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精神

出版时间:2002-5-1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何兆武  页数:17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在分析、评价从古代到近代西方哲学史上著名的人物和流派的理论、观点的基础上,由中西比较视点出发,对西方哲学和文化的若干特质进行阐述。

作者简介

  何兆武,1921年生于北京,原籍湖南,西南联大史学系毕业,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研究生,曾任中国科学院(后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现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从事思想史研究与教学工作。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讲 西方哲学概述第二讲 西方古代哲学第三讲 中世纪和近代的西方哲学附录1 思想与历史(上)附录2 思想与历史(下)附录3 传统思维与近代科学附录4 本土和域外————读李约瑟《中国科学思想史》附录5 自然权利的观念与文化传统

编辑推荐

  《西方哲学精神》深入浅出,集作者多年的研究心得体会,适用于各类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对西方哲学感兴趣的社会公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方哲学精神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0条)

 
 

  •   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是了解西方哲学思想的好书。
  •   这本书很好,值得初学者认真反复研读
  •   门道还是热闹,就看你自己了。
  •   是一本课堂讲义,语言比较平易,可以轻松一点的看,还是不错
  •   建议哲学专业学生不必为此书破费,带有作者的理科思维的痕迹,不过书里面还是有些闪光点,不妨作为了解青化大师讲课的资料.
  •     这本书是爬墙教材,你会看两页就爬去别的书、看了一大圈后又心甘情愿地回来。
      我以前总瞧不起6C300(后来是在大礼堂)的讲座,现在是洗心革面了:只要是大家,通识讲座也好、小书也好,言简蕴深——蕴有多深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程度,温故而知新。
  •     P77
      科学的进步就在于创新,就在于独立精神的创新,而不是跟在权势者后面人云亦云,这一点恰好是经学所不可能容忍的。经学拥有绝对的权威,你必须跟着这个绝对权威走,不能超出他去创新,超出这个范围去创新,你就变成无圣无法了。
      
      
      “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确保体制改革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     这本小册子比较清晰的轮廓了何先生的历史哲学思想,算是精华集锦吧。
      它也是清大的通识教材。
      前三讲是对西方哲学的大体梗概,比较细致的分析了哲学在中国和西方的不同路数。后几章则是何先生著作的摘选,浅论了中西方传统精神即入德与求知,与科学产生的关系,并分析了由此带来的不同的社会政治体制和思维方式。最后一章则介绍了西方natural rights 即自然人权在中国土壤上与传统精神的结合。
      我在看此书时,兴趣和感觉都是渐入佳境。
  •     中国的传统精神特别重视伦理道德,特别重视一个人的修养和德性。西方哲学传统相形之下更强调的是认识,是知识和论证。
      
      哲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任何具体的知识,而是科学,就是研究我们的知识是如何形成的。
      所谓哲学的根本问题就是两个问题,一是唯心论对唯物论(认为思维是第一性就是唯心,认为物质是第一性就是唯物)另一个就是形而上学(形式推理,非此即彼)对辩证法(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
      
      哲学上的真理并不存在某个论点之中,而只存在于如何思考和论证该论点过程中。哲学的价值更在于启发你以各种不同的思路或思维方式,而不在于它告诉你结论是什么。哲学既有纯推理论证的一面,又有其深层的历史文化背景,也可以说是人文背景的一面,我们必须通观这两方面才能更好的理解一种哲学的真相。
      
      某一种概念只有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喜爱才有它的具体意义。所谓真理,也就是说它的普遍有效,在这种意义上来说,没有中学和西学之分。
      
      希腊化时代是一个分裂和不断战争的时代,人们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人生问题上面来,研究什么是幸福以及人怎么去追求幸福?怎么渡过一个混乱的时代?自然哲学时代是一种健康的心态,表现了人对于自然世界的兴趣,对外开放的健康心态。凡是哲学追求自己内心的时候,往往总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对于外在世界已经没有兴趣,只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兴趣。希腊哲学内向化,进入了伦理阶段,即伊壁鸠鲁主义和斯多葛主义学派。
      
      哲学研究人的思想,包括三个部分。1 人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自然科学的知识),2 人对人文世界的认识(社会科学知识),3 人对自我内心世界的认识(精神科学的认识)。对这三方面的研究进行整体的批判与反思则是哲学的义务。
      
      理性和科学当然是近代文明所必不可少的,但是正当的理性和科学也必须承认非理性和非科学的因素在人类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以外还存在着某些东西:价值,目的,理想和信念,它们不属于科学实证的范畴之内,却又是人生和人的历史非有不可的东西。在科学进步的同时,也必须保持人文价值与人文学术的同步发展。
      
      在探讨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时,作者着重介绍了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发展,要以它所需要的特定的物质条件和思想条件两方面加以观察。
      就物质条件来说,它首先就必须要和某个社会阶级的利益密切结合在一起。这一物质条件正是西欧上升中的,并且不久就取得了统治权的市民阶级所具备的。第二个条件是科学必须受到现存政治社会体制的尊重和鼓励。而中国当时的统治秩序的利益并不需要本身具有独立价值的科学知识。
      思想条件包括以下3点:1、在世界观上必须以一切人和物一律平等并且一视同仁的普遍的法则作为思想前提。2、真正的知识必须是人们进行有意识的,有系统的,有目的的观察和实验所得出的结果。因此它就不能以信仰和教条为准,而必须以经验的事实为准。3、由观察和实验所得的结果必须概括为一个数学模型。
      科学的发展必要条件是对自然的兴趣与理智和逻辑的相结合。
      
      
      一切中国近代民主运动的直接目标更多的不在人权而在救亡。给人民以他们的自然权利,国家就能够独立富强,而不致亡国灭种。在这里人权是手段,并不是目的。因此归根到底,它仍然不是真正西方意义上的天赋权利,它并不具备其内在的,不可剥夺的,不可转让的独立价值,它只是一种方便的手段。即它并不构成最终的价值实体,以及由之而构造起来的一套价值体系。
      
      所收录的十四篇哲学原著选读,除了《理想国》和《政府论》,其他基本没看懂多少。概念和论证实在让我头大,不过还是不得不佩服逻辑思维的力量。
      
      
  •   6c300还是大礼堂还是西阶其实都看你们头的品味和你去借的时候巧不巧而已= =
  •   哈哈,还好还好,其实看我心情……^^
  •   此书确实不错,深入浅出,结构体系完整又颇能抓住要点。
  •   这本书适合没有任何哲学基础的理科生看
  •   层次比较清晰,的确是深入浅出
  •   虽然不怎么懂,但既然看过就留个脚印。
  •   呵呵哲学对我来说也很深奥==觉得这本书算是比较容易看的了!
  •   思想条件包括以下3点:1、在世界观上必须以一切人和物一律平等并且一视同仁的普遍的法则作为思想前提。2、真正的知识必须是人们进行有意识的,有系统的,有目的的观察和实验所得出的结果。因此它就不能以信仰和教条为准,而必须以经验的事实为准。3、由观察和实验所得的结果必须概括为一个数学模型。
      科学的发展必要条件是对自然的兴趣与理智和逻辑的相结合。
    一切中国近代民主运动的直接目标更多的不在人权而在救亡。给人民以他们的自然权利,国家就能够独立富强,而不致亡国灭种。在这里人权是手段,并不是目的。因此归根到底,它仍然不是真正西方意义上的天赋权利,它并不具备其内在的,不可剥夺的,不可转让的独立价值,它只是一种方便的手段。即它并不构成最终的价值实体,以及由之而构造起来的一套价值体系。
    读书摘抄? 很有意思。
  •   恩,是摘抄的。
  •   难怪有点狗屁不通- -
  •   这本书确切的说应该是《中西哲学比较》,以一个较为通俗的方式对比了西方哲学同中国哲学(按冯友兰的说法应是中国思想)的异同。其间也羼杂了作者自己的观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