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之战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作者:刘洋  页数:308  字数:272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我们如何赢得未来一股浪潮,科技创新的浪潮,正汹涌澎湃,席卷全球,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和民生的发展变化。世界范围内又一次新的科技革命、工业革命、产业革命正在孕育、萌发、催生。哪个国家、哪个企业支撑引领了当代世界科技创新,这个国家、这个企业就会赢得未来,赢得核心竞争力,赢得兴旺发达,反之亦然。然而,创新不是孤立的经济现象,其出现与繁荣是多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和共同发酵的结果。没有对天主教传统的蔑视和颠覆,文艺复兴不会突然成为欧洲的主旋律;没有对国家利益和宗教杯葛的权衡,孤悬欧洲大陆之外的大英帝国也不会崛起成为世所共知的“日不落帝国”;没有技术进步、冒险精神,以及贯穿20世纪70年代的对权威的抵制与蔑视,美国也不会在战后迎来如此持久而强烈的创新浪潮。新经济源于知识和想像力。钱学森回国时屡受阻挠,是因为他当时已经是“使美国空军从螺旋桨式向喷气式飞机,并最后向遨游太空过渡的关键人物”。也因为同样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而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这突出反映了文化和知识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大国崛起中所发挥的重要而独特的作用。那些能够培养人和激发人的经济体,往往具有难以比拟的竞争优势,因为是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决定着经济实力。这些问题长期为人忽视,但本书作者刘洋不但注意到了这些问题,他还通过精彩的故事演绎了这些深刻的道理。这本书中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这并非因为这些故事老少皆宜,也并非因为它们是人类创新之路上的经典案例,而是因为这里的每个故事都指向与创新相关的某一个领域,这些故事的串联又成功梳理出了赢得创新之战的逻辑脉络,而所有这些无疑远比故事本身更加重要。以历史的视角考察,这本书中的很多结论其实极具价值。比如,没有对理工科人才的大力培养,就没有亚洲四小龙缔造的经济奇迹;没有印度理工学院的强势崛起,就没有班加罗尔“软件之都”的盛名卓著;没有针对全民的高水平基础教育,就没有德日制造业立国理念的最终实现;没有对高精尖人才的培养,英美两国也无法在金融、软件以及航空领域保持领先;而如果没有高水平的教育,市场狭小且禀赋有限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也将无法保持强盛。同样,如果没有将广阔疆域内外的人才集于一处,也就没有盛唐的繁荣和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瑰丽;如果没有伊丽莎白为国家利益搁置宗教争端的做法,英国也无法在遍布欧洲大陆的黑暗中成为优秀人才的避风港,并进而成为工业革命的领导者;如果没有为犹太人提供栖身之所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行将结束之际尽数揽得德国国内的优秀人才,美国同样也无法长期领跑世界经济并在百余年中难逢敌手。将视角转回当代中国。无论数量、素质还是效力,我国的人才发展都有了巨大成就。截至2010年底,全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2亿人,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源2979.8万人,专业技术人才资源5550.4万人,高技能人才资源2863.3万人;我国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33.6人,比2008年增长8.8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为25.6%,比2008年增长1.2个百分点;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例达到12.0%,比2008年增长1.3个百分点。成绩当然足够喜人,但努力永无止境。经济发展赖于企业转型,企业转型则需依靠创新人才。这样的道路还相当漫长,其中所耗之功也绝非常人所能想象——对于中国,这是又一场伟大的革命。未来10年,中国需要数以万计的能够应对全球竞争的高级管理人才,需要数以十万计的中层管理人才,需要数以百万计的能在细分领域中掌握关键技术的顶尖技术人才。这将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需要人才、呼唤人才、造就人才并人才辈出的伟大时代!2012年7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党中央又一次向全党全国人民吹响了向科技创新进军的强烈的时代号角!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这些振聋发聩的时代强音让我们不得不心潮澎湃,不得不激情燃烧,不得不信心十足,不得不步伐铿锵!正逢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这本书值得向正在组织、参与或关心当下这场波澜壮阔的创新驱动发展的人们推荐。无论您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您既可以把这本书当做故事书来看,也可把这本书当做历史书来看,还可把这本书当做科技书来看。无论您从什么角度来看这本书,都可能会让您耳目一新,都可能会给您引发许多思考,或关乎这个科技创新、产业革命的伟大时代,或关乎这个伟大时代的某个方面,或关乎这个伟大时代中的您自己。

内容概要

本书从工业革命开始,将人类对于创新的感悟、推动与对案例的分析结合起来,力图将与创新有关的国家政策、社会变革、企业构建等诸多方面的要素进行仔细地梳理,从而展现出一幅关于创新的立体画卷。全书侧重故事,兼有说理,深入浅出,既有绵延的历史画卷,也有对于很多关于创新的历史事件的重新解读,还有我们对于现实生活的深入思考,发人深省。

作者简介

刘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环球财经》杂志专栏记者。

书籍目录

附1:部分目录
Ⅰ 创新,无尽的前沿---从历史视角看创新2
神奇的长波3
伟大的熊彼特5
从熊彼特到德鲁克7
从《阿凡达》开始谈起9
创新赢得天下10
一个婚礼和一个葬礼12
Ⅱ 美国何以超越英国---我们为什么需要创新15
难民引领工业革命16
产业发展有失偏颇18
历史在彼岸重演19
链接:为什么计算机键盘不依ABCD排列22
Ⅲ 从瓦特到泰坦尼克---什么是创新的应有之义23
重读瓦特24
艰难的商业化26
不是蒸汽机,但是创新27
链接:班加罗尔的欢乐与忧伤30
Ⅳ 因为泰勒,所以福特---创新不是经济问题,是社会问题32
从诊治“磨洋工”开始33
生产率: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34
引领资本主义转型36
链接:为什么是七十年代38
Ⅴ 从大化改新到战后崛起---日本为何从未落后40
制度的力量:从改变农村开始40
制度创新奠定战后崛起41
不是伟大的创造者,但是坚定的学习者43
链接:科举制度更胜四大发明46
Ⅵ 传奇:从贝尔开始---工业实验室的黄金岁月49
追赶者美国49
工业实验室的黄金岁月51
惟一不变的是变化54
链接:创新与竞争对抗56
Ⅶ 二战如何重塑美国---布什和他的科学政策58
动员,从消除隔阂开始59
赢得战争也改变美国61
对战后科学发展的思考62
链接:不可轻信的自由市场制度65
Ⅷ 从阿帕网到互联网---因为冷战,更因为国家创新系统67
精英荟萃68
瓶颈突破69
天才登场71
再起波澜72
链接:什么是国家创新系统75
Ⅸ 台湾何以崛起---谁在推动经济转型77
成功:从“中小企业天堂”开始78
变革:从落后到领先79
转型:从“父爱式政府”到“无为型政府”81
链接:有远见的技术官僚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84
Ⅹ 128公路缘何没落---大学如何影响创新86
MIT的傲慢与偏见86
硅谷的追赶88
失败的学生90
链接:德国何以超越英国93
Ⅺ 索尼之败与日本之惑---大公司的创新困局95
败退:从索尼到日本95
顽疾:作茧自缚与画地为牢97
改革:从文化,也从体制99
链接:将创新交给大公司为何无法令人放心103
Ⅻ 从IBM Systerm/360谈起---创新之路就是冒险之旅105
模块化革命106
世纪豪赌108
改变世界的杰作109
链接:战略创造机遇112
ⅩⅢ 两次背叛和一段传奇---从仙童公司开始的蝼蚁壮歌114
仙童奇迹115
无冕之王117
地区优势118
链接:我们为什么需要中小企业121
ⅩⅣ 家酿计算机俱乐部---科技牛仔的归宿123

章节摘录

时间和生命一样神秘莫测。如果说对于生命,我们还能通过人类基因组计划和一日千里的生物工程不断提升我们的认知水平和掌控能力,那么对于时间,我们更多依赖的依然还是大胆想象与小心证伪。以至于更多时候,我们只能对此毫无保留地展示我们的笨拙和无知。迄今为止,针对这个问题的最伟大同时也是最贴近真相的回答来自“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在他那充满天马行空般想像力的相对论中,爱因斯坦以其颠覆性的思维告诉我们,时间与空间组成的四维时空是宇宙的基本结构,时间与空间均非绝对,观察者在不同相对速度或不同时空结构中进行的测量,其结果也将大不相同。1971年,物理学家哈菲尔(Joe Hafele)与基廷(Richard Keating)用简单的试验证明了爱因斯坦先知般的睿智。他们将高度精确的原子钟放在飞机上绕着世界飞行,然后将读到的时间与留在地面上的时钟进行比较,结果证实:在飞机上的时间流逝得比实验室里的慢。对结论的证明显然无法满足人们的欲望,这使得对时间的定义变成了一个关乎世界观的哲学问题。幸而哲学家和神学家们总是能用华美的辞藻和诗意的语言为我们解释现实:1229年,时任圣保罗教堂主教的沃特•因革(Walter Inge)就对时间的本质做出了生动的概括,“当我们的创世父母被逐出伊甸园的时候,亚当就对夏娃说:‘亲爱的,我们生活在过渡时代’”。“过渡”,几乎是有史以来对时间最完美的解读。“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在沧海桑田的世事和太仓一粟的认知共同作用下,失准于未来虽显无奈却也在所难免。人是三维生物,可以前后跃动,也可以左右摇摆,还可以上下穿梭,却注定无法在时间的隧道中肆意游走。对人类而言,验伪求真的终极办法其实只有一个——等待,就像法国著名诗人查尔斯•贝玑(Charles Péguy)所说的那样,“历史告诉我们,随着时光的流逝,一切都将不言自明”。优美的语言往往令人沉醉其中,但其背后却满是人们对于预测未来频遭挫败时饱尝的失落。人们渴望了解时间,是因为人们经常对错综复杂的现实感到迷惘与困惑,是因为人们希望洞悉曼妙的未来,是因为人们希望掌控自己的命运,是因为人们希望能够更加简单快捷地增进自己永远也无法满足的福利。但在苍茫的未来面前,人类却往往太过渺小,也太过无助。1900年4月27日,在英国皇家学会举行的世纪末庆典上,开尔文勋爵(Lord Kelvin)在他那篇享誉世界的发言(《在热和光动力理论上空的十九世纪乌云》)中骄傲地宣称,“物理学大厦已经完成,我们的后辈们只需要完成一些微不足道的改进和修补工作就可以了”。针对当时物理学界的两大谜团:迈克耳孙—莫雷实验测量的零结果和黑体辐射理论出现的问题,开尔文勋爵自信满满地告诉他的同僚,“解决问题最简单的途径就是否定这一结论”。开尔文对这两个问题的在意反映了当时物理学界对物理学理论体系的普遍忧虑,但他绝没料到,物理学界上空的这两朵乌云不但没有自行散去,反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彻底颠覆了旧理论体系的框架,并导致了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理论支柱: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类似的例子并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的情况甚至令人更加心灰意冷。20世纪80年代,关于苏联会否解体的争论在美国社会一度甚嚣尘上,《大国兴衰》的作者、以研究俄罗斯问题而著称于世的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曾严厉批评这一思潮,“对苏联会否解体的讨论是不严肃的,苏联不会解体,苏联共产党也不会瓦解。”但此后不久,苏联就以一种荒诞不经的方式告别了历史,苏共则至今也未能回归俄罗斯政治舞台的中央。毫无疑问,这种变幻莫测最终在商业世界中达到了顶峰,但也恰是商业为人们克服面对未来时经常表现出的这种手足无措提供了一个弥足珍贵的修正机会——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编辑推荐

《创新之战:如何赢得未来》以科学的视角、方法、观念审视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以发现的态度去追寻创新的真谛。这是一次伟大而又平凡的思想洗礼,此书的出版,一定会改变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未来,薪火相传,精神永恒。《创新之战:如何赢得未来》把以案说理的形式作为书的表达方式,突破了传统科技创新读物注重理论阐述的框架,以一流专家学者的学识来探寻创新理论的发展脉络与规律,同时以密集的信息来弥补案例集图书知识点不足的局限,从而使典型案例的感性冲击力与创新理论的理论总结达成高度的统一。在复杂的世界格局里夺取畅赢未来的密匙。

名人推荐

从振兴科学到繁荣创新1942年,德国试射V2火箭并试飞喷气式战斗机的消息震惊了世界,前者是历史上首款投入实战的弹道导弹,后者则代表着战斗机飞行速度的里程碑巨变。但也是在那一年,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格局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正式打响,贸然攻入东方世界的希特勒由此走上了与曾经的拿破仑几乎完全相同的事业轨迹。比所有这些都更加重要的是,这场战争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类的未来也重新评估科技的价值,并将人类对自己所生存世界的认识以及人类借助科学改善生活的渴望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并扩展到新的广度。在之前数以千计的战争中,这些特质虽也曾偶显峥嵘却从未表现得如此炽烈,弥漫的硝烟和连绵的炮火之外,这也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在这场战争中,医疗水平的进步降低了盟军的伤亡也延长了战后人们的寿命,制造工艺的腾飞不但催生了完美的武器也让更坚固耐用的工具变成了现实,雷达水平的突飞猛进开创了人类征服空天的崭新时代,战争中实现的人工可控核裂变逐渐改变了过分依赖石化燃料的世界能源格局,战争中开始构思的互联网则演变成为全球随后几十年中最宏大的科技革命。这些革命的星星之火,当然并非我们点燃;这些革命的草创阶段,我们也未能参与其中;但这些革命的伟大成果,却令今天的我们甘之若饴;而这些革命所带来的人性解放、知识经济、创新浪潮和推动时代前进的澎湃动力,更是令我们在得享其成的同时也有机会投身其中。正是这些既往历史带来的反思与奋起,使我们今天得以用全新的视角面对全球竞争格局的演变,也使我们得以用全新的思维去审视中华民族正在实现的伟大复兴和我们未来在人类民族之林中可能处于的位置。这些思考至关重要,因为这可以让中国走向完美而免于尴尬。掌控自身命运的关键,就是我们今天每每提及却又每每无法理解其中深意的创新。学界喜欢将“科学”与“创新”分而论之,因为创新中包含着科学应有却未能涵盖的商业化元素。但其实,科学并不仅仅指向狭隘的理论探讨,它还有助于人们培养科学精神、增强自身对世界的理解以及扩展可能的商业空间,而所有这些对我们赢得创新竞争无不至关重要。遗憾的是,我们的社会甚至我们的科学家群体中都还未能完全领悟其中的奥秘,因为我们更多时候都是在脱离科学与教育而谈论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而幸运的是,现在有一位年轻的记者朋友在试图通过讲述那些历史中曾经发生过的动人故事来阐述那些与创新相关的重要问题。这些听来浅显却也复杂的道理已经集结成书,这就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创新之战——如何赢得未来》。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次深刻的危机,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全球性危机之后往往是全球性科技革命。1857年全球经济危机催生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1929年的“大萧条”引发了以电子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而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需求和科技世界内部积蓄的巨大能量,必将引发一场新的科技革命,而且这一天其实已不再遥远。推动这场革命前进的动力,不只是席卷欧美的金融危机。一方面,少数国家攫取世界资源以实现自身发展的模式,已经无法支撑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数十亿人口的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奠定当代科学技术基础的重大科学发现基本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科学的沉寂”已达60余年,科技知识体系的内在矛盾日益凸显,新科技革命的先兆已初露端倪。金融危机爆发前,中科院组织了300多位优秀科学家、管理专家和情报专家参加了18个专题组的研究,提出了面向2050年的科技重点领域发展路线图,初步规划出至2050年依靠科技支撑和引领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宏观图景和相应体系特征。我们认为,只有建设六到八个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经济社会基础和战略体系,中国才能真正走上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创新的成功当然并不能等同于科学水平的进步,它还需要一次覆盖社会所有方面的变革与之配合。这些内容包括政府角色的转变和市场机制的完善,包括管理能力的提升和金融资本的支持,包括大范围的集群建设以及与此相关的创新竞赛,包括法律制度的构建和社会思潮的澎湃,当然也包括隐忍坚持和不断完善——我们要学会倾听蝼蚁壮歌,学会脚踏实地,学会积累跬步直至千里。而所有这些道理,我们都可以借助《创新之战——如何赢得未来》一书而有所感悟。困难当然比想象的更为艰难。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在应对巨大人口压力的同时仍须化解严峻的资源瓶颈,也没有一个国家在面临艰巨发展任务的同时仍须承担惊人的改革成本,更没有一个国家在全力冲击创新高度的同时仍须完善基本的科学氛围。所有这些都在考验中国人的智慧、能量和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勇气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在阅读这本书中关于泰勒、布什和特曼的故事时,我想起了一位先贤——吴锦堂,吴先生与陈嘉庚和聂云台并称我国“办学三贤”。为创办学校,吴先生先后出资20多万银元,这一数字是其投资水利支出的三倍。当这所学校正式开学时,前来观礼的社会贤达竟逾千人。我想,当我们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愿意以如此热情献身教育、推动科学、矢志创新时,中国距离赢得这场超越GDP的国际竞争可能才真的不再遥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创新之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中国不缺大企业,但我们缺伟大的企业,其原因就是中国缺乏创新的氛围,缺乏创新的土壤,这本书讲得很好,很犀利,很有思想力,如果再不创新,中国将失去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无从谈起。
  •   很有兴趣,打算买一本看看,应该不错~
  •   里面的故事都没听说过啊,值得一看。“预测未来不如创造未来”,这句话印象深刻,就是里面的配图太少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