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利,翟晓,陈怡 编著  页数:333  

前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各专业大学生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基础课。本书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要求”,力求体现以有效知识为主体,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的指导思想。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 能了解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掌握典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具备安装、设置与操作计算环境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本书由陈利组织编写。参加编写的主要有: 翟晓、陈怡、余珊玲、陈强、龙良辉、李君、冯嘉、徐晓洲、姜荣中、戴上平、赵坤、王天怡等。另外本书的编写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考虑到以下几方面。(1) 在组成和结构上,能够更系统、深入地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突出基础性,为学生学习后续计算机课程打下基础。(2) 在内容的选择上,既考虑初学计算机的学生需要系统地掌握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又为具有一些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的学生增设了计算机技术的背景知识和软件使用技巧的内容,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动手能力。(3)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跟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注重实际操作和应用,同时覆盖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相关内容,使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得到全面培养与提高。(4) 从第1章的“操作指导”就开始引导学生上网查资料,整理素材,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倡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5) 重视课程建设。在教材建设的同时进行了教学课件和其他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使用本教材的学校可与作者联系,其研究成果免费提供。 肖昌雷等开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在线考试管理系统”为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的普及化,高等学校对计算机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发展,新的教育教学体系和思想正在探索中。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以便我们及时修正。

内容概要

本书根据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大纲编写,是按照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体现计算机教育的“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而编写的教材。    本书介绍了Windows XP、Office 2003和计算机网络等计算机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有: 计算机与信息社会,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操作系统基础,中英文键盘输入法,常用办公自动化软件: 文字处理Word 2003、电子表格Excel 2003、演示文稿PowerPoint 2003。计算机网络基础,Internet的应用,信息安全与社会责任等10个部分,并配有大量的例题、习题与上机指导。每章中有实例教学、操作指导等内容。在内容组织上注意知识背景介绍和应用技巧介绍,以期达到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动手能力的目的。    本书内容充实,通俗易懂,可作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公共课的教材,也可作为参加计算机考试的培训教材,还可供不同层次从事办公自动化文字工作者学习、参考。

书籍目录

第1章 计算机与信息社会 1.1 计算机的发展与分类  1.1.1 计算机的发展  1.1.2 新型的计算机  1.1.3 计算机的分类 1.2 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  1.2.1 计算机的特点  1.2.2 计算机的应用 1.3 信息技术概述  1.3.1 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1.3.2 信息技术的内容  1.3.3 信息时代的计算机文化 1.4 怎样学习计算机技术 小结 习题与上机指导第2章 计算机系统结构 2.1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2.1.1 计算机中的进位计数制  2.1.2 机器数  2.1.3 非数值信息的表示  2.1.4 数据的单位 2.2 计算机的硬件  2.2.1 硬件系统的组成  2.2.2 个人计算机系统配置方案的设计 2.3 计算机的软件  2.3.1 软件的分类  2.3.2 程序设计语言  2.3.3 软件版权保护 小结 习题与上机指导第3章 中文操作系统Windows XP 3.1 操作系统概述  3.1.1 操作系统的功能  3.1.2 操作系统的分类  3.1.3 微型计算机操作系统简介 3.2 Windows XP基本操作  3.2.1 Windows XP的启动与退出  3.2.2 鼠标的操作  3.2.3 桌面的组成与操作  3.2.4 窗口的组成与基本操作  3.2.5 菜单和对话框的基本操作 3.3 文件和文件夹管理  3.3.1 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  3.3.2 “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  3.3.3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3.4 Windows XP的系统设置  3.4.1 设置显示属性  3.4.2 区域设置  3.4.3 设置系统日期与时间  3.4.4 设置键盘与鼠标属性  3.4.5 任务管理  3.4.6 虚拟内存的设置  3.4.7 安装与卸载应用程序  3.4.8 安装硬件设备  3.4.9 配置打印机 3.5 Windows XP的用户管理  3.5.1 用户账号  3.5.2 账号的管理  3.5.3 注销和切换用户 3.6 Windows XP的附件  3.6.1 写字板  3.6.2 记事本  3.6.3 画图  3.6.4 计算器  3.6.5 多媒体设备  3.6.6 联机帮助 小结 习题与上机指导第4章  中英文键盘输入法第5章  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第6章  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03第7章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03第8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9章  Internet的应用第10章  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附录A  大学计算机基础在线考试管理系统介绍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第1章 计算机与信息社会自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来,已有60年的历史了。计算机及其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整个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们把21世纪称为信息化时代,其重要标志就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本身是一门科学,但更重要的是一种科学工具,掌握计算机知识以及必要的计算机技能,将使我们更有信心迎接未来。本章从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开始,叙述计算机的发展和分类,进而讨论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并叙述了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1.1 计算机的发展与分类1.1.1 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人们事先编写的程序连续、自动地工作,能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加工、存储、传送,由电子和机械部件组成的电子设备。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在以后的60多年里,计算机技术发展异常迅速,在人类科技史上还没有哪一门学科是可以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速度相提并论。纵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无论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软件还是硬件,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重大的变革,人们通常将这个变革称为计算机换代,迄今为止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4代。1.第一代(1946年一1958年)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时代。计算机硬件使用的主要逻辑元件是电子管,主存储器先采用延迟线,后采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使用磁带;采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写程序,还没有软件的概念。这个时期的计算机体积庞大、运算速度低(一般每秒几千次到几万次)、成本高、可靠性差、内存容量小。第一代计算机的特点是操作指令是为特定任务而编制的,每种机器有各自不同的机器语言,功能受到限制,速度也慢。另一个明显特征是使用真空电子管和磁鼓存储数据。第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军事与科学研究。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了第一台全自动“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在费城公之于世。ENIAC代表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通过不同部分之间的重新接线编程,还拥有并行计算能力,如图所示。

编辑推荐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内容充实,通俗易懂,可作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公共课的教材,也可作为参加计算机考试的培训教材,还可供不同层次从事办公自动化文字工作者学习、参考。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很快,很好,很满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