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分析案例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作者:姚景源 主编  页数:241  

前言

  “经济分析案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经济学专业(经济分析方向)的必修课程,本书就是该课程的文字主教材。  本书选择若干现实经济生活中具有时代特点和较强针对性的案例,通过运用基本经济理论、经济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分析,解析复杂经济问题的分析过程,论证分析结果,从而使学习者和读者能够在全面掌握经济分析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学习者和读者分析经济问题、研究经济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者和读者整体的理论水平和应用水平,进而提高经济业务素质。  本书的编写思路是:在一个总体设计框架下,每个专题的主体部分按照“案例-解析”的模式来进行写作,即每部分先有一个或几个案例,然后运用可读性强的语言进行案例分析。例如在价格这个专题下,首先对现实中所出现的价格现象进行描述,像2007年方便面协会的集体涨价等,然后搜集关于价格的经济学案例,诸如价格形成机制、歧视价格、价格管制等,最后对所给的案例给予启发性分析,可以是对案例进行解读,也可以是引导学生进行扩展性阅读和思考,也可以是回归生活,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自然,阐述完这部分的内容之后要提出一些思考题目,让学生结合本专题搜集、整理相关的经济现象并对之进行分析。这样,每部分的结构就是“案例-解析-思考题”。总之,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学习使学习者和读者能够比较清楚地将所学过的经济理论与现实经济生活联系起来,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经济学的兴趣和热情。  本书的编写重点放在帮助学习者和读者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理论上,因此,在编写时主要考虑了以下问题:  第一,框架的确定。本书编写首先要明确的是,学习者和读者最需要了解和掌握哪些经济学知识,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要求人们,尤其是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哪些经济学知识和素养。在这个前提下,本书确定了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和热点经济问题三个部分的内容。  第二,根据学习者和读者的阅读习惯来编写案例。茅于轼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从事研究有一个信条.即不论多深奥的理论,如果透彻地理解了它,必定可以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本书尽量采用接近日常生活的案例,尽量让学习者和读者能够有切身的体会,这样就可以使我们的教材更贴近学习者和读者。

内容概要

  本书除可供广播电视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学员学习使用外,也可作为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材和参考读物,还可作为各类培训的经济学教材。经济学既关乎国家的繁荣、社会的发展,更与社会成员个体财富有密切的联系。同时,社会成员的经济学素养也决定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复杂的公式、图表和拗口的术语影响着学习者对于经济学的兴趣,也影响着经济学的传播。
  本书希望通过对社会生活中一些经济现象的探讨与分析向学习者阐述经济学理论,在加深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主动将经济学运用到社会经济生活中,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本书按照三大部分构建框架,即微观经济部分、宏观经济部分和热点经济问题部分。

作者简介

  姚景源,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曾任国家经委干部培训中心副处长,商业部政策研究室副处长,商业部国际合作司处长、副司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商业行业分会副会长、常务副会长,国内贸易部商业发展中心主任,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秘书长,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安徽省阜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安徽省统计局局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微观经济部分
 第一章 供给和需求
  第一节 供给和需求概述
  第二节 供给和需求的变动
  第三节 弹性
 第二章 消费者分析
  第一节 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
  第三节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第三章 生产者分析
  第一节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第二节 经济学中的成本与会计成本
  第三节 短期内的产出决策:成本与利润
  第四节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第四章 市场结构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
  第二节 垄断市场
  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
  第四节 寡头市场
 第五章 要素市场分析
  第一节 要素的需求
  第二节 要素的供给——劳动
  第三节 要素的供给——资本
 第六章 市场失灵
  第一节 外部性
  第二节 公共物品
  第三节 不完全信息
 第七章 博弈论
  第一节 博弈论的基本介绍
  第二节 静态博弈与支付矩阵
  第三节 动态博弈与博弈树方法
 ……
第二篇 宏观经济部分
第三篇 热点经济问题部分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但是利润最大化并不意味着厂商一定是赢利的,利润最大化实际上包含着两层意思:第一,如果赢利,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第二,如果亏损,厂商亏损最小。但是,如果厂商处于亏损状态的话,其就要而临这样的选择:是继续生产还是退出生产?这就是我们开头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厂商在以“跳楼价出售”却还要牛产?上一节我们已经谈到,短期内,厂商有两种重要的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短期内,如果厂商停止生产,尽管可变成本为零,但其仍必须支付固定成本,如贷款利息、生产设备的折旧等。这时,厂商继续生产的前提是:生产带来的收益大于生产的可变成本。这样,厂商可以用超过可变成本的那一部分来补偿短期内总是存在的那一部分固定成本。  为了更好地解释企业的短期决策,我们来看一家牛产皮鞋的厂商的短期成本(见表3-1):  我们可以看到,短期内(如1个月),该厂商的总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即使不生产,固定成本仍然存在,它包括鞋厂的厂房租金、贷款利息、管理工人的工资、生产设备的折旧等,是1 200元。同时,如果不生产,可变成本为零;如果生产一双皮鞋,可变成本为600元;如果生产两双皮鞋,可变成本为800元,等等。皮鞋厂的可变成本包括生产皮鞋的原材料、生产工人的工资以及水电费等。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构成了皮鞋厂商的总成本。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经济分析案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姚式风格就是:通俗易懂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