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学基础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徐家良  页数:294  

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管理体制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大一统”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要求,市场机制的作用和非政府组织的力量日益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得到显现,这就要求人们根据实践的需要对原有的理论加以调整和发展。公共事业管理学正是符合新形势需要而从公共行政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中综合产生出来的新型的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在高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情况下,教材建设迫在眉睫。《公共事业管理学基础》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众多教材中的一本,该书旨在为这一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内容概要

《公共事业管理学基础》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础教材。本教材共分八章,从上到下形成一个有机的逻辑体系。本教材重点论述了:公共事业管理的含义、特点、分类、目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问题;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公共事业管理职能;公共事业管理过程;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公共事业管理法制;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本教材在借鉴学习其他教材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每章以案例开始,到最后以案例分析结束,增加了内容结构图、材料、小结、关键概念、思考与练习、推荐读物。体例活泼新颖。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论  [本章结构图]  [内容提要]  [引导案例]出租车的价格该由谁来定?  1.1  公共事业管理的含义与目的    1.1.1  公共事业管理的含义    1.1.2  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    1.1.3  公共事业管理的分类    l.1.4  公共事业管理的目的  1.2  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2.2  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內容    1.2.3  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特征    1.2.4  公共事业管理学的任务  1.3  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    1.3.1  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1.3.2  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研究意义    1.3.3  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研究课题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思考与练习]  [案例分析]浙江的水危机  [推荐读物]第2章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本章结构图]  [内容提要]  [引导案例]环保总局探索治污新思路  2.1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地位    2.1.1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含义    2.1.2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特点    2.1.3  公共事业管理与环境的关系    2.1.4  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意义  2.2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分析    2.2.1  公共事业管理与自然环境    2.2.2  公共事业管理与社会环境    2.2.3  公共事业管理与国际环境    2.2.4  公共事业管理常态与非常态环境  2.3  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环境    2.3.1  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自然环境    2.3.2  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环境    (材料)规划中的公共文化建设重点工程    2.3.3  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国际环境    2.3.4  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非常态环境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思考与练习]  [案例分析]上海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推荐读物]第3章  公共事业管理主体  [本章结构图]  [内容提要]  [引导案例]县长办公会违法行政  政府赔偿企业百万  3.1  政府组织主体  ……第4章  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第5章  公共事业管理过程第6章  公共事业管理伦理第7章  公共事业管理法制第8章  公共事业管理责任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2.事业单位的概念在中国,公共事业的概念出现较晚,但“事业单位”或“事业编制”的概念出现较早,主要使用在不同时期的法律法规和文件中。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1954年国家决算和1955年国家预算的报告》中首次使用“事业单位”这一名词,并在多处提及。“基本建设的各项设计预算定额,各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各项费用定额,事业单位的人员定额,都应当根据国务院和中共中央的指示进行修订。”“在各机关和各事业单位降低事业费、购置费和办公杂支费的开支标准,各企业的这类费用的开支标准也实行降低。”“各事业单位编制过大、各企业单位非生产人员过多以及各企业任意招收职工使企业职工超过实际需要等缺点,也应当在实行全面节约的原则下加以克服。”1963年7月,国家编制委员会代国务院草拟《关于编制管理的暂行办法》(草案)中对事业编制下过一个定义:“凡是为国家创造或者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由国家事业费内开支的单位均为事业编制。”1965年,国家编制委员会制定《关于划分国家机关、事业、企业编制界限的意见》(草案)中提到“凡是直接从事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文化生产等服务活动,产生的价值不能用货币表现,属于全民所有制的单位,列为国家事业单位编制”。1984年全国编制工作会议上印发《关于国务院直属单位编制管理的试行办法》(讨论稿)规定:“凡是为国家制造或者改善生产条件,从事为国民经济、人民文化生活、增进社会福利等服务活动,不是以为国家积累资金为直接目的的单位,可定为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以上文件都是草案或讨论稿,没有正式颁布实施,但由于之后较长时间没有出台有关的法律法规,因此,在实践中常以此作为管理的依据。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对法人进行了界定:“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第37条规定,法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据此,《民法通则》分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四类法人。

后记

2006年上半年,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准备推出“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公共管理基础课系列教材”。一开始,确定由我主编《公共行政学》,由于我在浙江大学已经主编过一本《公共行政学基础》教材,因此,为了保持主编教材的不雷同,并能做到在新编教材中有新的突破,我有意主编《公共事业管理学基础》,使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更具体和更专门化,全面解释公共事业管理现象,以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在主编过程中,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程惠霞副教授(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北京林业大学林震副教授(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参加编写,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孙钰林、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颜添增参与了有关章节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这样,整个书稿大致分工如下:徐家良(第1章、第4章、第6章、第7章、第8章、第9章),林震、颜添增(第2章),程惠霞(第3章),徐家良、孙钰林(第5章),最后由我负责统稿。公共事业管理学是由公共行政学中产生出来的新的分支学科,这几年的建设过程中,产生了一大批教材和编著,对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和教学起了非常好的推动作用。不过,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现象,而且,实践中许多公共事业管理现象尚需深入分析,因此,公共事业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与研究内容没有在高校学术界形成一致的看法。这本《公共事业管理学基础》教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编写的,我们的基本态度和想法如下:一是公共事业管理学从公共行政学中分支产生,与公共行政学有较深的理论渊源关系,这在本教材中有较好的体现。二是取名为《公共事业管理学基础》,主要是想表明,公共事业管理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需要研究和分析的内容很多,本教材仅仅关注的是主要的部分,因此,它是学习和研究的基础,而非全部。三是写作风格上,在尽可能介绍和比较学术界不同观点的基础上,提炼出我们所持的观点,尽管这些观点不一定准确,但它是有相应的理由支持的,有一定的解释力。

编辑推荐

《公共事业管理学基础》:体系科学结构清晰案例丰富体例新颖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公共事业管理学基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还没看~~是正版书~五折买的 特划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