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二附中2002届文科实验班学生作品集(第3辑)

出版时间:2001-03-01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多宁,刘浏,王秋实,吴一凡 编  页数:192  

内容概要

  我到师大二附中去讲演过,我知道那个学校在哪儿:可是,我没有想到,他们的一个学生作文集子要我来写序。我觉得自己没有资格。我犯了一个错,我本不该答应写的。  于是,我便去念这批作文。念着念着,我有了一点想法。写下来,权当不够格儿的序吧。根据我的亲身体验,中学时期是一个人最主要的基础阶段,比小学、比大学都重要。小学时,年纪还太小,接受事物基本上是被动的。大学时因为专业划分的缘故,又过于固定和狭隘。最自由,最主动,最有希望的时期莫过于中学阶段了,偏偏,在这个年龄段,人的好奇心又最大什么都想试试,什么都想当,是幻想家,是发明家,是诗人,是寻梦者,而且,是实验家。俗话说:“三月看小,三岁看老”。照此套路,是否可以说“中学看大”呢。

书籍目录

序凌波微步访日见闻凉山漫记少林行旅途中游月牙湾母亲黄河开学瞧这家子世纪末之夏你是我的夏天忆吴昆雁先生文科班的“BEAUTY和“葱可怕的英语课我的数学老师班长印象获总统奖祝福高三生落“网之鱼活得快乐夏之初体验瞬间感动老妈,我不是个乖小孩漫话战争沙滩上的鱼蛇和绳子送给烦恼的朋友们拥有颗平常心毋须诠释的生命都市中的残忍我要我快乐Spring is green读海不定意的黑暗琴情我不想死我爱阴天我不是个时尚的女孩亲情永远疯人随想萤窗小语四则。乞丐保尔VS盖茨他们用灵魂乞讨……新绿溅溅牛刀小试逝者如斯代后记

章节摘录

  凉山很穷,但凉山又很美,景美、人美。因为穷,那里的美便有了撼人的力量。高原上的小学在昭觉县海拔2800米的高原上,碗厂乡洛古小学的五星红旗飘扬着。周围的山,层峦叠嶂,磅礴而雄浑,远处是白雪皑皑的山巅。  西部特有的豪放,让我感到在喧嚣都市中从没有过的激动和兴奋。  洛古小学只有三座土坯房,低矮狭窄的土房在重山的包围中显得那样的微不足道,但却是当地孩子们最大的渴望。土坯房既没有窗户也没有门。用木棍撑着的一个洞,既当窗户又当门。那里是不通电的,屋里黑暗压抑。孩子们浑身都黑乎乎的,披着那种叫做“擦尔瓦”的破毡子,头埋得很低,在大声地念书。只有二十多个孩子坐在那儿,但仍显得拥挤不堪。他们手里捧着的语文书都很整齐地包了皮,书里的笔记,字小而工整,没有一点脏渍,他们翻书的动作轻得像摆弄一件稀世珍宝。可能,课本是他们所拥有的东西中最整齐、最干净的吧。  他们的老师说,孩子们学习都很努力,但因为贫穷和观念的落后,许多家长不愿让孩子上学。他不忍看孩子们辍学,他知道只有让孩子上学,贫穷的家乡才能有希望,于是他和那里的老师都把自己全部的工资给学生作了书本费。整个昭觉县的老师们已经为学生付出了多达12万元的书本费,而老师自己的生活却只有依靠负担沉重的家里来维持,但他们说能看到学生们努力学习,成绩好,就感觉值得。我问一位老师:“如果能到外面工作,你去不去?”他说:“去,但我要用外面的东西发展这所学校,我不愿意离开这里的孩子们,再苦、再难都不愿意!他们需要我。”我懂得了何为责任、何为爱。凉山的教育基础太差了。  人均受教育仅仅3年,全国平均8年,凉山是全国最低水平。高中文化程度的人仅占全州的0.35%,能上学的孩子,巩固率只有不到50%。凉山太需要老师了,凉山的老师太伟大了!面对那些破土房,面对朴实的老师,面对重重大山,我不能发一语,那种感喟,原来没有,以后可能也很难再有。  那位老师还说:“孩子们被大山围得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他们以为汽车像牛马一样,长大了会跑得更快,他们甚至都不知道国家总书记、总理是谁。”不知道外面世界的美好,就可能不会有摆脱贫困落后的渴望,这是最可悲的。我对老师说:“希望您到北京来。”他沉重地叹了口气,说:“不可能的,那是不可能的。”我不禁潸然泪下。  一个彝族孩子带我到他的家,两间土坯房粗陋得竟没有窗户,屋里黑得连面前的东西都看不清。当我低下头挨近看时,才看到两张破床,别的什么都没有。那个孩子身上披的“擦尔瓦”白天当衣,雨天当蓑,晚上当被,又黑又脏,不是不洗,而是没有能换洗的,只好春夏秋冬披着它度光阴。他们一天只吃两顿饭,都是苦荞麦饼和洋芋。高原的气候,其它作物不能生长,他们又很难走出大山。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北师大二附中2002届文科实验班学生作品集(第3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