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出版时间:2004-12  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作者:杨庆余 编  页数:432  

内容概要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独立本科段的核心课程,因此,《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在编写上力图跳出原来的中等师范学校的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的论述模式,从对小学数学学科性质的认识出发,来分析与阐述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与主要任务,并用发展的眼光,以及最新的教育理念来论述小学数学课程的变革与发展,尤其结合整个国际的小学数学发展和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来分析今天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  从教学研究的论述角度看,应当始终是将眼光盯住儿童的学习,不管是对课程目标的诠释,对课程内容的分析,对课堂活动的解剖,对学习类型的描述,对教学模式的归纳,对新的小学数学教育研究成果的介绍,都必须从关注儿童的学习方式和认知发展的角度出发。只有真正了解了儿童是如何学数学的,才能真正知道我们应该如何教数学。  作为面对在职教师的课程,本书还企图从关注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角度,在论述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有关新的理论和新的模式同时,给读者留有了较大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究的空间。例如,关于课堂教学模式,本书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接受新的模式,而是要去不断丰富和发展教学模式”的观点,因此,本书只论述了一些新的有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取向,介绍了现代课堂学习中教学策略的特点,而将丰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留给了读者。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小学数学学科性质及其任务第一节 数学及其数学学科第二节 对小学数学的再认识第三节 小学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 第二章 小学数学课程的结构与目标第一节 小学数学课程及其发展第二节 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变革与发展 第三章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第一节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构成与组织第二节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变革与发展 第四章 儿童的数学学习第一节 小学数学的认知学习第二节 儿童数学认知学习的基本特征第三节 儿童数学学习能力的差异性 第五章 小学数学主要学习理论与教学模式第一节 程序教学第二节 发现学习第三节 探究学习第四节 再创造学习第五节 范例教学 第六章 小学数学学习的课堂分析第一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意义第二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参与第三节 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基本构成 第七章 小学数学教学组织及其方法第一节 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的教学策略第二节 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的教学组织与方法第三节 小学数学教学手段 第八章 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第一节 小学数学学习评价概述第二节 儿童数学学业的评估  第三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 第九章 小学数学的概念学习第一节 小学数学概念学习的基本分析第二节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主要策略第三节 发展儿童数学概念获得能力的基本途径 第十章 小学数学规则学习第一节 儿童学习运算规则的基本分析第二节 运算规则教学的主要模式与策略第三节 在运算规则学习中发展儿童的数学素养 第十一章 小学数学的几何学习第一节 小学几何学习的基本分析第二节 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基本特征第三节 小学几何教学的主要策略 第十二章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学习第一节 数学问题解决的概述第二节 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与策略第三节 发展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能力 第十三章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学习第一节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初步知识学习概述第二节 儿童掌握统计与概率初步知识的过程特征第三节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初步知识教学的组织 附录: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案例案例一:一份来自小学教师的案例报告案例二:什么是真正的探究活动?案例三:儿童究竟是如何学习数学的?案例四:一个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数学学习

章节摘录

  (1)正确处理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儿童心理发展顺序的关系  一般来说,数学科学著作的内容编排,注重知识本身的逻辑演绎顺序,力求系统、严谨,而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编排,既要注意数学知识的逻辑系统性,更要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智力发展水平,即需要按照儿童学习心理的要求,将数学知识重新组织成适合儿童学习的材料。例如,小数作为特殊的分数,即十进分数,它的性质和四则计算法则,在理论上是由分数的有关知识导出的。完全按照这一逻辑顺序来编排,就要先教分数及其四则运算,再教小数及其四则运算。但对小学生来说,学习分数比学习小数困难大得多,而且学习小数可以更多地利用小数与整数的联系,发挥学习的正迁移作用。鉴此,教材采取先让学生从直观上初步认识分数,作为引进小数的基础,再系统讲授小数及其四则运算的方式进行编排,可以保证它的可接受性。  (2)适当分段,螺旋上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人的认识一般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循环往复地逐步深化。同时,人的认识能力又是在认识活动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类似地,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需要有适当的反复,逐步加深理解,逐步巩固提高。因此,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编排,不宜采取直线前进式,而应采取螺旋上升式。以整数的认识和计算为例,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宜分为若干个循环圈,逐步扩大认数范围,逐步引入四则计算。这样安排,每个阶段各有侧重,使学习的进程与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趋于同步。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编排,除了从整体上适当划分阶段以外,还应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已知到未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规律,对教学内容做出具体的处理。有些内容可以借助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引入,然后适时加以适度的抽象概括。有些内容还可以采用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的方式,循序渐进,使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和掌握。例如,比较两个量的多少,通常先通过各种直观形式,让学生从认识“多”与“少”开始,逐步认识“多几”与“少几”。待学生积累了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后再教“求两数相差多少”的计算,就显得水到渠成。以后,再通过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使学生认识到,比较两个量的多少,根据需要有两种方式,即比较两个量相差多少和比较两个量的倍数关系。学了分数之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将“倍”从整数扩展到分数。当然也有一些内容,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直接“由旧引新”,以促进学习的迁移。比如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体积计算,可以直接安排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体积计算之后,由一般到特殊地演绎得出。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