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翻译文摘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罗选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07出版)  作者:罗选民 编  页数:327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华翻译文摘》2004-2005年合订本付梓之前,作为主编我感触良多。《文摘》之贡献,其实从2007年北京图书馆和中国国家图书馆统计的借书流量表明,在数千种翻译类书中,它排名在前几十名。平心而论,《文摘》所起到的情报信息功能应该是达到了。这得益于我的助手们辛勤努力的工作。原来的摘要可能不到现在的一半长,甚至还短,要想让学习者和研究者顺利地甄别论文,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然而,经过加工后的长摘要就不一样。我要向所有的读者和入选《文摘》的作者表示我的衷心感谢,感谢他们的理解和大力支持。本次所选文章,全以电子邮件寄送给各位编委,根据他们的反馈意见,在考虑文章质量和代表性的基础上进行取舍、修改和补充。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原谅。英汉摘要不做英汉对照的范文。为方便不同语种的读者,我们对大部分文摘的内容做了扩展,特在此说明。《文摘》汇集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所发表的翻译研究论文,为两岸三地的译学研究起到桥梁作用。两年合订本,在外观上更加美观,内容更加丰富,选材更加宽泛,特色更加突出。我们希望《文摘》今后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中华翻译研究贡献绵薄之力。此《文摘》的初期工作曾得到司显柱教授的支持,我的博士生祖利军、王绿、刘彬为《文摘》的编写做了大量的工作。清华大学出版社为此书的编辑和出版提供了大量的帮助,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内容概要

  本文摘经国际顾问和编委会从上千篇文章中精心遴选而成,中英文对照,辑录了2004-2005年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区有关英汉翻译的论文与专著,以期帮助读者了解这段时期中国翻译研究的发展状况。文摘共计96篇,分为8大板块:翻译与文学、翻译与文化、翻译与语言学、机器翻译与口译、翻译技巧论、翻译教学、翻译理论著作以及其他综合类研究。  《中华翻译文摘(2004-2005卷)》读者对象:翻译理念研究者,翻译实践工作者。

书籍目录

一、翻译与文学 1.迎合与抗争: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学翻译2.卞之琳的诗歌翻译与格律论3.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关于翻译标准的思考4.论庞德的翻译观及其中国古典诗歌的 创意英译5.再创作的伪翻译属性6.典籍英译中的疑难考辨——以《楚辞》为例7.增亦翻译 减亦翻译——萧乾自译文学作品启示录8.跨世纪《论语》三译本的多视角研究:从理雅各、庞德到斯林哲兰德——兼议典籍复译的必要性9.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 转向10.翻译研究中的新历史主义话语11.也谈诗歌翻译——兼论黄杲 先生的“三兼顾”译诗法12.等效天平上的“内在语法”结构:接受美学理论与诗歌翻译的归化问题——兼评汉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13.试论文学翻译批评的背景变量14.译入与译出——谈中国译者从事汉籍英译的意义15.从句法像似性与“异常”句式的翻译看文学翻译中的文体意识16.秘密的分享者——论庞德与胡适的诗歌翻译17.意识形态与小说翻译中人物形象的变形18.中国学派的古典诗词翻译理论19.《荒原》早期译介:文化语境与译者阐释——兼论文学翻译与文学接受20.莎剧汉译的形式追求——探讨莎剧素体诗的 移植21.文学译者理解过程审美心理结构研究22.文学翻译不定点的具体化:张力与制约23.试论文学翻译的基本特征24.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的特点25.重构·体验·融合——文学翻译的诠释学视界26.文学翻译的多维连贯性和小说翻译批评 ——兼评杨译《名利场》的文体连贯性27.论学术翻译的文献回译——以梅尔清《清初扬州文化》中译 本为例28.汉诗英译中的格式塔艺术空白处理29.译耶?作耶?——胡适译诗与翻译的历史界定30.个人方言与文学翻译中的译者风格二、翻译与文化1.翻译研究领域里的文化研究现象调查——以国内期刊为样本的数据分析(1996-2004)2.传统译论“中心性”的解构及当代译学的“混杂性”特征3.后殖民之后:翻译研究再思——后殖民主义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4.“异”与“同”辨——翻译的文化观照5.从语言功能到话语权力——译介学的文化转向6.中国译论的性别角色双重性7.后殖民理论对我国翻译研究的启示8.论翻译研究的本体回归——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9.朦胧区域及其含混性——从一首小诗的译文看翻译的理想化作用10.传统翻译观念的逾越:彻斯特曼的翻译规范论11.翻译的文化建构和文化研究的翻译学转向12.反思“通顺”——从诗学的角度再论“通顺13.当“信”与“化境”被消解时——解构主义翻译观质疑14.韦努蒂的“翻译伦理”及其自我解构15.翻译“间性文化”论16.论译者身份——从翻译理念的演变谈起17.TranslatorIrony18.解构“忠实”——翻译神话的终结19.谁是翻译主体20.超越后现代的“他者”:翻译研究的张力与活力三、翻译与语言学1.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2.认知的体验性对等值翻译的诠释3.论学派与建构主义翻译学4.关联翻译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5.从功能语言学的语言功能观,论翻译实质、翻译策略与翻译标准——兼与朱志瑜博士商榷6.TAPs翻译研究的前景与局限7.翻译类型问题的归结8.图式分析隐喻翻译中的认知过程9.关联与翻译10.汉英翻译中再范畴化的认知特征11.理解翻译学12.中国语用翻译研究13.意义与翻译批评研究14.译论研究的一种尝试——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实证调查四、机器翻译与口译1.同传技能:探索同传过程2.科技口译策略选择与操作问题3.论同声传译中的译员角色4.口译教学中的相关语用链接5.论听众因素对译员口译策略的影响6.面向机器翻译的汉英语句格式转换研究……五、翻译技巧论六、翻译教学七、翻译理论专著八、其他

章节摘录

一、翻译与文学1作者:余静文章名称:迎合与抗争: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学翻译发表刊物:《翻译学报》,2004年第9期摘要:意识形态与政治因素一直是中国传统翻译研究的禁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之前〔1949-19661的17年间〕因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一直成为翻译研究一个被忽略的角落。有关这一时期的研究,多注重对翻译文本以及翻译家的描述,而对影响译作的时代背景因素,则往往侧重与当时主流话语保持一致,很少涉及意识形态,而政治意识形态对译作的负面影响更是研究者刻意回避的话题。本文关注的恰是这一时期的文学翻译,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英美文学翻译,是如何在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发生了扭曲和变形。传统观点认为这一时期的文学翻译风格沿袭了自严复以来的归化传统,以归化为主调。本文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这一时期鲁迅的“宁信而不顺”的翻译观点被主流意识形态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绝对忠实”的翻译标准从政治翻译领域渗透到文学翻译的殿堂,文学翻译策略因而呈现出以直译倾向为主导的特点。文章考察了五六十年代翻译事业的畸形发展,当时文学翻译以及政治翻译的特点,翻译理论界的动态以及归化译家在迎合和抗争之间谋求一席之地的努力,并以张谷若先生《德伯家的苔丝》1936年、1953年、1957年和1984年三个不同时代的四个译本中的译例,以及当时的政治翻译与俄苏文学汉译文本中的译例为证,论证了五六十年代的文学翻译直译趋势占上风的观点。

编辑推荐

《中华翻译文摘(2004-2005卷)》:视角阐释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修订版)、中西译学批评、胡适诗歌翻译研究、中国佛籍译论选辑评注、重释“信、达、雅”——20世纪中国翻译研究、翻译与脉络、视界的融合:朱湘译诗新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翻译文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