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

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宋绍成 主编  页数:415  

前言

  为了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适应信息时代新形势下对高级人才知识的需求,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意见》(简称白皮书),计算机基础教学按照分类、分层组织教学的思路,我们组织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和专家编写了《大学计算机基础》一书,本书源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实践,凝聚了一线任课教师的教学经验与科研成果。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通修课程,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基础课。  本书有融上机实验指导、测试练习及习题为一体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实验与习题》与之相配套。  全书共分9章,分别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概述、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应用、多媒体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和信息安全。  为了便于教师使用本教材和学生学习,本书配有用于联机大屏幕的电子教案和教学素材,同时建立了相应的网络教学平台可供师生访问和在线学习。  本书可作为各类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作为高等学校成人教育的培训教材或自学参考书。  本书由宋绍成主编,第1章和第2章由宋绍成编写,第3章由韩增红编写,第4章由李明编写,第5章由孙艳编写,第6章由高占国编写,第7章由王冬梅编写,第8章和第9章由肖丽君编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出版社和编者所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编写过程中参考的大量文献资料的作者一并表示谢意。由于时间仓促和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欠妥之处,敬请专家、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意见》,按照计算机基础教学分类、分层组织教学的思路进行编写,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概述、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应用、多媒体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和信息安全等。  为了便于教师使用本教材和学生学习,本书本有《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实验与习题》、电子教案和教学素材,同时建立了相应的网络教学平台可供师生访问和在线学习。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计算机的培训教材及计算机各类考试的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1章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概述 1.1 计算机概述  1.1.1 计算机的诞生  1.1.2 计算机的发展  1.1.3 计算机的特点  1.1.4 计算机的分类  1.1.5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1.6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2 信息技术概述  1.2.1 信息与信息技术  1.2.2 信息技术的内容  1.2.3 信息技术发展简史 思考题第2章 计算机系统 2.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1.1 计算机硬件系统  2.1.2 计算机软件系统  2.1.3 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之间的关系 2.2 计算机工作原理  2.2.1 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2.2.2 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 2.3 信息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与存储  2.3.1 数制的概念  2.3.2 数制转换  2.3.3 计算机中的编码 2.4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4.1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2.4.2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2.4.3 微型计算机的软件配置 2.5 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及性能评价  2.5.1 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2.5.2 计算机的性能评价 思考题第3章 操作系统 3.1 操作系统概述  3.1.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3.1.2 操作系统的功能  3.1.3 操作系统的分类  3.1.4 典型操作系统介绍 3.2 Windows XP操作系统概述  3.2.1 Windows XP运行的基本环境  3.2.2 Windows XP的安装过程 3.3 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  3.3.1 Windows XP的启动与退出  3.3.2 Windows XP的桌面、窗口及菜单  3.3.3 键盘和鼠标的操作  3.3.4 使用帮助 3.4 Windows XP的文件和文件夹管理  3.4.1 文件和文件夹  3.4.2 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3.4.3 资源管理器 3.5 Windows XP系统设置  3.5.1 控制面板的启动  3.5.2 显示属性设置  3.5.3 键盘和鼠标的设置  3.5.4 日期和时间的设置  3.5.5 系统设置  3.5.6 用户管理  3.5.7 中文输入法的添加和卸载   3.5.8 字体设置 3.6 Windows XP的设备管理  3.6.1 磁盘管理  3.6.2 硬件及驱动程序的安装  3.6.3 打印机的安装、设置与管理  ……第4章 Office办公软件第5章 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应用第6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第7章 数据库技术基础第8章 程序设计基础第9章 信息安全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3.存储功能强计算机具有存储"信息"的存储装置,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当需要时又可准确无误地取出来。计算机这种存储信息的"记忆"能力,使它能成为信息处理的有力丁具。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计算机既可以进行数值运算,也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可以对文字或符号进行判断和比较,进行逻辑推理和证明,这是其他任何计算工具无法相比的。5.具有自动运行能力计算机不仅能存储数据,还能存储程序。由于计算机内部操作是按照人们事先编制的程序一步一步自动地进行的,因此不需要人工操作和干预。这是计算机与其他计算工具最本质的区别。可以说,计算机以上几个方面的特点是促使计算机迅速发展并获得极其广泛应用的最根本原因。1.1.4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按照其用途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按照所处理的数据类型可分为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和混合型计算机等。按照计算机运算的速度、字长、存储容量和软件配置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指标可将计算机分为高性能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和T作站等几类。1.高性能计算机高性能计算机是目前运算速度最快、功能最强的一类计算机,一般说的巨型机或大型机都属于这一类。航空航天、天气预报和石油勘探等应用领域都要求计算机有很高的速度和很大的容量,只有高性能计算机才能满足这类应用的需要。高性能计算机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无不倾注大量资源用于对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并大力推动本国高性能计算机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巨型机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lng Unlt,CPU)普遍采用向量流水线控制技术,并且利用多CPU主存储器形成紧耦合系统,因此也称为向量巨型机。例如,CRAY公司的CRAY-I、我国的"银河-I"等。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微处理器芯片技术的飞速发展,具有大规模并行处理(Massively Parallel Processing,MPP)结构的巨型机逐步发展起来。它将高性能微处理器作为处理单元,通过高速互联形成高速并行处理系统。例如,Intel公司于1992年推出的Paragon,我国于1995年推出的曙光1000等。近几年,用高速互联网络连接多个独立的计算机构成一个机群系统(Cluster)已成为高性能计算机的主流发展趋势。例如,IBM公司于1994年推出的SP2,我国于1998年推出的曙光2000等。

编辑推荐

结构严谨,内容应用。《大学计算机基础》由长期从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编写,融入作者对计算机基本概念及最新技术的知识和见解,完美体现了作者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反映了计算机学科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内容经过精心设计,安全丰富,通俗易懂,既便于教学使用,又便于自学。符合以“课堂教学、上机指导、网络平台”为核心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以适应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和学时减少的需要,达到“培养能力,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每章均附有思考题,与《大学计算机基础》配套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实验与习题》已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学计算机基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很适合初学者的一本书。一看就懂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