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估方法、实现技术与应用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王艳辉 等著  页数:221  字数:300000  

内容概要

  《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估方法、实现技术与应用》在系统分析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基础上,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全面归纳总结了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我国现行管理体制下信息共享利用程度低导致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问题,综述了公安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现状,总结了跨部门数据需求,分析了现有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的片面性,探讨了基于跨部门信息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模型及决策支持技术的构建方法,同时综合上述交通安全综合评估理论和实现技术,详细介绍了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跨部门交通安全综合评估与决策支持系统和交通安全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方案及实现方法。本书内容新颖、体系完整、层次分明,写作上由浅入深、举一反三,做到概念简洁、表达准确、结构清晰,理论联系实际。
  本书对从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管理人员、理论研究人员、技术开发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1.1 道路交通事故特性分析
1.2 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中的人-机-环因素分析
1.2.1 人的影响因素分析
1.2.2 车辆的影响因素分析
1.2.3 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
1.3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因素分析
1.3.1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要素分析
1.3.2 我国交通安全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
1.4 结语??
第二章 我国现行体制下的交通安全管理现状调研
2.1 我国现行的交通管理体制现状
2.1.1 交通部门的管理体制现状
2.1.2 公安部门的管理体制现状
2.1.3 两部门的网络交互现状
2.2 交通信息系统建设现状
2.2.1 交通部门信息系统建设现状
2.2.2 公安部门信息系统建设现状
2.3 交通部门交通安全信息交换需求
2.3.1 公路管理部门信息交换需求
2.3.2 运输管理部门信息交换需求
2.3.3 道路设计部门信息交换需求
2.3.4 公路应急处置部门信息交换需求
2.4 公安部门交通安全信息交换需求
2.4.1 公安部门提供的交通安全相关信息
2.4.2 公安部门的信息需求
2.5 跨部门信息交换需求分析
2.5.1 跨部门相关业务应用情况
2.5.2 跨部门信息交换需求
2.5.3 跨部门共享交换数据源分析
2.6 结语??
第三章 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3.1 概述
3.1.1 相关假设
3.1.2 基本概念定义
3.1.3 评估指标选取原则
3.2 道路交通安全微观评估指标分析
3.3 道路交通安全宏观评估指标分析
3.4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效果评估方法
3.4.1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3.4.2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效果评估模型构建
3.5 结语??
第四章 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估方法研究
4.1 评估指标预处理
4.1.1 评估指标类型的一致化
4.1.2 评估指标的无量纲化
4.2 评估指标赋权方法
4.2.1 熵权法
4.2.2 序关系分析方法
4.2.3 组合赋权方法
4.3 评估信息集结方法
4.3.1 基于指标值位置的集结方法
4.3.2 基于指标值分布的集结方法
4.3.3 组合集结方法
4.4 评估等级划分方法
4.5 实例分析
4.5.1 实例背景
4.5.2 指标权重及评价计算分析
4.5.3 评价结果分析
4.6 结语??
第五章 道路交通安全综合决策支持技术研究
5.1 交通安全倾向性预测
5.1.1 区域交通安全倾向性预测方法
5.1.2 实例应用
5.2 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拥堵消散策略
5.2.1 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拥堵模型构建
5.2.2 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拥堵机理分析
5.2.3 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拥堵消散控制
5.3 交通状态识别方法
5.3.1 交通监测信息特性分析
5.3.2 道路交通状态评价指标分析
5.3.3 改进的svm交通状态识别方法
5.3.4 基于dtm?svm的交通状态识别方法
5.3.5 实例应用
5.4 结语??
第六章 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综合应用平台
6.1 概述
6.2 平台架构
6.3 异构系统数据接入与安全控制器
6.3.1 设备基本要求
6.3.2 设备构成
6.3.3 设备总体框架
6.3.4 设备主要功能实现
6.4 异构系统互操作平台
6.4.1 互操作平台建设目标
6.4.2 互操作平台总体架构
6.4.3 互操作平台主要功能设计
6.5 跨部门信息安全保障技术
6.5.1 安全可信体系研究
6.5.2 安全可信接入技术研究
6.6 结语??
第七章 跨部门交通安全综合评估与决策支持系统
7.1 概述
7.1.1 系统建设目标
7.1.2 系统背景
7.1.3 系统设计原则
7.2 系统需求分析
7.2.1 系统功能需求
7.2.2 系统数据需求
7.2.3 系统性能需求
7.3 系统总体设计
7.3.1 系统网络架构
7.3.2 系统逻辑结构
7.3.3 系统功能设计
7.4 系统功能实现
7.4.1 综合展示模块
7.4.2 安全状态评估模块
7.4.3 安全设施评估模块
7.4.4 辅助决策模块
7.4.5 综合查询模块
7.4.6 统计分析模块
7.4.7 数据维护模块
7.4.8 系统管理模块
7.5 结语??
第八章 交通安全信息公众服务系统
8.1 概述
8.1.1 系统建设目标
8.1.2 系统背景
8.1.3 系统设计原则
8.2 系统需求分析
8.2.1 系统功能需求
8.2.2 系统数据需求
8.2.3 系统性能需求
8.3 系统总体设计
8.3.1 系统网络架构
8.3.2 系统逻辑结构
8.3.3 系统功能设计
8.4 系统功能实现
8.4.1 网站首页
8.4.2 交通安全信息电子地图
8.4.3 交通安全路径规划
8.4.4 特色服务功能
8.4.5 系统维护与管理
8.5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4.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贯穿在安全的各个层次实施。从全局管理角度来看,要制订全局的安全管理策略;从技术管理角度来看,要实现安全的配置和管理;从人员管理角度来看,要实现统一的用户角色划分策略,制订一系列的管理规范;从资源管理角度来看,要实现资源的统一配置和管理;从而形成由安全政策、安全策略、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构成的全面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在跨部门交通安全信息集成管理与应用服务平台可信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可考虑部署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对平台网络的其他安全设备、服务器、终端以及外设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并为整个平台网络的安全,制订、实施一致的安全策略和管理制度。 跨部门交通安全信息集成管理与应用服务平台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安全管理机构 (1)岗位设置。设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设立安全主管人、安全管理各个方面的负责人岗位,定义各负责人的职责。 (2)人员配备。配备一定数量的系统管理人员、网络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 (3)授权审批。授权审批部门及批准人,对关键活动进行审批;列表说明须审批的事项、审批部门和批准人;建立各审批事项的审批程序,按照审批程序执行审批过程;建立关键活动的双重审批制度;不再适用的权限及时取消授权。 (4)审核和检查。安全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用户账号情况、系统漏洞情况、系统审计情况等;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分析、评审异常行为的审计记录,发现可疑行为,形成审计分析报告,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制订安全检查表格实施安全检查,汇总安全检查数据,形成安全检查报告,并对安全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制订安全审核和安全检查制度规范安全审核和安全检查工作,定期按照程序进行安全审核和安全检查活动。 2)安全管理制度 (1)管理制度。制订信息安全工作的总体方针、政策性文件和安全策略等,说明机构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范围、方针、原则、责任等;对安全管理活动中的各类管理内容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以规范安全管理活动,约束人员的行为方式;形成由安全政策、安全策略、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构成的全面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2)制订和发布。保证安全管理制度具有统一的格式风格,并进行版本控制;组织相关人员对制订的安全管理进行论证和审定;安全管理制度经过管理层签发后按照一定的程序以文件形式发布;安全管理制度注明发布范围,并对收发文进行登记。 (3)评审和修订。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审和修订,对存在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出现新的安全漏洞以及技术基础结构发生变更时,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审定和修订;每个制度文档有相应的负责人或负责部门,负责对明确需要修订的制度文档的维护。 3)人员安全管理 (1)人员录用。保证被录用人具备基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安全管理知识;对被录用人的身份、背景、专业资格和资质等进行审查;对被录用人所具备的技术技能进行考核;对被录用人说明其角色和职责;签署保密协议。 (2)人员离岗。立即终止由于各种原因即将离岗的员工的所有访问权限;取回各种身份证件、钥匙、徽章等以及机构提供的软硬件设备;经机构人事部门办理严格的调离手续,并承诺调离后的保密义务后方可离开。 (3)人员考核。对所有人员进行全面、严格的安全审查;定期对各个岗位的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及安全认知的考核;对考核结果进行记录并保存;对违背安全策略和规定的人员进行惩戒。 (4)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对各类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告知人员相关的安全责任和惩戒措施;制订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对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等进行培训;针对不同岗位制订不同培训计划。 (5)第三方人员访问管理。第三方人员在访问前与机构签署安全责任合同书或保密协议;对重要区域的访问,须提出书面申请,批准后由专人全程陪同或监督,并记录备案;对第三方人员允许访问的区域、系统、设备、信息等内容进行书面的规定,并按照规定执行。

编辑推荐

《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估方法、实现技术与应用(套装共2册)》内容新颖、体系完整、层次分明,写作上由浅入深、举一反三,做到概念简洁、表达准确、结构清晰,理论联系实际。《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估方法、实现技术与应用(套装共2册)》对从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管理人员、理论研究人员、技术开发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估方法、实现技术与应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