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与中国社会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邱振中 编  页数:388  字数:27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2007兰亭论坛”选择“书法与中国社会”这个主题,源自对中国当代书法研究状况的思考。书法是中国文化中参与人数最多的与艺术相关的活动,广义的书法,参与者包括所有使用文字的人。不言而喻,这样一种人们广泛参与的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是无论古代论著还是现代研究,对书法的社会性一直都很少关注。这或许是由于书法观念的指向问题。在中国文化中,书法虽然被认为具有包容一切的表现力,如宇宙规律、人伦义理、社会特征、风俗变迁,以至作者的性格、修养、命运等,无不能在书法中得到反映,但是这些表现内涵都是从作品直接引申而来的,连接的机制从未被仔细讨论过,作品的含义只能靠接受者的体察来进行检验。在这些表现内涵中,被体察得最多的,是有关个体的内容,它们成为书法观念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成分。人们对书法感受思考的重点也正是集中在这些方面,其他部分则更多地停留在信念、传说的层面上。最近二十年,书法理论与书法史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对书法的社会性质的认识成为思想推进时不可或缺的基础。书法与社会的关系逐渐引起部分书法史学者和理论家的关注。在这些关注书法社会性质的篇章中,首先要说到的是白谦慎教授的两部著作。

内容概要

“兰亭论坛”由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邱振中任学术主持,每年举办一届。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书法与中国社会”。    中国书法是与广大社会成员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艺术现象,文化现象,但是书法与社会的关系从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书法与中国社会”的论题已经成为对书法进行深入思考的新的、重要的出发点。论坛征集了若干有关论文和调查报告,把人们的思路引向广阔的社会背景,这对书法研究的深入。对书法社会学的建立,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

邱振中,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与绘画比较研究中心主任,潘天寿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1947年生于南昌,1981年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研究生毕业。1995—1997年任日本文部省外国人教师、日本国

书籍目录

前言开放的视野 书法何为    ——论书法在古今社会文化中的变迁和在全球化时代新位的重建 关于当代文字环境及其相关的艺术史写作的思考    附:关于当代书法史写作的札记 书法社会学转型与现代性构建 放宽研究的视野    ——读《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有感个案与问题研究 甘谷土桥小学伏羲班的书法教学 西安“书院门”调查    ——西安书院门书法工作者现状、问题及思考 山东邹平“书法之乡”调研报告    ——一项艺术社会学研究的个案及其方法反思 1986和2006:当代书法话语转化的社会学反思    ——以《中国书法》和《书法》为例 中国美术馆近年书法展览析要 网络复兴书法 从社会的发展变化看《中国钢笔书法》的兴衰 关于文港毛笔制造业的调查报告 冷书系和热书系    ——重新审视书法传播系统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对书法创变之影响 书法的日常境遇与书法的时代挑战 日本非营利书法团体的社会活动 日本学校书法教育的缺失与社会对书法的轻视书法历史的社会学研究 从书斋走向神龛    一一北宋中后期的“颜真卿热”现象考辨 足下负书名,安能拒乎?    ——王铎书法应酬研究 八大山人作品在当时社会中的流通方式及社会地位 宋曹书法“恶赖”辩    ——清初书法批评的个案研究 明末江南的书画与社会    ——《味水轩日记》研究的方法论总结 中国近代社会中的书法

章节摘录

郑板桥曾有“难得糊涂”的四字名言被刻成拓片广泛流传。在跋文中他写道:“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说的是人情世故能否洞彻、练达的问题。孙过庭在《书谱》中讲:“若思通楷则,少不如老;学成规矩,老不如少。思则老而逾妙,学乃少而可勉。勉之不已,抑有三时,时然一变,极其分矣。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讲的是在书法学习过程中对于字体间架结构由不能平正到平正,再由平正到险绝,最后由险绝复归平正,由初学到“通会”的转化过程。其中不仅涉及书法训练的学习规律,还涉及书写时相关的生理和心理问题。一个是从社会方面出发,对人情世故发出的感慨;一个是从书法角度谈学习书法的过程。实际上,二者在某种程度上谈的是同一个问题,即技术、技巧以及如何处理、对待的问题。当人们掌握了某种技巧之后,可能安于既有的成法,也可能追求对既有成法的精益求精或者突破。苏东坡曾讲:“吾书意造本无法”,不过他也讲“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始知真放本精微,不比狂华生客慧”。可见他所讲的“吾书意造本无法”并非一蹴而就。石涛在《石涛画语录》中也曾讲“无法而法,乃为至法”,他在此所说的“无法”,并非一无所知,任意而为的涂鸦,而是经由纯粹的无法到有法之后的“无法”,也就是对于成法的突破。可见由没有法度,到逐渐掌握了一定的法度,再到那种“无法而法”是一个发展过程。从没有规矩、法度到有规矩、法度难,从“有法”到“无法”可能会更难。因为由于长期的训练,已经形成了某种条件反射和“经验结构”,要打破这种条件反射和“经验结构”,既需要过人的勇气和胆量,也需要驾驭、把握的技巧和功力。在20世纪50年代末北京召开的“国画大跃进”座谈会上,陈半丁就曾讲到“闯作”和创作的区别,他说:“创作有两种:一是‘创作’,一是‘闯作’。有胆有识,就是创作;有胆无识,一味胡画,就是‘闯作’。”说的就是技巧、功力与魄力、胆识之间的关系。因此,无论是苏东坡的“吾书意造本无法”,傅山的“不衫不履”、“字中之天”,石涛的“无法而法”,还是陈半丁所讲的“创作”。

编辑推荐

《书法与中国社会》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书法与中国社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此书是兰亭论坛第二回的专辑,内容丰富,触及的面比较广,很有深度。是本关注书法和社会文化发展史的好书,值得大家拥有!
  •   很好的书法资料
  •   有善心的人做善事,有心的人做有心的事
  •   书不错,物流也快,比淘宝和**都好!
  •   作为兰亭论坛的第2辑,相比第一辑《理想与批评》而言,尽管少了一些作品的图片展示,但在探讨方向上,更着重于文化产业化、普及化、发展化的思考。值得各级书法老师一读。同时也期待第三次兰亭论坛出更好的思想和方向。
  •   很现代的一本书,书法关注当代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