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民生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 著  页数:316  字数:35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21世纪初的世界,仍是充满变革的世界。世界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发达国家中一些主要经济体增速下滑,一些国家则深受主权债务危机拖累,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已,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抬升。受此影响,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压力加大,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同时,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能源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挑战与地缘政治的不稳定交织在一起,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存与生活。唐任伍主编的《2012中国民生发展报告——跨越变革世界中的“民生陷阱”》提出了当今世界发展中的三大“民生陷阱”:广大发展中国家片面追求现代化、忽视民生发展而造成的“民生缺失陷阱”;发达国家的“高福利陷阱”;金融资本主义贪得无厌、撕裂社会而造成的“贫富分化陷阱”。《2012中国民生发展报告——跨越变革世界中的
“民生陷阱”》提出,面对变革的世界,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既要充分借鉴世界各国民生发展经验,更须吸取变革世界中的“民生陷阱”教训,找准跨越“民生陷阱”的着力点,寻求改善民生的发展之路。
“2012中国民生发展指数报告”显示,
1995—2010年中国民生发展成效显著,总体上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仍然呈现出三大特征:第一,省级民生指数排名区域集中度较高。按照指数由高到低,民生发展水平大致呈现出“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由强渐弱的阶梯型分布趋势。第二,在阶梯型分布总体趋势下,部分省(区、市)呈现出与其所在区域总体位次趋势不一致的情形。第三,排名表现出较强的区域经济实力相关性。就各省(区、市)而言,相较于2011
年,山西和内蒙古的排名变动较为明显,山西总体排名上升4位,而内蒙古总体排名下降4位。

书籍目录

概述
一、中国民生发展:历程、经验、成就与国际贡献
二、变革世界中的三大“民生陷阱”
三、跨越“民生陷阱”的对策和行动
四,2012中国民生发展指数报告
第一章 民生发展:概念与测度
一、民生发展:基本生活需求、尊严与人类关怀
二、民生发展的性质
三、多维度测量民生发展
第二章 中国民生发展:渐进式历程
一、阶段I:“重工业优先”战略下保障基本生存
二、阶段Ⅱ:市场化改革增进人民福祉
三、阶段Ⅲ:迈向公平与可持续的和谐社会
四、渐进式发展:转型国家的必然
第三章 中国民生发展:成就与国际贡献
一、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增长是对世界民生发展的贡献
二、中国成为世界粮食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三、中国人口政策为世界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供了经验
四、中国人类发展指数进步快,为保障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提供了经验
五、中国积极推动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
六、中国减缓了全球贫困
七、中国是世界和平发展的坚定力量
第四章 变革世界中的三大“民生陷阱”
一、“民生缺失陷阱”发酵“阿拉伯之春”
二、欧洲债务危机凸显“高福利陷阱”
三、“占领华尔街”运动折射“贫富分化陷阱”
第五章 跨越“民生陷阱”的对策和行动
一、民生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避免“民生缺失陷阱”
二、渐进式改善民生,防止“高福利陷阱”
三、建设“橄榄型”社会,避免“贫富分化陷阱”
四、制定民生保障法,提升民生保障法治水平与民生工作效率
五、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民生发展
2012中国民生发展指数报告
一、“2012中国民生发展指数”总体情况
二、“2012中国民生发展指数”区域比较
三、个案分析
四、2012中国民生质量指数
五、2012中国民生—公共服务指数
六、2012中国民生—社会管理指数
七、各省(区、市)民生发展指数分项指数、排名及分析
数据处理与测算方法
指标定义与数据来源
注释
后记

编辑推荐

  《2012中国民生发展报告:跨越变革世界中的“民生陷阱”》以“跨越变革世界中的‘民生陷阱’”为主题,深入揭示了当前变革世界中暴露出来的三大“民生陷阱”。本报告基于全球发展的视角,对华夏文明中关于民生的哲学理念进行现代阐述,总结了中国民生事业的历程与成就,旨在建立发展框架中的新支柱——民生发展,以架起一座沟通东西方发展观的平台。我相信,这对于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对于中国在世界和平与发展中担负更大使命,对于国际社会了解中国与人类新千年的发展,都会有所帮助。  这份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研究院组织实施,众多领域专家参与,融合了古今中外关于民生与发展的知识、理念与智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2012中国民生发展报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帮别人买的,大致看了下,看起来感觉比较枯燥
  •   资料翔实,值得阅读。觉得评价过高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