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语境论的世界观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郭贵春  页数:48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语境论的科学哲学研究纲领是在反叛传统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一方面维护了科学认识的客观性,另一方面也容纳了科学认识的社会性与建构性,从而使科学认识的社会化与符号化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把逻辑和理性从它们先前高不可攀的高度降低到历史和社会的网络当中,把作为一个维度和一种影响的心理、社会和文化等因素从科学的对立面融入理性的行列。

作者简介

郭贵春,男,1952年8月出生。山西大学校长,科学技术哲学国家重点学科首席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教育部高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名义副理事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高级咨询机构委员、《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杂志主编等职。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代表作有《科学实在论的方法论辩护》、《后现代科学哲学》等。上述两部著作分别获得第四届、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等奖;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获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书籍目录

上篇科学实在论 科学实在论的基本形式 1.科学实在论的定义、类型和基本观点/3 2.科学实在论的几种表现形式/16 3.科学实在论与科学理论的解释/43 著名科学哲学的实在论思想 1.普特南的数学实在论/60 2.邦格的物理实在论/75 3.塞拉斯的知识实在论/80 4.奎因的自然主义与科学实在论/98 5.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实在论思想/112 6.玻尔的测量实在论/122 科学实在论的发展、困境及出路 1.当代西方科学实在论的特征/133 2.后现代主义与科学实在论/137 3.当代科学实在论的困境与出路/147 4.当代科学实在论的走向/167 中篇语言分析方法 语义分析 1.语义分析方法的本质/183 2.语义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189 3.科学理论的语义分析/205 4.语义分析方法与科学实在论的进步/216 语用分析 1.从语义学到语用学的转变/231 2.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界面/240 3.从科学逻辑到科学语用学/2so 4.语用分析的方法论意义/258 修辞分析 1.修辞学的哲学本质/271 2.“科学修辞学转向”及其意义/282 3.科学修辞学的认识论意义/292 隐喻分析 1.科学隐喻的转向/302 2.科学隐喻的逻辑特征/311 3.科学隐喻的方法论功能/323 4.科学隐喻的方法论意义/330 下篇语境论的科学哲学 科学哲学的语境论趋向 1.科学哲学的后现代趋向/341 2.“语境”研究纲领与科学哲学的发展/353 语境实在论 1.语境的本质/360 2.语境的边界//370 3.语境实在论/382 4.科学实在论的语境重建/390 语境分析方法 1.科学解释语境与语境分析法/401 2.测量的语境分析/413 3.隐喻的语境分析/421 4.语境分析的方法论意义/434 语境论与具体科学哲学的发展 1.走向语境论世界观的数学哲学/443 2.量子引力时空语境分析//459 3.生物学理论基础的语义分析/472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以上的基本观点构成了爱因斯坦科学实在论的分析方法和理论评价的标准。在这个基础上,爱因斯坦承认量子力学是继经典力学后对量子现象做出的“一种最理想的阐述”;但问题在于,量子力学“没有为将来的发展提供出有用的出发点”。因此,爱因斯坦批评量子力学不完备的目的,是为了启发人们为物理科学的发展建立一个更牢固的基础和出发点——这构成了爱因斯坦科学实在论思想的战略目标。 正是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爱因斯坦组织了“EPR论证”。所以,1954年11月10日,阿伦·库珀曼(Aron Kupperman)在给他的信中指出,在他关于整体统计规律的论述背后,包含着隐变量观念时,爱因斯坦丝毫不否认这一点。但他在回信时深刻地指出:“我想,仅仅通过对现行量子理论增加点什么东西,而不改变整个结构的基本概念,要想摆脱现行量子理论的统计特征是不可能的。”这深刻地表明,一方面,爱因斯坦立足于科学实在论的立场,在“EPR论证”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隐变量的观念;另一方面,他又清醒地认识到,没有整个量子力学概念框架的改变,仅仅通过增加隐变量假设就想改变量子理论的统计特征是不可能的。所以,立足科学实在论,启迪人们的思想,突破“狭隘”的量子论框架的束缚,构造一个更完备的理论,成为“EPR论证”的直接目的。而且,不得不指出的是,这一点也正是有人认为爱因斯坦“从来没有赞同隐变量理论”,但却是隐变量理论产生的“刺激者”的原因。 玻姆对隐变量理论的探索及其鲜明的科学实在论观点 “EPR论证”的发表引起了物理学界的巨大反响,它引申了爱因斯坦与哥本哈根学派的论争,促使了物理学理论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隐变量理论的倡导者还是反对者们,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然而,对隐变量理论做出最有成效和意义的是大卫·玻姆(David Bo—hm),因为正像厄哈德·斯凯勃(Erhard Scheibe)所说的那样:玻姆“第一次为量子力学提出了一个合理的隐变量的经典理论。它打开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式,促使了更快的进步并导致了经典的,特别是决定论类型的隐参量理论的各种假设的变化”。 在玻姆看来,哥本哈根解释和冯·纽曼关于隐变量理论的“不可能性证明”是建立在构成量子理论的经验事实和用于表述这一理论的数学形式的基础上的,并且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的基础上,即现行量子理论的解释特征都是绝对的和最终的,因此,这一假设事实上否认了任何隐变量的存在和亚量子层次的存在。所以,它们事实上都恰恰本质地建立在超经验的和超哲学的假设之上。基于这种思考,玻姆试图从既非狭隘经验的,又非片面形式主义的立场,从测量理论的基础上对隐变量理论的存在及其合理性进行了详尽的论证和分析,从而使隐变量理论在一个新的基础上“再兴”。

编辑推荐

《走向语境论的世界观:当代科学哲学研究范式的反思与重构》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走向语境论的世界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