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口述史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作者:王宇英  页数:198  字数:18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口述历史是近年来中国大陆学界的一个热点与亮点,主要运用的访谈手段回归了中国历史的传统,同时赋予历史以鲜活的气息。中国当代口述历史在很多领域已经崭露头角。但从总体来看,中国口述历史尚未成熟,人们对口述历史存在一定的忽视和误解。本书通过对当代中国口述史发展的整体反思,结合其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口述历史的本质和方向问题,对口述历史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和实践口述历史、如何进行口述历史等基本问题予以探讨,进而探索较为规范的口述史操作路径,以期引起更多人对口述历史的关注与讨论。

作者简介

王宇英,博士,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口述历史、影像史学、青年文化、“文革”史

书籍目录

导论
一、为什么要做口述史?
二、大家都能做口述史?
三、人文意识如何体现?
四、口述史教学更待何时?
第一章 当代中国口述史:话语与实务
一、口述史的界定
二、口述历史与档案学界
三、口述历史与学术思潮
四、口述历史与学术创新
五、口述历史实务
第二章 当代中国口述史:呈现与传播
一、口述历史作品的呈现
二、口述历史作品的传播
三、口述历史的网络传播
第三章 当代中国口述史:历史与现状
一、中国大陆口述历史发展概览
二、中国台湾地区口述历史发展
三、中国大陆口述历史教学现状
第四章 当代中国口述史:热点与案例
一、以《我的抗战》为代表的战争史题材
二、以《电影传奇》为代表的艺术史题材
三、以“文革”史为代表的政治史题材
第五章 当代中国口述史:问题与对策
一、问题
二、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专著
论文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如今,在开展口述访谈之前尽可能周全地做好文献资料的收集及消化工作,已经成为口述历史学界的共识。 从事科技口述史的郑艳女士,在正式开始黄培云院士访谈之前就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工作,不仅收集、了解受访人相关信息,还阅读了大量史学理论及传记书籍: 一边收集与黄院士相关的背景资料,一边抓紧阅读口述历史著作和传记类著作中的优秀作品:从《中国院士》、《科学与中国》等作品中感受院士群体的贡献与精神;从唐 德刚先生的《胡适口述自传》、《张学良口述自传》等作品中体会文献的补充与访谈者的介入;从《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中国工程院院士自述》中查找与黄先生同龄的院士自述,了解他们在共同时代背景下的一些记忆;从《一个火箭工程师的故事:梁思礼院士自述》、《季羡林传:清华其神北大其魂》等作品中感受细节的获取;从《蒋廷黼回忆录》、《上学记》、《周有光百岁口述》等作品中寻找访谈结构的设置。 作者特别受益于何炳棣先生的《读史阅世六十年》和许倬云先生的《从历史看组织》,这两位先生都是历史学家,他们的文字在力求准确、严谨的基础上,饱含着较为充分的历史智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认识、再现那个时代中的人与事。 黄培云院士是知名人物,其经历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因而相关文献的搜集与了解工作会相对顺利一些。而口述访谈的另一类对象往往是历史与社会中的失语者,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围绕着他们的文字记载公开出版的就相对要少甚至接近于无。这时候,相关文献的收集工作可能就要进入到访谈过程之中,随着访谈的深入进行而展开了。 2.受访者和知情权 口述历史区别于传统史学的首要之处是受访者因素的进入,确定合适的访谈对象成为口述历史研究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从受访者角度来看,当前的口述历史作品大致可以分为几种:以人物为中心、以事件为中心、以地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无论哪种类型,首先需要的就是要找到恰切的受访者:口述者是否有代表性、采样是否有覆盖性等问题决定了口述历史成品的质量与分量。 寻找访谈对象对口述历史从业者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比如,在口述历史名家叶永烈先生的访谈对象中,有一些是因为他的用心、细致才被挖掘出来的。例如,曾与王洪文同任上海工人造反司令部头头的周宝林就是这么被发现的。虽然是王洪文当年造反起家的共事者,但因为后来选择了急流勇退,所以几乎无人了解。叶永烈在调查当年安亭事件时,发现了一张有周宝林签名的面包领取单,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叶先生的努力,最终对这位历史当事人进行了访谈。

编辑推荐

《当代中国口述史:为何与何为》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当代中国口述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研究口述史的参考书,期待能有指导作用。
  •   为历史学拓宽了一条可研究的途径与方法啊!推荐看看!
  •   自己将来专业研究可以使用,很好
  •   看着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