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略说

出版时间:1993.1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南怀瑾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圆觉经略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1条)

 
 

  •     我看了不到两分钟,发现了三处明显错误,大家在阅读时理性、批判地看待:
      
      1.“ 净土宗三经一论——《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大乘起信论》。”
      
      【按:净土三经一论中的论应指世亲《往生论》,而不是《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按印顺法师观点,是大乘佛教晚期出现的真常唯心论论点,如按大陆近代吕澂、梁启超等人的考证,该论则为中国人造,观点近于地论师,也有人认为观点类似于楞伽师,与净土宗观点完全不一样。是不能归于净土典籍的。】
      
      2.“真如,如真,好像真的。”
      
      【按:《大乘起信论》一书解释真如: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南解释:“如真,好像真的。”是明显错误的。】
      
      3.“我们现在还没有到末世,到了末世末法时代,连佛像、经典都没有,只剩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我们现在是像法时代,还有佛像、经典流传,还算好的时代。到了末法时代,那就很惨了,人类互相残杀,连草木都可杀人。”
      
      【按:关于正法、像法、末法时代的说法。《仁王经科疏》卷五:“佛告波斯匿王。今诫汝等。吾灭度后。正法欲灭。后五十年。后五百年。后五千年。无佛法僧。”《悲华经》:“般涅槃后,所有正法住世千岁,像法住世满五百岁。”一般认为佛示寂与公元前486年,所以,无论怎么算,都算不出现在是像法时期。
      
      此外,《法苑珠林》卷九十八:“佛涅盘后当有五乱,一者当来比丘从白衣学法,世之一乱。二者白衣上坐比丘处下,世之二乱。三者比丘说法不行承受,白衣说法以为无上,世之三乱。四者魔家比丘自生现在,于世间以为真道谛,佛法正典自为不明,诈伪为信,世之四乱。五者当来比丘畜养妻子奴仆治生,但共诤讼,不承佛教,世之五乱。”由此,连草木都可以杀人的结论不知道何来?】
      
      故,对于此书,错误甚多,应批判性地阅读,不要被迷惑。
  •     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虽然这句话不是圆觉经里的,但是南老讲述时似乎特别偏爱这一句。
      我就想啊,想啊,这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究竟是个什么境界呢?
      忽然有一天我想到,好像只有双方都互相喜欢但是还没表白时是这种感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远不近,若即若离。。。
      
      读个佛经都能联想到搞对象去,真是佛祖都度不了的罪恶啊。。
      罪过。。罪过。。。
  •     可以说,在修行初步遇到的问题,仔细研读此书,均可找到答案,
      
      之所以给力荐,深感此书是实修过程中可采撷不尽的一本著作。
      
      也因为走了弯路,再看此书,才知自己魔障在何处。
      
      
      
      良师益友莫若如此。
      
      建议读《圆觉经略说》可先从第十二章看起,再读第一章,先正心诚意,可
      
      避免我所经历的,看了缘起和第一章之后,觉得本自圆觉,不去持戒做功夫
      
      从而狂妄自大,放逸习气,
      
      才陷入自己的魔障不可自拔。
      
      切忌切忌,很重要。
      
      
  •     有缘领取地址:http://news.pusa123.com/?action-viewnews-itemid-1497
      
      还有开光护身符可免费领取......
      
      网上礼佛 弘扬佛法 积极参与 功德无量
  •     圆觉经是了义经,是可以彻底解决人生痛苦烦恼的经典,这是指引如何修行成佛的经典,圆觉经文文字优美,又经南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对初学者而言,可谓浅显易懂,没有文字上的障碍,可作为学佛之入门;对于有心参研佛法者,如修止、修观、修禅那,也有原则性重点的提示。读来一可了解佛经种种由来,二可晓通佛教兴衰。最重要者,经中各位菩萨向释迦牟尼所提之问,无论是有意了解佛法,还是有心向佛之人,均可从中得到释疑,尤为重要的是,处处论及了参悟佛法的过程中的种种谬误,皆是众人容易走入的魔道。对于吾等,经文相对佶屈聱牙,又多佛家术语,因此此类讲经,很是适合。
      
  •     1、文殊师利菩萨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静,因地法行,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2、普贤菩萨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静界,云何修行?世尊,若彼众生之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换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
      3、普眼菩萨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维?云何主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众生开悟?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维,闻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愿兴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
      4、金刚藏菩萨
      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十方众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惟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
      5、弥勒菩萨
      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于大涅盘生决定信,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云何当断轮回根本?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修佛菩提几等差别?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惟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诸修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慧目肃清,照耀心镜,圆悟如来无上知见。
      6、清静慧菩萨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本所不见,本所不闻,我等今者蒙佛善诱,身心泰然,得大饶益。愿为诸来一切法众,重宣法王圆满觉性,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云何差别?令末世众生闻此圣教,随顺开悟,渐次能入。
      7、威德自在菩萨
      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心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唯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
      8、辩音菩萨
      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希有。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今悟实相。
      9、净诸业障菩萨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演说如是不思议事,一切如来因地行相,令诸大众得未曾有,睹见调御,历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犹如一念,我等菩萨,深自庆慰。世尊,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唯愿如来广为我等,开悟法性,令此大众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
      10、普觉菩萨
      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
      11、圆觉菩萨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净觉种种方便,令末世众生有大增益。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惟愿大悲,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
      12、贤善守菩萨
      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及末世众生,开悟如是不思议事。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众生修习得何功德?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流布此教?至于何地?
      此十二菩萨,四位为一组,第一组直指人心,问见性成佛;第二组问大乘修建法门;第三组问渐修法门入手,而后到大彻大悟境界。
  •     读之前,对佛的了解,基本上来自电视剧西游记--如来佛祖法力无边,观世音菩萨慈悲为怀。大肚弥勒佛不知道会干嘛。
      信佛求佛,是因为他们的法力么?帮我们度过困厄,完成心愿?
      如果不信又会怎样?似乎也没什么损失。
      
      可是,毕竟,佛经传入中国后,流传很快,佛教很是盛行了些年头。为什么它会“火”?我们本土的道教也有些很有法力的人呀,比如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等等。居然被外来的佛给打败了。
      
      佛究竟是什么?佛经究竟说了些什么?信佛教究竟信什么?修行要怎么修行?怎样算成功/毕业?
      这本书没有给我全部答案,也不可能给我全部答案。但是,给了我很多有益的启发。
      见地,修证,行愿。最关键就这六个字。怎样提高见地?如何修证?行愿看上去简单,却最难做到。
      
      “天如此高且肃穆,我不能大笑且歌唱。天即使不如此高且肃穆,我并且将也不能大笑且歌唱。”--鲁迅。
      
      佛即使不法力无边,我们是否就可以无所敬畏了呢?或者,如果没有佛,我们是否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呢?
  •     平生不识南怀瑾,就称禅客也枉然
      
      金庸小说《鹿鼎记》中说:平生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
      在股市上,高手说:“平生不识巴菲特,就称高手也枉然。”
      在修行界,人们说:“平生不识南怀瑾,就称禅客也枉然。”
      《你就是百万精兵》中这样评论南老师的《圆觉经略说》:
      
      《圆觉经》本来就是一部大经,经过南老师的解说,真是如大海一样,鱼龙畅泳。这真是一本解决所有人生烦恼,超脱一切世出、世间问题的大书!解决了莫须有与想当然,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能成世界能成我。解决了生的畏惧和死的悲哀。解决了人间关怀与出世襟怀。令我不再恐惧虚生浪死,不再空受生死轮回之苦。可以宴坐水月道场,降伏镜像魔军。可以超脱至天外的新天,成为达摩大师所寻找的“不受人欺的人”,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
      传说元朝刚刚定鼎中原的时候,以蒙古人游牧的生活习惯,元太祖本欲灭尽汉人,把中原变成一个天然大牧场,经宰相耶律楚材极力劝阻方改变初衷。耶律楚材是禅门弟子,你看他的参禅心得:“机锋罔测,变化无穷。巍巍然若万仞峰,莫可攀仰;滔滔然若万顷波,莫能涯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回视平昔所学,皆块砾耳!”真是深得我心,我读《圆觉经略说》,也是这种感觉,觉得平生所学,都是戏论,都是蜗牛角上争风与争锋。
      
      读南老师的书十多年了,一直没有拜见过他老人家。我虽然自称禅客,却是枉然、茫然啊。对于这个“百年禅宗第一人”、“北斗以南第一人”,我唯有仰望,高山仰止。虽然自许为南师的私淑弟子,自称读过南师的书,其实不过是南师的书读过我而已。
      惭愧惭愧!
      
  •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南:假使心中有所求,有修道清净,想图个清净,那就不清净了,必须摆脱这一念,才是毕竟清净。不过,这个境界太高了,不容易达到,因此,文殊菩萨退而求其次,而问大菩萨如何发起清净心?
      我:和尚、尼姑,出家是误。清净不是外界清净而是内心清净,内心清净不可求,求之更远离。自然而然得清净心。如何自然而然能得,南师说是通过智慧积累。
      菩萨是觉悟有情,那么,老子、孔子都已经达到了吗?我感觉老子比孔子境界高,但是,孔子似乎比老子更有情。怎么回事,如何解答?
      
  •   南師是方便解釋而已。。
  •   方便也不能违背三藏经教,谢谢!
  •   本自圆觉。。。然而之所以去修行。。那是彗心被外在和内在的表层迷惑蒙蔽了,,,如能认识到人生就是一场不断追寻大我,修行的过程就好。
  •   只能推荐了~
  •   《圆觉经》的十二位菩萨
    第一章 文殊师利菩萨
    什么是成佛的本起因地如何发起清净心
    发了清净心有什么好处如何不堕入邪见什么是无明什么是空
    无明妄想如何断
    第二章 普贤菩萨
    初见本性如何起修如何以幻还修于幻一切皆幻谁来修行
    如何使妄想心得到解脱
    第三章 普眼菩萨
    如何正思惟修如何住持
    修行的程序如何如何才能开悟
    第四章 金刚藏菩萨
    众生本来是佛,为何生起无明
    无明众生本有,何故复说本来成佛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
    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吗
    第五章 弥勒菩萨
    轮回的根本是什么
    如何了脱生死,跳出轮回成佛有哪二障
    修佛菩提有几等差别
    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
    第六章 清净慧菩萨
    一切众生和诸菩萨如来所悟得的道有无差别成佛是什么境界什么是般若什么是涅
    什么是成佛最好最快的方法
    第七章 威德自在菩萨
    成佛渐修的法门如何修行人一共有几种如何修止如何修观
    如何定慧等持如何修禅那
    第八章 辨音菩萨
    成佛之道有几种修行方法修止、修观、修禅那如何搭配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修行方法
    第九章 净诸业障菩萨
    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什么是我相什么是人相什么是众生相什么是寿者相如何做到法解脱
    第十章 普觉菩萨 学佛应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如何发心
    第十一章 圆觉菩萨
    如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三种净观以何为首可以随便闭关吗为何要忏悔罪业
    第十二章 贤善首菩萨
    此经叫什么名字如何奉持修习此经有何功德谁来护持此经
  •   好多人的信与不信,不在救赎,而在世俗。能解则信,解了则灵。
    经不同,通天通自然通心灵。
    这句我喜欢:
    “天如此高且肃穆,我不能大笑且歌唱。天即使不如此高且肃穆,我并且将也不能大笑且歌唱’
    收了!
  •   很喜欢开头的几句话,虽然都被用得差不多了~~~
    但今天听觉得心理特别舒蔚
  •   不可偶像崇拜啊 :D
  •   呵呵。。。。好说,好说。
  •   嘿嘿,南怀瑾说,依法不依人哈。
  •   好,马上就想读了
  •   智者障
  •   不懂~还没通
  •   您的三个问题分开来说:
      第一,清静本来就有的,那么清静就不可求,求清静就变成不清静了,这好像很矛盾。其实不矛盾。圆觉经南老在这里说的是法身层面上的问题,而我们要出家学佛求清静是在报身化身层面上的问题。法身本来清静无所谓修不修求不求,佛和众生的法身都平等都一样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而报身化身则不同,佛已经消除一切业障修到了圆满的报身,随机而应的千百亿化身,佛的报身化身都是与法身一样清静圆满。但是凡人的报身和化身是业报身,是不清静的。这是两个层面上的问题。
      第二,孔子和老子都是圣人,但是他们达到什么程度,谁高谁低不是我们凡人可以评判的,等我们成佛了才可以了知。我们不可以用凡智妄推。况且这个问题与自身修行没有什么关系。
    第三,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这里面的“情”一定要注意,不是凡人的执著感情,而是佛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凡人的情是有个执著性在里面的,对某个人某件事的贪爱,所以凡人的感情的对象也是很局限的,就那么几个人几件事。而佛菩萨是爱天下人,对天下众生平等的爱,这才真正称得上是多情。
  •   我感觉老子比孔子境界高,但是,孔子似乎比老子更有情。怎么回事,如何解答?
    ==========================================
    这两个“我感觉” 和 “似乎”
    如何解答?
  •   lz的问题还是如何降伏其心。
  •   很多年前的问题,现在看来,觉得那个时候好天真。。。
  •   buntou回答的挺好
  •   哪天没有你觉得了,那个就出来了。呵呵~
  •   甚好。甚好。
  •   观自在在观什么?
  •   关键如何解这个“情”字。跟“心”、“性”的关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