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与梦想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威  页数:463  字数:383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友人张威教授,20世纪80年代曾任英文版《北京周报》(Beijing Review)记者,后负笈澳洲留学,获新闻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眼界开阔,内容翔实,立论公允,观点平实,堪称国内水平最高的同类著述。    近十年来,他又致力于外国记者与近代中国的研究项目,同样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拙著《中国新闻社会史(插图本)》(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受其启发专辟一节“雾锁山城”。这部《光荣与梦想:一代新闻人的历史终结》,就是他在这片学术领域拓荒耕耘的一次集中收获,十年磨一剑,今日把示君。按照他的说法:    本书主要考察现代中国历史上某些典型的中外新闻人的命运,其中包括四组人物,一类是辛亥革命前后到中国来采访的外国记者,包括莫理循、端纳、田伯烈;一类是抗战前后活跃在中国舞台上的美国新闻记者、编辑或新闻寡头,包括史沫特莱、斯诺、斯特朗、福斯特、白修德、易罗生、拉铁摩尔、鲍威尔、葛尔红、项美丽、卢斯等;一类是民国时期涌现出来的著名中国留美新闻人,包括徐宝璜、董显光、马星野、汪英宾、赵敏恒、沈剑虹、吴嘉棠、梁士纯、蒋荫恩、谢然之等;最后一类人是横贯解放前后时期中共新闻界“五朵金花”:杨刚、戈扬、浦熙修、彭子冈以及红色出版家韦君宜。    了解中国近代史与中国新闻史的人,一看这个名录就知道本书的价值与意义了。这些鼎鼎有名或曾经有名的新闻人与历史新闻人,勾连着怎样多彩多姿、风起云涌的社会历史,包含着几多耐人寻味、启人心扉的人世沧桑。不妨说,将其中任何一点延展开来,都是一部气象万千的时代风云录。拜读张威教授的这部大作之后,笔者有两点突出印象——    其一,作者对这些人物及其新闻人生,进行了周密翔实的考证,丰富了他们的历史形象,弥补了有关研究欠缺,纠正了一些陈陈相因的误解与偏见。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游走世界,穷搜群籍,以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勾勒了这些名记者或新闻人的人生轨迹,可圈可点,可钦可叹。    同时,作者不是面面俱到、平铺直叙地讲述他们的新闻人生,而是带着鲜明的问题意识,截取他们一生中鲜为人知的片段或侧面,以生动有趣的细节勾画了一幅幅传神的肖像,既凸显了更为真切的人物性格,又展现了更为繁复的历史图景。许多隐匿于历史黑洞的细节经过作者的悉心考证和精心提炼,无不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好一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其二,本书的学术价值不仅在于钩玄提要,爬梳剔抉,更在于考证细密、探究周密,对人物及其历史背景的分析达到了深切洞明的境界。换言之,作者不仅遵循朴实的史学家法,步步为营,言必有据,稳扎稳打,论从史出,而且还显示了非同寻常的历史洞见。笔者尤为欣赏本书的题眼——“光荣与梦想”:“这些人物的特点是:他们投身新闻业时都满怀壮志,试图实现他们的‘光荣与梦想’,他们也的确在轰轰烈烈的大时代的新闻事业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也许,光荣与梦想是一切纯正新闻人的共同理想与宿命。古今中外一切纯正的新闻人,在精神层面无不追求记者的光荣,新闻的梦想,由此不仅赋予新闻以永恒的精神魅力,而且也为自己安身立命确立了高地——所谓“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邵飘萍),“如果有来生,还是做记者”(范敬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前线不够近”(罗伯特·卡帕)    如今,随着全球媒介生态的乱象丛生,比如大资本控制的喉舌对金融危机的失察与无力,默多克之流的飞扬跋扈,胡作非为,恣意践踏公民权与自由权;随着貌似新潮的新媒体、新理论、新名堂的层出不穷,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新闻的纯正品味越来越变异,新闻的理想境界越来越模糊,新闻在不少地方仿佛成了名利场,成了技术组装车间,成了形形色色思潮对冲的古罗马斗兽场,而光荣与梦想亦渐行渐远。当此时,重温历史上这些新闻人与名记者的人生故事,或许不无殷鉴与启发。    是为序。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李彬

内容概要

  本书考察了中国现代史自民国时期以来的一些典型的中外新闻人的命运。其中包括辛亥革命前后到中国来采访的外国记者、抗战前后活跃在中国舞台上的美国新闻记者、民国时期涌现出来的著名中国留美新闻人,以及新中国成立前后新闻界的“五朵金花”。
  这些人物都曾满怀壮志,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大时代新闻事业中,由于时代或个人因素他们均以悲剧终结。书中注重考据,截取他们记者生涯中鲜为人知的片段,试图从一个侧面重现历史细节,以丰富学界对中外新闻人物的研究。全书采用学术散文式写法,视野开阔,可读性强

作者简介

张威,原《北京周报》(Beijing Review)
记者,后赴澳大利亚留学,主攻西方新闻史,1996年获新闻学博士学位,曾任南京大学国际传播研究所教授、所长,现任山东大学(威海)环境新闻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教授、主任。
主要著作包括《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2001)、《走过澳洲》(2002);
主要译作包括《获取信息:新闻、事实与权利》(2005)、《调查记者手册:文件、数据及技巧指南》(2005)、《澳大利亚华人史》(2010)等,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其研究领域涵盖比较新闻学、外国记者与现代中国、环境新闻学。

书籍目录

序李彬 
第一部分 历史群像
东风西渐:中国形象的世纪传奇(1930—2008)
“密苏里新闻帮”与中国
光荣与梦想的终结:“冷战”
  阴影下的“中国通”
旧中国留美新闻人的抉择与命运
抗战时期在华美国女记者研究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对外宣传及美国记者群
第二部分 三S及其他
1936:斯诺赴红区采访的台前幕后
危机与重建:斯诺的最后30年
史沫特莱的若干历史悬疑
白修德与《时代》名人
AL斯特朗及其晚年思想研究
光荣的毁灭:另类新闻人伊罗生
第三部分 
澳洲三杰:
莫理循、端纳、田伯烈
澳大利亚新闻人在近代中国的冒险
乔治?莫理循的隐蔽战争(1899—1911)
捍卫历史:端纳回忆录与美国记者赛尔
民国第一洋顾问端纳书信解密
端纳北京佚事考(1913—1928)
抗战时期田伯烈的身份转变与心态
第四部分 
“五朵金花”与殉道者之梦
引言
杨刚之谜
浦熙修:理想的悖谬
子冈:无法无天亦无悔
戈扬:背叛者的困惑
韦君宜:最后的搏击
附录A: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B:人名中英文对照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大陆报》设在上海四川路126弄11号,1911年8月出刊,密勒为总编,克劳为夜班编辑兼记者,月薪300美元。密勒以《大陆报》为基地,推行了一场版式和内容的革新。该报打破了中国沿海城市英国报纸的垄断格局。上海读者熟悉的充满广告的头版不见了,代之以重大新闻,而且还是有关中国的本地新闻,而把“中国新闻登载在世界性报纸的头版,无疑是一次真正的革命”。密劻和克劳经常在深夜为本地头条新闻而焦急,而且怀疑他们是否能将这个方针坚持下去。 当时中国的一些西方报刊只注重反映西方人在中国的生活和动态,而鲜有对中国人的报道。《大陆报》意在报道中国事务,试图打破过去西方报纸“漠视中国本地新闻”的格局,为华人提供一个发表意见的论坛,维护中国的尊严。密勒的宗旨之一是促进上海外国人社区与中国人之间的联系,为此目的,他的董事会吸引了不少中国名人,比如伍廷芳和唐绍仪。有学者认为,当时,密勒试图“影响美国的对华政策……”他的反帝亲中立场不仅直接影响了克劳、鲍威尔,也影响了此后一大批接踵而来的美国记者。研究者法兰奇(Paul French)评论说: 密勒对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动机持怀疑态度,他知道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因此成了一大批声援中国的西方记者的楷模和导师,以后的克劳特别是鲍威尔也如此。他们的风格各有不同:密勒对中国的报道更富于学者精准的理性气质,克劳的报道偏重个人感受,鲍威尔在q—国问题上见多识广…… 1911年10月,长江洪水泛滥,英人投资的上海《字林西报》(North Ohina Daily Arews)对此视而不见,而密勒则派记者克劳前往汉口进行了现场报道。次年1月,克劳前往南京报道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盛况,他不仅采访了孙中山,还在《大陆报》头版独家刊登了临时大总统的1号公告,并详细披露了辛亥革命,介绍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使美国了解和同情这些革命党人。 《大陆报》的崛起令人瞩目,但也很快就遭到了报复,老牌的《字林西报》阻遏人们购买《大陆报》的股票,并怂恿客户撤回在该报上的广告。初露锋芒的《大陆报》垮台了,1915年密勒辞去该报主编。1917年,在葛兰的支持下,他又创办了《密勒氏评论报》(Millard’s Renew of the Far East)。此时,他请求自己的同乡、密大新闻学院院长沃特·威廉为该报推荐一名助理编辑,威廉推荐了刚刚毕业的约翰·鲍威尔。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远东活动着大约50名密大新闻学院出身的记者,其中有30名在中国,这都是因为密勒在中国的关系。密勒搬来了密大新闻学院毕业的鲍威尔,几年后,鲍威尔又聘用了手持威廉院长介绍信的斯诺,《密勒氏评论报》成了密大新闻学院毕业生的基地,也是“密苏里新闻帮”源源不断通往中国的重要渠道之一。院长威廉被称现代新闻业之父,而密勒则被称为“美国新闻业的中国之父”。密勒似乎有一种责任感,就是要将“美国中西部的记者输送到世界各地”。而他的许多精神特征也深深影响了“密苏里新闻帮”的每个成员。斯诺曾表示密勒的反殖民、反帝、主张民族的平等和独立,以及共和等思想对自己影响很大。

后记

2000年夏季,适逢我回国执教后的第二个夏天,在河北大学举办的一次学术讲座中,我聆听了方汉奇教授的报告。那是关于1949年以前一些新闻学子的故事,其中包括董显光、汪英滨等,因为这些人在正史中出现得少,甚至根本未被提及,故我感到十分新鲜。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我开始注意搜集这些人的资料。在漫漫史海中我发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这些早年引领中国新闻现代化进程的留美学人,最后大都很背运,他们的悲惨结局与当年的踔厉风发大相径庭。留在大陆的汪英滨、赵敏恒,其生命在20世纪50年代就终止了,蒋荫恩好歹挨到了“文化大革命”。不仅是这些旧式新闻人,一些红色党报的记者也难逃厄运。中共新闻“四大名旦”在70年代时就已折损了杨刚和浦熙修,其他两位也饱受摧残。    我在研究澳大利亚新闻史时,顺便考察了那些近当代到中国来冒险的西方记者的命运,竟也发现了同样令人震撼的结果——这些影响了近代中国的“中国通”们亦多有不幸的结局:莫理循58岁客死英伦,端纳病殁中国——皆因晚年颠沛流离以及郁郁不得志;1943年约翰·鲍威尔回美国时,双足坏死的他是坐着轮椅被人从船上抱下来的;而斯诺在英年背井离乡、远走瑞士;海伦晚年穷困潦倒,为支付到中国的旅费竟要砸锅卖铁;克里斯托弗·兰德从六层楼上凌空坠下自杀;杰克·贝尔登回美国后无法以笔谋生,竟跑到法国去当出租车司机。    当然,在往昔的中外新闻巨子中也有少数风光依旧的,比如:白修德在经过了一番痛苦的徘徊之后,重返美国新闻主流,力夺普利策奖;沈剑虹最后做了台湾驻美大使。不过,这两人是非常独特的,他们的共同点是彻底改变了自己年轻时的理想。坚持“无冕之王”的“光荣与梦想”的新闻人,大都命运多舛。我在本书最后部分探讨了中国现代新闻出版业的五位巾帼女侠的命运,也证实了上述结论。这也是我将本书的名字叫做“光荣与梦想”的初衷。我在描写他们时能感到这些前辈身上的悲壮之风。    无论是研究旧中国新闻人还是西方来华记者,国内研究的现状并不乐观。我在20年前就注意到一个事实,在大量人文历史学科研究领域中,历来是“西风压倒东风”,现在看来,这种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善。能为扭转这种局面做些推动,应为幸事;而推动的基础工作,就是让更多的年轻有为的新闻史学者,在宏观上开拓视野,在微观上聚精发微,拿出一些阐发历史的力作。2011年11月初,60名中外新闻史学者汇集在山东大学威海学术交流中心,在首届“外国记者/媒体与近当代中国”国际论坛上对上述目标做了一次有力的推动。作为会议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从细微处观察,历史学家的任务是将历史档案、历史记忆中的历史价值描述、凸现出来,以期让读者从中认识历史。就像学者刘东所言:“历史学家最根本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擅长把支离破碎、断裂残破,枯燥无味的现存史料,点化成让人兴味盎然的完整叙述,以期对往事来龙去脉有更多的了解。”    历史学家当然是个人化的,也就是在阐述历史时不可避免地要留下个人的印记。北岛说:“那些浩繁文献中的碎片,是通过历史学家的手连缀起来的。历史给历史学家想象与阐释的空间,历史学家赋予历史个人化的性格。”学者个人化的主观印记越少,就越能展现客观历史。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史家要尽可能展示史料的原始风貌,避免对诠释的滥用,避免观点在叙述中凸显,而要在材料的铺陈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寻求一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境。作为一个蹒跚起步的历史学人,这也是我近年来的粗浅体会。    研究历史是一个艰难的历程,但也是一个充满愉悦的历程。在档案馆里阅读那些发黄的报纸、照片和风云人物的手稿时,内心常会激起阵降悸动。透过前人的笔触,能更加近切地与历史交流,就像在与他们谈心。生命的扩张有很多方式,旅行是一种,阅读史料也是一种,且是一种更为深邃的心灵扩展。我对前人留下的历史记录充满感激之情,无论这些前人是精英巨擘还是普通百姓。    本书中的作品是我研究新闻史的初步总结,时间穿越了十年,希望从一个侧面来反映历史,对关心我的读者有个交代。书中的错讹都由我个人承担。感谢方汉奇教授对我最初的启发,以及对我求教时耐心而及时的回复;我对郭镇之教授给予“外国记者/媒体与近当代中国”国际论坛的慷慨支持充满敬意;感谢李彬教授多年来对我的鼓励、黄瑚教授给我的指点、我的科研助理卢健、廖婧玙以及研究生赖慧、袁丽红、张倩倩、李帅给我的种种帮助。我向悉心编辑本书的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纪海虹女士深表敬佩。朋友阿春在我人生低谷时给我以强有力的支持,我会始终铭记在心。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女儿依眉,她几乎从一出生起就目睹父亲伏在故纸堆上忙乱。从三岁到七岁,依眉有很多时光是与父亲在图书馆或档案馆中度过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她会安静地坐在一旁阅读画册;只有极个别的几次,她会在书架间奔跑与父亲捉迷藏……    张威2012年新年    山东大学(威海)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光荣与梦想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新闻人的光荣与梦想,值得一看。
  •   希望看完以后,能对民国那段历史有更深的理解
  •   在吉大图书馆借的 看了好多天没看完 因为要像记笔记一样记 这样经典的好书 干脆入手一本
  •   还不错吧啦啦啦laalla
  •   书其实很好,可以了解中国新闻史,但是阅读性不高
  •   很喜欢这本书。包装很好,纸质好,内容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