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作文大课堂(高3下)

出版时间:2002-1  出版社:北京师大  作者:刘锡庆  页数:91  字数:150000  

内容概要

作文重要。在素质教育中,在强调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新观念下,作文尤为要紧。要把“作文能力”的养成,切实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聪明才智和心灵、精神,让人的才华、灵气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从这一点上说,一切禁锢和八股,皆不可取。    作文的本质是学会书面表达:即以文字为媒体,恰切地表情达意。而“写”不完全等同于“说”。这样,就须打通小、初、高各段的人为切割,由“言”到“文”做贯通一气的通盘考虑。总体来说,小学阶段:以说带写,以言促文;初中阶段:言、文并重,留意过渡;高中阶段:以文为主,文不离言。至于更熟练地驾驭“文”,恐怕要到大学乃至以后。    先叙后论,叙、论并举,是很重要的。“叙”(记叙),实乃作文之本。叙的基础不行,一切都无从谈起。打好了叙的根基,发展“论”(议论)也是必要的。这样,叙、论并举,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就得到全面的发展了。一般说,论的训练无须开始过早,初中接触一下,高中再练不迟。    会实能虚,虚、实相济,也是很要紧的。“实”,指客观现实中的“人、事、物、景”。对它的如实记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再现力”。具体说,叙述、描写、说明这三种表达方式,就是反映这种写实本领的。而“虚”,是指写作主体的主观情、意。对它的如量倾吐,又是一种更为要紧的“表现力”。也就是说,抒情、议论、想象这三种表达能力,就又都是表现这种写虚本领的。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有重“实”轻“虚”的偏向,极大地影响了主体的想像力、创造力的发挥,应加以防止。一个作文者,只有会实能虚,做到了虚、实相济,才算真正具有了全面的表达能力,才能写出上乘的文章。    先放后收,由大而小,也须遵循。“放”,指放开心灵,放开笔墨,放胆为文“收”,指斟酌文字、讲究文面,对文章写作予以“收束”,使之臻于完美。放和收,是自由和节制的一对矛盾。传统的作文训练,主张先放后收,由“大”(大胆文)到“小”,(小心文),是颇有道理的。但我们现在太重“修剪”,似乎始终在“收”,学生普遍放不开。这亟须改一改。其实,放和收各有所指,既矛盾又统一。因此,对文字“基本功”的训练,其要求怕不宜放松。    以上这些,即是一些主要之点。我们在这套作文系列课本中都有所渗透,有所体现。        我们向使用这套课本的学校、师生深致敬意:语文改革的难度,居各科之首;而作文改革的难度,又居语文之最。这样“难”的一件事,由我们(编者和你们这些实践者)一起来承担,这是一种难得的机缘!这套补充教材共24册,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每学期一册,它严格按照教育部2000年语文教学大纲编写,可作为新版语文课本的补充教材,供全国小学、中学师生使用,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从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希望你们能及时反馈在使用中的问题和心得,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总结,开拓出作文教学的新生面。

书籍目录

慢慢地欣赏,细细地描摹     ——写在养成训练之前第一单元 心灵之声第二单元 自然之声第三单元 世象之声第四单元 艺术之声第五单元 书卷之声第六单元 物种之情第七单元 舐犊之情第八单元 手足之情第九单元 授业之情

章节摘录

  第三单元 世象之声训练重点  发掘生活中具有认识价值的事件或现象,,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使文章言之有物,启人心智。训练要求:  1.着重训练从社会生活中提取有价值材料的能力;  2.着重训练对问题的洞察力、思考力和剖析力。  训练难点1.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中“视点”的确定。  2.对生活现象的认识能力。作前自学知识导学:  世象之声,指世间万象的种种情态。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耳闻目睹很多事情。“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正是这些声音、这些事态,成了我们认识生活、思考生活的重要素材。如何才能将这些素材化为一篇篇坚实的文字?《红楼梦》里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要留心周围的事物,认真加以思考,问题是不难找到的。许多报纸都设有专栏,经常有短小精悍的杂文、随笔。那些生活素材都是人们身边发生的事情,很有现实意义。杂文家林放的《世象杂谈>中曾经介绍说,近年来他年龄大了,出门的次数少了,便每天和里弄里的人聊天,从闲谈中发现题材。因此在这本书中的百篇文章里,凡人生世象,无所不谈。再如邓拓的《燕山夜话》中的文字也同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皆为从生活中来的好文章。技巧点拨1.作为学生,家庭、学校、社会,构成我们世间生活的领域;对于成人,学校化为单位。关注这几块“田地”吧,我们的写作便是在此耕耘。留心生活,捕捉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是完成本单元训练的保障。一条新闻、一个数字、一种现象、一个热点,都可能令我们兴奋。作为写作者,应该养成记下它们的习惯。这种积累很有必要。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京师作文大课堂(高3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