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铺

出版时间:2007-11  出版社:清华大学  作者:李秋香  页数:10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文字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从历史与地理背景入手,讲述十里铺村从交通要道发展到驿站,驿站撤销后有流民定居而形成杂姓村落的过程。。第二章分析了窑洞形成的自然地理原因及各种类型,反映出其发展、演进的过程,指出十里铺村由于窑洞沿道沟两侧分布而形成的长条形的村落结构。第三章讲窑洞的构造和施工,挖窑过程往往不是一次性完成,建成后要经常维修,并且分析了窑洞必不可少的火炕的建造过程。第四章讲述窑院中各个窑洞的分类和功能,并分析了取水的水井、排水的渗井、作为安全设施和门面装饰的门楼以及卫生设施等。第五章是公共建筑,分析十里铺的两座小庙、一座文昌阁及大车店等公共建筑。第二部分为散文化的采访记录,共有四篇文章,记述了在调查十里铺的过程中采访的剪纸能手文谷茸、绣花大娘朱秀珍的故事,并从调查过程中参加的一场婚礼和一场葬礼折射出黄土高原上的乡风民俗。

作者简介

李秋香,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高级工程师,专著有《中国村居》、《石桥村乡土建筑》、《新叶村乡土建筑》(合著)、《流坑村》(合著)等。1989年起,在叶同宽老师的支持下,开始乡土建筑的调查和研究。1990年至2005年,由台北汉声文化基金会支持,继续展开乡土建筑的调查和研究,已出版的专书有《诸葛村乡土建筑》(合著)、《关麓村乡土建筑》(合著)等。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部分  第一章  历史与地理背    一  周人的发祥地    二  贫瘠的黄土地    三  百战之地与咽喉要冲    四  十里铺村的形成  第二章  窑洞和窑院    一  黄土高原和窑洞    二  靠崖窑和沟崖窑    三  窑院    四  箍窑    五  窑洞的十里铺  第三章  窑洞的构造及施工    一  窑洞的构成    二  挖窑过程    三  窑洞的装修    四  盘炕    附录1 制作土坯的工具及过程  第四章  窑院的构成及功能    一  窑洞的分类和位置    二  厨窑    三  水井和渗井    四  杂窑    五  门楼    六  卫生厕所及其他    附录2 烤烟炉  第五章  公共建筑    一 十里铺的小庙    二 邻村小庙    三 文昌阁    四 大车店第二部分  一 剪纸能手文谷茸  二 朱秀珍大娘的故事  三 寒窑婚礼  四 田府的后葬礼图版篇  总测绘图  街道  居住  宗教  其他  工具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十里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中国国土上多样的建筑形态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会有窑洞这样的居住方式?看过之后就能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自然怎么会产生那么多物种,这里面的原因有多奇妙,人类的创造就同样有多奇妙。还看过一部纪录片,讲的是福建客家土楼的建筑特色,同样做了人文历史方面的采访和分析。非常好。小时候做游戏,会用积木搭出奇形怪状的小房子,在土里挖洞,或者在纸上画。长大了,看管了城市的大楼,或许会觉得童年的游戏很不现实。但是慢慢才知道,只有尊重自然环境,珍惜资源,保持多样性,才能保留人类与射国内居来的想象力和浪漫。
  •   总体感觉不错,有特色,有内容,够专业,值得购买,唯一不足就是价格太高!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