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

出版时间:2008年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费孝通  页数:12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本小册子的写作经过,在《后记》里已经交代清楚。这里收集的是我在40年代后期,根据作者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而写成分期连载的14篇文章。

作者简介

  费孝通,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生于江苏吴江。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费孝通社会学文集》、《乡土中国》等。

书籍目录

乡土本色 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 差序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家族 男女有别 礼治秩序 无讼 无为政治 长老统治 血缘和地缘 名实的分离 从欲望到需要 后记  

章节摘录

   乡土本色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不提,将来再说。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士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村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的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象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的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着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象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住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象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乡土中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1条)

 
 

  •   这边书最早出版是在1947年,离今天有61年了。六十多年过去了,很高兴能看到这本漂亮的名著再版,满足了我们学人的愿望。这本书是社会学的名著,很早就已拜读,但我对该著作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这不在于社会学中断,社会学著作受到冷落。更重要的是改革开放以后,思想的解放,对许多学术问题的重新思考。费孝通是社会学家,没有赶上参加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史论战,但他的这本书却对那次论战中最重要的问题,即中国社会的国情和民风作了学术上的解答。该书提出,“礼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的概念,这是以民间传统习俗为基础,进行社会管理,并提升为一系列制度的社会管理模式。它作为治国理政的蓝图,为历代圣贤所推崇。以礼治秩序来概括乡土中国,是认识前现代中国社会的国情,切入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重要思路。当前中国在社会转型中,屡屡出现的权力垄断,宗族干扰,家族管理的弊病,以及固步自封的心态,无一不与乡土社会有关。该书是前现代中国的国情咨询报告,历经61年的风雨,仍以强烈的现实性再次引起人们的思索。2008年,参加北京亚欧峰会的德国总理默克尔特意抽出时间,在使馆人员安排和陪同下,与我过作家李洱见面。在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中,“她想通过我们了解,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的农村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家李洱告诉默克尔,“很难想象,中国的农民坐在田间地头的时候,他们会谈到中美关系、海峡两岸关系、中东战争,很多农民喜欢这些问题。他们端着碗蹲在屋前,或者一边喂猪一边谈论这些问题。甚至有时候他们打打手机,交流一下中程导弹试射谁厉害的问题。他们现在就像老一辈人喜欢谈三国,谈曹操谈刘备一样,谈小布什、萨达姆、陈水扁。农民的生活一方面很现代,另一方面还比较原始。他们用现代化的播种机和收割机,也用西汉时期的农具。他们”平时也看美国好莱坞电影。中国乡村是后现代、现代和前现代的混合。乡村也是中国现实的缩影。”这位因为《石榴树上结樱桃》在德国名声鹊起的中国农民作家告诉默克尔,“很多中国农民对西方的了解,可能要大于西方知识分子对中国的了解”。“西方知识界应该更多的了解中国”默克尔点头说。在这三十年,中国的乡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我们知识届和文学届还是停留在我们印象和符号化的乡土中国中。近一百年来,中国乡村可以用“苦难”两个字来形容。可是当下呢,尽管“三农”问题很早就提出来,费孝通的后人们也提出了很多问题,可是真正的乡村变得不一样了吗?乡土中国,不仅我们关注,默克尔关注,全世界都在关注。在这本书出版之际,祝愿中国尽快是个不一样的乡土中国。
  •   乡土的,才是中国的
    评《乡土中国》

    目前中国有八亿农民,农民的稳定对于中国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意义。早在很早之前,就有人推荐我看《乡土中国》,说那是一本中国社会学的重要著作,说要了解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可以从《乡土中国》中得到很多的帮助。这本薄薄的册子里,却充满了费先生对中国农村的现实调查和精辟见解,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经常想到千里之外我的家乡,戴云山下的一个小农村,自小在农村长大,知道长大以后外出求学和工作,我有在农村10多年的亲身经历,带着费先生的《乡土中国》,对中国农村的各种社会现象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了。因为建国初期的城乡分别,造成了城市和农村的隔离,即使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人口流动,对于中国的乡村和乡村人民,至今城里人还是对于“乡下人”有很多误解,让跟多的人了解中国农村和农民,还是十分有必要。

    要认识农村,应该从认识城乡差距开始。农村的每一户人家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他们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得生存的各种物品。而城市更多是依靠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进行,每个人从事社会化生产中的其中一个流程、步骤甚至一个细节的工作,消费的是众人共同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这个最主要的差别,就可以解释城乡的很多差距:农村人之间的交流不是很多,他们没必要去认识很多的文字,而他们的文化传承更多是依靠口耳相传,以及上一辈人对下一辈人的言传身教。城里人相互依靠,并且在整个生产流程中保持密切联系,分工和协作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文明的传承更多依靠文字和各种媒介。

    如果认识了这种差距,克服了城里人对“乡下人”的一些误解,我们就可以更容易看懂费先生对于中国农村社会的乡土特色的描写了,从农村社会的维护、自然道德与传统之间的关系等各方面,费先生都给我们一些很好的分析,这些分析直到现在也没有过时,将来也不会落伍。因为农民的乡土特色,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中,基本上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只是在城市中,因为农民工的进入,因为更多农民子弟大学生毕业成为城里人(更城市一点的说法是“干部”),城里人的构成更加复杂,更需要重新对城里人进行特性分析了:目前中国的城市里,遗留下来的老城居民已经只是城里人的很少部分了;大部分城里人都有着乡土的根,而带着乡土特色到城市里参加社会分工大生产,分析他们的特性更加必要。

    书评感觉还是有些跑题,但却是在费先生的提示下,对乡土中国的延伸思考。
    2011-11-26
  •   经典中的经典,对中国社会分析的鞭辟入里,之前买的合集中已经收纳了乡土中国部分的论文,这本是薄薄的一个小册子,字体相对而言比较大,单单就是乡土中国部分的主要文章,内容很不错的!也不是那么理论,读起来很轻松,但是又很透彻。
  •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实地调查和考察总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写下了诸多不朽篇章。本书推出的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和《皇权与神权》四篇著作,可供社会学工作或教学、研究者参考。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给我们打开了认识中国农村的一扇大门。有人也许以为这本书写的早了,对于现在的情况很不实用,我觉得倒不是。这本书的理论价值到现在还闪烁着光辉。至少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读过那本社会学的著作在理论和语言上胜过这本薄薄的小书。
  •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在大学教“乡村社会学”一课的讲课内容中整理出的一本书,正因为是给学生讲课用的,所以内容朴实,平易,易懂。他还把一些抽象的概念用有形的事物去代表,比如说差序格局,等等。这本书值得一看。
  •   这是费孝通写得一本关于乡村社会学的理论读本,但是作者写得形象生动,非常好看,里面涉及很多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如土气、静态、自私、人情等等,可以是大家很好滴了解中国乡土文化的本质,希望大家多看看
  •   一部小书,是费孝通先生当年在西南联大讲课的讲稿所整理。内容放到今天,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乡村的过往和文化积淀,也是很有裨益的。
  •   能以传统为骄傲的人,对于民族往往有温情,这是我深深赞赏的。但是,研究社会变迁,是一门深奥的社会科学,是不能靠引经据典和 历史名人来说明问题的,个人喜好更不能作为取向。正如《乡土中国》的研究方法一样,作者本人的社会学积淀和他常年的“田野工作”,得出的结论,才能如此坚实。有文化、有思想,是要在坚实的研究基础上的,除此,我想大家写些文章,还好,空论国家社会,害处多余利处。
  •   很喜欢那个年代的人搞学术,读后让人受益匪浅,对中国乡土社会也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概念。虽然是一本小册子,但现今怕是无人写的出了。就如费老所说的,我们需要一些人类学的研究。
  •   很久以前,曾在一本书中读到过,对中国人的情感表达和行为选择作了一个比喻——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事情,就象一粒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面,越近中心,波澜越大,反应越强,由近及远,逐次减弱。形容之精准,比喻之巧妙,让我叹为观止,以为至论。但当我近来读完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以后才知道,这样的比喻应该是费老先生的首创。

    这样的比喻出自该书《差序格局》一文,他在文中说“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事实上,现实的中国社会确实如此。

    中国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血缘、姻亲、地域等社会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自己对事件的情感反应,来决定自己对事件的行为选择的。都知道杀人应该偿命,但如果杀人的是自己的儿子或者父亲,中国人非但不会举报,可能还会主动帮助其隐匿,因为在这里,我与杀人的人关系亲近,而被杀的人却不知道是何许人也,这便是中国人的逻辑。

    中国人判断亲疏远近时,第一重要的原则是血缘关系。即是由生育形成的天然纽带,父母与子女是最为亲近、最为牢不可破的关系。不论什么时候,发生在父母身上的事情都能在子女心里产生最为强烈的反应,找到印记,所谓母子连心大概就是这个道理。随着这种血缘关系的渐次变淡,关系也会相应疏远,亲兄弟与表兄弟、与远房表兄弟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同日同语的,彼此之间的生活轨迹的交集以及采取的行为策略也绝不相同。

    中国人判断亲疏远近时,第二重要的原则是姻亲关系。本是陌不相识的两个人,一但结成婚姻,就不单单是两个人一起生活的事,而是将两个家族拉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然后再由生育子女进一步巩固。当然,但在传统男权社会,这种关系要弱于宗族关系,代表叔伯关系“堂”兄妹关系要高于代表姑姨关系的“表”兄妹。

    中国人判断亲疏远近时,第三重要的原则是地域关系。中国人骨子里有一种固执——安土重迁,对自己的故乡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因着这种眷恋,再加上共同的方言,共同的生活习惯,就对这片土地的人也有一种亲近之感,甚至会培养出共同的情感诉求——归属感。几乎在所有有中国人的地方,都会有同乡会——在一个乡里,会是同村的人;在一个县里,会是同乡的人;在一个省里,会是同县的人……随着地域的不断扩大,这个同乡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中国是熟人社会,熟人多了就好办事。而这个熟人又是一个相比较的结果,也就是说,中国人社会关系的亲疏远近是相对的,是相互比较的结果,而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比如,与亲兄弟比,堂兄弟就远一些,但堂兄弟又会比姑表兄弟近一些,而在遇到具体事情的时候,又会因为彼此之间来往频繁程度的不同而有所调整。亲兄弟会打架,但如果兄弟与外人打架,那就得帮自己弟弟,如果自己的两个兄弟之间打架,那与哪个人关系更好就帮哪个。这就是中国人情感推理,以自我为中心,先近后远。当然,很多时候,中国人并不遵从法律或者公理,而只认可情感,而且是这种相对的情感。可能这也是中国人缺乏绝对精神的原因之一吧。

    费孝通先生的这本书虽薄,内容却丰富,无疑是一本杰作。他把中国社会的情态分析得非常清晰、透彻,写出了每个人都有所觉察却并不理解的问题。虽然距离他写这本书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个世纪,中国社会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我们民族文化中的一些根本性的东西还没有变,或者说变化不大。所以,这本书对于帮助我们理解我们自己,理解周边的人,理解我们这个社会,都是大有益处,确实值得一读。
  •   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
  •   此书买来已久。断断续续地读了很久,才于日前读完。再翻阅时,才发现上面黑、蓝、红、铅,四种笔迹,在书上做的笔记,到处都是。
    我觉得此书是需要边读边思考的书。
    至少作为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青年,它让我认识到了很多乡村沉淀的东西,明白了很多在村庄司空见惯的事情的原因。原来觉得许多东西都是毫无来由的,然而,毕竟有个深厚的无形的东西在我们心灵深处起着作用,比如说:礼、传统等。书中所写,乡土社会是“长老权力”,通过教化来保持乡土社会的稳定。正是历久的教化,形成了一个村庄的集体无意识。
    阅读此书真是个受益匪浅的过程。
    建议对农村问题感兴趣的同学,或者出身乡土的同学,读一读。
  •   乡土中国—人民文库丛书,纸质好,版面设计也清爽,内容保留了原汁原味!
  •   乡土中国是一部优秀的作品,透过本书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世纪中期中国的情况。费孝通先生精当的分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及广阔的思考空间!
  •   乡土中国—人民文库丛书这本书不错哦,老师推荐看的,虽然有点薄
  •   薄薄的一本小册子,道出的中国几千年的乡土文明,深深地引起了我思想上的共鸣,费先生不愧为大师级人物~~
  •   好书,对中国乡村社会的认识非一般人可比。学社会学的,或对社会学有兴趣的都推荐读下!
  •   费孝通先生在世纪之初曾有怀旧的情绪,并且晚年在重读梁漱溟、梁启超等前人的著述时,发觉了中国本土文化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费先生一怀旧二重读反映了出了我们时代的很多问题,特别是学术方面的问题。怀旧,说明我们现在的学术研究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形成的惯习已经远离了上个世纪初的精神。费先生感叹,今学人的心性、兴趣甚至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发现自己的经世之才,做学问也不是为了能够为经世之用,他们大多陷入了物质的意义,把做学问仅仅当作一种获得物质的手段。这是中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资本主义精神在中国不断成长对中国学术的重要影响。重读的发现,表明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中国学者的思维大多遵循了外国理论,把中国经验作为外国理论的一种注脚,在寻找外国理论的注脚中对中国的发展指指点点,以老虎的面孔出现,而对中国的问题的解决却难以起到作用。这一部分人实在是没有搞清楚理论与环境的关系。
  •   从乡村到城市 乡土本色没有变 乡土的中国!
  •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的经典著作。有助于了解中国和中国人传统的特点。文字通俗易懂,概括全面。
  •   费孝通,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乡土中国很赞
  •   费先生的理论功底很深,用词恰到好处!《乡土中国》是一部民族社会学爱好者必读的著作。
  •   费孝通先生不愧是一代社会学大家。
    他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解释了中国特有的乡土社会的特点以及传统观念,很简洁,很有趣,对我认识许多社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   乡土中国··顾名思义,本书全书从不同角度向我们解读,为什么中国是乡土的。而在这片乡土的土地上,社会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有着怎么样的特性··以及为什么中国会呈现出这样的乡土气息

    薄薄的一本书,读来却学到很多东西。。虽然是很多年前写的,但是知识是没有过时的,现在读来依然能让你更深刻的了解我们所在的这个社会。。。
  •   无论你学习的是什么专业,也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职业,这本写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典都是我们应该好好的拜读的。
  •   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开山鼻祖费孝通先生的著作。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乡村的独特形态及现今发展的一些问题。虽是人类学的著作,但对社会学及其他学科也大有启发。
  •   费孝通先生的这本《乡土中国》绝对是不容错过的解读中国风情的经典作品。
  •   人民出版社这本乡土中国,印刷质量很好,字很大,看着很舒服!
  •   虽然写的是民国时期的乡村,但其中很多状况放在当下依然适用,一方面感叹作者的洞察力,一方面也说明了当下中国农村发展的缓慢
  •   费老年轻时的佳作,品读中可以体会出一位真正的学者是如何解释我们身处其中却又为之迷茫的社会;中国上个世纪少有的社会学佳作,一部深入解读中国社会结构和人情网络肌理的撰著。
  •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给我们打开了认识中国农村的一扇大门。有人也许以为这本书写的早了,对于现在的情况很不实用,我觉得倒不是。这本书的理论价值到现在还闪烁着光辉。
  •   初读《乡土中国》,找到了家的感觉,特别是书中刚开头那一部分,跟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家乡一样。费孝通先生描述了乡土社会里人们的面子、宗族、家族等等,给我们很大的感触,使我认识到了中国社会那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对现在中国社会的变革仍然有巨大的借鉴意义,一个民族的传统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要想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实现公民社会,必须要看清中国社会的根本性,这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   大学的推荐书目,毕业后才看,发现真是悔,应该早看的,乡村社会学,对今天的社会仍有影响
  •   这本书之前有电子版的,但是因为要写论文所以还是买一本实体的书了。费孝通先生的学术成就自不必说,这本书的包装虽然看起来有些过分严肃(其实书里面看起来也很严肃),但内容是很有趣的。从乡土小事到习俗观念,真的不枯燥。不过当然啦,虽然想到了这本书内容精炼,但真心很薄啊!
  •   上大学时就听老师介绍说要想了解中国就要了解农村,要想了解农村就不得不看乡土中国,一直想看的书,终于到手了,希望有时间好好消化
  •   费老的《江村经济》《乡土中国》二十多前读书时就想读,可希一直没找到。
  •   读起来很有乡土气息,能很真切的感受到作者对乡土中国深深的情感
  •   内容富含着浓郁的乡土的气息,着重对乡土的描述,很是感受中国乡土的淳朴
  •   这本书算是民族学的必读书目了,很久以前就看过,书的内容真是很好,这次买来收藏,感觉还可以。不过感觉可以把书做小一点。因为乡土中国内容实在是少,书很薄,太大了感觉没有厚重感
  •   费老的经典之作,写的很实用,很贴近乡土现实。
  •   学农业,学社会学,读懂中国社会的入门必读
  •   字字真切,从乡土文化读懂中国~~
  •   乡土中国这本书早就想买了!终于如愿!
  •   乡土中国,了解中国的第一步。
  •   乡土中国,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乡土文化对法治的影响,是一部很好的作品。
  •   认识中国,首先得认识中国的(乡土)农村。
  •   对于中国乡土社会的分析入木三分,丝丝入扣,虽然语言有点晦涩,但是依然是经典!
  •   非常棒的书,几乎是一口气看完的,推荐大家都看看。深入骨髓的中国人性格,深入血液的乡土气息,乡土中国!不错。
  •   讲述的是中国的乡土人情,知道一读。
  •   乡土中国是经典的书目!学生必看!!费孝通也是这方面的大腕!观点很有道理
  •   想了解中国社会,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值得一看
  •   中国乡土人情的根源,费孝通以独特的视角,来解释中国人的性格。好书
  •   我把中国人分为两种人,读过乡土中国的和没有读过乡土中国的
  •   我想,再没有一个文化人,能对中国做出如此言简意赅的概括——乡土,中国。因为乡土,所以朴实;因为乡土,所以恋家;也因为乡土,所以固执,因为乡土,所以落后。费孝通笔下的乡土中国,或许并不仅仅是中国农业的缩影,更是整个中国气质的描摹。
  •   很好的介绍了中国的乡土文化。
  •   熟悉中国乡土文化必需,老师推荐
  •   看成绩就好,1947年发表,…………《乡土中国》2008年第一版2012年第四次印刷。
  •   乡土的中国,读起来挺有意思。书的质量好,字体适中,看起来一点也不费神,很喜欢
  •   中国的乡土文化,很美
  •   乡土中国 必读之书
  •   费先生之力作 今日才有幸拜读 有感而发 书中描绘的事实恰是最真实的中国
    传统的乡土社会圈子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也许在递减 但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边远地区
    传统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历史是一张撕不开的网
  •   买书要看出版社,乡土中国有很多版本,但是人民出版社的性价比要高一点
  •   费先生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学者,读他的文字不仅仅读到知识,也读到精神和品质。一部小书,展示了中国乡土的风貌
  •   没有那本书可以比《乡土中国》更好的反映中国的乡土文化了
  •   不仅是民国时代的中国农村生活实录,而且字里行间恍惚看见今天的乡土中国,让人感慨,费先生年轻时候还是很优秀的学者……
  •   费老的《乡土中国》对中国的乡土社会分析的很透彻,让我们对农村有了新的认识,对城市人眼中看不懂的农村问题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同时在农村与城市的对比中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城市居民的性格!是了解中国国民性的经典读本!
  •   费孝通深入中国文化内部探讨乡土中国如何面对现代化冲击的问题,很深刻,值得细读。但是不建议买这个版,毕竟价格还是有点高的,有便宜的北大出版的也不错。
  •   这本书对我的启发挺大,感受到了中国乡土的根源
  •   书的质量很好!货到的时间也很快!而且乡土中国一直是我很期待的一本书。
  •   城市与乡村并没有什么区别,只因为环境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没有必要去歧视或者鄙视别人的生活,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这就是从这本书里体味的道理,受益匪浅~
  •   薄薄的一本小册子足见大家风范。语言简洁明快,深入浅出,深刻透视了中国社会的问题,直至今日同样有效。都快一百年了还广泛流行,还犹豫什么,赶紧买回去努力读吧!
  •   作为社会学的入门,这本书深入浅出,讲的详细透彻,好书!
  •   费先生的这本书应该说是非常经典的社会学著作,熟人社会和差序格局都是影响力非常大的概念。并且书中所提到的文化下乡,对农村现实的考虑,对学院派不顾实际的小小批评其实对我们现实的社会问题,社会改革都有一定的帮助。书不是很厚,相对于现在的学术著作来看,还是很薄的,但是问题大都已经提出了。在七十年前的时候和现在社会已经有很大不同,但是沿用先生的治学方法再来看我们的社会,再来研究我们的农村是很有意义的,我们任重而道远,并且《生育制度》《江村经济》也是费先生另两本经典著作,值得一读。
  •   排版不错,字体较大,内容短小精悍,正如本书的论题一般,平淡中蕴含隽永,似挖掘不尽的一撮乡土。
  •   费先生的经典小册子,经典的书,经典的内容,除了经典,还是经典
  •   很小的小册子 内容简单 哈哈
  •   费大师的思想功底自不必多夸,本书虽然成于20世纪40年代,但其思想之深遂已成经典,极力推荐的好书,研究中国基层文化的经典著作
  •   很不错的一本书,描述了上世纪五六十甚至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社会面貌,很值得阅读
  •   费孝通是社会学的老前辈,写的书都很不朴实又不失道理,值得珍藏
  •   是学社会学的很好的读物。
  •   这本书是学社会科学的同学都应该看的书,是费孝通老师的代表作,无论是法学还是社会学的同学都应该很有启示
  •   是一本好书,是一本社会学的经典著作,不愧为社会学大师的手笔!
  •   了解中国乡村的必备书籍。赞一个
  •   不算厚的一本书映射出一个特定时代下的中国的缩影,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中国与外国、城市与乡村的人文等方面差异,举例易懂,值得一读。
  •   有利于了解当下中国乡村
  •   可以看清中国的乡村状况
  •   一直以为这是一本艰涩的理论书,谁知薄薄一本收,十多篇自成一体的小文章,让人对中国的传统又有了更上一层楼的认识,非常喜欢,一读再读
  •   书中充满着乡土的气息,在读的过程中,词句间很是浓郁
  •   乡土之情是中国人几千年的牵挂。可日暮乡关,谁知乡土的意义呢
  •   乡土情结。
  •   乡土。。。
  •   深刻了解了乡土的所特有的文化底蕴
  •   很通俗的解释了什么是乡土情结 为什么农民离不开土地
  •   文字有些难懂,但是对乡土社会现象分析准确深刻,看完还是收获颇多
  •   小册子非常薄,不过语言深入浅出,思考深刻,对一些问题提出了本质性的思考与建议,非常值得一读。
  •   尽管只是一本小册子,但是了解国人的一个窗口,现在这样的书真的不多见。
  •   小册子,但能感受到大学者观点的新颖,发人未发之覆,就是是研究方法的体现。
  •   此书是一本小册子,比想象中的薄。外层还包括有塑料包装,新的,感觉不错!
  •   老费的经典 很薄的小册子 但是让人受益匪浅 值得推荐
  •   书本质量很好,小册子,大智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