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欧”到“新欧洲”

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金雁  页数:46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当东欧社会主义道路国家,就连老大哥苏联都相继走向失败时,社会主义道路还能走多远?
  那些曾经是社会主义,现在是资本主义的东欧国家真的只有在社会主义体制下才能为人民服务,才能为广大人民谋福利,才能和谐吗?
  今昔对比,到底在哪种制度下,百姓的生活质量更高,福利更好?而不用为生个孩子都要征得政府的同意所困扰,也不用为孩子上幼儿园犯愁,还不用为昂贵的医疗费、高涨的房价、攀升的墓价耗尽心血以及言论的不自由付出代价。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秘书长金雁教授在本书为你一一拨开迷雾。
  本书分为三个单元:上篇是“新欧洲之旅”后的感想,中篇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在波兰独立90周年时写的,算是对波兰历史一个长时段的回顾;其二是谈南斯拉夫民族问题;其三是乌克兰问题。下篇是关于东欧知识分子精神追求和思考方面的内容。
  
  作为在世界上至今屹立不倒的伟大的拥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当曾经的兄弟们一个个倒下的时候,本书的观点更有借鉴意义,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警世意义。

作者简介

  金雁,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秘书长。
  主要著作有:《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村社传统与俄国现代化之路》《新饿乡纪程》《新俄现代化与改革研究》《火凤凰与猫头鹰》

书籍目录

上篇 金融危机后回首看东欧
 01 前东德:波澜不惊二十年
  前东德: “资本”不愿来的“资本主义”?
  “剧变后进入了共产主义”?
  怎样“转轨”会更好?
  “马克思大街”上的思考
 02 中东欧金融危机与融入欧洲问题
  他们如何看待金融危机?
  中欧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
  与“西边同志”价值观“错位”的中欧左翼
  对“融入欧洲”的历史思考
  积怨甚深的俄、波关系
  基于现实考虑的匈牙利选择
  捷克: “非共产主义化”的价值追求
  来自俄国的军事压力
  老欧洲的动力和阻力
 03 “新欧洲”发展中的新动向
  政治冷漠化与传统政党危机
  “网络时代”的强势劲头
  “福利国家”的发展及其带来的问题
  新欧洲国家的“民粹主义”
 04 “还有许多墙需要拆掉”:柏林墙倒塌20周年札记
  “根据东德法律也是犯罪”
  建墙之前:两种占领政策
  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6.17工人暴动与逃亡潮
  “防止里面的人出去”的高墙倒了 .
  转型20年众说纷纭
  牢骚归牢骚,厌恶就是厌恶
 05 捷克:告别“切卡德”年代
  纠缠在曰耳曼历史中的斯拉夫国家
  悬而未决的苏台德问题
  被遗忘的角落:曾经的“切卡德”
  “逆向”信息的由来
 06 匈牙利:导致政治体制变革的三个“累积层”
  风云突变的1947年
  匈牙利1949年的“拉伊科事件”
  一个思想超前的改革者——纳吉·伊姆雷
  “裴多菲俱乐部”与1956年事件
  “要变革就无法绕开1956年事件和纳吉问题”
 ……
中篇 波兰独立之路与南斯拉夫民族问题
下篇 前乐欧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一般来讲,这种“永恒的精神老鼠”,由于与权力始终保持界限,个人操守都比较严谨,更兼具有的禁欲主义追求、注重道德的自我完善、既蔑视权力又鄙视金钱,实用主义的利益很难动摇他们的意志,他们追求真实、看重个人的道德形象,不会以出卖思想为自己换取实际利益,而且由于他们具有浓厚的后现代情结,在批判极权国家的同时,也批判“市民社会”,批判全球化进程,对西方的那一套不感兴趣。剧变以后他们依然对市场经济转轨持批评态度,而且具有比一般人更敏锐的先知先觉,比如索尔仁尼琴在大骂叶利钦“休克疗法”的同时,还不断地警惕人们不要因剧变后的转轨艰难,而把斯大林时代的“灾难戏剧化地过滤成甜蜜的回忆”,可见其引领社会深层领域探索的象征意义并没有消失。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对来自于这种道德层面的批评,不可避免地有两种缺陷:第一,由于像索尔仁尼琴那样的人参考资源主要来自前近代,对待现实一直采取一种“永远说不”、“骂倒一切”、或者只有批判没有建设的态度。他既否定布尔什维克式的垄断,也反对剧变后的经济转轨方向,可以说,他看到了后共产主义下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缺陷,但是提供的理想模式却是无法操作的。现在“东欧”有一些知识分子,很反感大规模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社会,并不是因为他们“想念旧体制”,而是因为政治转型的落幕便意味着“当老鼠”的作用完结,而社会变革从来是不知感恩的,卸磨杀驴是一种常态,看看那些早已被人们忘记的“剧变推手”,就知道他们所期待的政治变革并不眷顾自己的母体。

编辑推荐

《从"东欧"到"新欧洲":20年转轨再回首》:前东德、波兰、捷克、匈牙利、乌克兰、前南斯拉夫等苏联模式东欧国家的前世今生。过去的“东欧”虽有“福利”,但并非“福利国家”,因为在专制体制下“福利”是皇恩浩荡,有了你得谢恩,没有你也不许抱怨。在民主制度下“福利国家”才成为一种“公仆”必须提供的服务,提供了民众无需感恩,不提供“公仆”就有被“解雇”的可能。在民众看来,提供公共交通、免费教育、医疗保障、社会养老是政府应尽的职责,所有的公共服务主张必须经过老百姓的同意,因为他们是国家税收的提供者,哪个党派的社会福利政策执行得好,哪个党派的支持率就高。《“先欧洲”发展中的新方向》没错,柏林墙的确是“防御性”的,从来没有人指责这道墙具有军事进攻的功能。问题是它要“防御”谁?防御西边的“法西斯”?它的正式名称的确叫“反法西斯壁垒”。但奇怪的是,它防范的是东边想出去的人,柏林墙存在的28年历史记录,铁证如山地表明它从未对仟何一个西边的人,无论他是否“法西斯”,进行过火力拦截——因为根本没人试图闯入。但是,它却以火力射杀了有名有姓的2叭名东德公民,而除了想“出去”,他们并无任何过错,至于在火力拦截中被打残打伤、生擒活捉的东德人就不知多少了。显然,柏林墙就是一道拦截“自己人”外逃的天堑,一道为东德公民设下的天罗地网。《还有许多需要拆迁》苏联类型国家的民族政策特点之一是不尊重你的人权,却比较尊重你的“文化”,它根据不同的政治需要、甚至仅仅是根据领导人的喜好,有时固然搞强制同化,有时却也搞人为的“异化”。只要你在政治上听话,别的什么唱歌跳舞、传统民俗、年节礼仪乃至语言文字之类的“民族特色”不仅可以保留,而且往往还很被提倡,乃至被提倡得过分。《苏联时期的乌克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从“东欧”到“新欧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22条)

 
 

  •   从“东欧”到“新欧洲” ——20年转轨再回首(荣获2011年第十二届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奖,荣登2011新浪中国好书榜十大好书,前东德、波兰、捷克、匈牙利、乌克兰、前南斯拉夫等苏联模式东欧国家的前世今生)正是我想要的书
  •   从现代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只存在两种国家:民主国家和非民主国家。所以,看东欧的故事,我很少从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的角度去关心。而更多是从建设现代法制国家的角度去思考的。

    或许现在很多人认为这些事情根本就是“不务正业”,你关心下女人的三围、关心下物价、关心下车子、房子,甚至关心下领导的爱好都还算有用,也好像才算是个正常的中国人。

    国事,还是外国的国事,尤其是政府有意回避的国家的事,真是冷门到极点了。

    其实,从管理的角度看,一个公司的治理,不就是微缩版的“国家”治理吗?

    在过几家企业,每当企业走得越来越艰难的时候,公司高层讨论都会学着政府官员,从所谓体制上找原因,说什么从人治向法制的转型,什么要让制度管人,总之病症大同,药方小异。但说实话,真正管理得好的企业,在中国还是凤毛麟角的,企业法制建设成功的案例也相当少。

    东欧政治转轨的故事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我认为就是——法制社会的建立其实是需要基础的。

    这个基础是什么?能够建立的边界条件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也不可能在一篇短评里就能将其阐述清楚。所以也只能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

    东欧的政治体制转型,褒贬不一,这个问题还是留给像金雁这样的教授吧,我想在这里还用不着我班门弄斧。我只是从企业内部管理的视角来试着探讨这个问题。

    中国人常讲一句话,叫做“形势比人强”。其实企业内部的法制建设,表面看是一个领导的胸怀或规则意识的问题,实质上是劳资双方博弈力量严重不对等的问题。在资强劳弱的情况下,规则一定是强者来指定的,而且经常朝令夕改。这在西方原始资本主义时期,其实也是存在的,比如说童工、黑奴、华工等现象。这个问题的解决,其实是靠劳资以外的第三方力量——民主政府来制衡的,你要选票吗?要的话,你就不能光袒护资本家,起码不能做的太明显。再加上西方逐渐完善的工会制度,这样就形成了劳、资、政,三方的一个均衡博弈,使得整个社会能够保持全面协调的发展。而不是特别偏袒任何一方,造成严重的社会不公,以致最终形成社会毒瘤一样的既得利益集团,把控整个社会的走向。就像加满油的车,没有刹车一样,路子对了,油充足的时候,没有问题,可一旦路子错了,出了问题,事情就相当麻烦了,整个社会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所以说,法制的第一个基础,表面看是一个有民主法制意识的领导,实际上是公司内部各种势力的均衡。有的公司,老板强势,有的公司职业经理人强势,有的公司山头林立,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是很难建立起法制的,哪怕老板强推也不行的。

    其二,法制作为一个社会的公共产品,也可以说是一个企业内部的公共基础设施,谁来建呢?谁能建呢?很多老板,有这个心,也有这个力,但看得破时,却忍不过,像中国这样一个主要靠剥削劳工保持产品竞争力的国家,谁真愿意呢?中国男人的梦想不过是当皇帝,好多老板奋斗了一辈子,终于有了自己一块称王称霸的小天地,好吧,你告诉他,这样搞不行,你应该“维新变法”,否则你这个企业永远不会真的强大。老板嘴上不说,其实心里想的是:你历史怎么学的?中华帝制都搞了三千多年了,有问题吗?前段时间不是好多老板花大价钱去上什么国学班吗?不是一大堆人念什么弟子规吗?易中天教授说过一句话,我觉得非常经典,说中国这些传统道德教化,放在家庭内部,一点问题都没有,放到国家、政府、社会,很多东西真成问题!

    所以,一个企业内部法制建设,老板的胸怀确实也是一个条件。但在不具备第一个条件的情况下,这第二个条件,即使具备了,公司的规范化管理同样建立不起来。因为老板也是局中人。

    实际上,治理一个国家,和治理一个企业,同样是一件相当专业的工作,所以马克斯韦伯认为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就是职业官僚的诞生。而在中国,说实话,专业人才实际上不多!而企业对待这样的人,基本都是给特权的。这样这些人根本就没有让企业走规范化管理的动力和需求,他们过的很滋润,为什么要折腾呢?这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他自己就是企业内的特权阶级。

    所以,综合来看,法制的基础条件真的有些严苛。说说容易,真来推,在一个企业内都这么难,更何况我们这样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了。

    说实话,我是不太有信心!





  •   由于教育体制原因,我们大多数人对欧洲的历史都知之甚少。东欧剧变后,主流媒体传达给人们的信息,更是经过层层筛选过滤,这些极度失真的信息,影响着我们的判断。金雁教授这本书,通过事实还原真相。通过东欧及过的苦难与辉煌,追求与梦想,可以看到我们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
    金教授通过对东欧社会历史文化、民族设水的考察研究,对人类普世价值的思考,都是十分深刻的。针对集权统治,书中谈到:“暴力要变成一种"常规化"的手段,必须是执行者丧失人性。”“不只是纳粹和斯大林主义会促使这些条件,任何官僚机器变得冷漠并无视道德束缚时,这些机器就产生了。”想一想遍布神州大地的强拆,等决这段话耐人寻味。
    “掌握政权的人们不停的以国家最高利益名义限制国民的权利,执政党操纵权力的运作也往往是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颂扬国家的天赋,不断地把国家深化。一旦陷入绝境就等待虚假的救世主时的领导来挽救国家。”“他们千方百计地把“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突出前者的微不足道和后者的伟大”针对当前有些同胞忘却住房、医疗、教育者三座大山的压迫,无视几千万下岗职工的血泪,却在盲目的颂扬某人的铁腕领导,我们应该做何思考?
    “其实国家的强盛并不需要以牺牲个人的自由为代价”。“以牺牲个人自由来维护国家强大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国家被国家群体占为己有诗以牺牲个体做为代价的,民族、国家、政党的集体认同并不意味着高于个人的需要,也不意味着它具有高于个人的支配社会的普遍价值观。”
  •   该书的作者应该是对于前苏联和东欧问题有很深入的研究和长期的了解,看完之后会发现我们对于东欧的认识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就像有些西方人认为中国现在还是满地自行车一样。在乱糟糟的表象之下,这些曾经的社会主义阶级兄弟已经在民主之路上走得又稳又远了。
  •   从东欧到新欧洲,腾飞的东欧,早已非国内党媒们所希望的糟糕,抛弃共 产 教的体制羁绊,万恶的资本主义,让这一地区,获得新生。作者金雁持续多年关注东欧,写的很客观。十大好书,推荐~
  •   这本书描写了东欧剧变后,原先的社会主义国家经历了转型后的国家发展过程,对于中国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   我们称之为东欧巨变过去了20多年了,前社会主义阵营的东欧国家到的变得怎么样?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或者说经验教训?或许通过阅读这本书自己感受了。
    带有游记色彩,文笔流畅,语言直白,看着比较轻松。
    尽管还没有读完,总的感觉对于了解东欧国家简单的现状还是很有帮助的。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些感受还是读着看吧。
  •   作者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或者说从东欧自己的角度去解读东欧。而以前,对东欧的解读,好像往往而从苏联人的角度去看问题的。由于工作关系,我也在华沙短期停留过。我接触的一些波兰人,将把托洛茨基红军挡在华沙城下的毕苏斯基,和将蒙古铁骑挡在维也纳城下的波兰老国王箱体并论,认为是两度救了欧洲。瓦文萨之功则是让波兰能自主决定自己的事情,相当于二次独立,而不必象以前看太上皇的脸色。所以,毕苏斯基和瓦文萨都受尊敬。如果从前苏联的角度,这种看法就不受用了。
  •   金雁教授对前苏联和东欧问题做了长期深入的研究,是真正令人尊敬的学者,每本著作都是精品,值得一读再读!
  •   可以说,秦晖和金雁教授是我非常敬佩的国内学者,对他们的作品几乎是每篇必看。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东欧各国情况,特别是历史以及由历史影响而产生的转轨过程的差异,这不仅可以理解东欧各国经济转轨和民主化的过程,更对了解各国在外交政策上亲美反苏态度的缘由大有帮助,不会再被AV骗得头昏脑胀。而最后面关于知识分子在集权下的矛盾和选择,也正反映了当下国人的困境和分裂。虽然,各国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异,统治的手段和经济状况也不尽相同,但是对于理解当下还是大有帮助的。
  •   首先向金雁教授致敬,在当今犬儒遍布的中国知识分子群落里,金雁教授和秦晖教授夫妇俩始终秉持知识分子的良知和道德,始终坚持独立的学术观点而不屈从官方规定的主流的意识形态,为我们提供一个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在世界坐标轴上的参考位置。这本书对我们了解曾经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有相当大的帮助,至少让我们清楚了官方的很多负面宣称可谓断章取义的夸大其词。
  •   以前所知道的东欧总是说转轨后老百姓生活条件很差!社会矛盾激化!让人感到很困惑!读了这本书后才知道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在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和方式!
  •   金雁老师是东欧问题专家,并且是国内少有的女性公共知识分子,其与著名学者秦晖更是珠联璧合,学术道路上共同成长,金雁老师在这篇书得序言中就有和秦晖老师的合作的很多故事的描写,让人羡慕~~本书是金雁老师访问东欧诸国后的一个文章集,去过东欧的学者再写这些文章就感觉很真实,不会像一些完全从书本上而来的作者那样隔靴搔痒~大赞,推荐有兴趣的朋友购买阅读~~
  •   虽然我是学政治的,但平时看到单板的教学书也伤脑筋,这本书是在图上推荐榜上看到的,买来翻翻,进捧着看了整整两天,一气呵成。里面结合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感悟,从容条例的梳理出她脑中的东欧和眼中的新欧洲。在分析他们的转轨之法的时候,更感到材料充实,论点明确。总的来说,这不是本难书,却真的是本好书
  •   作者以东欧问题研究专家的身份,亲访巨变20后的原东欧国家,对中国人感兴趣的有关政治经济社会乃至观念 变化,和今天呈现的风貌,做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展示了东欧变新欧洲的历程。纠正20余年来对原东欧的曲解认知。是一部给中国人以教义,借鉴的作品。
  •   作者用自己亲身经历写出了原东欧国家从剧变后至今的变化,内容非常引人入胜。虽然部分观点为作者一家之言(作者也明确指出这一点),但对于我们思考今日中国的社会现状是不无裨益的,也值得当权者和老百姓反思。
  •   好书。受国内媒体的渲染,一直以为东欧剧变后的国家,还是那么贫弱。这本书揭示的却颠覆了我们的既有观念。那里的人们享受到以前未曾有的自由、民主、富足,即使现在面临一些困难,也从未曾想过再回到过去的生活。而共产党也可以凭选举而重新上台,却带着人们朝着自由化越走越远,有时甚至更激进。作为借鉴,值得我们反思。
  •   金雁老师是真正的东欧专家,从这本书有历史,有20前变化的分析,有现状,好书。
  •   作者通过对前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深入观察和分析,纠正了国内媒体和很多人似是而非的种种观点.呈现了一个本来的"新欧洲".也让大家看到了政治民主,在民主协商基础上的私有化对这些国家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对当下无疑有着深刻的借鉴作用.在坚实制度基础上的建设和发展才是实实在在的发展,让最大多数的民众比较满意的制度才是好的制度.祝愿"新欧洲"越来越成功,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家也早日成功.
  •   更为深刻的解读了东欧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其中的思想变迁,修正了国内一些对东欧经济社会的错误认识,是我更为开阔的了解了东欧的历史和未来,其中知识分子的思想变迁我认为对国内的现状也是一种启示和警醒,给出了一种经验性的做法,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   东欧乃至苏联所走过的路,和中国及其相似,简直一模一样,但他们的苦难教训并没被我们吸取,反而我们正沿着他们的路途走下去,而且越陷越深,但他们是幸运的,已经渐渐走上了正确轨道,不知我们会在这条死路上走到何时。
  •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通过回顾欧洲近二十多年的变化,反思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背后的演变和现实呈现,对今日中国的走向提供借鉴意义~
  •   曾经很同情东欧,被西方瓦解得支离破碎又被西方抛弃。看完这本书以后,突然豁然开朗。对于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病后初愈有一个恢复期很正常。重要的是开始良性发展了。
    民主是我们应得的,不是某某给的恩赐。
    虽然东欧人对新国家抱怨很多,但是没有人愿意回到过去的和谐。抱怨不表示不爱,就像我们对我们的家人,爱之切恨之深。沉默的大多数才是真正的悲哀。
  •   金雁和秦晖这样的学术伉俪是不多的。都是不可多得的学者。曾亲聆过金教授的一次讲座,也谈的是东欧,那功底确非一日之功。
  •   才知道金雁是秦先生 的夫人
    二人才情 有得一配哦

    想了解和关注东欧国家的 读读此书甚值~
  •   内容很到位,含量非常丰富,对于想了解东欧、了解欧洲的人来说,是本不可错过的好书!
    书的质量非常高,作者是很用心的。
    不过纸张有点薄,封面易损,当然内容更重要,爱书者要注意保存。
    强烈推荐!
  •   金雁 老师的作品不容错过 对东欧写的很客观 和国内现在的宣传比起来 更愿意相信书中的描述
    对东欧转型感兴趣的 可以读读
  •   资料详实又条理清晰,一点没有历史书的沉重难读,观点极为深刻,揭示了东欧转型的历史必然性。金雁不愧为该领域的权威。
  •   了解苏联解体后东欧局势,文化,经济,政治的书
  •   说是“熟悉又陌生”其实根本没有这么一回事。“熟悉又陌生”其实就是一种我们的偏见的表现。偏见不一定是往坏处想,跟多的是我们一种理想化的演绎。本书撇去了带有明显色彩的“熟悉又陌生”。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重新看待这个曾经被称作“东欧”的“新欧洲”。
  •   东欧、苏联教训值得借鉴。
  •   了解东欧的前世今生,再看中国的现在和未来.
  •   基本上,国人对于东欧了解仅仅停留在日人民报的水准上,难得有金雁这类学者著书介绍。
  •   了解东欧的社会转型,对我们国家自身如何实现社会转型也很重要。
  •   值得推荐的一本好书。。在叹息的同时,也在担心。民主到底还有多远。。东欧的今天会是我们的明天吗?会出现革命吗?好书好书。。。
  •   很扎实的作品,在浮躁的社会 很少有人能沉下心来专心做学术了。
    不同于一般的官方对东欧的视点。我看了很有收获。
  •   真实的了解东欧国家的巨变,对当前欧洲危机的认识会更加理性
  •   方便了解东欧转轨后的现状。
  •   作为中国的学者,真正经历了东欧剧变之后的写实作品,令人可信,也令人深思,我们怎样能避免这样的事发生,是摆在我们每个中国人面前的事,不能激进啊!要深思,要往前看,也要往左右看,稳步走才是正确的。
  •   东欧巨变过去的二十年对中国的未来有怎样的预见呢,除了在国外能买到一些书外国内这样书实在是太少,比较下东、西方从不同视角带来的不同感受吧!
  •   读了这本书,使我更加全面的认识了东欧,作者为我们奉献了一本好书!
  •   一直认为巨变后的东欧经济发展缓慢,政治局势动荡,人民生活今不如夕。看了此书才明白不只世界不了解中国,其实我们很多时候也在误读世界!
  •   看过的挺不错的一本游记,初步介绍了东欧的一些国家。作为一个简单读物还挺好,不过指望去进一步理解历史就免了吧。
  •   东欧各国的改革之路一直是我知识的盲点,这本书很好地弥补了我的空白
  •   对于了解东欧的历史和现状都很好的书,对比当今中国,引人深思
  •   之前就一直对东欧的发展很感兴趣,但是国内能找到的相关资料书籍很少(我知道的很少),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这本书,现在读了一半,感觉收获很多。如果对东欧的历史文化改革发展了解并不深入,这本书绝对对你在这一块的认识的提高有帮助
  •   东欧巨变,使我们很多人感到可惜。正报谓物伤其类。但为什么发生巨变,还是因为自身没有建设好,甚至不是完全独立。倒了也就倒了,自有其理由。想来历史还是向前的。东欧的变化也是好事,没那么不堪。
  •   东欧国家的变化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大课题。
  •   什么是以理服人,这本书就是以理服人嘛。说的是欧洲,不就是为了反观自己嘛。整天这个主义那个理论一大堆,啥也不顶,实实在在的按照宪法从事,服务民众才是最重要的。说一套做一套这种中国人两千年来的伎俩可以休矣。我们被愚弄的幼小的的心灵应该可以找到解放的时刻了。这本书是金雁和秦晖两个人合作完成的系列论文的合集,条目清楚,论证有理有据,让人不得不服。这是我读到过得最好的一本书之一。
  •   了解东欧剧变的前世今生,值得一看。
  •   东欧剧变,到融入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其间的艰难与人心的困惑,在这本书里都有反映,值得一读。
  •   两个小时内就读完了,国内著名专家对东欧发展的观点,简洁易懂,纠正了之前不少错误的认识,值得细读
  •   过于高估自己的理解能力,看了两遍对于东欧的历史轨迹还是朦朦胧胧的。要多多结合这方面的背景资料,才不至于看得糊涂。这本书以后还要再温习几次。
  •   这本书全面深入讲述的东欧的独特历史与现实,读来顺畅,分析独到,观点有力,顶起!
  •   东欧,曾经也是。。
  •   非常棒的一本书,作为一个研究东欧的专家,史料详实,功力深厚。很好
  •   但愿明天的中国就是今天的东欧!
  •   通过谈个人的感受,论述东欧变化后的状况
  •   普及性的东欧当下视角,好奇东欧有哈维尔。
    "在一个普遍商品化与文化、思想、道德行为混为一谈的时代,几乎可以说大多数人的想法是,最好不要对自己周围提出哪怕一星半点的质疑,……"
    是这样吗?因为好奇而质疑的人们,一段相关与不相关的当下……
  •   有思想,有深度,了解东欧的绝佳著作。
  •   写东欧20年的变化,看了这本书,令人深思。看一看吧,朋友们。
  •   作者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还原过去二十年,东欧的裂变和正式历史。从书中可以详细学到一把教科书中见不到的内容。
  •   东欧巨变后,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国人一直比较关注,官方媒体曾今负面报道较多,后来无声无息了,这也是一种说明。
  •   以前不了解东欧巨变的历史,通过这本书来了解八九十年代的东欧变化,丰富了知识,开了眼界,知道了南联盟和美国对打的一些真相,有机会也想去实地体验一下。
  •   东欧剧变后,二十年来发生了什么,这本书给您很好的观察视角。
  •   作者使对东欧转型研究最力的学者,本书值得推荐
  •   现在的东欧
  •   作者打破了中国人对东欧各国的传统印象,国内类似的客观真实的书太稀缺了
  •   很少见到写东欧写的这么实在中见深刻的书了,很赞
  •   我们的新闻里很少有东欧的报道,书里很多内容给人很多的联想。
  •   介绍东欧的昨天和今天,内容比较全面,信息量大,有作者的个人见解在其中
  •   喜欢东欧历史的可以看看
  •   很好的书,详细介绍了东欧剧变,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
  •   通过本书深入了解了东欧,受益匪浅
  •   此书让你知道一个与媒体报道所不一样的一个东欧。特别推荐。
  •   对东欧政治有一个比较透彻的分析
  •   东欧是值得关注的一个地方。希望能有更多的东欧作品。
  •   以前对东欧了解较少,此次颇有收获
  •   展现了与教科书中不同的东欧。
  •   对东欧更加向往了
  •   东欧咱们知道的太少了,知识读物
  •   对于我们以前对东欧的看法有了改变
  •   一直想知道东欧的情况,客观、公正。
  •   了解一下东欧的卫星国
  •   看看东欧,揭穿中共的谎言
  •   了解东欧近几年的历程很有帮助
  •   颠覆了我对东欧的固有认识,发人深省。文章有随笔的感觉,读起来很流畅,配有一些插图,感觉很有文化气息!值得推荐阅读!!!
  •   内容不用再说了,金雁女士是苏东问题的专家,在阳光卫视上看过她的节目。
    书中配有大量历史图片,予以记录抑或佐证。
    只是又略有一些破损,、压痕与些许灰迹,不过无关大局。
  •   2011新浪中国好书榜十大好书,你值得拥有
  •   原本以为是比较枯燥的,但是一路看下来,感觉金雁老师的作品写的非常好。以游记的形式记录下的历史很新颖,对历史评价也很客观,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尤其最后部分对知识分子精神的论述实在经典。
  •   这本书本来是儿子的老师推荐孩子们的假期阅读资料,没想到,我随手翻来,再也没能放下,知道了为什么欧洲对共产主义这么的痛恨,知道了东德和西德的历史进程,知道了柏林墙,让我这个理工科的家庭妇女有了新知识的滋润,看看世界、看看历史,关心时事,珍爱自己,不要那么偏激,心态平和。
  •   我听着《布拉格广场》就会想起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看到这本书,就喜欢整个苏联的历史!书的封面有点黑,但是内容好!
  •   对西方社会的刨铣,了解了欧洲的变迁,社会制度。
  •   秦晖金雁,他们的书和他们的话,最值得今天的中国学习
  •   很喜欢金雁老师的书和她的观点
  •   这个集子跨越很长时间,秦晖和金雁夫妇的文章还是值得重视的。
  •   很好,从另外的视角,全画面,帮助我们回顾,能吸收很多经验教训,如果列政府官员应当读的书,建议将这本收进去。对我们来说,欧洲是发达地区,似乎比较和谐,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团结原来都是斗争的结果,不打不相识适用于任何地方。
  •   看过《倒转红轮》就毫不犹豫地再买金雁老师的这本书
  •   秦晖和金雁夫妇堪称国内伉俪学人中的代表,博学而又正义,热情又不失理性,立论高瞻,文采斐然。赞一个!
  •   使秦晖和金雁的就都能给你带来响彻脑海的启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