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的空间结构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郑思齐  页数:31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城市经济的空间结构:居住、就业及其衍生问题》以“居住一就业”空间关系为主线,应用城市内部微观空间数据和微观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城市经济的空间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按照“外在表现一内在机制一衍生问题”的内在逻辑,全书由三篇组成,涉及城市空间里的人口、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房价和地价的空间分布及其规律;居住与就业空间互动机理与内生空间模型;土地利用与交通互动、劳动力市场空间失配、住房可支付性与居住分割、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衍生问题。同时,本书的研究还特别强调在快速城市化和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城市在空间扩张和重构方面的制度与市场环境特点,提出了若干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这不但扩展了当前国际上的同类研究,而且丰富了中国城市经济学的研究体系,也为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城市经济的空间结构:居住、就业及其衍生问题》适合区域与城市经济学、房地产与住房经济学、城市规划、城市地理、土地管理、城市和住房政策等领域的教师、学者、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郑思齐,女,博士,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副系主任,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思齐博士在European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 Regional Science andUrban Economics,Real Estate Economzcs,ournal of Real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zcs等SSCI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篇,在《经济研究》、《经济地理》、《世界经济文汇》、《地理学报》、《清华大学学报》及其他中文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住建部、国家统计局、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世界银行、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哈佛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委托的多项研究课题。郑思齐博士是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高等院校房地产学者联谊会联合秘书长,北京大学一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和International Real Estate Review编委。郑思齐博士于2004年底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2005-2006年在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和房地产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2005年获得亚洲房地产学会最佳论文奖,2010年获得Homer Hoyt Institute的Post-doctoral Honoree,并获得多项国内外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以及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主要研究方向是城市与住房经济学,包括城市经济的空间结构、住房/土地政策及其经济学基础研究、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外在表现第1章 城市与城市空间结构:从经济学角度的考察1.1 城市:经济增长的引擎1.1.1 城市的经济含义与基础经济理论1.1.2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1.1.3 城市增长中的两种外部性:集聚经济与拥挤成本的权衡1.2 城市空间结构:概念、度量和演变1.2.1 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和度量1.2.2 城市经济活动与土地利用模式1.2.3 城市空间结构的类型与两个核心要素1.2.4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1.3 居住和就业的空间关系:度量与讨论1.3.1 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直观反映:通勤时间、距离和方式1.3.2 度量居住与就业平衡程度和匹配程度的指标第2章 单中心城市模型及其现实意义2.1 租金与竞租函数2.1.1 地租与房租2.1.2 竞租函数的概念2.2 单中心城市模型及其推论2.2.1 单中心城市模型的假设2.2.2 单中心城市模型的推导及分析2.2.3 单中心城市模型的主要推论2.2.4 单中心城市模型的推广2.3 单中心城市模型的现实意义——房价、地价和建筑密度的空间分布2.3.1 住房价格及消费量的空间分布特点2.3.2 土地价格与建筑密度的空间分布特点2.4 单中心城市模型的现实意义——人口空间分布第3章 多中心城市的崛起:机制与识别3.1 企业竞租函数3.1.1 企业竞租函数的基本原理3.1.2 不同类型企业的竞租函数3.1.3 基于竞租函数的城市空间结构分析3.2 从单中心城市到多中心城市:理论解释3.3 就业岗位的空间分布:以北京市为例3.4 就业中心的识别3.4.1 就业中心识别方法3.4.2 北京市就业中心的识别第4章 城市空间中宜居性特征的资本化效应4.1 特征价格方法和模型4.1.1 特征价格方法的理论基础4.1.2 特征价格模型的函数形式4.2 宜居性特征在房价和地价中资本化效应的实证研究4.2.1 宜居性特征在住房价格中的资本化效应:北京市的实证研究4.2.2 宜居性特征在住房价格中的资本化效应:成都市的实证研究4.2.3 房价与地价中资本化效应的比较与政策含义第二篇 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内在机制第5章 居住选址与企业选址:理论与实证5.1 居住选址的基本理论5.1.1 单中心模型下的居住选址行为5.1.2 交通设施对居住选址的影响5.1.3 宜居性特征对居住选址的影响5.1.4 宜居性特征内生化的居住选址模型5.2 基于匹配的“区位偏好一区位选择”微观数据的中国五城市居住选址研究5.2.1 中国城市中居住选址的市场和制度环境……第三篇 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衍生问题

章节摘录

  1.2.4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现代城市的空间结构主要受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影响。如果以北美的城市为例,它们的城市空间结构从殖民时期到现在的演变过程能够很清楚地让我们看到这一点。Anas等(1998)的文献综述系统地回顾了这一过程。  1850年之前,大部分城市都是紧邻港口或河道。由于货物运输的单位成本随着某个港口吞吐量的增加而快速下降,海运和河运体现出巨大的规模经济。类似的,在19世纪后期铁路建设逐渐兴起之后,铁路运输的规模经济也同样使得火车站周边成为具有很强吸引力的区位。在那个时期,城市内部的货物运输主要依靠马车,这种运输方式非常耗时而且在恶劣天气下很不安全。于是,工厂会尽量靠近港口或者火车站以避免费力的市内运输。所以,在港口或者火车站周边会形成一个工业区,在工业区外围是居民区。当时居民的市内交通方式主要是步行或者乘马车,所以人们都愿意住在距离城市中心比较近的地方。富人对于城市中心的竞价会高于穷人,因而前者往往占据更靠近城市中心也是更便捷的区位,所以可以观察到收入从城市中心到外围递减的负梯度线。  1850-1900年间,有轨电车的出现(从最开始的马车进步到用电驱动)使得大量高收入者和中等收入者能够搬到离城市中心较远的地方。这种城市内部的迁移行为形成了许多排列在放射状电车轨道站点周边的居民区。在19世纪末,地铁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大城市中的这种空间布局--围绕交通节点周边的居民区。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城市经济的空间结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