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彩塑艺术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胥建国  页数:145  字数:147000  

内容概要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彩塑艺术》从历史角度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彩塑艺术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结合大量图片分析了不同朝代彩塑作品的特点和风格,从理论上论述了传统彩塑的造型观念、塑造方法,对彩塑艺术中的气韵、法度、形神、象意等辩证关系进行了归纳总结。
  书中还结合教学实践,对彩塑的制作工艺做出了详尽的阐述,展示了中国彩塑艺术课程在教学中取得的成果,为继承传统文化艺术、丰富雕塑教学内容、推动雕塑多元化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努力。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彩塑艺术》对艺术院校学生学习中国彩塑艺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

  胥建国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博士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雕塑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雕塑与环境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学院雕塑》副主编
  主讲课程
  中国传统雕塑,中国彩塑艺术,西方雕塑史,公共性雕塑
  研究方向
  中西方雕塑比较研究,公共性雕塑创作与设计
  主要著作
  《走向新雕塑》1993年中国文联出版社
  《精神与情感——中西雕塑的文化内涵》2003年商务印书馆
  《中国彩塑艺术》2010年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
  获奖作品
  《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铸铜贴金1997年7月中央政府赠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大型标志性雕塑获国家突出贡献奖
  《女娲》汉白玉获“2002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优秀作品奖
  《众志成城》不锈钢2007年获“对话·世界——全国雕塑邀请展”一等奖
  《羽》不锈钢2008年获“对话·沟通——主题雕塑邀请展”金奖
  主要作品
  《马骏胸像》铸铜1994年3米北京
  《李准胸像》铸铜2001年3米洛阳
  《归川情》不锈钢22米1996年北京
  《火凤凰》不锈钢12米2000年都匀
  《众志成城》不锈钢36米2001年秦皇岛
  《旭日东升》不锈钢15米2006年洛阳
  《共创未来》不锈钢21.8米2007年重庆
  《开天辟地》不锈钢28米2009年重庆
  《冷眼观潮》不锈钢2002年中央电视台
  《中国加入世贸五周年纪念》锻铜2006年中央电视台
  《海韵》、《椰风》汉白玉4米×7米1995年人民大会堂海南厅
  《中华世纪坛——锦绣中华》(部分)汉白玉2000年8月北京
  《天工开物》汉白玉20米×6.5米2009年北京
  《百家姓》花岗石300米2002年大连
  主要论文访谈
  《意象-2000前雕塑艺术的终结》《西北美术》2000年3期
  《雕塑与文化——中西雕塑的文化内涵》《人·生命·自然——城市建设与雕塑艺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
  《创造当代雕塑文化促进中国艺术繁荣——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思维》《交流·融合·超越-2002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学术论文集》2002年
  《打造雕塑文化品牌促进当代艺术发展》《雕塑》2002年4期
  《打造中国当代雕塑文化》《文艺报》2002年9月26日艺术周刊2版
  《审判城市雕塑》《北京青年报》2002年11月6日
  《置景艺术·百家姓解析》《建筑创作》2003年7月
  《走向繁荣再创辉煌》《2003中国长春国际雕塑大会主题论坛论文集》
  《中国雕塑不能丢掉根》《洛阳日报》2008年7月23日
  《脉络意象》《学院雕塑》2009年2期
  《抽象与抽而不象》《学院雕塑》2009年3期
  《点击传统——学院雕塑溯源》《雕塑》2010年1期
  《起承转合推陈出新》《学院雕塑》2010年7期
  主要活动策划
  “99回响——中国现代雕塑33人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1999年
  “走出巴颜克拉——李伯安作品展”1999年
  “中国延庆·首届国际冰雕大赛”2001年
  “中国延庆·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暨学术研讨会”2001年
  “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暨学术研讨会”2002年
  “中国福州·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暨学术研讨会”2003年
  “北京(AGI).世界平面设计协会大会”2004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生作品展(日本)”2004年

书籍目录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彩塑的概念
2.1
彩塑是什么
2.2
彩塑与着色雕塑
2.2.1
彩陶与彩瓷
2.2.2
漆器与彩绘木雕
2.2.3
彩绘石刻
第3章
中国彩塑艺术的起源
3.1
原始陶塑和彩陶的肇启
3.2
先秦造型观念的确立
3.3
秦汉俑塑艺术的积淀
第4章
中国彩塑艺术的形成
4.1
西域外来文化的传播与佛教造像活动的兴盛
4.2
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与绘画艺术的发展
4.3
新疆、甘肃石窟造像对彩塑形式的选择
第5章
中国彩塑艺术的发展
5.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飘逸、洒脱
5.2
隋唐时期的璀璨、华美
5.3
宋元明清时期的优雅、细腻
第6章
佛教彩塑造像的民族化进程
第7章
中国彩塑艺术的表现形式
7.1
圆塑
7.2
浮塑
7.3
壁塑
第8章
中国彩塑艺术的创作方法及表现手法
8.1
彩塑的创作方法
8.1.1
写实
8.1.2
装饰
8.1.3
写意
8.2
彩塑的表现手法
8.2.1
归纳
8.2.2
夸张
8.2.3
虚实
8.2.4
取舍
8.2.5
呼应
8.2.6
藏露
第9章
中国彩塑艺术的造型观念
9.1
气与韵
9.2
法与度
9.3
形与神
9.4
象与意
第10章
中国彩塑艺术的色彩观念
10.1
中国色彩观的形成
10.2
中国汉代色彩观与印度传统色彩观的异同
10.3
西方美术的色彩观
第11章
中国传统彩塑使用的颜料及彩绘方法
11.1
中国传统彩塑使用的颜料
11.2
中国传统彩塑的彩绘方法
第12章
中国彩塑艺术的制作工艺
12.1
大型传统彩塑的制作工艺
12.2
小型民间彩塑的制作工艺
12.2.1 无锡惠山彩塑
12.2.2 天津“泥人张”彩塑
第13章
中国彩塑艺术的学习方法
13.1
临摹
13.2
写生
13.3
创作
13.3.1 教学理念
13.3.2 教学思路
13.3.3 教学目的
13.3.4 教学内容
13.3.5 教学方法
13.3.6 教学步骤
13.3.7 课程要求
13.3.8 评分标准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中国传统的审美观注重“善与美”的统一,强调主观人文色彩和艺术对伦理之善的表现。在描述客观形象时,关注对形象本质结构特征与审美意境的表现。艺术造型不追求自然形象在具体时空下的直观形态,形象塑造不求与客观形象直观的相似。图9—1所示佛像只有12厘米高,发似菠萝,双耳如轮,鼻梁方正,眉若苍黛;图9—2所示头像为了使头型与平顶小冠加荷花辦形漆纱笼冠融为一体,面部有意拉长,荷花也略微夸张,都显示了对形象本质结构特征与审美意境的追求。 西方传统的审美意识强调“美与真”的统一,艺术造型的目的是再现客观形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西方的古典造型艺术在追求写实效果过程中,借助光影、透视和解剖等知识,形成了客观观察、比例度量、写生模仿的系统性造型方法。这也是中西方造型观念的主要区别。 结合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共同特点和彩塑艺术的主要特色,本书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学习和研究。 9.1 气与韵 气,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可触可视的和不可触不可视的。 《易传》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乾元”是天之气,是万物开始的根据。“至哉坤元,万物资始,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坤元”是地之气,是万物生长的依托。 气,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宇宙的一个最基础的概念,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宋明时期发展为元气论,其内涵包括生命运动的所有要素。所以,庄子说,“通天下一气耳”。 “元气,实在是构成一切、主宰一切的基础,也是弥漫在宇宙虚空之中、充斥于实在形体之内的连续无穷而使万物成为相互感应、互相联系之整体的广恒无形的特殊机制。元气生生不息,宇宙健运不绝。” “元气分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象征周天万物,是我国古典哲学演衍元气的逻辑形式,不仅为儒道所公认,且诸子百家多从儒道所根植的元气论中不同程度地吸取营养,滋生本体。” 从元气论出发,中国先人建立了宇宙起源论、生物起源论、人类起源论、文化起源论和艺术起源论。元气论中的辩证形象体系也为中国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认识方法。 数千年来,经过无数代人的感悟与恩辨,气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已充满了灵性,如正气、邪气等。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彩塑艺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