版很喜欢,纸质很喜欢,内容很喜欢,作者很喜欢,真是狠喜欢啊。
  •   感觉读起来有点枯燥
  •   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
  •   正义在人心
  •   很好,很划算啊!
  •   一直被讨论的话题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