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出版时间:2004-12  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作者:谢利民 主编  页数:293  

前言

  21世纪,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新时代。在新世纪之初,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中国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在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的几十年,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替的日新月异,使得整个世界发生了超出人们想象的巨大变化:政治的多极化、文化的多元化、科学的信息化、技术的数字化、经济的一体化,等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当今社会正在走向“学习化社会”的时代,终身教育的理念对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越来越积极和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基础教育的学校教育与教学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学校教育的重点已不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人类已有的知识,知识的传授也不再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今天,学校教育的重心之一就是遵循现代社会的人才规格要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塑造学生的新型独立人格。  今天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在以往教会学生学会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和指导他们养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实践,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和共同生活,以达到学会在现代社会如何生存的目的。面对时代赋予学校教育这样艰巨而紧迫的任务,作为教育者,尤其是学校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的知识与观念的更新,显得比以往任何时代更为重要。

内容概要

  《教学设计》在编写过程中,力求从教师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角度,反映现代教学和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成就;从批判与继承相结合的理念出发,继承国内外在教学与设计思想、教学与设计理论、教学与设计实践方面的优秀成果和有益经验;依据时代性和发展性的要求,努力反映现代教学与教学设计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新思想、新要求和先进的实践经验;同时也考虑了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的基本体系要求,努力做到比较全面地反映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尽量做到体系的相对完整;同时也尽量密切结合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结合教师的实际与需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运用教学设计系统理论和方法解决教学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学习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现代传播理论和系统理论方法基础上的教学技术,它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教学设计的课程内容与现代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等许多学科和课程都有一定的联系。

作者简介

  谢利民,1949年出生,吉林省珲春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东北师范大学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所长,现任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所长、“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科带头人。在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育、基础教育以及科学教育等研究领域开展了比较长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完成了十多项国家“九五”、教育部、省市级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研究。主讲了教学论、课程论、比较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教学艺术论、中国当代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物理教育比较研究等课程。独立与合作出版了《现代教学论纲要》、《现代教学基础理论》等专著、教材17部,发表研究论文120余篇。主要学术兼职:中国教育学会课程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等;受聘为西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数所高校兼职或客座教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第三节 教学设计的一般任务
 第四节 教学设计的功能与局限性
第二章 教学设计模式
 第一节 教学设计模式概述
 第二节 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
 第三节 教学设计模式的类型
第三章 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分析
 第一节 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特征
 第二节 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与学习动机
 第三节 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与学习方式
 第四节 分析学习者学习需要的基本方法
第四章 教学的目标与内容设计
 第一节 教学目标设计概述
 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分类
 第三节 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
 第四节 教学内容的设计
第五章 教学的过程、方法与组织形式设计
 第一节 教学过程的功能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设计
 第三节 教学方法及其分类
 第四节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优化组合
 第五节 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与实施
第六章 教学的情境与活动设计
 第一节 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的意义与功能
 第二节 课堂教学情境设计
 第三节 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第四节 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第七章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第一节 教学媒体
 第二节 教学媒体选择与运用的原则
 第三节 常规性教学媒体和技术的设计
 第四节 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设计
第八章 教学评价设计
 第一节 教学评价概述
 第二节 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
 第三节 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评价
 第四节 常规教学检查与评价方法
 第五节 教学效果的终结性评价
第九章 教学设计案例
 第一节 小学语文《世纪宝鼎》教学设计
 第二节 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第三节 小学英语Do it!(做一做)教学设计
 第四节 小学科学《被压缩的空气》教学设计
 第五节 小学品德与社会《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教学设计
 第六节 小学音乐《音的强弱》教学设计
结语:课堂教学艺术及其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章节摘录

  第三,提问的问题,要难易适度。在实际教学中,很少会提问较高水平(分析、综合和评价)和发散式思维的问题。高水平的问题与学生的成绩不一定呈正相关,有时甚至呈负相关。对某些有困难的学生,要善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逐步引导;提出的问题要明确、鲜明,是学生所能理解的。对年幼的学生以及能力低的学生最好是提一些正确答案比率高的简单的问题,回答不正确时给以帮助。对于能力高的学生,既可提一些高水平的问题,也可提一些低水平的问题。  第四,提出的问题要面向全班,注意个别。要使全班同学都积极做好准备,回答所提的问题,有利于全班同学都积极思维,发展智力。个别学生做出回答后,要给以适当的评价以及鼓励。最后做出总结,明确学生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  第五,向学生提问后,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如果有必要,可以启发学生回答问题。当然提问后应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这个时间把握,需要练习和在实践中摸索。  第六,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以适当的反馈。可针对学生对问题回答所出现的不同情况来表达教师本人的反应。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可能的几种情况:回答既快又正确;答案正确,但犹犹豫豫;答对一部分或全错,但真心实意地想回答问题;答非所问或粗心大意。  3.课堂自习设计  课堂自习是以学生自身的独立活动为主的学习活动。一般是让学生做练习,有时也让学生预习或复习课程材料,甚至有时让学生自学某些不难的课程材料。  练习重在巩固和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一般是在学过新课之后进行,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其创造性和认真负责、克服困难的品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教学设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