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会计理论与实务操作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清华大学  作者:孙烨 编  页数:264  

前言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以银行会计为主导的金融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地向前推进。自2002年1月1日《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颁布并实施以来,各商业银行进一步发挥会计的核算与管理职能,经营水平大大提高。然而,这只是阶段性的进步。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则将整个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的准则中与银行会计关系密切的主要有《外币折算》、《租赁》、《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金融工具列报》等具体会计准则。新准则在原相关会计准则、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与原《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相比,新准则变化较大。为使理论与实务保持密切的联系,原有银行会计教材中的部分理论迫切需要更新。但由于现在部分商业银行(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部分商业银行(非上市公司)仍按照原会计制度执行。因此,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对此进行了兼顾。  本书在借鉴同类优秀教材的基础上,力求突出以下特点。  (1)充分吸收了新会计准则中关于银行会计的最新规定,使本书充满时代气息,避免介绍过时的会计核算与控制方法;以实务操作为主线,将新会计准则中涉及银行业的新规定融入银行会计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并尽量符合临柜人员操作规范,以求达到所编写内容与一线工作人员实际操作业务一致,以便读者更好地熟悉银行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把握新会计准则的要点。  (2)融辅导性与实践性于一体,不仅适用于银行会计的初学者,而且对于已经在银行从事会计工作的实务界人士来说,也可以通过本书更新相关知识,提高实践技能。  (3)体现创新意识,搜集最新的资料,深入仔细、全面务实地阐述每项银行会计业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内容涉及广泛,涵盖存款、贷款、结算、银行卡、金融机构往来,以及银行其他资产、所有者权益和年终决算等业务,各单元自成体系,有助于读者较全面地掌握银行会计核算内容和体系。  (4)注重讲练结合。我们在阐述基本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一方面,编写了大量的教学案例,并对之进行详细分析,增加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在每一章后附练习题,帮助读者熟悉掌握相关业务知识。

内容概要

本书依照2006年财政部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2001年财政部制定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其他金融政策和财务会计制度,就银行会计的特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的原则,以及银行业财务报告等问题加以论述。本书在介绍新准则的基础上,总结了银行近年来会计改革的经验,详细介绍了银行会计系统的构成和运行方式,在写作上力求直观清晰,深入浅出。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同时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既对银行各项主要业务从会计的角度进行详细的解释,又充分考虑银行业务发展与创新对会计的影响。    本书适合高职高专院校财政金融类和财务会计类专业作为教材使用,同时可供社会从业人员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第1章  总论  1.1  银行会计概述    1.1.1  银行体系基础知识    1.1.2  银行会计的概念  1.2  银行会计的对象和特点    1.2.1  银行会计的对象    1.2.2  银行会计的特点  1.3  银行会计的作用与任务    1.3.1  银行会计的作用    1.3.2  银行会计的任务  1.4  银行会计的工作组织    1.4.1  银行会计机构的设置    1.4.2  银行的会计制度    1.4.3  银行会计人员  练习题第2章  基本核算方法  2.1  银行会计科目    2.1.1  银行会计科目的意义    2.1.2  银行会计科目的作用    2.1.3  银行会计科目的分类  2.2  银行记账方法    2.2.1  单式记账法与复式记账法    2.2.2  借贷记账法  2.3  银行会计凭证    2.3.1  银行会计凭证的定义、特点    2.3.2  银行会计凭证的分类    2.3.3  会计凭证的要素    2.3.4  会计凭证的填制    2.3.5  银行会计凭证的审查    2.3.6  银行会计凭证的传递    2.3.7  银行会计凭证的整理、装订和保管  2.4  账务组织和账务处理    2.4.1  账务组织    2.4.2  明细核算    2.4.3  综合核算    2.4.4  账务处理和账务核对    2.4.5  记账规则和错账冲正    2.4.6  结算及操作的记账、对账和错账处理  练习题第3章  存款业务的核算  3.1  存款业务概述    3.1.1  存款业务的意义和种类    3.1.2  存款业务的核算要求  3.2  单位存款业务的核算    3.2.1  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    3.2.2  单位存款会计科目的设置    3.2.3  单位活期存款业务的核算    3.2.4  单位定期存款的核算    3.2.5  单位通知存款    3.2.6  单位协定存款  3.3  储蓄存款业务的核算    3.3.1  储蓄业务管理及核算要求    3.3.2  储蓄业务种类    3.3.3  活期储蓄存款业务的核算    3.3.4  定期储蓄存款业务的核算    3.3.5  办理挂失的基本规定    3.3.6  储蓄所的结账与事后监督  练习题第4章  贷款业务的核算  4.1  贷款业务概述    4.1.1  贷款业务的意义    4.1.2  贷款的种类    4.1.3  贷款业务的基本规定  4.2  贷款业务的核算    4.2.1  会计科目的设置    4.2.2  信用贷款的核算    4.2.3  担保贷款的核算  4.3  贷款利息的计算    4.3.1  贷款计息的有关规定    4.3.2  贷款利息的计算方法  4.4  贷款减值准备    4.4.1  贷款减值准备的提取    4.4.2  贷款减值准备的核算    4.4.3  贷款减值准备在《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中的运用  4.5  票据贴现的核算    4.5.1  贴现概述    4.5.2  银行受理商业汇票贴现的处理    4.5.3  贴现到期收回票款的处理  练习题第5章  支付结算业务的核算  5.1  支付结算业务概述    5.1.1  支付结算的概念    5.1.2  支付结算的原则    5.1.3  支付结算的纪律与责任    5.1.4  支付结算的种类  5.2  票据业务的核算    5.2.1  票据结算的基本规定    5.2.2  支票的核算    5.2.3  银行本票的核算    5.2.4  银行汇票的核算    5.2.5  商业汇票的核算  5.3  结算业务的核算    5.3.1  汇兑业务的核算    5.3.2  委托收款业务的核算    5.3.3  托收承付业务的核算  5.4  银行卡的核算    5.4.1  银行卡的概念及主要规定    5.4.2  银行卡的核算  练习题第6章  资金清算与金融机构往来业务核算  6.1  资金清算与金融机构往来业务概述    6.1.1  资金清算与金融机构往来的概念    6.1.2  资金清算和金融机构往来的种类    6.1.3  我国资金清算业务和金融机构往来体系概况  6.2  商业银行内部联行往来业务的核算    6.2.1  商业银行内部联行往来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6.2.2  手工联行往来    6.2.3  商业银行内部系统内电子汇划业务  6.3  现代化支付系统的核算    6.3.1  我国现代化支付系统概述    6.3.2  大额实时支付业务    6.3.3  小额批量支付业务  6.4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往来的核算    6.4.1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往来概述    6.4.2  向中央银行存取现金的核算    6.4.3  缴存存款的核算    6.4.4  再贷款的核算    6.4.5  再贴现和转贴现的核算  6.5  同业往来的核算    6.5.1  同业存款的核算    6.5.2  同业拆借的核算    6.5.3  跨系统汇划款项的核算    6.5.4  票据支付系统的核算  练习题第7章  投资业务的核算  7.1  投资业务概述    7.1.1  投资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7.1.2  投资的会计确认与计量    7.1.3  商业银行投资的渠道  7.2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    7.2.1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概念和判断标准    7.2.2  会计科目设置    7.2.3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7.3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7.3.1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概念和判断标准    7.3.2  持有至到期会计科目设置    7.3.3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7.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7.4.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概念    7.4.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科目设置    7.4.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7.5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7.5.1  长期股权投资的含义    7.5.2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科目设置    7.5.3  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    7.5.4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成本法    7.5.5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权益法  练习题第8章  商业银行损益的核算  8.1  所有者权益的核算    8.1.1  所有者权益的性质及分类    8.1.2  实收资本的核算    8.1.3  资本公积的核算    8.1.4  盈余公积的核算    8.1.5  未分配利润的核算  8.2  收入的核算    8.2.1  收入概述    8.2.2  营业收入的核算    8.2.3  投资收益的核算    8.2.4  营业外收入的核算  8.3  费用的核算    8.3.1  费用的概念与确认    8.3.2  营业成本的核算    8.3.3  营业费用的核算    8.3.4  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核算    8.3.5  营业外支出的核算  8.4  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    8.4.1  利润的构成    8.4.2  金融企业所得税    8.4.3  利润结转及分配的核算  练习题第9章  年度决算及财务会计报告  9.1  年度决算    9.1.1  年度决算的意义    9.1.2  年度决算前的准备工作    9.1.3  年度决算日的主要工作  9.2  财务会计报告    9.2.1  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    9.2.2  财务会计报告的组成    9.2.3  财务会计报告的报送    9.2.4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  9.3  资产负债表    9.3.1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9.3.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9.4  利润表    9.4.1  商业银行利润的计算    9.4.2  利润表的格式与内容    9.4.3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9.4.4  利润分配表  9.5  现金流量表    9.5.1  现金及现金流量    9.5.2  现金流量表的格式    9.5.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练习题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一是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二是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三是负债是能用货币确切计量或合理估价的债务责任。  商业银行的负债为金融负债,按持有目的可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负债。  其他金融负债是指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以外的金融债务。商业银行其他金融负债包括存款、发行长期债券等。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的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商业银行的所有者权益,是商业银行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来源于公司股东投入的资本以及公司在持续经营中形成的经营积累,主要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此外,商业银行计提的一般准备作为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  在上述三个会计要素中,资产表示商业银行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从价值形式方面反映商业银行资金的来源渠道,分别表示债权人和投资者对商业银行资产的要求权,即权益。它们在数量上存在如下关系:  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公式称为会计恒等式,反映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在某一个时点上的数量关系,而这也正是编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通过这个会计恒等式能反映商业银行在某一时点上静态的财务状况,从而构成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的各个具体项目。  构成银行所有者权益的主要组成有以下几项。  (1)实收资本。指投资者实际投入银行形成的资本金或股本金。设立银行必须按国家规定筹集资本金,它是银行成立和存在的前提。银行筹集的资本金按其来源不同,分为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和外商资本金。  (2)资本公积。指资本(或股本)溢价、财产重估增值及接受的各种捐赠等。  (3)盈余公积。指银行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公益金等。  (4)一般准备。指银行按一定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一般风险准备。  (5)未分配利润。指待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和未决定用途的利润。  4.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它具有如下特征: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表现为负债的减少,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收入能够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中国会计准则(China Accounting standards,CAS)的基本准则中进一步明确了收入的确认条件:“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有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银行会计理论与实务操作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书比想象中的薄
    知识点比较到位
  •   质量很好,不是盗版
  •   还没好好看,感觉还不错
  •   
    收到用了一周 书来有点脏 灰尘也没人打理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