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出版时间:2010-0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平原  页数:41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从一场运动(“五四”那天广场上的学生运动)、一份杂志(《新青年》)、一位校长(蔡元培)、一册文章(《章太炎的白话文》)及一本诗集(胡适《尝试集》)入手,谈论“五四”新文化运动。作者借鉴新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借助若干意味深长的细节、断片、个案,来钩稽并重建历史,强调是晚清与"五四"两代人的共谋与合力,才完成了中国文化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全书史料的钩稽与细节的描述相映成趣,读者不难在这两者的张力中间深切体会"五四"那代人所处的历史语境、政治立场、文化趣味及学术思路,读来饶有趣味。

作者简介

陈平原  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近年关注的课题包括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图像与文字等。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全国高校第一、二、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1995、1998、2003),第一、二届王瑶学术奖优秀论文一等奖(2002、2006),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09)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大学何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等著作30种。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集刊《学人》,2001年起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书籍目录

导言  文本中见历史细节处显精神第一章 五月四日那一天——关于“五四”运动的另类叙述  一 关于“五四运动”  二 五月四日那一天    花开春日    集会天安门前   受气东交民巷   火烧赵家   夜囚警察厅 三 如何进入历史? 四  回到“五四”现场第二章 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  一  同人杂志“精神之团结”  二 “仍以趋重哲学文学为是”  三 以“运动”的方式推进文学事业  四 文体对话与思想草稿  五 提倡学术与垄断舆论  六 文化资本与历史记忆第三章 叩问大学的意义——作为教育家的蔡元培(孑民)  一 “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  二 北大传统的另一种阐释  三 老北大的艺术教育    美育而非美术    社团而非院系    从音乐研究会到音乐传习所    中乐与西乐之争    博雅传统与“爱美的”第四章 学问该如何表述——以《章太炎的白话文》为中心    一古文的骄傲与白话的先驱    二令人神往的“提奖光复,未尝废学”    三深思独得与有感而发    四  白话文的另一渊源第五章 经典是怎样形成的——周氏兄弟等为胡适删诗考  一 删诗事件  二 老朋友的意见  三 学生的建议  四 二周的眼光  五 胡适的自我调整  六 经典地位的确立第六章 写在“新文化”边上——旧纸堆里的新发现  一 失落在异邦的“国故”  二 在巴黎邂逅“老北大”  三 不该被遗忘的“文学史”  四 八十年前的中学国文教育之争附录一 关于《章太炎的白话文)附录二  鲁迅为胡适删诗信件的发现附录三  台湾版《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自序附录四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英译本序引用及参考书目索引后记

章节摘录

  虽然只是字面上的暴力锄奸,游行学生并没真正准备“手枪炸弹”(据高师的匡互生称,他们有此设想,可并没弄到手)。晚清之侠风高扬,暗杀成风,国人记忆犹新。民国建立后,政府严禁会党活动,谴责政治暗杀(起码表面上如此),而“宣言”之放言“手枪炸弹”,与其时之流行无政府主义思潮,不无关系。两份主要文件的微妙差别,隐约可见学潮中的不同声音。  从步军统领李长泰的劝说看,当局最担心的是引起国际纠纷。显然,政府并未意识到即将到来的学潮的巨大能量,以及可能引发的严重的社会后果。也不是学生使用计谋蒙骗当局,游行一开始确实显得比较平和。如果不是被激怒的学生临时转向赵家楼,“五四”那天的游行,大概也不会出什么大事。可所有自发的群众运动,无不充满各种变数,随时可能改变方向。更何况,学生中还有温和派与激进派的区别。不只李统领预料不到事态的严重性,政府及军警也都没想到会如此急转直下。这才能解释何以曹汝霖已经知道街上学生的游行口号,仍没感觉到危险,参加完总统的午宴后照样回家。  学生之所以集会天安门前,因此处及西侧的中央公园,乃民初最为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天安门附近,明清两代均为禁地。民国肇兴,方才对外开放,东西长街顿成通衢。“遂不得不亟营公园为都人士女游息之所。社稷坛位于端门右侧,地望清华,景物钜丽,乃于民国三年十月十日开放为公园。”②民国初年,京城里文人雅集,往往选择中央公园;至于大型群众集会,则非天安门前莫属。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条)

 
 

  •   陈平原教授,还原了五四的历史,剖析了新文化的影响~内容很精彩~
  •   陈平原先生的书好读、值得读。一是务实之精神,求真之态度,其史料挖掘深,研究角度独到,既让人概叹其创新之思维,亦让人于知识学习中树扎实之态度;二是寄艰深学术研究于浅易表述中,易读好读,颇生只要是陈先生之书定读之感。
  •   全方位了解五四运动有助于我们了解当今的中国
  •   这本书帮助我理清了现代文学发展的脉络,疏通了学理上的一些困惑,不错
  •   陈平原先生的书,值得细读
  •   一场学生运动竟然包含如此多的历史趣闻,不得不令人深思,这本书相信会对读者的启发很大,甚至颠覆了自己在心中多年的印象
  •   好书,耐读,好读,值得一读!!
  •   书不用说 很好 五分 只是当当现在的包装没以前细致了 运输过程中磨损了书面,影响了心情 就书内容而言很好的
  •   很棒!!!!!
  •   详细的考证了五四这段历史,资料比较丰富!
  •   了解五四历史的经典之作,可以与周策纵的《五四运动史》合起来看。
  •   挺不错的,是老师推荐看的
  •     
      
        第一眼看见书名就觉得眼熟,果然,书才新出,但文章是逐年积累而来,部分篇章早些年我在报刊都读到过。国人多爱构建体系,陈平原教授则机智地退而求其次,不谈大道理,只做小文章。回到现场触摸历史,借此理解百年中国。
      
        回到现场,有人为我们致力于“无数细节的充实”,重现最接近真实的“现场”。因为时间流逝和立场而扭曲的“五四”场景,需要澄清。文科学术尤其以考证为本,概念不先整理清楚,下笔很难展开。这本书最先也是从“五四运动”入手,笔法熟练地进入历史的氛围,逻辑严密地开始“还原”。
      
        “进入历史”必须从“五月四日”那一天开始,回溯当时的场景、各色人物,以及人物的表现。陈平原避开各种文化人物容易失真的事后追忆,侧重真实的记者记录进行“追究”,那是《晨报》的报道。因为当日天气晴朗适宜集会,并且是星期天,美国公使并不办公。在这样情况下,学生们游说无门,激愤找不到具体对象发泄。
      
        历史事件的爆发,常常是各种元素一个都不能少的。
      
        光是对气候的考证,就引用了陈独秀的文章片段、鲁迅的当天日记、冰心的追忆、郁达夫的北京春天的往年情况记叙等。
      
        “同心同德”的学生们乱穿衣服,天又热,烈日下苦等,难免酝酿不满情绪。读来叫人再次感叹,历史就是这样的因缘际会。
      
        陈平原的考证与叙述,甚至细致到游行队伍的行走方向与飞扬的尘土上。再配上13所学校的地图,游行人数统计,“五四运动”的前与后、左与右、上与下,活生生地立于眼前。对这些丰满的印象,反复阅读,难免百感交集,叫人越走越深,恍惚已然站立在1919年的那个月。
      
        这种妙然的手笔,是学术与生动文笔的联袂演出。我在阅读时,找到一种阅读小说一样的“进入”,这一章节的叙事感太强烈了。密集的史料驾驭着文字,一入历史之门,往事就如海潮一般在他的笔下滚滚而来。场景已经是最大程度的再现,我们已经感受到当时的空气里的紧凑,以及社会各界的蓄势待发。他们很快就轮番登场,先是《新青年》杂志的立场,与灵魂人物陈独秀的形象,在细节里走过来,再是白话文论战,后期的新诗运动……次第扑面而来。如作者序中所写,他“小心翼翼地爬梳资料,细心体会文本的表里与内外,调动自家的生活体验与想像力”,只为“复原那些早已消逝的历史情景”。
      
        这本书里有个小细节,我以为尤其应该重视:“游行当天并无到曹家的计划。但当游行队伍经过东交民巷口以后,有人突然高呼要到赵家楼曹汝霖的住宅去示威。在群情激愤的时候,这响亮的口号得到了群众一致的拥护。”在陈平原看来:此等“神来之笔”,正是群众运动特有的魅力。说不清是谁的主意,你一言,我一语,群情互相激荡,一不小心,便可能出现“创举”,很难确定谁影响谁。
      
        日后追根溯源,非要分出彼此,弄清是哪一个首先喊出“直奔曹宅”的口号,其实不太可能,也没必要。也正因为如此,“五四”运动才是丰富的全息的一段历史,是可以满足历史求索者的一个事件。每个触摸者,都可以有自己的体验。
      
        相对开篇,全书的后半部分趣味少了,虽然细节也丰富,但叙事感顿减。涉及到“五四”先贤们的争字论句、文场事故,符号百出,罗列繁复,学究论文体气息浓了,不耐看。
      
        不管怎么样,就如同书里所说的,没有边角的细致研究,何来中心的确立?不如“还原现场”,读者会用自己的理性,参考书中的内容,做出自己的判断。
      
        我想起一句古诗:“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你想要体会“政治的五四”、“思想的五四”,以及“文学的五四”是何感受,你得进入其中。历史在那天转折,我们触摸着历史的那些皱褶,体会着质感进入“五四”。
      
      (原载新京报)
  •     陈平原先生的这本书,不取历史研究中所惯用的宏观视角和说理风格,而是通过“借助细节,重建现场;借助文本,钩沉思想;借助个案,呈现进程”的“触摸”方式,试图真切的“进入”到历史之中,而非仅仅作为历史的看客,“意淫”那段令人神往的历史,并发出无病之“呻吟”而已。
      陈先生择取了五四运动中最具典型性的事件、文本和个案——1919年的五四运动,《新青年》杂志、蔡元培、《章太炎的白话文》、《尝试集》以及作者从国外图书馆中偶遇的一些文献资料——作为叙述的切入点,也正是如此,才保证了陈先生“重建现场”“钩沉思想”“呈现进程”的愿望能够达成。如果仅仅是以“触摸”的名义申说一些鸡毛蒜皮的花边,而丝毫无关于五四的宏大叙事与整体思想,那么,这本书无疑就变成了“索隐形怪”的“小作”了。
      那么,面对着同样的五四、新青年、蔡元培、章太炎、胡适这些如雷贯耳的事件和人物,陈先生是怎样通过“细节”去展示其“精神”的呢?
      五四,在史学家们的涂抹中似乎永远保持着其魅力,尽管这种魅力为何,是需要加上一长串问号的。陈平原先生不是畅说五四之历史价值及思想意义,而是从1919年5月5日《晨报》的报道入手,从五月四日当天晴朗的天气着眼,从五月四日是星期日发端,展开了对五四的“另类”叙述;在描述五四运动的过程中,陈先生也是从当事人不同的回忆里找寻“真相”,当然,所谓的真相淹没在众说纷纭之中,而陈先生则兼采众说,以示历史细节之缠绕难清。所幸的是,在陈先生的铺排之下,不同叙述者口中的“故事”并未使阅读产生不快的感觉,而是让人觉得饶有趣味,觉得这样子的五四似乎才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五四,而不再是“高处不胜寒”的象征性的五四。
      《新青年》恰似新文化运动的“脊梁”,这份由陈独秀于1915年9月15日在沪创办的杂志就是新文化运动的源泉、枢机、梁栋与环中。陈平原说“抚摸着这半个多世纪前的旧杂志,你依旧能十分清晰地感觉到流淌在其中的激情与活力”。如果没有《新青年》的倡导与论辩,新文化运动将会是另一番模样。打几个比喻,《新青年》是沉闷的20世纪初的“空气清新剂”,人们新的思想、视野、兴趣似乎都是由之开端而风行于世;《新青年》是疲软的20世纪初的“万艾可”,“敬告青年”无疑让无数青年重新奋发,让知识界不再存活于死气沉沉的“暮光之城”中了。
      蔡元培,则是其时的“精神领袖”,蔡先生提倡的思想自由与兼容并包为五四、为《新青年》、为新文化运动均提供了广袤的场域,蔡先生的人格精神也是广为人知。但陈平原先生在书中不是复述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东西,而是强调“兼容并包”对“思想自由”的前提性价值与意义,在陈平原看来,“思想自由”是一个比较容易能实现的,或者说是不用提倡就可以做到的说法,因为人们的思想从来都是自由不羁的;但如何为思想自由提供一个登台亮相的舞台,却实实在在需要“兼容并包”的呵护与培养。另外,陈平原也着意于“北大研究所国学门”的成立对于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开创性意义,由此说明在蔡元培先生看来,大学的主要任务还是研究学问为要;以及蔡元培对“美育”之提倡,成立“北大音乐传习所”等一些少为人知的事件。由此,蔡元培的形象或许更加饱满,蔡元培的意义也会更为客观而可信。
      在《学问应该如何表述》一节中,陈平原先生描写了《章太炎的白话文》一书的来龙去脉,并对其中的文章真伪进行了论证与说明,当然,陈先生的意图不是考证,而是借此说明,国故派的章太炎在时代的影响下是如何反过来影响时代;《经典是怎样形成的》一章则对《尝试集》的“经典化”过程进行了描述;最后一章中,陈先生论说的是他在国外图书馆所发现的一些资料,其中与中文系联系密切,由于自己对这方面缺乏足够的兴趣与耐性,草草读之,无甚感受。
      虽然不讲大道理,但陈先生这种“于细节处显精神”的行文、研究方式却也透露出了些许道理与精神。可以说,陈先生把五四这个早已干瘪的气球重新吹了起来,我们惊异的发现,这个气球上原来描绘着如此生动而美丽的图画。
  •     
      文/吴红涛
      
       近日翻了些现代学术史料,枯坐终日的感觉总算是摆脱掉一些了。先前读过平原君的《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对五四前后的学术事件也略知皮毛。不过让平原君津津乐道的,主要还是以北京大学和新青年为核心的同人阵营。而近日翻阅史料后使我有此感触:几乎所有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期间的学人,无论是论战笔伐,还是格调雅俗,对中国现代大学的学科建设都可谓做到了用心颇深。
      
        以国学院为例,除北京大学研究院和清华研究院,二十年代办有国学院的还有燕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而与这些大学国学院相关联的人物更是蔚为可观,比如王国维、顾颉刚、沈兼士、陈寅恪、鲁迅、林语堂、容庚等等。并且,这些学人还努力探究办学方法和治学之道,诸如“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都是那个时候搞出来的,而这一点恰恰是现在大学环境所不具备的。当年梁启超受聘于清华研究院时,一鼓作气发表了一篇叫《学问独立与清华第二期事业》的演讲,演讲内容很振奋人心,对于当时倾心于大学建设的人来说更是激动不已。平原君甚至在某篇文章里将梁启超的这次演讲看成是中国学术走向独立的标志。
      
        诚然,怀念归怀念,当代大学建设的弊端依然赫然醒眼。以前听过一个讲座,某教授自嘲现在很多大学学者都可称为填表大师,对经费报销、申报课题、住房申请等表格流程深谙不已,但是真正的课题论文却是一拖再拖,研究成果也是新汤加旧药而已。所以某些老师在怒斥学生学业不精的同时,也应该自我反省反省,某种程度上大家都是同道中人,都在大学里当着幸福的小混混。
      
  •     第三章是我关注的。《叩问大学的意义-作为教育家的蔡元培》
      
      蔡先生的大学理念在1930年的《大学教育》中得到了全面阐述;而实现程度在《传略(上)》中进行了总结。
      
      1、现代大学,一是兼容百家,二是专深学术。
      
      2、相信学生能够自治,相信学生能判断是非,所以不垄断思想,而是鼓励自由思考,使学生从而能独立判断。只要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就可以让其存在于学校中,任学生判断。这就做到了兼容并包。注意中国素来没有思想自由的习惯,总喜欢压制别人,言语嘲弄无所不为。应据理答之。在课堂讲授之外,强调独立思考,注重师生间的精神交流。
      
      3、要做到兼容百家,必须拒绝政府、党派、教会的压制,保持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组织上实行极端的平民主义:校长和系主任每年由教授会公举。
      
      4、应知道:教育追求远效,而政府、政党、教会、社会则谋求近功。因此,教育事业应完全交予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不受政党、教会的影响。要与政府划断直接联系,组董事会以经营之。教师由学校聘请,与政府无直接联系。
      
      5、要做到专深学术:应确立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的机关。要求学者当有研究学问的兴趣,尤其应养成学问家之人格。设研究生院,增参考书,都是为了提起研究学问的兴趣。
      
      6、具体做法为设研究所:研究所仿德、美大学的Seminar办法,为专攻一种专门知识之所。有了研究所,大学就不只是培养人才,更是师生共同研究的机关,成为研究高深学术、促进教员进步、给毕业生深造的机会、产生新发明之学理或重要的著述的地方。以研究所的设立,外争自由思考,内讲专深学术。
      
      7、办好研究所的方法:出学刊、聘名师、开讲座、组织学会,体制化的研究所的创设。
      
      8、经验与能力:此前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及管理实践,留学时的深思熟虑、对西方科学和学术大势的了如指掌。学识渊博、兴趣广泛,因此有学术上的前瞻性和判断力。
      
      9、个性:宽厚、温润、恬淡、从容、很有主见,但从不咄咄逼人。天性有极广博的兴趣,因此自然能够兼容并包。人格修养“高明而道中庸”。最大特点是“春风化雨”。这真是太难了。
      
      10、风格:掌握时机,全面出击、迅速推进、一步到位、从不拖泥带水,一举奠定基本格局。
      
      11、治校:调兵遣将、办杂志、组团体、改课程、倡美育。
      
      12、美育:应以美育代宗教。因为宗教总是排他的。而美育平和中正。建筑、雕刻、绘画、音乐、文学。美育是自由的,宗教是强制的;美育是进步的,宗教是保守的;美育是普及的,宗教是有界的。美术馆、博物馆、音乐会、公园、广场、剧场、影院、园林、市政、言谈举止、均在其列。
      
      13、组社团而非组院系。设立各种有教师指导或参加的学生社团。社团的宗旨。是以“业务的性质”“实验的精神”,谋自我的进步。鼓动起校园里讲求学问、涵养性情的风气。包括四类:修身类;政治类;学术类;艺术类;因为研究学术,必要有一种活泼的精神。而研究学术,必要影响与人生。如果没有养成博爱人类的心情,服务社会的习惯,不但研究的材料不完全,就是研究的结果也是虚无。所以,提倡消费公社、平民演讲、《新潮》杂志等,都是最注重的事项。
  •   彼岸
  •   太好了……如果是真的……能够实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