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

出版时间:2009-12-0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洪子诚  页数:506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当代文学史》199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以来,不少相识、不相识的朋友、读者,通过会议、文章、来信和转告,对本书有所肯定,也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不少批评和改进的建议。这些年来,文学界出现许多新的现象,也有不少值得重视的研究成果发表,这些都需要加以处理和吸收。基于上述理由,从2006年春天开始,我就开始对本书进行修订。在总体框架和评述方式上,修订版和初版本并没有大的变化,基本上仍维持那种简括式评述的“文体”,材料、史实也仍大多压缩在注释和年表之中。同时,也仍努力征引当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既为了标明本书某些看法和措辞方式的来源或受到的启发,也为想进一步扩大对问题了解的读者提供一些线索。但修订版也有不少改动。主要是:一,调整了若干章节的设计,适当增加90年代文学的分量,对80年代文学的总体描述也有一些改变;二,各章节(包括年表)在材料处理、具体论述等方面,也有或多或少的变更;三,订正初版本在史实、资料引述上的差错。由于本书注释较多,采用章后注在阅读上有诸多不便,这次也一并改为页尾注。初版本的后记作为附录保留,以再次向当年热心的帮助者表示谢意。还要说明的一点是,本书初版本为1999年,对年代的表述没有特别标出的,都为20世纪,此次修订按照既定的表达法,没有再做修改。

内容概要

  本书继续采用“当代文学”这一概念,则是考虑到目前文学史研究的实际情况。虽然也可以改变文学分期的方式,可以采用新的时期概念,譬如目前已被广泛使用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范畴。但是,这并不是名称和分期的简单更换。这一更换的内在理路和文学史事实依据,对本书作者来说,还需要做细致、深入的辨识。继续采用这一概念的另外原因,是它连同相关的分期方法,仍有其部分存在的理由,即可以作为把握20世纪中国文学状况的一种并非已失效的视角。这样,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这本书里,“中国当代文学”首先指的是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其次,是指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因而它限定在“中国大陆”的这一区域之中;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的文学与中国大陆文学,在文学史研究中如何“整合”,如何不是简单地并置,需要提出另外的文学史模型来予以解决。第三,本书运用“当代文学”的另一层含义是,“当代文学”这一文学时间,是“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一体化”趋向的全面实现,到这种“一体化”的解体的文学时期。中国的“左翼文学”(“革命文学”),经由40年代解放区文学的“改造”,它的文学形态和相应的文.学规范(文学发展的方向、路线,文学创作、出版、阅读的规则等),在50至70年代,凭借其时代的影响力,也凭借政治权力控制的力量,成为唯一可以合法存在的形态和规范。只是到了80年代,这一文学格局才发生了改变。

作者简介

洪子诚,广东揭阳人,1939年4月出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新诗的教学、研究工作,1993年起任中文系教授。主要著述有:《当代中国文学概观》(与入合著)、《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中国当代新诗史》(与人合著)、《中国当代文学概说》、《1956:百花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文学与历史叙述》等。

书籍目录

自序修订版序前言上编50—70年代的文学第一章 文学的“转折”一 40年代的文学界二 左翼文学界的“选择”三 毛泽东的文学思想四 “文学新方向”的确立第二章 文学环境与文学规范一 “遗产”的审定和重评二 刊物和文学团体三 文学批评和批判运动四 作家的整体性更迭五 “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第三章 矛盾和冲突一 频繁的批判运动二 左翼文学内部矛盾的延续三 对规范的质疑四 分歧的性质第四章 隐失的诗人和诗派一 诗歌道路的选择二 普遍的艺术困境三 穆旦等诗人的命运四 “七月派”诗人的遭遇第五章 诗歌体式和诗歌事件一 “写实”倾向和叙事诗潮流二 青年诗人的艺术道路三 50年代的诗歌事件四 当代的政治抒情诗第六章 小说的题材和形态一 “现代”小说家的当代境况二 题材的分类和等级三 当代的小说样式四 类型单一化趋向第七章 农村题材小说一 农村小说的当代形态二 赵树理和山西作家三 赵树理的“评价史”四 柳青的《创业史》第八章 对历史的叙述一 革命历史小说二 “史诗性”的追求三 《红岩》的写作方式四 革命的“另类”记忆五 《青春之歌》及其讨论第九章 当代的“通俗小说”一 被压抑的小说二 寻求新的替代三 “都市小说”与工业题材小说四 《三家巷》及其评价 第十章 在主流之外一 “非主流文学”二 最初的“异端”三 “百花文学”四 象征性的叙述五 位置的置换第十一章 散文一 当代的散文概念二 散文的“复兴”三 主要散文作家四 杂文的命运五 回忆录和史传文学 第十二章 话剧一 话剧创作概况二 老舍的《茶馆》三 历史剧和历史剧讨论四 话剧的“高潮”第十三章 走向“文革文学”一 1958年的文学运动二 文学激进思潮和《纪要》三 文学的存在方式四 “文革文学”的特征第十四章 重新构造“经典”一 创造“样板”的实验二 “革命样板戏”三 小说“样板”的难题四 “经典”重构的宿命第十五章 分裂的文学世界一 公开的诗界二 小说创作情况三 “地下”的文学创作四 “天安门诗歌”下编80—90年代的文学第十六章 文学“新时期”的想象一 “转折”与文学“新时期”二 体制的修复和重建三 文学规范制度的调整四 80年代的作家构成五 文学著译的出版第十七章 80年代文学概况一 80年代文学过程二 “新时期文学”的话语资源三 文学历史的“重写”四 文学诸样式概况第十八章 “归来者”的诗一 “文革”后的诗歌变革二 “归来者”的诗三 诗歌流派的确认 第十九章 新诗潮一 《今天》与朦胧诗二 新生代或“第三代诗”三 新诗潮主要诗人(一)四 新诗潮主要诗人(二)第二十章 历史创伤的记忆一 创伤记忆与历史反思二 三部中篇小说三 “复出”作家的历史叙述四 “知青小说”的演变五 几位小说家的创作第二十一章 80年代中后期的小说(一)一 文学的“寻根”二 “寻根”与小说艺术形态……第二十二章 80年代中后期的小说(二)第二十三章 女作家的小说第二十四章 散文第二十五章 90年代的文学状况第二十六章 90年代的诗第二十七章 90年代的小说中国当代文学年表(1949—2000)初版后记

章节摘录

一40年代的文学界四五十年代之交,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革。二次大战之后世界范围两大阵营对立的冷战格局,中国40年代后期内战导致的政权更迭,是这个期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政治的变革,自然并不一定导致文学内在形态的重大变化。但是,在一个文学与社会政治的关系密不可分,而文学对于政治的工具性地位的主张又支配着文学界的情况下,四五十年代之交的社会转折,影响、推动了中国文学的构成因素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剧烈错动。文学的“转折”在这里,指的主要是40年代文学格局中各种倾向、流派、力量的关系的重组。以延安文学作为主要构成的左翼文学,进入50年代,成为唯一的文学事实;20年代后期开始,左翼文学为选择最理想的文学形态、推进文学“一体化”的目标所做的努力,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成为“纲领性”的指导思想;文学写作的题材、主题、风格等,形成了应予遵循的体系性“规范”;而作家的存在方式,写作方式,作品的出版、阅读和批评等文学活动方式也都出现了重大变化。1937年抗日战争的爆发,将中国分隔为几个社会情势不同的区域:国民党统治地区、日本侵略者占领的沦陷区和中国共产党政权的解放区(抗战期间称“敌后抗日根据地”)。

后记

70年代末“文革”结束后,我开始参加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工作,并与张钟、佘树森、赵祖谟、汪景寿诸位先生合作编写了《当代文学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79年)。后来,我们根据80年代文学出现的新情况,对该书作了修订,扩充了“新时期文学”的内容,于1986年出版了名为《当代中国文学概观》的新一版。此后,《概观》一直是北大中文系当代文学课的主要参考书,也曾被一些兄弟院校的当代文学教学采用为教材。如今,十多年过去了。书的著者中的两位,在90年代初不幸过早离开人世。这十多年中,社会生活和文学界,也发生了众多当初难以逆料的事情。回过头去读《概观》,不难发现许多缺陷,许多需要修正补充之处。一方面是它所体现的文学观念和叙述方式需要反省,更重要的是它所处理的材料,基本上截止到1985年。因此,重新修订编写,就提上了日程。这次的编著,没有在《概观》的基础上进行,也没有采取集体合作的方式。主要原因是研究者之间,已较难维持“新时期”开始时的那种一致性。我们的看法之间的差异,比相互之间的共同性有时更为明显。当代文学史的个人编写,有可能使某种观点、某种处理方式得到彰显。当然,因此带来的问题也不言而喻。受制于个人的精力、学识、趣味的限制,偏颇遗漏将是显而易见的。好在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史已出版三十几种;本书存在的阙失,会由另外的史著加以矫正。

编辑推荐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学术作品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当代文学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课本版原价比这个学术论文集版本打折后的价格还低,当然质量是要差一点,不过内容没差。
  •   价格较贵了。也为说明此本与其他本差别,为好版本而只好选购此本,结果和教材本内容完全一样。
  •   大概没有什么问题吧,但朋友说这像盗版,纸质不太好。
  •   书很有分量,内容充实,比其他教材详尽,有比较,有评价,可以作为论述题的答案记忆。不贵价格有些贵,没办法,考现当代文学离不了它。
  •   书的封皮和里面的一些页数都有褶皱了。。。
  •   准备考研用的,书很不错
  •   内容丰富。适合阅读。配送及时,态度好。
  •   书的质量纸张印刷都很好
  •   老师推荐买的,这本书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   书是我想要的,只是书角破损了,当时不开心了下。不知道是快递的原因,还是什么原因。
  •   没有什么感觉,书的质量还挺好的
  •   本来打算考现当代文学的,后来放弃了,不过平时读也很好。
  •   有点贵 和教材几乎一样 不过很好的
  •   书很新,最常见的当代文学参考书,祝各位同学学业有成
  •   一直信赖亚马逊的书籍,很是给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