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字·天下事

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庄婧 编  页数:20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内容取自阳光卫视《说文解字》栏目,每个字的讲解都有“起承转合”四个模块。起,主要是讲说解这个汉字的缘起,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承,主要是讲一个汉字形体及意义的历史演变,让读者了解它的过去和现在;转,则是讲述与这个字有关的故事,从基本义转到引申义,甚至人生哲理;合,联系当下实际,突出这个字的现实意义。本书图文并茂,附有栏目dvd光盘。

作者简介

  庄婧,阳光卫视制片人、主持人。主持及策划栏目有《历史血脉》、《阳光三十分》
、《寻访先知的土地》、《子夜》、《春秋》、《说文解字》、《阳光书坊》等,她曾是挑战主持人冠军。

书籍目录





掌 


童 










……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中国字,天下事,欢迎来到说文解字,我是庄婧。说文解字,今天我们来解一个“自”字。说到“自”,我们最常用的就是“自己”这个义项。区别于别人,突出自我就是“自”。自卑、自傲、自不量力、自以为是都是这个“自”,“自”表示“自己”这似乎已经是一种共识,没什么可争议的。但是如果细致地来探讨,为什么古人要用这样一个符号表示“本人”、“己身”这个含义呢?可能很多人都回答不上来。这个疑问的解开,首先在于我们必须了解,“自”最初是什么含义。答案揭晓,可能会出乎您的意料,因为“自”,最初就是每个人脸上的那个“鼻子”。看一下“自”甲骨文的字形,您可能一下就明白了。这显然就是一个人鼻子的形状,它上面的一竖就是人高高的鼻梁,最下面是鼻孔,中间还将鼻纹和两旁的鼻翼也描绘出来了。金文和小篆仍是明显的鼻子形状,只是到了楷书将一道鼻梁变成了一撇。不过“自”依旧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讲,“自,鼻也。象鼻形。”说的就是“自”的本义。说到这,或许您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本是“鼻子”的“自”,怎么就表示“自己”了呢?对此,学者也有着不同的解释,一种说法是“自”用作自称代词,表示“自己”,是一个借音字。第二种说法是,因为古人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如果谈到自己,常常用手指指着自己的鼻子,在今天这样的动作也还常见,所以“自”就引申出“自己”的意思了。而至于后来专指鼻子的“鼻”,就是在“自”广泛的用作自称代词后,新造的一个字,在“自”下面加一个表音的“毕”,来专指鼻子。《老子》一书中,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句子,就是说一个既了解别人又了解自己的人才算一个聪明人,这也是成语“自知之明”的来历。而成语“自不量力”来源于春秋时的一场战争,春秋时在现在河南荥泽一带有个小国叫郑国。郑国临近又有一个更小的国家叫息国。公元前712年两个国家发生了激烈争执,息国国君盲目自大,草率派兵攻打郑国。郑庄公为了忍让,故意在本国境内与息军作战,刚一交战就把息军打得落荒而逃。当时有人说:“息国犯了五不韪,所以要失败。”其中的一韪就是“不量力”,后来成语“自不量力”就是由此发展出来的。一方面我们强调做事情要知己知彼,不要自不量力,另外一方面我们还要在做事过程中,突出自我,强调自己的与众不同。南宋戴复古《论诗十绝》之四中有这样的诗句:“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这首诗是讲诗歌的艺术构思变化多端,写作应不受任何拘束,驰笔纵横,要有独特个性和创造精神,避免因循守旧.,跟随在人的脚后。作者第三句用“自我”就是表示人独特的个性。

媒体关注与评论

文字,是历史血脉,也是文化肌理。甲金篆隶楷,字字微言大义。裹挟风云际会。  ——庄婧

编辑推荐

《中国字•天下事(新编说文解字)》吴祚来、马晓霖、毕淑敏、梁晓声、阎崇年、鼎力准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字·天下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她是我的师妹,我一定会支持一下。不过不光是因为师妹,更因为端庄舒雅的主持风格非常陶冶我对主持人的情感。阳光卫视的节目只能在网上搜索着看,有朝一日在机顶盒里可以随意收看的时候,她一定是小杨澜。
  •   在我们这个社会,已经虚浮的不行了,还能有一本书,告诉我们一字一解,娓娓道来,如清水流过。很值得一看的书。推荐!
  •   正在看,不错,从古至今,分析一个字的发展
  •   真的应该多了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好好看看
  •   有深度,值得推荐的一本书。
  •   同学很满意,她想买很久了,感觉应该是一本好书
  •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最后只有这个感觉。
  •   期盼已久,当当终于开卖
  •   讲的字太少
  •   用这本书教外国学生感觉很好,囊括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列举汉字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汉字。功能性用书
  •   我本来是冲着碟卖的 买回来才发现碟里只有六个字……哎
  •   书的印刷质量差一些,还好是儿子比较感兴趣。
  •   节目不错,可古文水平有待提高。
  •   浅白,简单了一点,适合刚刚入门的中学生了解使用,
  •   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解剖文字
  •   哎,还是不做评论的好。
  •      中国人认得几个中国字
       识不识字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文化的重要标准之一,作为中国人我们到底认得几个字?在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空前繁荣的时期,若给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份子一个简单的中国字他是否能说出点什么,这大概是挺为难人的一种鄙视智商的考验。当然人们会说我们不是有字典么,什么读音,怎么写,什么意思,怎么用法应有尽有,我干嘛要知道字背后的来历和有趣的典故呢,纯粹吃饱饭没地方用大脑。
       偶尔得到了阳光卫视一档节目编的出版物《中国字,天下事:新编说文解字》,这可是珍藏版,因为有栏目主持人大美人庄婧的签名,主要还有就是免费赠送的。虽然早已结束了校园生活,但是发现自己却认不得几个字,绝大部分的字只知读音和写法,模糊清楚用法和意义。觉得应该再重温一下,读读字中的故事,能偶尔露出似有所获的笑容感觉还蛮不错的。
       其实之前我在书店已经买了本台湾作家张大春的《认得几个字》,读罢该书,不得不叹服大头春的学识之渊博,文采之精彩,故事之生动。书的外衣封底有这么一句话“虽然只是几个字,却含藏了丰富的文化,我们的世界都在里面”,真是大爱。而这本《中国字,天下事:新编说文解字》书名亦道出了“中国的方块字中含藏了包罗天下之事”的异语同意。大春的作品是根据生活经历而来,书中谈的故事都是他和他的一男一女两位小朋友的日常生活写照。讲故事看来真是屡试不爽的好经验,这样不但可以享受生活的娱乐,还能在娱乐中体验学习的乐趣,真是一举多赢的好路子。而庄婧编的则主要讲的是字的由来演变遗憾的是却少了点童趣。二书都是引经据典,史料丰富,所有的经典古籍都被搜出来亮相了。作者还真是下了功夫的,没有糊弄我们这些没文化的。
       大家都知道,东汉伟大的汉字学家许慎耗尽廿十一载青春著《说文解字》,收入近万条目传诸后世,其功至伟也,它是现人寻字解疑的主要工具书。当然庄婧编的书是不能和许慎之作相比的,因为篇幅,《中国字,天下事:新编说文解字》只收入百字,对一般的读者来说还是不错的,不会有看到《说文解字》这部皇皇巨著而产生畏惧心理。如若可以将庄婧之书和张大春之作相辅读之,应有不错的效果。
       例关于“莫须有”之故,真是伤了不少读书人。“莫须有”语出《宋史•岳飞传》:“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此三字之解争议较大。原因何在?先人早已告知,韩愈在其传世名作《师说》中写道:“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台湾著名作家李敖曾经在其节目《李敖有话说》中回复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的学生江蓝生时拿出了证据,证明现在很多人对这三个字的翻译是错误的,也证明了吕叔湘1945年写论文解释这三字的不妥之处,认为“莫须有”三字之间应加一逗号“莫须,有”,他竟然拿出了七本文献加以考证,令人折服。庄婧在其节目中也谈到了三字之解,谈的不够全面,更遗憾的是在书中未收入该条目,在网路的节目上还是可以看到的。你若想知道更多字的趣味故事,家中有子待教,买本这样的书会是不错的选择。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我只满足于探索生命永恒的奥秘,满足于觉察现存世界的结构,窥视它的一鳞半爪,并且以诚挚的努力去领悟在自然界中显示出来的那个理性的一部分,即使只是极其小的一部分,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牟剑华于2011年5月23日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